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子扶苏,真能挑起大秦帝国的未来吗?

公子扶苏,真能挑起大秦帝国的未来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3492 更新时间:2023/12/16 7:50:54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且见狂且。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树,池塘里有美丽的荷花呀,没有见到高富帅啊,偏偏看到个矮穷矬。这个是春秋时代,诗经里头收录的一首闺怨诗,这首诗大概就是求而不得,事与愿违的意思。

几百年后秦始皇嬴政给自己的大儿子起名字的时候,偏偏就看上扶苏树的美好寓意。以至于公子扶苏这一辈子,基本上就应了诗上所说,求而不得事与愿违,徒留清白在人间。

这位公子扶苏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出场只有两回。

第一次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他出来为那些儒生求情,结果这个做法惹毛了秦始皇,把他发配到北边长城军团,那里去,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第二次出场就是赵高李斯篡夺王位的时候,假传圣旨让他自杀。至于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打出公子扶苏的旗号,那时候他已经死了。

可是偏偏是这么一个只有寥寥几句话记载的人物,自古以来的人们都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如果当年上台的是公子扶苏,大秦也许就不会二世而亡。真的是这样吗?

孤军作战的秦始皇

有句话是,自古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这句话针对的主要是打天下的时候那些功臣集团说的,当年大家一起创业的时候,都是身无分文两袖清风,所以可以轻装上阵,没有那么多坛坛罐罐可以顾虑。

等到享受天下的时候,家大业大,不患寡而患不均,兄弟们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跟你一起打江山的,现在创业成功了,那个股份是不是要分一下?你自己三宫六院难道就不许兄弟们三妻四妾吗?

可是只要我们稍微有一点点理智就知道,这个天下是不能够分享的,从皇帝个人的意愿来说他天然就有大权独揽的倾向,从天下苍生的角度来说,天下被他们分割成这一块那一块,想要不天下大乱那是不可能的。

当时朝廷上下所有的宗室贵族开国功勋其实都希望搞分封制,你当国王,我当卿大夫,他当士大夫,大家世卿世禄制,这样子子孙孙都可以躺在我们的功劳簿上享受生活,岁月静好啊!

当时满朝上下呼吁分封制的声音非常大,秦始皇好可怜,一个人孤零零的,只有一个亲密战友李斯跟他战斗。秦始皇表面上看起来说一不二,实际上就是个孤家寡人。

别的不说,就是丞相李斯这个亲密战友也不行,他自己也是开国功臣,难道就不想分股份吗?秦始皇为了拉拢这个人,下了大功夫啊,李斯所有的儿子都娶秦始皇的女儿,李斯所有的女儿都嫁给了秦始皇的皇子。

这就把李斯跟未来的皇帝,甚至第三代皇帝都高度绑定在了一起,他只能死心塌地背叛自己的阶级,跟秦始皇搞在一起。搞郡县制的是他,修长城的还是他,焚书坑儒的又是他。

三观不合,定位不正

当时公子扶苏信奉的是儒家学说,那个时候的封建儒家主张搞分封制,恢复到西周时期层层分封的礼乐制度,这种学说契合了全国上下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心思,始皇帝信奉的是符合皇权利益的法家中央集权学说。两种学说代表两种利益分配方式。

作为帝国未来的继承人,您说,扶苏应该信哪一种?不是说这两种学说谁对谁错,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都讲利益。哪种理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信哪种,天下哪有什么颠扑不破的学说。

看看古今中外多少的学说更迭。哪一种主流学说在他们的时代看起来不是真理而现在却看起来像笑话?可作为未来皇帝,连自己的利益站位都看不清,这就让人担忧了!

公元前213年,双方爆发总决战,也就是那个焚书坑儒事件,秦始皇几乎用两败俱伤的方式宣告他与封建儒家誓不两立。这是也彻底把父子两人推上风口浪尖。

史记: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制曰:“可。”

政治幼稚,理想主义

与这一次的焚书事件相呼应的就是一年之后发生的坑儒事件,扶苏在此时的做法,相当于把整个秦国政府家国恩怨的矛盾全都摆在了台面上,让秦始皇非常的难堪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两个帮助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的神棍,因为长期没有业绩,秦始皇又逼得紧,最后两人只能卷款潜逃。然后街上就出现了用这两个人的口吻写出来的大字报,内容就是批判秦始皇,至于是不是这两位写的,我觉得应该不是。

他们两个现在这个样子,在未来已经彻底的社会死亡了,所以写这个东西为自己谋求利益,谋求名声,都是没用的,如果他们不写这个东西,只是偷偷摸摸的跑路,秦始皇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不敢把事情搞大,只会暗中缉拿。这样逃命的机会还大一点。

最有可能干这件事情的,反而是他们的同行和不怀好意的儒家。他们两个的行为是为整个行业抹黑啊,同行们有义务给他们洗地,我们不是骗子,实在是秦始皇人品败坏,所以才求不来长生不老药。

至于儒家的动机那就更好解释了。最后经过一波牵连污蔑,这两帮人共460多号人全部拿到咸阳城外埋了。

这时扶苏来了,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你爸被人诈骗诽谤,你不过来安慰两句就算了,现在居然公然跳出来为犯罪嫌疑人说话,有想过你的身份吗?你是帝国未来最有可能的继承人,秦始皇的亲生儿子,连自己的儿子都反对他的父亲,要是看在天下人的眼里,那岂不是说这个父亲做的事都是倒行逆袭,众叛亲离吗?

