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汉武帝要杀李陵全家?这将军的一句谎话,带给李陵一世的悲情

为何汉武帝要杀李陵全家?这将军的一句谎话,带给李陵一世的悲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桑成阳 访问量:340 更新时间:2023/12/23 12:06:44

李陵,汉名将李广之孙。年轻时受命看管设有汉武帝寝宫的建章宫。后经汉武帝同意,统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驻扎在酒泉和张掖两个郡,防范匈奴入侵。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率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征讨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命李陵统领辎重部队配合作战。

年轻的李陵,血气方刚,不愿意在后勤部队辅助作战,希望能够直接参战。他恳请汉武帝允许他带领一支经过训练的五千步兵,插入敌阵佯攻,以阻止匈奴集中兵力攻击贰师将军队伍。

汉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决定让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半路接应李陵。路博德是个傲气十足的老将,极不情愿充当李陵的配角,为了推掉这个差事,他上奏汉武帝,称此时正当秋季,匈奴兵强马壮,应在开春后发兵。

汉武帝没能看透路博德的用心,误以为是李陵反悔了,特意指使路博德上书,因此非常生气,拒绝了延迟出兵的提案。

关于李陵这次作战,《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是作为记录其祖父李广的附录部分记载的,内容十分简单。但是《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记载则更为详实。

李陵按计划率五千步兵出发,经过三十三天行军,到达浚稽山时与匈奴且鞮侯单于相遇。匈奴军队以三万人包围了李陵的部队。匈奴军欺负李陵人少,从正面实施进攻,企图一举击溃李陵的部队。但因李陵早有准备,瞬间万箭齐发,匈奴兵纷纷倒地,且鞮侯单于大惊,急忙命部队向山上撤退,李陵部乘势追击,斩杀匈奴军数千人,初战告捷。

而后且鞮侯单于又增骑兵八万向李陵部队发起猛攻,李陵部队只有区区五千步兵,只好且战且向南撤退。数日后来到一片沼泽,他们希望进入芦苇荡逃避追击。可是匈奴却在上风口放火,这使得李陵军在面对众多骑兵的同时,又要兼顾火情,战势一度逆转。

当李陵部队继续向南撤退时,埋伏在南面山上的单于的儿子带骑兵攻下山来,与李陵的部队短兵相接,在树林中展开了一场白刃战。

李陵部队虽然人数明显处于弱势,但军士们士气高昂,英勇作战,杀敌数千人,迫使单于的儿子落荒而逃。这使得且鞮侯单于误以为李陵部队是在使用诱敌之计。

李陵的军士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群情激昂,他们经受了每天几十次的激战,消灭敌人两千多。面对无法击溃的李陵军,匈奴军内部开始滋生厌战情绪,且鞮侯单于也开始考虑撤兵。

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陵军中有个小队长叫管敢,因受到上级的侮辱,一怒之下投降了匈奴,同时也把李陵部队没有援军、携带的五十万支箭已快用尽的情报透露给了且鞮侯单于。

接下来的战势对李陵明显不利。不只是箭用尽了,而且被匈奴封堵在鞮汗山峡谷之间,成了瓮中之鳖。

这时李陵部下中有人提出投降,还力图说明先投降再逃回去,也有被赦免的可能。但李陵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认为自己是壮士,唯有战死一条路。

最终李陵军士决定分开突击,以求有人能突围出去向天子报告。

李陵发给每位兵士二升干米和一块食用冰,并约定半夜击鼓为号突围。然而战鼓被夜里的露水淋湿,居然敲而不响。

李陵与韩延年,带领十多名壮士策马前行,匈奴派一千多名骑兵追赶,最先射死了韩延年。《汉书》描述,“韩延年战死,陵曰无目报陛下,遂降”。

汉武帝在得知李陵战况后,为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而深感懊悔。一年之后汉武帝让因棜将军公孙敖带兵马深入匈奴营地,想办法接回李陵。但公孙敖还没有交战就撤兵了,并按俘虏的口供向汉武帝汇报,说李陵向匈奴传授兵法战术,所以导致他无法取胜。汉武帝闻之大怒,将李陵母亲及家族成员全部杀死。

李陵出生地陇西当地,上至官绅,下至百姓,皆视李陵为耻,斥责他为什么不为大义去死。

然而俘虏口中的李氏,却非李陵。也许是俘虏搞错了,把先于李陵投降,且效力于匈奴的李绪误当作了李陵;或者是不战而退的公孙敖有意而为之。二者必居其一。

至此,李陵再没有返回汉朝的理由。后来李陵娶了单于的女儿为妻,受封号右校王。汉武帝死后,朝廷派使者接李陵回去,但李陵回应说:“大丈夫岂能再次受辱”,断然拒绝了。

李陵投降时的年龄,《史记》和《汉书》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其祖父李广是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自刎的,当时是六十岁出头。李陵作战是在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由此推断,李陵投降时大约三十岁。李陵年少出征,又仗着武帝的信任,难免气盛。仅凭区区五千步兵,就与几万的匈奴骑兵在沙漠中交战,足见其缺乏谋略。越是年轻蛮干,失败后的挫折感就会越强。

