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青,死于政治谋杀的名将,宋朝为何容不下一个英雄?

狄青,死于政治谋杀的名将,宋朝为何容不下一个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曾金平 访问量:3804 更新时间:2023/12/16 2:59:03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王铚编写的《默记》,是韩琦怼给部下求情的面涅将军狄青的。当然,从狄青和韩琦的品行来看,这个出了名的“狄汉臣受辱事件”似乎也不太可能发生。但是,王铚却用这句话说出了一个无比扎心的事实,那就是整个大宋朝对军人群体的蔑视与警惕。

狄青,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帅到戴面具上战场的将军

宋朝,武夫打下的天下却对武将空前的防备与轻视。从天下初定以后,宋太祖通过罢官、诬陷、“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操作完成了对武将的打压。后来的宋太宗则更是称五代时期的武将为“群犬”。对武将的蔑视可见一斑。

宋太宗,“烛影斧声杀人事件”头号嫌疑人,“军事大家”,“微操大师”

与武将权力地位丧失相伴随的是整个军人群体的地位低下,这种现象在宋太祖宋太宗两个主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皇帝去后更加严重,对外失去攻击性的大宋帝国不再需要军人效死,军人群体就成为了摊位上的韭菜—谁都可以扒拉了。

在这种情况下,“贼配军”的名号也就可以理解了。正如淮建利教授的《宋朝的配隶法与厢军中的配军》一书中提到的:

宋代军人低下的社会地位不足以吸引平民入伍, 招流民为军、以罪犯为兵、强刺百姓为兵, 都是宋代常见的补充兵源的方式,“以有罪配隶给役”竟然成为了招兵的方式之一。

林冲就是面刺金印发配沧州的

军人地位如此之低,难怪王铚的书会传给后世一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了。事实上,就是备受皇帝喜爱、范仲淹等诸多名臣赏识的狄青狄汉臣,也在升到枢密使这个最高武职是遭到了空前反对。

范仲淹,难得的完人,元朝人评价他为:“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就任此职以后,狄青烧纸后火很快就灭了但也有人传他家有奇异的光。他家的狗也就长出了奇怪的角。发个水灾住在寺里也有人说他穿黄袍坐在大相国寺里。弹劾奏疏一封接着一封。狄青出镇陈州也无济于事。直到狄青抑郁而死,这一切才告终。事实上,这一切不过是因为狄青一介武夫坐到了不该坐的位置上。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无耻的政治谋杀。真正的“好儿”就这样死在了“东华门外唱名者”的手里了。

欧阳修,文采都是拿政治智商换来的

对了,再提一句弹劾狄青最卖力的欧阳修,他是第十四名的“东华门唱名者”。他的连襟、姐夫兼妹夫王拱辰,还是“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先反对庆历新政,又反对王安石变法。

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耶?

参考文献:田志光.宋初武将政治地位再认识——崇文抑武之另一面[J].文史哲,2021,(01):62-74+166.

淮建利.宋朝的配隶法与厢军中的配军[J].史学月刊,2007,(11):37-45.

标签: 狄青

更多文章

  • 宋朝名将狄青,因为这句口头禅,被朝廷猜忌,最终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小舟说史标签:狄青

    这篇文章我们来说说宋朝的名将狄青。狄青是一个十分勇猛的大将,他的脸上有刺字,擅长骑射,所以都被人称为“面涅将军”。在和西夏打仗的时候,他每次都是带着一个铜面具,披头散发地冲在前面,所向披靡。所以西夏的军队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都没有人敢阻挡在他面前。就是因为他作战勇猛,所以慢慢地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后来他

  • 北宋名将狄青为什么会被贬官,他是欧阳修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狄青

    “流水的宰相靠嘴炮,外放的倒霉蛋全国跑”——此乃宋朝一大奇观。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宋朝官场,那就是“三个文官狗咬狗”,明朝党争厉害?比起宋朝那就是孙子。还好,北宋立国传统好,蛤蟆文官随便噪。老赵家兄弟重文轻武,对文官比较优待。文官们“呱呱”乱叫,对错没事随便咬,咬好了我上你下,咬不好你上我下。

