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古代的一些开国皇帝很了解,尤其是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终于在秦始皇的时候统一了六国。秦朝开创了不少先例,与此同时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奠定了一系列基础,虽然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却十分短命,只存在短短的15年。
后人对秦朝评价褒贬不一,史官记载的秦朝也不一样,当然了,大家对秦始皇的看法更不同。有不少史书指明,秦始皇是暴君,也有一部分说秦始皇属于千古一帝,但无论怎样,秦始皇的一些功绩都是没有办法磨灭的。
秦始皇在位期间,天下还算太平,可是他一驾崩,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胡亥即位,秦朝变得岌岌可危,全国接二连三出现农民起义,那为什么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没有几个人敢造反呢?
其实我们看一下,他在位期间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就明白了。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自己第一次东巡,从咸阳一直到陇西,这里主要居住着游牧民族,经常会发生叛乱。秦始皇来到这里,就是想利用自身威严,来震慑游牧民族这些宵小。而且他出巡的时候还带了大量士兵,到这里炫耀了一下武力。还别说,真有成效,游牧民族老实了不少。
公元前219年。开启了第二次东巡,这次路程就比较远了,从咸阳出发,一直到山东半岛的最东方,他还去泰山封禅。山东半岛刚刚建立了郡县,为了天下的大一统,秦始皇必须要来这里巡查,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六国的后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到这里其实是很危险的,不过他并没有惧怕,而是选择前行。
又过了一年,他开启了第三次出巡,这次的路线和之前不重合,但终点却是一个地方。不过这次出行,秦始皇遇到了危险,六国后人刺杀他,不过没有成功,秦始皇就在被刺杀的地方立刻一个碑,为的就是告诉他们自己是无可战胜的。
第四次东巡市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向北出发,当时秦朝边境地区遍布匈奴人,秦始皇带上30万大军亲自前往,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匈奴人,也正是在这次出巡中,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
公元前210年是最后一次出巡,秦始皇的命也正是在这次出行中丢掉的,秦始皇在途中身患重病,同年十月就驾崩了。这个时候,秦朝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在这之前,秦始皇没立储君,也就导致了秦朝灭亡。
秦始皇多次出巡,而且目的地主要是东方郡县,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出巡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这里大部分都是六国遗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恰证明了秦朝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