在李陵投降大约一年前(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并被扣押十几年。至汉昭帝时,苏武被放回汉。临别之时,李陵摆出酒席送别。席间李陵动情的说:“苏武这次回汉,一定会青史留名,功盖祖先。我自己是个意志软弱之人,但如果先帝能延缓施加战败的罪名与我,保全我老母的性命,让我能再有机会为朝廷立功,那么哪怕之后再给我加上怎样的罪名,我也无怨无悔,永世不忘朝廷的恩德。但事实是,我的家人已被全部诛杀,家乡父老也以我为不齿。我还能怎样呢。”

古往今来,意志软弱、心中迷茫的人总是比意志坚定的人多得多。顶着祖父的声名,过早的经历了荣耀的李陵,想必也是如此吧。汉武帝杀了他全家,更是截断了他回汉的退路。

作者:不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李陵投降后去哪了?一项考古发现揭示了李陵的后半生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李陵

    大家都知道,李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英雄。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边事,勇敢善战,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塞到今天蒙古国去侦察地形,顺利返还。就连汉武帝都听闻李陵大名。天汉二年(前99年),匈奴右贤王攻入西域,活跃在天山以北地区,汉武帝震怒,立即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

  • 李陵是否真投降了匈奴?蒙古出土的汉朝房屋,墙上一行字说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陵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就是因为在朝廷上为李陵辩护而遭遇腐刑的,那么李陵到底是不是含有冤屈呢?汉武帝是不是当时太过于武断呢?李陵是不是真的就真心投降了匈奴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看看匈奴和大汉王朝的历史渊源。大家都知道,从西汉

  • 李陵为何在汉武帝死后也不回汉朝?司马迁当初因他受腐刑还值吗?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李陵

    汉武帝时期有个将领倍受后人争议,那就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和汉武帝的错误决断,被多于自己十几倍的匈奴骑兵围攻,最后矢尽粮绝被迫投降。之后汉武帝听信误传,认为李陵为匈奴人训练军队,大怒之下把李陵的一家老小都给杀了,后来才知道给匈奴训练军队的另有其人。司马迁为李陵说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底为什么会投降匈奴呢?李陵是卖国贼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兵征伐匈奴,遇到匈奴单于亲率的匈奴8万主力骑兵的围攻,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之后,武器损坏、箭矢耗尽,突围失败,被俘后投降。李陵被俘,及被俘后有家难回,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李陵的两个误会,第一个误会让李陵后无援兵,被俘投降;第二个误会让李陵身在匈奴,有家难

  • 如何看待李陵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李陵

    可以说啊飞将军李广一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征战一生不得封侯。三子李敢被霍去病无罪射杀。而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导致户灭九族。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舒,三子李敢。而李陵就是李当户的儿子,是李广的长孙。当李陵未出世的时候李当户就去世了,李陵很有乃祖遗风,也许隔代相像,李陵善骑射。武艺超群。善待

  • 大漠古墓发现两千年干尸,身穿汉服,是背叛汉武帝降匈奴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李陵

    如果说古代最让人同情的“汉奸”,笔者觉得非汉朝大将李陵莫属。李家世代为将。大家都知道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飞将便是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本身也是名将之后,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习射箭。百发百中。一次出猎

  • 明明是李陵投降匈奴,为啥遭殃的却是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陵

    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投降匈奴,气的汉武帝要灭他全族,结果却是处司马迁宫刑。一年后,消了气得汉武帝突然震怒,还是下令抄了李陵满门。之所以汉武帝会如此反复无常,全因一场战争,力捧宠妃李夫人之兄的战争。公元前99年10月,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将军,率3万大军从酒泉出征匈奴,让李陵负责后勤补给。而李陵身为名

  • 父亲撞死李陵碑前以羞辱李陵,儿子却学李陵投降,成为敌国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李陵

    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忠孝礼仪廉洁,民族英雄美名流芳,而曾经一时投降的将领却都没有好的名声。而在民间这些忠义之士的故事更是被多次改编成为各种小说传说。其中家喻户晓的便是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北宋年间杨家将可谓是一门忠烈,历尽四代人为北宋朝廷立下了不朽功勋,男性战死沙场就连女性也征战沙场,当然这仅仅只是民间传说

  • 是李陵负汉,还是汉朝负了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4)主笔:闲乐生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且战且退,杀

  • 司马迁为了李陵才受的宫刑?唐朝时李陵后代为何又回来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千秋原创标签:李陵

    提到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物,那便是李陵将军,当时李陵带领士兵迎击匈奴,却不曾想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根本无法抽身,李陵出于自己的考虑,选择了投降匈奴,这在当时的情境下,应该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可是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让汉武帝大发雷霆,正是此时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撞到了枪口之上,被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