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扶苏简史:他才是秦二世的最佳人选

扶苏简史:他才是秦二世的最佳人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2/29 18:38:37

他认识到秦初治国过于严苛,主张安抚百姓;

他劝止秦始皇坑儒,却被派去上郡做30万大军的监军;

他本应成为二世皇帝,却因为一封伪造的诏书自杀身亡;

他本可以救秦朝,却在死后成为反秦的旗帜;

他,就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

扶苏(?-前210年),是秦始皇的长子,又称为“公子扶苏”。出生年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假设秦始皇15岁生子,扶苏大约生于前245年,死于前210年,终年约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史记》中对扶苏的记载并不细致,只有2段故事,和2次被人提及。我们将尝试根据这寥寥数段故事,来勾勒更完整的扶苏形象。

扶苏第一次出场是闪亮而忧伤的。始皇帝35年(前212年),炼丹术士和儒生诽谤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之下决定坑杀460多名参与诽谤者。扶苏劝止秦始皇,指出“天下初定,百姓还没有归附,现在重法惩治儒生,怕会引起天下不安”。扶苏的见解颇有深度,清晰的指明了秦初局势,但却惹怒了秦始皇,被派到上郡到蒙恬带领的30万大军中做监军。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秦始皇让扶苏做监军,是有意磨砺扶苏,并且帮扶苏获取军队支持和资源。但是对当时的扶苏来说,显然会认为自己严重触怒了秦始皇,内心是悲伤又不安的。

两年后,扶苏第二次出场,是被赵高提及。秦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但是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只让扶苏回咸阳安排葬礼,暗指让扶苏继位。但是赵高支持的是胡亥,所以他说服了胡亥争夺皇位,并争取李斯的支持。赵高对李斯分析“(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认为扶苏继位后会重用蒙恬,而疏远李斯,而且扶苏自己有主意不好控制。最终,赵高说服了李斯支持更听话、好控制的胡亥做二世皇帝。

胡亥

随后,扶苏卷入胡亥的阴谋,第三次出场。胡亥、赵高、李斯合谋隐瞒了秦始皇死讯,发起沙丘之谋,伪造诏书立胡亥做太子,然后派使者带着诏书让扶苏和蒙恬自裁。诏书指出“扶苏在外多年无功,还多次直言进谏犯上,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扶苏不疑有诈,准备奉诏自裁,遭到蒙恬劝止,蒙恬认为“始皇帝正是信任您才委以重任,让您监督30万大军,诏书可能有假,不如再次请示,然后再做决定”,使者则催促扶苏尽快执行。扶苏不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同时认为自己确实和秦始皇政见不同,并多次顶撞秦始皇,于是对诏书不再怀疑,就持剑自裁了。

扶苏自裁后,胡亥才成功登基,成为秦国二世皇帝。胡亥凭借阴谋成为皇帝,继位后内心不安,所以重用赵高打击宗室和群臣,同时严刑峻法、大兴土木。导致群臣人人自危,百姓苦不堪言,最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山东各地叛乱四起,胡亥却反应迟钝、应对不力。秦人500多年浴血奋战才建立起的大一统秦朝,在胡亥手中3年就被挥霍一空,胡亥被赵高所杀,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大泽乡起义

扶苏第四次出场,非常可悲又可叹。陈胜、吴广开始起义时,讨论认为“公子扶苏本该立为秦二世”、“百姓都认为扶苏贤能”,所以起义之初,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吸引和号召天下人反叛的。一个皇室贵胄,死后居然被叛乱者当作了给自家造反的旗号,实在是太可悲了。不过这也说明了百姓对扶苏是认可的,可惜扶苏却没有成为皇帝,让这些认可转化为对秦朝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扶苏是一个有远见、有主意、被百姓认可,但是却有些愚忠的人。如果扶苏能够识破沙丘之谋,成为二世皇帝,显然会布惠于民,不会发生集团内斗,秦国也就不会二世而亡。本该大放异彩,让秦朝长治久安的人被阴谋所害,含恨离去;本该安享清闲,无缘朝政的人却扶摇直上,胡作非为。造化弄人,为扶苏惋惜,为胡亥惋惜,为秦朝惋惜!

本文由阳光旧事录原创,接下来我们将汇总分析关于扶苏的常见疑问,欢迎关注!

