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云台28将之首,刘秀把他当萧何,二人曾同床共寝,却一夜未眠

他是云台28将之首,刘秀把他当萧何,二人曾同床共寝,却一夜未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4964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7:34

东汉开国之间光武帝刘秀能从王莽篡汉的乱世中脱颖而出,除了刘秀的个人能力外,其麾下一干将领也是功不可没。为了表彰也为了安抚,汉明帝将跟着父亲刘秀打天下的将领,选出28位杰出代表依次排序,分别画以肖像,史称云台28将。这28人个个功勋卓著,而且没有一个是皇亲国戚,他们代表是军功,是东汉的荣耀。

不过这28人的排序并不是完全按照军功来排,论军功冯异岑彭当争一二,可是排首位确实刘秀的发笑邓禹,邓禹在军功上自然比不了冯异、岑彭,但光武帝将他排第一也不是没有道理,邓禹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萧何对于刘邦的意义,我想不用多说,当年刘邦给功臣们排名时,把没带过兵没打过仗的萧何排在首位。邓禹带过兵也打过仗,更重要的是邓禹在刘秀刚起兵时为刘秀定下了“既定河北,复平关中”的战略方针,这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伙听我慢慢道来。

邓禹和刘秀是旧相识,当年曾在长安一起读书,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学业完成各自回家,下次见面则是几年后的事情,当时刘玄建立更始政权,恢复汉室,很多人向更始帝推荐邓禹,但邓禹似乎看不上更始政权,后来听说刘秀扫荡河北,于是他长途跋涉前去投奔。终于邓禹在邺县碰到了刘秀,两人一见面便相拥而抱,故人相见自是喜不自胜。当晚二人同塌而眠,但这一夜二人却全无睡意,因为邓禹对天下的形势做了一番分析,也给刘秀提出了逐鹿中原的计策,刘秀越听越兴奋,邓禹越说越激动,两人就这样聊了一夜。

一开始刘秀直奔主题:“咱哥俩一起打天下,如何,我封你做大官。”邓禹则摇摇头说不愿做官,刘秀纳闷了:“不想做官,那咱哥俩干点什么呢?”此时邓禹给刘秀画了个大饼:“你是这乱世的英主,天下以后是你的,我是来助你一臂之力的,咱俩一起名垂青史,如何?”刘秀只是大笑,并未对邓禹的这番话予以评论。邓禹见刘秀只笑不语,于是将早已谋划好的一番韬略倾囊而出。

邓禹说:“如今这个更始帝虽然定都关西,但山东那边还乱着呢,赤眉军等流寇数量庞大,而且都有各自的旗号,更始帝既没有打服他们,他们也不停更始帝的号令,这始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且这群乌合之众,只想着发财享乐,没有一个有长远眼光,他们既不知道安抚百姓,还时常侵扰百姓,如此一来失了民心,最终是走不远的。”刘秀听了邓禹对天下形势的一番分析,频频点头称赞。

邓禹不光有分析,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在分析完天下形势之后,邓禹紧接着提出了战略方针:“如今的天下早已分崩离析,刘秀你现在是有点功劳,但仅凭现在这点成就,想恢复汉室,无异于痴人说梦。为今之计,咱们首先应该招揽天下英雄,然后在重拾民心,有了人才储备,再加上群众基础,刘秀你霸业可成啊。”刘秀闻言拍案而起,心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不正是这么干的嘛。

不过以刘秀的聪明才智,这些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刘秀发现自己终于找到知己了,一个优秀的将领,如果底下的人都跟自己想不到一块去,那即使人再多,也跟孤军奋战差不多,刘秀已经寂寞很久了,如今听到邓禹的这番话,好似久旱逢甘露一般痛快。此后刘秀每每碰到难题,都与邓禹商议,在两人的同心协力之下,总能相处万全之策来。虽说邓禹的军功不如人,但仅凭他的定策之功,就足以位列云台28将之首。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为保命贪污,赤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萧何

