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还能统一天下吗?

如果没有秦始皇,秦国还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顾道惊城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21 12:12:19

在战国拉开帷幕的时候,恐怕谁都没有想到,最后统一天下的,会是不起眼的秦国。

当时的秦国,的确算得上强国,但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强国,标准的陪跑角色。

晋国强大的时候,把秦国压得无法动弹;魏国强大的时候,还是把秦国压得无法动弹。

从某种意义上说,魏国对秦国的压制,比晋国做得更好。

魏文侯时期,任用吴起为将,直接拿下了秦国的临晋、元里、洛阴和郃阳。

这四座城池,都在秦国的固有势力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魏国巅峰期,曾一度打到了秦国本土,逼得他们不断后撤。

但在魏国衰落之后,秦国开始时来运转,慢慢崛起。

在秦国崛起的第一阶段,代表人物是秦孝公

这位国王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收复失地:曾经被魏国抢去的土地,要重新夺回来。

曾经,这些土地属于秦国那些贵族;夺回来之后,这些土地变成了国王直辖,于是秦国初步实现了中央集权。

在秦国崛起的第二阶段,代表人物是秦惠文王。

这位国王的主要功绩,是击败楚国,将巴蜀并入秦国版图。

我们现在都知道,四川盆地富甲天下。当时的巴蜀或许还没完全开发,但富庶之地的雏形已经显现。

如果说,秦孝公时期的秦国,只是陕西省老大,那么秦惠文王时期的秦国,就是坐拥陕西、四川两省的区域性强国。

后来的秦国,之所以能够虎视天下,固然少不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功劳,但同样不能忘记,秦惠文王夺取巴蜀的贡献。

在秦国崛起的第三阶段,代表人物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是战国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君王,他延续了前任秦武王的策略,将秦国的外扩政策顺利贯彻下来。

楚国、韩国、魏国、赵国,甚至秦国以西的蛮族生活区,但凡是和秦国接壤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并全部开始走下坡路。

齐国和燕国不与秦国接壤,因此没有受到秦国的攻击,但楚国和三晋在秦国身上吃了亏,总会想办法从这两个国家身上找补回来。

因此,燕国和齐国都曾有过灭国危机,虽然与秦国没有直接原因,但间接原因还是有的。

经历了三个崛起阶段之后,秦国的国力达到巅峰,但似乎又有滑落的迹象。

因为在秦昭襄王之后,继位的分别是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两位国王共计在位三年。

他们相继去世之后,继位的秦王嬴政年仅十三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如果按照英雄史观去理解,这个时间段的秦国,已经失去了英主和雄主的带领,衰落指日可待。

但现实却是:二十六年之后,年仅三十九岁的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秦昭襄王之前的几代秦王,已经为秦国打下了足够牢固的基础,后世秦王只要别瞎折腾,统一就是走程序而已。

正如清军入关之后,他们的前两位皇帝,分别是六岁的顺治,和八岁的康熙

这两个孩子能起到什么用呢?其实没什么用,就是摆设,真正的大事,都有大臣们商议决定,太后再来拍板。

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在秦昭襄王之前,秦国之所以能历代扩张,真是因为国王的个人能力出众吗?

关于这一点,汉代的贾谊早就在其著作《过秦论》中说过了:“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於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一个汉代人都知道,秦国并不是每代都出贤君,而是地理优势太大,又经常能吃到时代的红利。

比如说三家分晋,秦国门口的一座大山倒塌;再比如说魏国衰落,秦国东出的障碍消失;还比如说楚国决策失误,秦国南下的时机顺利到来。

我们不能说,谁坐在秦始皇那个位置,都能统一天下;但我们可以说,谁坐在秦始皇那个位置,统一天下都是大概率事件。

看看后世的历史吧:从西汉到唐朝,关中的地缘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

若说“得关中者得天下”未免过于夸张,但如果能做到“割据关中”,那么自然会成为统一天下的大热门人选。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宋代开始,关中的优势逐渐丧失,“据关中得天下”的事情,也慢慢成为了历史。

