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投降后去哪了?一项考古发现揭示了李陵的后半生

李陵投降后去哪了?一项考古发现揭示了李陵的后半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建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4/1/21 12:28:51

大家都知道,李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悲剧英雄。他是飞将军李广孙子,从小就耳濡目染边事,勇敢善战,曾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越过居延塞到今天蒙古国去侦察地形,顺利返还。就连汉武帝都听闻李陵大名。

天汉二年(前99年),匈奴右贤王攻入西域,活跃在天山以北地区,汉武帝震怒,立即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进攻右贤王。

为了给年轻的李陵表现的机会,汉武帝召见李陵,打算让他护送粮草。

李陵并不领情,而是直接入宫觐见汉武帝,叩头请求:“我所率领的都是荆楚勇士、剑客,力可缚虎,射必中的,希望陛下能允许我单独行动,直捣浚稽山,我不想当李广利的运输队。”

汉武帝以为他说大话,故意吓唬他说“:你是不想当下属吧!我现在可没有多余的马给你。”

哪知道李陵拍胸脯:“我不用马匹,只用五千步兵就能直捣单于王庭。”

汉武帝为他的勇气所感动,便同意李陵请求,让他单独率五千人北伐匈奴,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在中途接应。

但路博德可是个大人物,当年平定南越也是一员主将,这回却屈居于李陵这个毛头小子之下,很不甘心,便上奏,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再与他各率酒泉、张掖五千骑兵分别攻打浚稽山。

汉武帝以为是李陵不想出兵而指使路博德上书,马上下令李陵立刻出兵,不得有误。

于是,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此次出征的目的地——浚稽山。

然而,李陵在浚稽山遭遇了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军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匈奴见汉军人少,径直扑向汉军营垒。汉军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匈奴兵数千。

单于大惊,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第二次围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战且走,几天后被困在一个山谷中。连日苦战,每天消灭匈奴兵二千余人。单于见不能取胜,准备撤走。

恰逢李陵军中有一个叫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投降匈奴。对单于说:“李陵军无后援,只剩下八百人,并且箭矢已尽。”单于大喜,命骑兵合力攻打汉军,匈奴军在山坡上从四面射箭,矢如雨下。李陵只得令将士们每人拿上二升干粮,一大块冰突围,约定在边塞遮虏鄣会合。

匈奴数千骑兵紧追,李陵长叹:“我无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下马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余人。

李陵兵败之处离边塞只有百余里,边塞把情况报告了朝廷,武帝以李陵之事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坚决认为之所以李陵不自杀,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汉武帝盛怒之下对司马迁施行了宫刑。

一年后,武帝才知道李陵是无救援才投降,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回李陵。但是公孙敖无功而返,为了自保,公孙敖欺骗对武帝说:“听俘虏讲,李陵在帮单于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

武帝听到后,便将李陵全家给灭族,李陵从此也死了返回汉地的心思。若干年后还带兵参与入侵汉地。

那么李陵投降匈奴后下落如何呢,史书上记载很简略:李陵投降后,单于很看重他的才能,直接任命他为右校王,后来,李陵听说帮匈奴练兵害得自己家族被灭的叛徒叫李绪,便派人刺杀了他,李绪当时是大阏氏,也就是单于母亲的宠臣,宠臣遇害,大阏氏十分生气,要杀了李陵。单于便把李陵藏到北方去了,很久以后才回来。

转眼间,2000年后,公元1940年,苏联当时正在如火如荼地搞建设,位于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首府阿巴坎市南边的力量农庄也不例外,他们被共和国政府动员去修一条通往外部的公路,当修到距离市区八公里一个山包时,发现了许多奇怪的东西,比如铜钱、瓦当等,这不像是当地俄罗斯人或者土著鞑靼人的遗迹,农庄立刻上报了政府,不久之后,苏联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就组织队伍前来挖掘。

这一挖,就挖出了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中国式宫殿建筑——阿巴坎遗址。

整个遗址面积为1.5千平方米,中央大殿为144平方米,相当于现代一个四居室的规模,墙垣厚2米,四周总计房屋有19间,连大殿共20间,各房屋互相连属,屋与屋之间有门户,宫殿正门向南,与南面最大的房屋相通,如外宾进入的前堂。中央大殿的墙壁有门七扇,其中两扇的近旁有铜制铺首。

大殿附近都发现瓦当,瓦当上有汉字“天子千秋万岁”,大殿和房屋地下皆有暖气通渠,以石瑰砌成,通入大殿和半数以上的房屋。然而这种暖气设备在西伯利亚的冬季还不够,其余不通暖气渠道的房屋,地上多数发现火盆的痕迹。

建筑物的墙壁都有门道,内窄外宽,屋顶用四方形的板瓦构成,板瓦沿斜面微作凹形,在纵横排列的板瓦间,瓦盖以半圆筒形的凸瓦,其下端即为汉字瓦当,板瓦上有符号,为鄂尔浑体和叶尼塞体字母。