    常言道,权力是把双刃剑,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享受,同时也会因为权力的排他性让自己处在风尖浪口。在历史上所有追求权力的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野心也会随之滋生,面对皇位之上的存在,到底是选择永远臣服还是选择取而代之,这都是一个很让人揪心的问题。以汉刘邦为例,就多次经历这样的

  • 刘邦曾经三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萧何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那么,刘邦和萧何的关系到底好不好呢?在说这一件事之前,我想说一个关于萧何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当了皇帝,萧何是丞相。按道理说萧何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吧。可是,人们发现萧何有一个怪癖,这个怪癖就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没有杀萧何?因为萧何连自己家人都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大马猴历史标签:萧何

    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主要的原因在于刘邦能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人。许许多多的谋臣武将舍生忘死地为刘邦卖命。大汉帝国建立初期,刘邦手底下的能人有很多,但之后,这些人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清除掉了,比如韩信,比如英布,还有彭越等等。然而有个人在刘邦还是亭长时候就追随刘邦,而且功劳很大,直到刘邦死去,他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惊恐道:我要大祸临头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萧何

    大家都知道韩信和萧何的故事,其中有一句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就是说韩信的成败是和萧何有关。就好比在刘邦最需要人的时候,是萧何把怀才不遇的韩信推荐给刘邦,让韩信成为了大将军,有了用武之地的。韩信对萧何是抱有感激之情的!正是因为韩信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才让他成为那个时代最为顶尖的军事天

  • 韩信亡于萧何之计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萧何

    有一个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确切的意思,其实这牵涉到西汉开国初期的两个历史人物,韩信与萧何。对于韩信来说,他一生中的命运,成功固然是因为萧何,最后失败身死却也是因为萧何,冥冥中的种种巧合,实是令人不胜叹息。秦朝末年,秦始皇去世以后因为继位的秦二世过于昏庸,于是原本就已经极

  • 萧何前往秦丞相御史府是为何?萧何推荐韩信,为何韩信会跑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萧何

    公元前206年10月,秦王子婴设计杀了丞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于是,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将士们都趁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秦宫中去东张西望。当他看到秦宫中华丽的装饰,成堆的金银珠宝,还有一群群的美女,也不觉飘飘然起来,甚至贪恋秦宫的富贵而舍不得离开。 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

  • 萧何杀了涉嫌谋反的韩信,为何刘邦却对萧何动了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萧何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一九六年),刘邦正在邯郸前线征讨阳夏侯陈豨叛乱,长安城中吕后和萧何就把淮阴侯韩信三族灭了,罪名是谋反。据说陈豨上任赵相国的时候,前去看望失势的老朋友韩信,韩信抓住他的手辟退左右走到院子中央,仰天长叹,我能跟你说句真心话吗。真心话可要大冒险。陈豨说,你敢说我就敢听。韩信说,你去的地方

  • 刘邦一家与萧何子孙恩怨700年,刘家江山最终断送在萧何后代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萧何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在庆功宴上,刘邦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刘邦认为,“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此三者,指的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的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的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今天,我们要

  • 萧何献计擒杀韩信后,刘邦对萧何的赏赐,却令他后怕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萧何

    历史波谲云诡,我们为您探奇解密,始终如一俗语有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代沙场常胜将军韩信发迹肇于萧何的举荐和挽留,最后死于非命身败名裂也归因于萧何的谋划。萧何献计,配合吕后除掉韩信后,刘邦为表示嘉奖,给予萧何益封重赏。不料,这些赏赐却令萧何担忧后怕不已,暂不论这是否是刘邦的本意。▲明代青花瓷器

  • 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萧何

    萧何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而且他还是刘邦的老乡,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萧何又当了丞相,他把大汉帝国经营的是井井有条。这样的萧何是大汉的功臣,刘邦还会怀疑他吗?答案是会,而且还不止一次怀疑他。我们选几次具有代表性的说一下。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他们对峙在荥阳,当时这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