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每次巡游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秦二世带在身边呢?

秦始皇每次巡游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秦二世带在身边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骆氏春秋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1/21 4:50:3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一个很离奇的故事:秦始皇死的前一年,有个“山鬼”预料他将在一年内死去。这个预言引起了秦始皇的重视,然而第二年,秦始皇还是毅然决然地东巡去了,并且在半路上暴毙而死。

《史记》的很多记载都带有很重的迷信色彩,这个故事现代人当然不信。

法家一直强调嫡庶有别,要让嫡子在众子之中维持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是为了下一代政权的稳定。

然而秦始皇既然已经确立了嫡子扶苏的地位,为何又要确立胡亥的“爱子”地位呢?要知道,历史上爱子挑战嫡子统治权的事件是层出不穷的。历史上国君没确立继承人就死了的话,大臣们一般都会立国君的爱子继位,古代是嫡子、爱子无别的。

秦始皇坑儒之时,公子扶苏居然带头抗议,说“天下学士大多尊崇孔子,坑儒恐怕会让天下动荡不安!”

不难发现,扶苏此人是偏向于儒家的,他本人可能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而秦始皇是偏向于法家的,法家、儒家是一对死敌。

秦始皇和扶苏观点不同,所以政见不同,秦始皇难道真的想把皇位传给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吗?

他派扶苏去北方监管蒙恬的军队,但这并不代表他给了扶苏兵权,扶苏的地位只是个“护军”而已。

赶走扶苏后,秦始皇更加宠爱胡亥,还让精通法律的赵高当胡亥的老师。

扶苏的老师是谁呢?史书上没有记载,恐怕只是个无名小卒吧。而胡亥的老师赵高是秦始皇最信任、最看重人之一,这意味着什么?

我推断秦始皇赶走扶苏后,有培养胡亥当继承权的意思,所以他去哪里都不忘带上胡亥,一是为了进一步观察胡亥,二是为了培养胡亥。

然而秦始皇暴毙之前,似乎觉得目前的胡亥还不适合当皇帝,所以是想让扶苏继位的。然而他最后几年有疏远、废黜扶苏之意,所以让胡亥得以发展出一定实力。秦始皇对于继承人的择立,一直是犹豫不决的,这也导致了他死后两年中发生的秦皇室内部自相残杀的悲剧。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胡亥为什么成了傀儡皇帝?赵高是如何篡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秦二世

    胡亥虽然登上了帝位,但他心中明白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若想随心所欲地玩乐,还必须剪除异己,方可高枕无忧。赵高更是清楚这一点,于是,他向秦二世献出了一套血腥味浓到极点的铁血政策,其内容是变换刑法,使法律更苛刻更严酷,让犯罪的人连坐受诛,乃至灭族,统统除掉始皇帝任命的大臣,换上二世的亲信。这条铁血政策得到了

  • 秦二世忤逆秦始皇本意继位,为何却舍得大量财物隆重安葬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初,曾经设想万世不灭。可事情的结果,并未按始皇帝的设想进行,秦朝仅仅传了三世,便亡了,反而成了中国历史上相对短命的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皇位的传承,三世子婴的继位,争议相对较少,可是二世胡亥的继位过程,随着更多相关史料的出现,争论却越来越多。胡亥继位的过程,流传最广的一种,就是《史记

  • 朱棣不造反夺权,明朝会二世而亡吗?朱允炆:我可不是秦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秦二世

    文|观景说史序言:在中国历史的正统朝代中,二世而亡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秦朝,还有一个是隋朝。这两个朝代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实行暴政,没有给予天下老百姓们有休养生息的机会。老百姓们没有了活路,才会起来造反,这才是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朱棣不造反,明朝也不会二世而亡。朱棣起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 秦二世合法继承皇位,却被怀疑篡权,赵高的做法道出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秦二世

    二千多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对秦二世有相当大的意见,认为他篡夺了皇权,杀了兄弟姐妹,铲除了故旧大臣。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人在操纵,那就是秦二世最信任的老师赵高。众所周知,秦始皇最喜欢胡亥了,一方面胡亥是秦始皇十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另一方面胡亥与其他兄弟性格截然不同,小时候顽皮至极,成年之后又慈仁

  • 秦国灭亡后,竟然还有48万军队没动,秦二世,该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秦二世

    原秦灭亡后,还有四十八万大军没有动弹。要想强大,就得顺应潮流,把握历史前进的步伐,求变求变。在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中,秦国凭借商鞅变法,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战国末期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从一开始就不是很强大。反倒是这些老秦人生活在偏远荒凉的西疆,生活十分凄惨,时时被强大的魏国欺负。秦国

  • 赵高为什么要杀了秦二世,而立杀了自己的子婴的?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秦二世

    当初赵高杀秦二世,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而且他不顾群臣的反对,还真的选择了登基大典。按理说要当皇帝,选择的应该是一个良辰吉日。但是,赵高选择的这一天,实在是太不吉利了。按照《史记》上的记录说,在赵高向皇帝龙椅上走去的时候。突然之间天旋地转,赵高根本就没有机会走向龙椅。他就从台阶上滚了下来。再加上古

  • 修改秦始皇遗书,指鹿为马,逼死秦二世,赵高的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秦二世

    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继位第37年,秦始皇生病了,之所以是说病了,其实是嬴政不让别人说“死”这个字,因为病的很厉害所以就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并且还盖上了御印,信中的内容说“回咸阳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但信却没有发出去,而是到了赵高的手中。这年七月,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途中经过一个地方沙丘平

  • 《资治通鉴》赏析 - 李斯为了官爵利禄,建议秦二世对百姓横征暴敛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秦二世

    李斯身居高位,却是伴君无伴虎,战战兢兢,当他受到秦二世责问的时候,感到十分心虚恐惧,又舍不得官爵利禄,只能迎合二世的心意,上书应答以求自保。李斯上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揣摩皇帝的心理,顺着皇帝的想法进言,而不是为百姓请命。李斯在上书中建议秦二世通过刑罚对臣下进行统治,将天下作为使自己快乐的资本,如

  • 李斯被秦二世腰斩,满朝文武为何无人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秦二世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李斯雄才大略,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又写得一手好字。后来秦二世时,李斯被奸臣赵高所害,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腰斩于市。按理说,这种级别的朝廷重臣被冤杀,应该有好多人为他感到惋惜。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满朝文武,都认为李斯早就该死了,无一人为他求情。▲秦始皇像李斯雄才大略不假,但为人却是无

  • 做个快乐的傻瓜,秦二世胡亥也许有个好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沫沫生活日记标签:秦二世

    文/长啸01胡亥继位前后,除了逼死扶苏和蒙毅,还杀害了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皇位坐稳之后,胡亥在赵高的撺掇下开始效仿秦始皇巡游天下,南到会稽,北到辽东,这一圈可谓转遍了大半个秦帝国。赵高则借此机会清除异己,把不听话的地方官全部杀掉了。秦二世意犹未尽地回到咸阳,对赵高说道:“人生啊,如同白驹过隙。如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