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高俅陷害后,第一个挺身而出搭救林冲的人不是鲁智深!

被高俅陷害后,第一个挺身而出搭救林冲的人不是鲁智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玉飞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4/2/10 9:58:54

在小说《水浒传》中,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高俅设计陷害后,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幸亏鲁智深出手相助,林冲才能平安到达沧州,所以提到林冲的救命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义薄云天的花和尚,可是,最近重读《水浒传》才发现,在鲁智深救林冲之前,其实还有一个人救过林冲,如果没有他出手相助的话,林冲早就被高俅害死了,那样的话,鲁智深想救林冲恐怕连搭救机会都没有!

这个人是朝廷官员,后来也没有上梁山,并不在梁山108将之内,他就是开封府孔目孙定!

林冲被陷害,误闯白虎节堂被捉住后,高俅命人将林冲押解到开封府,高俅的官职是太尉,无审判军官的权力,所以高俅密令手下嘱托开封府尹“好生推问勘理,明白处决”。

幸运的是,开封府当值的孔目正是孙定,孙定耿直好善,被人誉为“孙佛儿”,他了解到林冲的冤情后,在府尹面前据理力争,最终给林冲定下一个“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的罪名,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开封府尹和孙定知道林冲冤枉,为没给他平反呢?先不说当时高俅权势熏天,开封府尹不敢轻易得罪,单从证据的角度来说,这件案子,开封府很难拿到对林冲有利的证据!

林冲案的关键在于那两个带路的承局,如果能找到他们,得到他们是被高俅唆使的口供,虽然不一定能扳倒高俅,但给林冲脱罪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老奸巨猾的高俅肯定早就想到这点,那两个承局要么被灭口,要么被高俅送往外地,基本上没有被开封府找到的可能。

找不到两个承局,缺少第三方证据的话,林冲所供述的被骗去之说与高俅所说的“(林冲)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是各执一词,无法证明林冲进入白虎节堂是主观故意或者是被骗去,开封府无法为其脱罪,,所以最后开封府以带刀进入白虎节堂这一较轻的罪名来给林冲定罪,否定了高俅所期盼的谋杀太尉的严重罪名。

开封府尹将审判结果知会高俅,高俅虽然不高兴,也“只得准了”,朝重轻武,开封府尹虽然职级远低于高俅,但他是文官,高俅是武将,武将没权力也不敢去逼迫文官做事,所以,高俅只好另施诡计,买通押解的公差,企图在路上害死林冲,这个时候,鲁智深及时赶到,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到沧州。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确实救过林冲,但在他之前,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孙定,没有他的话,梁山凑不齐108将。

标签: 高俅

更多文章

  • 施耐庵写《水浒传》,为何用反面人物高俅,承担开篇的重头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不红标签:高俅

    一部伟大的名著,往往要具有综合的文学高度,它要具备详实的历史内容、深邃的哲学意味,以及浑厚的审美意蕴,要同时达到这样的标准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国目前只有四大名著,最多再加上一本《金瓶梅》,其余的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与这五本比较,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因其内容涉及梁山好汉、替天行

  • 水浒最没种的人,本是高俅兄弟,偏偏给高俅当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高俅

    《水浒传》里,真正被逼上梁山的,或者说,真的是因为走投无路才被迫上梁山水泊的,其实只有林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水泊代表的是“王土之外”,意思不言而喻。事实上,林冲差点也被逼下梁山,白衣秀士王伦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他,林冲上山不得,下山不能,在梁山108将中是唯一一个。新版《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林

  • 《水浒传》里的108将斗不过高俅,高俅是不是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高俅

    《水浒传》里的108将斗不过高俅,高俅是不是人才?先回答第一个问题,108将为何斗不过一个高俅?第一,高俅是皇帝赏识的红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翻开高俅发家史可以看得到,高俅和徽宗皇帝的关系有多么亲近。高俅由一个浮浪子弟,被人告发,受了脊杖,被逐出京城,这段痛苦经历让高俅成长了很多。所以,当他寻觅到

  • 水浒第一位好汉,为何见了高俅就逃跑?看看高俅骂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高俅

    《浅说水浒》第072期(文/焦目)水浒中的好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好汉不一样。根据原著来看,当时的好汉标准大概就是“能吃、能喝、能打架”。李逵虽然鲁莽,但是能吃,所以宋江觉得他是好汉;武松连喝十八碗酒,打死猛虎,大家都说他是好汉;焦挺一招撂倒李逵,被李逵直接拉到梁山入伙。可见,“好汉”不一定就是好人。

  • 岳飞和孟珙表现如此出色,为何南宋还是不能翻盘?要问问南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孟珙

    其实南宋真的挺强的,要不是出了几个愚蠢的皇帝和宰相,南宋想要翻盘问题不大。由于北宋被大金给干趴下了,所以南宋臣民们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烈,这就导致了一件事,大家都很团结啊!为啥要团结?再不团结就要彻底完犊子了!无论是大金,还是后来的蒙古,对南宋来说,无疑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南宋臣民选择抱团取暖。

  • 1234年南宋灭金前篇:金军倾国之兵进犯,孟珙喋血孤城3千破10万

    历史人物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孟珙

    公元1234年正月,金国都城蔡州寒风凛冽,晚来天欲雪。这是金国存亡的最后一战,对蒙古而言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掉金军;对宋军而言国仇家恨,靖康耻可雪,臣子恨可灭了,将令已经下达,破城后屠城三日。黎明时分,宋军统领孟珙一身戎装,傲然掀开帐门。帐外,宋军整齐肃穆,萧然而立,雪花落在盔甲上,满座衣衫似雪。

  • 西夏骑兵和金国骑兵哪个更厉害?宋朝名将吴玠用一生经验作出回答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吴玠

    唐朝结束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割据混战时代由此开始。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夺皇权建立大宋朝。赵匡胤和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先后用了数十年时间,才逐一消灭各地的诸多小国和军阀,宋朝才正式得以完成统一。不过,宋朝的“统一”与汉唐明清的统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

  • 为什么镇守川陕的大将吴玠没有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吴玠

    南宋初年,宋军主要在三个战场抵御金兵进犯,一是江淮地区,由大将韩世忠镇守;二是荆湖地区,由大将岳飞镇守;三是川陕地区,由大将吴玠镇守,因此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上述三员大将之中,韩世忠和岳飞后来都名列“中兴四将”,而吴玠论起战功,要比张俊、刘光世的更为显著,但

  • 西夏国主李元昊大破宋军的好水川之战靠的不过是几只鸽子

    历史人物编辑:思伟动漫标签:李元昊

    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西夏国主李元昊巧设埋伏击败宋军,大获全胜,他的胜利要归功于一群鸽子提供情报,这场鸽子参与其中的战争史称“好水川之战”。交战双方的主帅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北宋主帅是三朝为相的名将韩琦,西夏主帅则是国主——一代枭雄李元昊。李元昊随着实力逐渐强大,开始野心膨胀,不再向大宋称臣

  • 从宋夏和议到三次辽夏战争,李元昊死前说了什么?「千秋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李元昊

    诸君安好,我是白切玉。在前几期视频中,一直有评论质疑,为何宋朝有这么多名臣名将,却灭不了西夏?首先我们要注明一点,人才虽然是每个时代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但不管多么出色的人才他始终要面对整个时代的大背景和历史的大趋势。就拿讨论度最高的三国历史来说,聊诸葛亮很多人爱盯着他打下了多少版图来说事,却完全不看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