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献计擒杀韩信后,刘邦对萧何的赏赐,却令他后怕不已

萧何献计擒杀韩信后,刘邦对萧何的赏赐,却令他后怕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洁旅游攻略 访问量:2998 更新时间:2023/12/18 17:37:54

历史波谲云诡,我们为您探奇解密,始终如一

俗语有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代沙场常胜将军韩信发迹肇于萧何的举荐和挽留,最后死于非命身败名裂也归因于萧何的谋划。萧何献计,配合吕后除掉韩信后,刘邦为表示嘉奖,给予萧何益封重赏。不料,这些赏赐却令萧何担忧后怕不已,暂不论这是否是刘邦的本意。

▲明代青花瓷器上人物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与萧何情谊非同一般,二人既是君臣,又是最为亲密的朋友。早在刘邦还是一个小小亭长、市井混混之时,萧何就是刘邦的挚友,后来又成为最早追随刘邦起兵的重要人物之一。患难与共更容易建立真情,纵使在刘邦屡战屡败、抛妻弃子的关口,萧何仍旧站在他的身旁。

也许是刘邦深谙为君之道,在削弱群臣巩固权力的时候,他也没忘记加上萧何一份。在陆续翦除各地异姓诸侯的同时,刘邦时不时对萧何进行警醒恫吓,乃至于最后直接动手。萧何为人处世,素来以“老好人”的形象自居,他信守规矩意图规避风险,最后却被逼的连个好人也做不成。

▲秦代宫殿照

前206年,刘邦率军突破兵力空虚的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秦王子婴赵高献降。项羽入关后,违背约定,改封刘邦为汉王并催促他前往蜀地任职。刘邦下定决心与项羽一决高下,赴任途中一路招贤纳士,军阀混战之下,不少能人慕名而来,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不得不说,萧何识人眼光独到,认为韩信是可造之材,多次向刘邦举荐,而刘邦不以为意,只给了韩信一个小官敷衍了事。韩信受此怠慢含气出走,萧何不舍,跨马而追,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轶事。萧何第一次以老好人的身份,在刘邦韩信间居中调停,结果也算尽皆欢喜。

▲湖州楚霸王项羽塑像

起初,刘邦还以为萧何逃跑,面对萧何的“去而复返”,他有些错愕吃惊。随后责问萧何为何离开,萧何回复追用良将情势所迫,有如若不委以重任自己宁愿与韩信一同出走的意思。这次事件,反映出刘邦对萧何绝非完全的信任,萧何与韩信的趋合也有一定功利的成分在。

千百年后,提起萧韩两人,不少人只知其一,对萧何献计并出面实施计划杀死韩信则不知其详。人们只艳羡韩信的幸运和机遇,却少有人领略到韩信受骗伏诛,申辩呼救不得的失望悲哀。

▲淮阴侯韩信塑像

韩信纵横沙场,为刘汉开疆拓土,居功至伟。曾有谋士建议韩信自立,与项羽刘邦分成三鼎,韩信忠厚本分,拒绝了这一提议。西汉初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却不再被待见,一路被贬兵权尽丧,在楚王任上曾一度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擒捉,后被贬为淮阴侯。饶是如此,近乎孑然一身的韩信仍令刘邦如芒在背。

正当此时,盛传韩信与部将陈豨(xī)谋划起兵叛乱,刘邦开始考虑借机除去这个心腹之患。前197年,陈豨在代地起兵叛汉,刘邦率军亲征,征召韩信同往,韩信以身体抱病为由没有应召,刘邦怀疑更甚,直至下定杀心。在刘邦默许下,由吕后出面与萧何商议对付韩信的策略,萧何为划清界限,主动表示亲自前往欺骗韩信入宫。

▲刘邦与萧何

结局很悲惨:韩信来不及辩解,就被押解诛杀,挣扎时尚高喊萧何救命。萧何这个老好人为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经来不及与韩信谈论忠义之道,连忙把韩信抛向了利刃。

这是一次出卖灵魂的胜利,功成之后也没有弹冠相庆。刘邦为抚慰萧何,下旨增加萧何的封邑,赐资财无数,除此之外,还派了五百名士兵前往担任萧府的护卫。萧何自以为洗脱了嫌疑,还做着事后安享晚年的美梦,殊不知自己已然祸事将近。

