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

韩信把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华建超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4/2/10 4:01:27

韩信萧何当成自己的知己,为何在关键时刻,萧何却选择下死手

文/大国鉴史 图/来源网络

韩信、张良、萧何,这三人都是刘邦打天下必不可少的功臣,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是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同时萧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韩信视萧何为知己,但萧何未必视韩信为知己。早期的韩信其实挺惨的,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他先是在项羽的麾下,屡次献策却被拒,有苦难言。后来投靠了刘邦,以为刘邦能够重用他,让他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可是刘邦也是只让他当了个小官。

韩信心里觉得很委屈,便自己一个人走了。这时,刘邦的臂膀萧何,却做出了一件令刘邦极为震惊的事情。他连招呼都没有和刘邦打一声,就急忙骑着马去追韩信,希望韩信能够回来。那就是说,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可能就真的走了,天下也不一定是刘邦的!

萧何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深知韩信的举世无双的军事才华,失去韩信难以取天下。对此,韩信也是对萧何极为的尊敬。他觉得萧何才是唯一一个知道自己的人,别人都不相信他,但是萧何却相信他,并且向刘邦极力推荐他,让他得到重用。

韩信内心对萧何非常的感激,把萧何当做自己的知己。事实上,萧何确实很了解韩信,但是萧何并没有把韩信当成自己的知己。韩信与张良相比,萧何显得更加视张良为自己的知己,萧何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方面与张良更为相似。但是,韩信喜欢锋芒毕露,恃功自大,萧何并不喜欢韩信的这种性格!

萧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吕后执意要韩信死,萧何也没办法吕后之所以要杀韩信,一是韩信确实非常的有才,吕后非常的担心韩信;二是韩信确实不懂的收敛,功高震主的他竟然不懂的收敛,一再的作死,令吕后非常的恼火。俗话说得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的军事才华无可置疑,多次大败项羽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就是因为太厉害了,所以吕后他们才不放心。先是削了韩信的兵权,又把韩信贬为淮阴侯。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杯酒释兵权啊!

韩信被贬之后,内心其实非常的不爽。他一再诉说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刘邦没有他根本没办法取天下。这本身就令吕后非常的恼火了。于是,后来韩信便被冠以造反的罪名,被吕后给杀了。

萧何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认为韩信迟早会被刘邦夫妇给整死。萧何深知吕后的心狠手辣,自己又怎么会和吕后对着干呢!吕后问萧何如何收拾韩信,萧何要是不说的话,吕后想必非常恼火,说不准连萧何都一起收拾了呢!萧何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向吕后表明自己的忠心,是一种很聪明的自保手段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却惊恐道:我家要灭族了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八个字便足以概括韩信的一生,当年萧何一眼便看中了韩信的才能,眼见韩信心灰意冷出逃竟如此张皇失措,以致于上演了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好戏。萧何是否在月夜之下追赶韩信,我们很难从斑斑驳驳的史册中窥探其真实性,但毫无疑问的是,萧何是韩信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知己。然而,萧何这个伯乐又充当

  • 韩信想当齐王,刘邦不想答应,萧何说了8个字,刘邦吓得赶紧答应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萧何

    韩信很多人都知道,会用兵,被称为兵圣,是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带兵能做到攻必克战必胜这6个字,把汉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众所周知,刘邦得了天下后,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了,死的很惨。刘邦对韩信这样有能力的人,肯定是要防备的,那么刘邦第一次对韩信不满是什么时候呢,是在韩信封齐王的时候,下面听我慢慢道来。当年彭

  • 萧何的谋略不如刘邦的谋主张良,张良的地位不如萧何,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萧何

    公元前201年,刘邦在击败了最大的对手项羽之后,建立汉王朝当起了皇帝,这个时候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给手下的猛将谋士论功行赏,在一众功臣里,刘邦上来就直接册封萧何为酂候,食邑万余。一看这样其他功臣就不服了,有人说自己有赫赫战功,为大汉建立抛头颅散热血,有人说萧何不过是个文官,没有什么战功,甚至在决策

  • 萧何为保命贪污,光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萧何

    萧何为保命贪污,光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成语,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而这句话也是来自于韩信一生的总结。韩信最初为刘邦效力是通过萧何介绍的,后来韩信之死也是萧何出谋划策,因此有了这个成语典故,其实有这样的结果,不是萧

  • 他是云台28将之首,刘秀把他当萧何,二人曾同床共寝,却一夜未眠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萧何

    东汉开国之间光武帝刘秀能从王莽篡汉的乱世中脱颖而出,除了刘秀的个人能力外,其麾下一干将领也是功不可没。为了表彰也为了安抚,汉明帝将跟着父亲刘秀打天下的将领,选出28位杰出代表依次排序,分别画以肖像,史称云台28将。这28人个个功勋卓著,而且没有一个是皇亲国戚,他们代表是军功,是东汉的荣耀。不过这28

  • 萧何为保命贪污,赤着脚向刘邦请罪?600多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萧何

    常言道,权力是把双刃剑,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无尽的享受,同时也会因为权力的排他性让自己处在风尖浪口。在历史上所有追求权力的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野心也会随之滋生,面对皇位之上的存在,到底是选择永远臣服还是选择取而代之,这都是一个很让人揪心的问题。以汉刘邦为例,就多次经历这样的

  • 刘邦曾经三次怀疑萧何有不轨之心,萧何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萧何

    刘邦我们都知道,是大汉的开创者。同时,我们也知道若是没有萧何,肯定也没有刘邦的大汉江山。那么,刘邦和萧何的关系到底好不好呢?在说这一件事之前,我想说一个关于萧何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当了皇帝,萧何是丞相。按道理说萧何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了吧。可是,人们发现萧何有一个怪癖,这个怪癖就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没有杀萧何?因为萧何连自己家人都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大马猴历史标签:萧何

    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主要的原因在于刘邦能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人。许许多多的谋臣武将舍生忘死地为刘邦卖命。大汉帝国建立初期,刘邦手底下的能人有很多,但之后,这些人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清除掉了,比如韩信,比如英布,还有彭越等等。然而有个人在刘邦还是亭长时候就追随刘邦,而且功劳很大,直到刘邦死去,他

  • 萧何诛杀韩信后,刘邦赏他500卫兵,萧何惊恐道:我要大祸临头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萧何

    大家都知道韩信和萧何的故事,其中有一句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就是说韩信的成败是和萧何有关。就好比在刘邦最需要人的时候,是萧何把怀才不遇的韩信推荐给刘邦,让韩信成为了大将军,有了用武之地的。韩信对萧何是抱有感激之情的!正是因为韩信有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才让他成为那个时代最为顶尖的军事天

  • 韩信亡于萧何之计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萧何

    有一个成语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确切的意思,其实这牵涉到西汉开国初期的两个历史人物,韩信与萧何。对于韩信来说,他一生中的命运,成功固然是因为萧何,最后失败身死却也是因为萧何,冥冥中的种种巧合,实是令人不胜叹息。秦朝末年,秦始皇去世以后因为继位的秦二世过于昏庸,于是原本就已经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