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思想超前,如若公子扶苏即位,大秦帝国还会走向灭亡吗?

秦始皇的思想超前,如若公子扶苏即位,大秦帝国还会走向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张聊史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4/2/7 4:02:06

秦始皇统一天下做的好几件事属于惊天动地级别的,他的野心太大,想在他这一代完成。

1.废除诸侯分封,使用郡县制。触动六国原本利益集团。

2.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就更难了,秦国统一天下才几年,而六国传承上百年,这是触怒了六国知识分子的底线。

3.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从战略上确实是雄才大略,但是刚统一天下,百姓刚结束了战乱之苦,马上又要经历苦役,这又得罪了六国的平民百姓。

上面这三件事,每一件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秦始皇把六国的王室都基本斩尽杀绝了,后来六国复国的时候,燕国王室后代找不到。赵国王子也是找不到,最后找了一个叫赵歇的,可能是赵王几百年前的亲戚,也可能是冒充的。齐国的三田和齐王的血缘关系也差了100多年,也不知道是一百多年前某位齐王的后代。

田假倒是真正末代齐王的弟弟,可惜被远方亲戚田横击败。楚国的确是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但是楚怀王死了以后,楚国有五代楚王,五代楚王子孙兄弟全部死光,只有楚怀王那个孙子,不知道躲在哪个犄角旮旯没死。韩王信是100年前韩王的后代,最近这一百年的五到六代韩王的后代大概率都死了,只有魏国王室是正宗的。其实天下六国复国的时候,基本就找不到什么几个正宗的王族,都是一些很偏僻的远房亲戚,要么干脆就没有了。

秦始皇快死了,所以在他执政的末期,很多政令都看得出不如早期平稳了,让他再多活10年,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再执政十年,十年的时间足够从乱世过渡到安稳的社会状态。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工程,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社会闲散人员太多,需要有一个方式消耗这部分劳动力,而且这部分劳动力不是一般劳动力,他们之中很多都是兵员或兵员之后,再加上旧贵族还没死绝,这些人放着不管必定生乱,有时间慢慢重新构建社会秩序,那么情况将会大不一样,但秦始皇没这个时间。

秦始皇的王后和长子扶苏,大概率是楚国人,陈涉吴广揭竿大泽乡的时候打的可是扶苏和项燕的名号,嬴政子嗣有最可能继承位置的也就是长子扶苏,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长子,更因为他背后恐怖至极的政治实力和娘家背景。

昌平君做丞相一直到公元前225年,扶苏没有记载生辰,胡亥是第十八子,前230年出生,扶苏保守估计前推四五年(嬴政十三岁前238年亲政),背后势力有多大真的很难说,这也是扶苏敢和嬴政的政见不同的底气,哪怕嬴政不喜欢他,还是要安排他到帝国最精锐的边军,和帝国最可靠的将军(蒙氏兄弟和王离)朝夕相处,这本身就是给他打继位基础的手段。

即使扶苏继位的话,秦朝也一样会短命,六国贵族反抗的不是暴政,而且要复国,一样会反,就算扶苏能顶住,也不过比胡亥多撑一段时间,从分封到郡县是历史大变动,需要时间缓冲,当时人们心里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还处在我是齐人,他是楚人。他是燕人的局面,秦加上楚汉这段时间已经把第一轮熬死了,剩下的新生代经过秦的缓冲,加上楚汉时期的乱分封,已经没有了之前六国贵族复国的那种强烈理念了,如果说封建到新中国是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那秦的郡县在当时也算是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了,自然要成为历史车轮转弯时的缓冲带。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为什么扶苏会被称为“公子扶苏”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扶苏

    秦朝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的儿子都被称为公子,女儿被称为女公子。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皇帝的接班人被称为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则被封为王,女儿被称为公主。因为公子扶苏出生的时候,秦王嬴政还没有统一六国,因此沿用的是先秦的说法,就成了公子扶苏。这种说法沿用的是周朝的礼仪,《仪礼丧服》中是这样规定的:诸侯之子称

  • 秦始皇死后,扶苏可能继位么,如果扶苏继位秦朝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用图记历史标签:扶苏

