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雷说历史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4/2/14 20:12:03

萧何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而且他还是刘邦的老乡,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萧何又当了丞相,他把大汉帝国经营的是井井有条。这样的萧何是大汉的功臣,刘邦还会怀疑他吗?

答案是会,而且还不止一次怀疑他。

我们选几次具有代表性的说一下。

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他们对峙在荥阳,当时这个仗打得是很艰难的,刘邦在前线打仗的同时,还三番五次的派人去问萧何,看看萧何最近过得怎么样?

萧何的回复是自己很好,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没有过两天,又有人来问萧何。

萧何还是说自己很好,并且让人告诉刘邦,不用刘邦担心他。这个时候萧何的一个门客告诉萧何,你可能要大难临头了。

萧何赶紧问门客,为何这样说?

门客告诉他,要知道现在在前线打仗的是刘邦呀,若是有危险也是刘邦有危险,你萧何一直都是坐守关中,你是在大后方,最为安全的地方,这个地方又什么危险呢?

在如此安全的情况下,刘邦三番五次地派人问候你,事实上就是表示对你有所怀疑了。

萧何这才恍然大悟,然后他给谋士说,自己要如何才能让刘邦不猜疑他?

谋士说这个好办,你把自己的儿子、侄子全部派到前线去打仗,刘邦只要见到他们就不会怀你了。

萧何按照这个谋士的说法去执行了,果然在刘邦见到萧何的儿子、侄子之后,就再也不问他怎么样了。

之所以会这样事实上就是萧何把人质给送来了,只要他的儿子和侄子在刘邦手里,刘邦就不会猜疑萧何,就不会觉得萧何有反心了。

刘邦第二次猜疑萧何的时候,是他当了皇帝平叛异姓王时期,这个时期刘邦正好在平叛陈郄,当时萧何帮助吕后诛杀了韩信

刘邦对萧何有大量的赏赐。

可是,刘邦还是要猜疑萧何,觉得萧何这个人让他不放心。

当刘邦派人问萧何怎么样的时候,因为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一次他知道怎么做了,赶紧把自己家里值钱的东西给卖掉,然后再加上自己这些年的收入,全部捐给刘邦,让他拿去当打仗的军费。

刘邦受到钱之后很高兴,萧何再一次死里逃生。

可是,好久不长刘邦的猜疑病又犯了,这一次是他平叛英布的时候,这个时期也是他在世的倒数第二年,他还是觉得萧何这个人不能留。

为何不能留呢?

因为萧何在关中的名声太好了,若是留着他就会威胁他儿子刘盈的地位。所以,在他平叛英布的时候,他再次问萧何怎么样了。

这一次萧何为难了,要怎么打消刘邦对自己的顾虑呢?真的是没完没了了。

萧何求教了高人,高人告诉他,现在刘邦是嫌弃你的名声太好了,怕你威胁到他们家的江山,所以,你最好是把自己的名声搞臭。

萧何听从了高人的意见,他开始用很低廉的价格,大量收购长安百姓的土地,对于这样的萧何,百姓当然是不满的了。

所以,很多人把状告到了刘邦这里,刘邦听后还是很高兴的,不过,他还是把萧何给送到了监狱里。

还好,萧何为人比较好,最后有人给萧何说情,刘邦才把萧何给放出来。

这一次萧何被放,刘邦再也没有找他的事情,因为刘邦身体已经不行了,他也觉得萧何这个人是没有反意的,所以,也就没有要杀萧何了。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张良以及韩信,汉初三杰哪1位才是建立汉朝最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萧何

    都说汉朝的建立,汉初三杰缺一不可,但依然有人有这样的疑问:萧何、张良以及韩信,究竟谁才是建立汉朝最大的功臣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见仁见智,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其实,如果把建立汉朝比作生孩子的话,萧何是爸爸,提供生孩子所需物资,韩信是妈妈,完成生孩子主要工作,张良是老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惊恐道:我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萧何

    民间有个八字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提到的萧何,便是西汉开国功臣,他也被后人誉为“汉初三杰”之一。想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成就了后者的赫赫威名。可随着韩信的功高盖主,刘邦与吕后对他也颇为忌惮。就在这时,萧何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竟与吕后合谋将韩信诓骗进了长乐宫,然后将其杀死。从这里不

  • 淮阴侯韩信刚被诛杀,萧何为何就自毁名节?六百年后发现他很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这是《史记》中对萧何的评价。萧何刘邦登基为帝后,就称赞相国萧何立下了首功,萧何也成为刘邦最器重的一位大臣。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萧何已经是县里有名的官吏。刘邦多次犯下过错,都是萧何替他兜着。等到刘邦有了一

  • 排功臣座次,刘邦为挺萧何,抛出一高论,萧何如愿以偿却犯下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萧何

    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封爵是一件大事,排庙堂座次是另一件大事。在高皇帝刘邦心中,萧何之功当属第一,但那些战功赫赫的武将们却认为大汉第一功臣的座次应该给曹参。为平息众议,贬抑武将,抬高文臣,刘邦在朝堂之上很“粗暴”抛出了一个高论。刘邦问众武将:你们知道狗吗?众武将答:当然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

  • 韩信被吕后出死后,萧何说了这句话,直接体现了他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说起韩信,我们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因为这个人在楚汉之争中和西汉初年地位太重要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西汉政权。西汉建立之后,韩信凭借个人的功劳被封为楚王,可见他的功劳之高。而且他和张良、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不仅如此,他还被后世封为兵家四圣之一,被后世誉为兵仙等称呼,这足以说明他的影响之

  • 韩信被杀,萧何冷冷地看着他的尸体,说出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萧何

    想必大家都听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吧。韩信成名前只是一个管军粮的小官。因长期不被重用,就准备随着其他人逃亡。身为丞相的萧何听闻此事,竟顾不上和刘邦打招呼就去追赶韩信。最后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之后战功赫赫,最后被后世称为兵仙。但是为什么韩信最后的下场是被士兵绑住斩杀呢?而且为什么萧何会看着他的尸

  •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被杀,萧何说4个字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萧何

    韩信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经为刘邦和汉朝做出了很多贡献。一开始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后来韩信被杀,萧何说是为国锄奸,萧何一直忠于刘邦,这才得以善终。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韩信和萧何都是刘邦的得力部下,曾经为刘邦的起义和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开始,

  • 萧何和吕后联手杀死了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对萧何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萧何

    亲们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并不陌生吧?当初韩信落魄时投靠了刘邦,萧何首先接待了韩信,萧何当时是刘邦的丞相,人称“萧相国”。当韩信和萧何两个人坐下来一交谈,萧何不由得大吃一惊,韩信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据说韩信生前得到过一本兵书,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自学成了“兵圣”。萧何对韩信很崇拜,心想这要是让他带

  • 萧相国世家,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萧何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萧何•别名(外号):萧相国•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沛郡丰邑(江苏徐州丰县)•职业:相国•爵位:酂侯•生卒: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主要作品:《九章律》•主要成就: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无为而治,萧规曹随制定《九章律》•地位: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信

  • 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料?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萧何

    没听萧何说过他知道赵括!至于“纸上谈兵”嘛,想来萧何也玩儿过。身边除了文官就是武将,难免也会谈点儿军事。这种事儿也只能是口头上那么一说,总不能给他三千城管,看他能不能踏平彭城吧?刘邦联合了众诸侯,还要五十六万人马呢!萧何虽然主攻的是律法专业,但肯定也需要涉猎军事领域。萧何在军事领域上的造诣,已经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