有明白人提点萧何,刘邦如此重赏表示已心生疑虑,派遣兵士不过是监督的手段而已。一语惊醒梦中人,萧何为打消刘邦对自己的担忧,一改往日作风,开始干一些坏事自污。可饶是如此,刘邦还是找了个理由把当时年过花甲的萧何塞进了监狱。不过情谊犹在,刘邦最后却也没痛下杀手。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萧何

    萧何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而且他还是刘邦的老乡,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萧何又当了丞相,他把大汉帝国经营的是井井有条。这样的萧何是大汉的功臣,刘邦还会怀疑他吗?答案是会,而且还不止一次怀疑他。我们选几次具有代表性的说一下。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他们对峙在荥阳,当时这个仗

  • 萧何、张良以及韩信,汉初三杰哪1位才是建立汉朝最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萧何

    都说汉朝的建立,汉初三杰缺一不可,但依然有人有这样的疑问:萧何、张良以及韩信,究竟谁才是建立汉朝最大的功臣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见仁见智,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其实,如果把建立汉朝比作生孩子的话,萧何是爸爸,提供生孩子所需物资,韩信是妈妈,完成生孩子主要工作,张良是老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惊恐道:我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萧何

    民间有个八字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里提到的萧何,便是西汉开国功臣,他也被后人誉为“汉初三杰”之一。想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成就了后者的赫赫威名。可随着韩信的功高盖主,刘邦与吕后对他也颇为忌惮。就在这时,萧何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竟与吕后合谋将韩信诓骗进了长乐宫,然后将其杀死。从这里不

  • 淮阴侯韩信刚被诛杀,萧何为何就自毁名节?六百年后发现他很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这是《史记》中对萧何的评价。萧何刘邦登基为帝后,就称赞相国萧何立下了首功,萧何也成为刘邦最器重的一位大臣。在刘邦还是一个小混混的时候,萧何已经是县里有名的官吏。刘邦多次犯下过错,都是萧何替他兜着。等到刘邦有了一

  • 排功臣座次,刘邦为挺萧何,抛出一高论,萧何如愿以偿却犯下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萧何

    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封爵是一件大事,排庙堂座次是另一件大事。在高皇帝刘邦心中,萧何之功当属第一,但那些战功赫赫的武将们却认为大汉第一功臣的座次应该给曹参。为平息众议,贬抑武将,抬高文臣,刘邦在朝堂之上很“粗暴”抛出了一个高论。刘邦问众武将:你们知道狗吗?众武将答:当然知道。刘邦又问:你们知道猎狗吗?

  • 韩信被吕后出死后,萧何说了这句话,直接体现了他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说起韩信,我们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因为这个人在楚汉之争中和西汉初年地位太重要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建立西汉政权。西汉建立之后,韩信凭借个人的功劳被封为楚王,可见他的功劳之高。而且他和张良、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不仅如此,他还被后世封为兵家四圣之一,被后世誉为兵仙等称呼,这足以说明他的影响之

  • 韩信被杀,萧何冷冷地看着他的尸体,说出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萧何

    想必大家都听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吧。韩信成名前只是一个管军粮的小官。因长期不被重用,就准备随着其他人逃亡。身为丞相的萧何听闻此事,竟顾不上和刘邦打招呼就去追赶韩信。最后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之后战功赫赫,最后被后世称为兵仙。但是为什么韩信最后的下场是被士兵绑住斩杀呢?而且为什么萧何会看着他的尸

  •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被杀,萧何说4个字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萧何

    韩信和萧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都曾经为刘邦和汉朝做出了很多贡献。一开始韩信是萧何追回来的,后来韩信被杀,萧何说是为国锄奸,萧何一直忠于刘邦,这才得以善终。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值得我们深思。韩信和萧何都是刘邦的得力部下,曾经为刘邦的起义和统一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开始,

  • 萧何和吕后联手杀死了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对萧何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萧何

    亲们对“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并不陌生吧?当初韩信落魄时投靠了刘邦,萧何首先接待了韩信,萧何当时是刘邦的丞相,人称“萧相国”。当韩信和萧何两个人坐下来一交谈,萧何不由得大吃一惊,韩信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据说韩信生前得到过一本兵书,也就是从那时起,他自学成了“兵圣”。萧何对韩信很崇拜,心想这要是让他带

  • 萧相国世家,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贾书杰标签:萧何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萧何•别名(外号):萧相国•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沛郡丰邑(江苏徐州丰县)•职业:相国•爵位:酂侯•生卒: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主要作品:《九章律》•主要成就: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无为而治,萧规曹随制定《九章律》•地位: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