    按照史料的记载,和历史的事实,扶苏都是不可能继位的。即使扶苏继位了,秦朝还是避免不了快速灭亡的结局。胡亥是历史选定的秦二世,扶苏无法改变按照《史记》的记载,胡亥和赵高、李斯通过沙丘之谋,赐死了扶苏,胡亥继位为秦二世。按照出土的西汉早期竹书《赵正书》的记载,胡亥是秦始皇指定的皇位继承人,还是没有公子扶

  • 秦陵发现一头颅嵌入弩箭,疑似秦始皇大儿子扶苏,执行秦朝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扶苏

    图为秦始皇陵发现贵族男子头颅秦始皇是史上对建坟最上瘾的帝王,他从13岁刚登上王位时就开始给自己盖坟,直到自己死后,秦二世都当皇上了还未建完,花了39年时间。据说,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用机器运转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从秦始皇长子到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扶苏

    扶苏介绍扶苏,嬴姓,名扶苏,秦始皇长子。为人仁爱宽厚,敢于直言进谏,陈胜吴广当初大泽乡起义,因扶苏贤明直言进谏却被秦始皇赶去蒙恬那里驻守外地的不满的名义起义,可以看出扶苏很受百姓爱戴。而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扶苏”出自《诗经》,来源于《山有扶苏》,形容的是枝叶茂盛,也可以看出秦始皇以这个名字命名对于

  • 秦朝扶苏:因何而死?为何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扶苏

    作者:不贰过亦舒惋惜海棠无香,惋惜《红楼》不全。而我惋惜,为什么扶苏手握大军三十万,却自杀,让大秦辉煌止于14载。无论是历史课本学习的秦始皇是个暴君,还是人们脑海中认为秦始皇是个明君,都不能否认在秦始皇在位期间,人们生活的艰难。这是这份艰难,过在当代,功在千秋。正是因为秦始皇用尽人力物力,所以扶苏的

  • 秦朝的赵高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赵高

    公元前207年,赵高被砍死在秦宫大殿,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动手杀他的,居然是他的宦官同僚。这个动手砍死赵高的人,名字叫做韩谈。韩谈原本是秦皇宫里的一名宦官,在此之前,他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小透明”。但是因为诛杀了赵高,韩谈得以青史留名,他之所以能成功,还有赖于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秦三世公子子

  • 一些人把秦朝的灭亡归于赵高,若没有赵高这个人,秦朝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赵高

    的确是赵高毁掉了秦朝。如果没有赵高,秦朝也不会灭亡的那么快。这段历史已经无法改变了。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分析赵高的罪恶,以及赵高都对秦朝造成了怎样的致命伤害。根据《史记》记载:赵高的家族本是赵国王族的远亲,后因某种原因逃往秦国。此后,赵高的家族又因犯罪而遭到了秦法惩处。赵高的母亲是在做苦役的时候生下赵

  • 赵高窃取大秦皇权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赵高

    宦官赵高,赵国人,生于秦国,本为秦国宗室远亲。赵高以秦二世胡亥为跳板,逐步上位,最后官至丞相,权倾朝野。开创了太监乱政的先河,在秦朝暴政的基础上更加严苛厉法,结党营私、铲除忠良,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那么赵高是如何一步步窃取大秦皇权的呢?一、实力上位赵高的母亲曾触犯刑法,刑满后被收入秦朝官府设立的收容

  • 赵高权势熏天,却被自己扶持的傀儡杀掉,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相信大家都熟悉,这家伙是个太监,凭借着独特的精明,以及精通律法,当上了秦始皇二儿子胡亥的老师。在得到秦始皇信任,掌管皇帝的印鉴后,赵高的权利也是越来越大。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沙丘。当时在他身边的只有胡亥和李斯等人,扶苏并不在。所以,跟着胡亥的赵高秘不发丧,与丞相李斯等

  • 秦始皇为何重用赵高?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原来赵高也是秦王室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赵高

    导语:赵高是秦帝国灭亡的根源所在,因为他的乱政,导致秦始皇所建立的所有秩序都被破坏掉了,结果造成天下苦秦久矣的局面。那么赵高作为一名宦官,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秦帝国核心,夺取秦帝国权力的呢?不得不说赵高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险和挑战,没有足够的胆量和计谋,办不成这样的大事。 01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赵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