这座宫殿,无论从建筑形式,还是从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来看,都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其建造者和使用者显然是地位不凡的汉人。

苏联考古学家推测其为李陵的宫殿,因为在匈奴统治的地域内能让匈奴人同意建造规模这么庞大宫室,肯定不是普通汉人,一定是具有特殊地位又对汉朝宫殿形制极为熟悉的汉人,这么一来,似乎也只有李陵符合条件。

可以想象,李陵后半生很可能就为匈奴守卫北方边境,对付丁零和坚昆人,所以才会营造如此规模的宫殿,做长期定居打算。

可惜的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哈卡斯共和国所在的西伯利亚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大后方,刚挖掘不到一年的遗址很快被平毁,苏联人在原址上修了一条公路,连接苏蒙边境和西伯利亚铁路。到今天,我们是看不到宫殿遗址了。

而且苏联人似乎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关心宫殿主人,以致于这个宫殿相关论文都非常少。挖出来的遗物也只是放在阿巴坎市一个小博物馆内保管着,到今天已经散佚大半。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李陵是否真投降了匈奴?蒙古出土的汉朝房屋,墙上一行字说明一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陵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就是因为在朝廷上为李陵辩护而遭遇腐刑的,那么李陵到底是不是含有冤屈呢?汉武帝是不是当时太过于武断呢?李陵是不是真的就真心投降了匈奴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看看匈奴和大汉王朝的历史渊源。大家都知道,从西汉

  • 李陵为何在汉武帝死后也不回汉朝?司马迁当初因他受腐刑还值吗?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李陵

    汉武帝时期有个将领倍受后人争议,那就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李陵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和汉武帝的错误决断,被多于自己十几倍的匈奴骑兵围攻,最后矢尽粮绝被迫投降。之后汉武帝听信误传,认为李陵为匈奴人训练军队,大怒之下把李陵的一家老小都给杀了,后来才知道给匈奴训练军队的另有其人。司马迁为李陵说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底为什么会投降匈奴呢?李陵是卖国贼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兵征伐匈奴,遇到匈奴单于亲率的匈奴8万主力骑兵的围攻,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之后,武器损坏、箭矢耗尽,突围失败,被俘后投降。李陵被俘,及被俘后有家难回,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李陵的两个误会,第一个误会让李陵后无援兵,被俘投降;第二个误会让李陵身在匈奴,有家难

  • 如何看待李陵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李陵

    可以说啊飞将军李广一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征战一生不得封侯。三子李敢被霍去病无罪射杀。而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导致户灭九族。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舒,三子李敢。而李陵就是李当户的儿子,是李广的长孙。当李陵未出世的时候李当户就去世了,李陵很有乃祖遗风,也许隔代相像,李陵善骑射。武艺超群。善待

  • 大漠古墓发现两千年干尸,身穿汉服,是背叛汉武帝降匈奴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李陵

    如果说古代最让人同情的“汉奸”,笔者觉得非汉朝大将李陵莫属。李家世代为将。大家都知道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飞将便是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本身也是名将之后,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习射箭。百发百中。一次出猎

  • 明明是李陵投降匈奴,为啥遭殃的却是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陵

    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投降匈奴,气的汉武帝要灭他全族,结果却是处司马迁宫刑。一年后,消了气得汉武帝突然震怒,还是下令抄了李陵满门。之所以汉武帝会如此反复无常,全因一场战争,力捧宠妃李夫人之兄的战争。公元前99年10月,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将军,率3万大军从酒泉出征匈奴,让李陵负责后勤补给。而李陵身为名

  • 父亲撞死李陵碑前以羞辱李陵,儿子却学李陵投降,成为敌国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李陵

    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忠孝礼仪廉洁,民族英雄美名流芳,而曾经一时投降的将领却都没有好的名声。而在民间这些忠义之士的故事更是被多次改编成为各种小说传说。其中家喻户晓的便是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北宋年间杨家将可谓是一门忠烈,历尽四代人为北宋朝廷立下了不朽功勋,男性战死沙场就连女性也征战沙场,当然这仅仅只是民间传说

  • 是李陵负汉,还是汉朝负了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4)主笔:闲乐生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且战且退,杀

  • 司马迁为了李陵才受的宫刑?唐朝时李陵后代为何又回来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千秋原创标签:李陵

    提到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物,那便是李陵将军,当时李陵带领士兵迎击匈奴,却不曾想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根本无法抽身,李陵出于自己的考虑,选择了投降匈奴,这在当时的情境下,应该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可是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让汉武帝大发雷霆,正是此时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撞到了枪口之上,被还在

  • 汉朝美人,让汉成帝神魂颠倒,发明息肌丸的赵飞燕有多让人上头?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赵飞燕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里,曾用赵飞燕来比拟杨贵妃的美貌。汉朝第一美人赵飞燕,虽出身平民,但自古以来,一直是红颜祸乱宫闱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平民之女,赵飞燕是怎么入宫伴驾的呢?赵飞燕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长安城,一个贫寒家庭中。在那个时候,女孩的命轻如草芥,她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