如果从英雄史观的角度来看,自然是由于关中不再受到老天爷喜爱,慢慢地不诞生人才了。

可如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其他地方获得了更好的发展,逐渐压制了关中,仅此而已。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羽羽爱游戏标签:秦始皇

    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一生经历了什么? 秦始皇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称是第一位皇帝。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是第一位完成我们国家统一的皇帝。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十三岁时在位,三十九岁时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一位对我们国家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皇帝。他在我们国家开放中取得

  • 如果秦始皇有手机!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秦始皇

    说起千古一帝秦始皇失败的原因。无非通讯也占有一点。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直很注重通讯这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科技的限制通讯还是十分落后。主要还是靠驿站和烽火传音。假设一下,如果秦始皇的时候有手机的话。在秦始皇的车架经过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说过一句十分疯狂的话。甚至可以说是带有造反性质的话。如

  • 在秦始皇亲政之前,秦国到底是谁说了算?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始皇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狗血传闻:他根本不是秦国王室的种,而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原因也很简单,在秦始皇亲政之前,吕不韦是秦国最有权势的人;在秦始皇亲政之后,为了夺回权力,自然要干掉吕不韦,并遮掩自己出身的丑闻。不得不说,这股味道太冲鼻子了。上一篇文章, 我们简单分析了吕不韦的诉求,他不太可

  • 1976年,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墓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秦始皇

    听了公主的话,他心里一定有一种强烈的奢华风感。俗话说“投胎投的是好的,人生没有烦恼”,如果你活在古代,出生在帝王家庭,这种生活听起来已经高枕无忧了。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虽然公主的身份受到尊重,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幸,最糟糕的是秦始皇的公主赢得了嬴阴嫚。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毋庸赘述,但他的王妃却遭受了难

  •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各国如何沟通?

    历史人物编辑:顾道惊城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采用了“雅言”来统一语言。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雅言就是秦朝的普通话。这里有一个问题:在秦始皇推出雅言之前,难道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没有通用语言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我认为,这个说法对一半,

  •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喜欢秦始皇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秦始皇

    说起对秦始皇的评价,现代人首先想到的是各种赞美之词:比如雄才伟略、比如千古一帝。但其实在古代,古人评价秦始皇是“独夫民贼”。而这一变化的背后,有太多耐人寻味之处。刘邦的尴尬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对于秦的评价,陷入了一种尴尬状态。于是刘邦采取了模糊化处理的方法:对于秦的法统,刘邦选择回避。秦从始皇帝统

  • 项羽挖了秦始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秦始皇

    鸿门宴后,项羽派人到灞上,令刘邦把秦王子婴及二子送到楚营。子婴本想用计使刘邦和项羽火并,想不到被刘邦当做筹码卖给了项羽。但见寒芒一闪,英布挥剑杀之。可怜子婴,生在帝皇家,骤然成一国之君,未能享得一日安宁,今却要替人还债赎罪。一时咸阳附近天昏地暗,黑雾弥漫,百姓肝肠寸断,伤心不已。公元前206年一月,

  • 秦始皇陵地宫的水银隐藏着秦始皇的三个精心布局,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秦始皇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秦始皇,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不是传说,通过考古探测,专家发现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存在大量的水银。那么,秦始皇陵地宫的这么多水银究竟有什么玄机呢?可能并不是你

  • “暴政”还是“报复”:探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秦始皇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出自明朝李贽的《藏书》。秦始皇其人历来被各朝的文人学子褒贬不一。有人赞扬他“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的功绩,也有人批评他“怀贪鄙之心,……,以暴虐为天下始”的暴政行为。其中“禁文书”指的便是后世争论不断的“焚书坑儒”事件了,这一事件被历朝历代的学子们不断的吐槽,

  • 秦始皇墓中无数珍宝,为何没人敢挖秦始皇陵?这三个理由无法反驳

    历史人物编辑:旅行密码屋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对于我国的影响毋庸置疑,更是在我国家喻户晓,作为我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陵墓相比里面也是埋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也早就找到了,但是为什么却没有人敢挖开这座陵墓呢?当时在1965年,郭沫若曾经召集了一群考古专家,还有历史学者向国家要求,打开秦始皇的陵墓,但是却被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