本文参考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史记-陈涉世家》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公子扶苏,真能挑起大秦帝国的未来吗?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且见狂且。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树,池塘里有美丽的荷花呀,没有见到高富帅啊,偏偏看到个矮穷矬。这个是春秋时代,诗经里头收录的一首闺怨诗,这首诗大概就是求而不得,事与愿违的意思。几百年后秦始皇嬴政给自己的大儿子起名字的时候,偏偏就看上扶苏树的美好寓意。以至于公子扶苏这一辈子,基

  • 假如扶苏顺利继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英姐家常美食标签:扶苏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使得秦国成为了秦朝。秦王嬴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之人,史称秦始皇。秦始皇执政时期,秦国国力达到最鼎盛时期,进行了一系列大工程。然而,在秦始皇离去后,胡亥伙同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逼迫本应继承皇位的扶苏继位,正直的扶苏没有怀疑遗诏真伪而是选择了自尽。扶苏伤后,胡亥登基,史称秦二世。

  • 秦始皇为什么会传下杀掉长子扶苏的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吧唧历史标签:扶苏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曾经提到过,在秦始皇陵中之后,赵高勾结当时的丞相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传位遗诏,将皇位修改传给了秦始皇的幼子胡亥,而不是秦始皇所指定的长子扶苏,导致秦朝政局一步步走向混乱,最终直到灭亡。当然有人会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也只是根据之前的一些传说来写而已,他也并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一定证明赵

  • 如果扶苏当上皇帝,秦国的命运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扶苏

    秦国的灭亡,很大程度源于胡亥和赵高等人的“作死”,但如果立扶苏成功继位,真的可以使秦国避免短期内灭亡吗?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秦国当时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长久以来的文化冲突、刘国贵族的复国之念、天下臣民对《秦法》的不适应、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冲突等等,如果扶苏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秦国灭亡的命运仍然无法扭

  • 历史可以如果 扶苏是秦二世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阿宝标签:扶苏

    对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有时候觉得扼腕叹息,怎么会这样呢,但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再改变。那就凭空想象一下吧。如果,历史可以如果,会怎样呢。那就先从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开始吧。历史背景战国末期,秦国是诸侯国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秦始皇少年登基,雄

  • 如果扶苏继位,刘邦还有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扶苏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宽厚仁慈,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我想即使扶苏继位,也不会改变什么。历史轨迹不会改变,刘邦依然会成功。秦朝的灭亡不仅仅是秦二世的功劳,也不是助苏继位就能改变秦末的尴尬局面。助苏继位,改变不了秦末面临的政治困境。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秦嬴政称帝。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 扶苏手握三十五大军,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扶苏

    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此时的秦始皇将华夏大地带入了大一统时期。不可否认的是,从秦始皇的秦朝之后,华夏大地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即使是出现过分裂,最终也是走向大一统。秦朝之后,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以大一统为基准的。只不过,秦始皇的秦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仅仅十五年就亡国了。在秦始皇的一生

  • 扶苏继位:如扶苏同蒙恬起兵成为秦二世,是否可以改变秦的国运?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扶苏

    #扶苏如果同蒙恬起兵而成为秦二世,能否改变秦国的命运?#扶苏,那个很多人认为可以改变秦国国运的人,很多人认为如果扶苏继位,就可以改变秦国的国运,实现力挽狂澜,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呢?如果秦始皇晚死几年的话,也许会好很多,至少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但这人并不一定是扶苏,在我看来,子婴或许是更合适的人

  • 胡亥篡位,下诏书让扶苏自杀,为何扶苏不听蒙恬的建议就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扶苏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秦始皇死后,胡亥篡位的事情。当时,胡亥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和赵高一起密谋篡位。他们胁迫了丞相李斯入伙,先篡改了秦始皇召回太子扶苏的诏书,让扶苏和将军蒙恬自杀。接到诏书后,扶苏和蒙恬的表现不同。蒙恬就不肯自杀,非要问个明白不可。使者也不敢强迫蒙恬,只是将他关押起来。蒙恬

  • 蒙恬不为人知的一面,不懂局势不会站队,出卖扶苏后含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扶苏

    扶苏面对胡亥的假遗诏时选择放弃反抗,选择自裁,这不只是扶苏的悲剧,更是秦朝的悲剧。昏君胡亥登位,三年就把秦朝败得一毛不剩。扶苏抛弃祖宗传下的江山,轻易地选择了自裁,这不仅是对自己没有半点责任心,也是对整个秦朝没有责任心。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扶苏当时监管北方30万秦军,他在收到“遗诏”后难道就没怀疑过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