  • 对抗西夏三战三败,狄青事件后,北宋武将为何如此“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狄青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的这首词,在当时险些为他惹来了大麻烦。因为在别有用心之人眼里,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怯战心理。这是当时他在对抗西夏时所作,那时候的北宋三战三败。其实,这对于北宋而言都是家常便饭之事。而北宋武将为何如此"无能"?因为它几乎没有打过什么漂亮的战役。究其原因,还是缺乏

  • 为什么说狄青因为“胆小怕事”,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狄青

    为什么原著说狄青“胆小怕事”更受尊重呢?这批将领更是位高权重,但作为逐渐失去光彩的北宋军界,狄青能建功立业更难能可贵。军队在作战中起到了奇效,因为北宋将士对这样一位“闻风丧胆”的指挥官敬而远之,全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然更高。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还得从狄青和西夏的那一战说起。狄青虽然捷报频传,守住了

  • 北宋难得的将星狄青,是如何剿灭南蛮叛乱的?南蛮为何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好运说历史标签:狄青

    北宋仁宗时期,隶属于扈州(今广西沪宁县)西南之地的南蛮,名为广源州的地方,有韦居氏、黄氏、周氏、侬氏四个大家族,后来侬氏家族的势力逐渐兴盛,其前酋之子侬智高占据安德州,僭称大南国,建元景瑞,意欲入贡中原赵宋朝廷,成为其藩属国,抵御交趾的李朝,却没想到被宋廷拒绝,索性一怒之下发动了叛乱,出兵攻打宋朝的

  • 狄青明明已经逆袭,为什么又被打回原形?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狄青

    每个屌丝都在寻找逆袭之路,有不少人成功了,也有不少人失败。且看这4位历史名人的悲剧和教训。狄青:摆正你的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大北宋名将狄青,是标准屌丝出身,从士兵一步一步升到大将,最后当了枢密使——北宋掌管军队的最高官员。逆袭到这个程度,在北宋一朝绝无仅有。军中大小将士,无不以狄青为榜样。狄青似

  • 举荐无数贤才的欧阳修,为何要多次弹劾名将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狄青

    欧阳修是宋朝最著名的贤臣、伯乐。一生惜才爱才的他,曾向宋仁宗举荐过无数贤才,其中就包括曾巩、苏轼、王安石等名臣。既然欧阳修如此爱才,那他为何反复弹劾名将狄青呢?对于强敌环绕的北宋而言,弹劾狄青无异于祸国殃民之举。要知道,当时的狄青是宋廷为数不多的名将、猛将。欧阳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狄青作战时喜欢

  • 评书演义和历史上狄青:战功赫赫终被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狄青

    在评书演义里,狄青出身贫寒,有一个姑姑狄氏早年入宫就失去联系。狄青少年英雄,作战勇敢,偶尔的机会才知道自己的姑姑是八贤王赵德芳的王后。狄青并没有依靠姑姑狄后的庇护,与西夏作战过程屡立战功,成为领兵大元帅,并娶了鄯善国的双阳公主。这真是穷小子逆袭励志故事。宋仁宗念狄青功劳,封他为平西王。从而狄家成为与

  • 帝国的暗面-大宋名将狄青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狄青

    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三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护国节度使,判陈州狄青去世,寿四十九岁。此时距离他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只过去了半年,按理说,狄青去世时年纪并不很大,他从军多年,身体壮健,之前也没有重大疾病,是完全可以活得更久一些的。而狄青的真正死因,乃是因为他出任枢密使触碰了大宋王朝最为阴暗,最

  • 欧阳修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打压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刘欢说历史标签:狄青

    在北宋时期,除开国宿将之外,我们基本上没听说过有什么名将。狄青在北宋一代,可以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称之为名将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战功卓著的名将,却不幸被人构陷,以至于郁郁而终。可是打压构陷狄青的人,并非都是我们所想象的奸臣,其中还有历史上的一代名臣欧阳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狄青出身寒微,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