秦始皇的局面本来就很难了,现在突然间你给他来这么一下子,这是长了谁的志气,灭了谁的威风。虽然他把他爹伤得那么重,可秦始皇也没有对他完全绝望,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知道外面的生活之苦,容易被书上编织的那些美好蓝图给忽悠。

让他到边疆去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是帝国未来的皇帝啊,你必须要用皇帝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怎么能站反对派的立场去看问题呢?可扶苏有认识到生活的残酷吗?没有。后来赵高他们假传圣旨让公子扶苏自杀的时候,里面有这么一条罪名:

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也就是说扶苏去了北疆之后还不安分,三番四次的上书反对他老爹。我相信赵高这话是真话,因为这份诏书就是要让扶苏去死的,如果他在里面凭空捏造罪名。岂不是画蛇添足让人家平白产生怀疑吗?

山有扶苏,只能作观赏不能充栋梁啊!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假如扶苏顺利继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英姐家常美食标签:扶苏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使得秦国成为了秦朝。秦王嬴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之人,史称秦始皇。秦始皇执政时期,秦国国力达到最鼎盛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大工程。然而,在秦始皇离去后,胡亥伙同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逼迫本应继承皇位的扶苏继位,正直的扶苏没有怀疑遗诏真伪而是选择了自尽。扶苏伤后,胡亥登基,史称秦二世。

  • 秦始皇为什么会传下杀掉长子扶苏的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吧唧历史标签:扶苏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提到过,在秦始皇陵中之后,赵高勾结当时的丞相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传位遗诏,将皇位修改传给了秦始皇的幼子胡亥,而不是秦始皇所指定的长子扶苏,导致秦朝政局一步步走向混乱,最终直到灭亡。当然有人会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只是根据之前的一些传说来写而已,他也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一定证明赵

  • 如果扶苏当上皇帝,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扶苏

    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位,真的可以使秦国避免短期内灭亡吗?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秦国当时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长久以来的文化冲突、刘国贵族的复国之念、天下臣民对《秦法》的不适应、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冲突等等,如果扶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秦国灭亡的命运仍然无法扭

  • 历史可以如果 扶苏是秦二世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阿宝标签:扶苏

    对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有时候觉得扼腕叹息,怎么会这样呢,但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再改变。那就凭空想象一下吧。如果,历史可以如果,会怎样呢。那就先从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开始吧。历史背景战国末期,秦国是诸侯国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秦始皇少年登基,雄

  • 如果扶苏继位,刘邦还有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扶苏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宽厚仁慈,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我想即使扶苏继位,也不会改变什么。历史轨迹不会改变,刘邦依然会成功。秦朝的灭亡不仅仅是秦二世的功劳,也不是助苏继位就能改变秦末的尴尬局面。助苏继位,改变不了秦末面临的政治困境。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秦嬴政称帝。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 扶苏手握三十五大军,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扶苏

    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此时的秦始皇将华夏大地带入了大一统时期。不可否认的是,从秦始皇的秦朝之后,华夏大地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即使是出现过分裂,最终也是走向大一统。秦朝之后,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以大一统为基准的。只不过,秦始皇的秦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仅仅十五年就亡国了。在秦始皇的一生

  • 扶苏继位:如扶苏同蒙恬起兵成为秦二世,是否可以改变秦的国运?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扶苏

    #扶苏如果同蒙恬起兵而成为秦二世,能否改变秦国的命运?#扶苏,那个很多人认为可以改变秦国国运的人,很多人认为如果扶苏继位,就可以改变秦国的国运,实现力挽狂澜,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呢?如果秦始皇晚死几年的话,也许会好很多,至少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但这人并不一定是扶苏,在我看来,子婴或许是更合适的人

  • 胡亥篡位,下诏书让扶苏自杀,为何扶苏不听蒙恬的建议就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扶苏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秦始皇死后,胡亥篡位的事情。当时,胡亥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和赵高一起密谋篡位。他们胁迫了丞相李斯入伙,先篡改了秦始皇召回太子扶苏的诏书,让扶苏和将军蒙恬自杀。接到诏书后,扶苏和蒙恬的表现不同。蒙恬就不肯自杀,非要问个明白不可。使者也不敢强迫蒙恬,只是将他关押起来。蒙恬

  • 蒙恬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懂局势不会站队,出卖扶苏后含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扶苏

    扶苏面对胡亥的假遗诏时选择放弃反抗,选择自裁,这不只是扶苏的悲剧,更是秦朝的悲剧。昏君胡亥登位,三年就把秦朝败得一毛不剩。扶苏抛弃祖宗传下的江山,轻易地选择了自裁,这不仅是对自己没有半点责任心,也是对整个秦朝没有责任心。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扶苏当时监管北方30万秦军,他在收到“遗诏”后难道就没怀疑过遗

  • 扶苏自杀之谜,愚忠是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扶苏

    扶苏是始皇帝最为看重的一位皇帝继承人。他又是始皇帝的长子,贤德礼让,尊老爱幼,深受大臣和人民的拥护。秦始皇到了晚年,由于身体经常生病的缘故。他迷恋上了炼丹,长生,求仙之术。由于始皇帝经常吃些化学用品做的东西,把身体搞坏了。脾气也是跟着日益见长。扶苏这个太子本来当的好好的,就是因为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