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向黄香学习什么?学生给出“终极答案”,真有被“孝”到

我们应该向黄香学习什么?学生给出“终极答案”,真有被“孝”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怀瑶教育 访问量:4622 更新时间:2023/12/29 19:37:14

进入小学之后,学生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各科课后作业,各科期末考试,哪个让学生们叫苦不迭,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想要完全适应还真得花些时间。

当然家长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这句话在没有成为家长之前,大家可能无法有个准确的了解。

但只要当了家长,看到学生们在试卷上写的答案,这句话的含义,直接就能秒懂,只能说辅导作业之前,当家长的真的要准备好“速药救心丸”,否则学生容易把自己送走。

《死了母亲》

科目里对于学生们来说,难度最大的题型应该就是阅读理解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阅读可以,但是理解不行,这部分题目也是学生们丢分的重灾区。

不过丢分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着实是让老师着急,让家长无语,人家讲《黄香温席》的典故,教育学生们孝顺父母。

结果这位同学怎么理解“我们应该黄香学习什么”的?好家伙,温席是一点不看,就看到黄香从小死了母亲这句了,真的是笑不活了,看到学生给出的“终极答案”,真的有被“孝”到。

《拟人》

把原句改成被字句、把字句、拟人句这类的题型,好像一直都非经典,而在给家长老师惊喜这方面,这个题型也是做出了不少“贡献”。

比如这位同学,蟋蟀在草地上鸣叫改成拟人句,直接成了“我在草坪狗叫”,真的笑不活了,原来“拟人”还能这么理解,小学生的脑洞,真的不是家长能够参透的。

《行》

原本觉得语文作业,应该是学生们“耍宝”的重灾区,殊不知,原来数学作业,学生们也没有放过,题目问题中所作的两条平行线互相平行吗?学生回答:行。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你说胯骨轴子,我说肩膀头子,各说各话吧,通过这硕大的“零蛋”,已经能隔着屏幕看到数学老师内心无法压制的怒火了,老师:你行,我不行。

《因为南方不考试》

步入小学之后,考试就成了学生们最不想面对,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但就算再不想,学生们也总得“做做样子”,会的写一写,不会的蒙一蒙。

这位同学可倒好,大概是已经把“不想考试”这四个字刻进DNA里面了,但凡能和这件事关联到一起的,都得补上一句,不过吐槽一时爽,办公室一日游可就遭老罪喽。

《知识都学杂了》

别看小学阶段,学生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只有两门,但依旧不妨碍学生们把知识学杂,这是一个集汉语拼音、数字、汉字于一体的新型学科,主打就是一个“雨露均沾”。

在大人眼里,小学阶段的知识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全新的知识,所以家长还得给学生一些理解,一些时间,知识学杂了,总好过什么都没有学到好。

《一个字形容雨越下越大》

虽然这是一篇生字,但是这位同学却写出了天气预报“小雨转暴雨”的感觉,这位同学是真的厉害了,如用一个字形容雨越下越大,这位同学做到了。

小学阶段,学生们的专注力总是很差,这边小脑袋瓜还在写生字呢,那边小脑袋瓜可能已经不知道想到哪去了,不过小孩子的天性如此,家长也不必太过在意啦。

小学生个个鬼马精灵脑洞大开,不是他们调皮,而是他们天性如此

身为家长,打开学生的试卷,看到学生的答案有些离谱,可能第一反应都是会觉得有些生气,觉得学生是在调皮,但是小学生毕竟年纪还小,调皮本来就是他们的天性。

而且有些答案,虽然看着有一些荒谬,但学生们也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在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里,这道题就应该这么理解,只能说学生的脑洞,家长不要乱猜。

考试最根本的意义,说白了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遇到错题也不用怕,相反错题,才是考试时学生的收获,知道自己哪里薄弱,才知道从哪个方面调整。

所以家长们还需调整好心态,小学阶段与其逼着学生拿到一个高分数,不如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产生兴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话题讨论:你见过哪些让你“啼笑皆非”的答案?欢迎留言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黄香

更多文章

  • 诛杀董卓的不止有王允、吕布,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他叫士孙瑞!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士孙瑞

    东汉末年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董卓绝对算是开启三国乱世的第一人。董卓废立皇帝、残忍好杀,士人百姓都非常痛恨他,而诛杀董卓的功臣,在大家印象中就是王允和吕布,其实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士孙瑞!据《三国志·董卓传》所载:“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

  • 从维护男权的代表,到逼妻自缢的恶人,汉太守朱买臣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林天聊史标签:朱买臣

    汉武帝时期,今苏州吴县有个破落书生叫朱买臣,整日读书不事生产,全靠妻子卖柴种田为生。邻居们看不下去,就劝他怜惜妻子,不要再想着靠读书升官发财了。朱买臣年青时据说遇到过一个算命先生,认为他50岁以后一定有出头之日!朱买臣对此深信不疑,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天,实在忍受不了的妻子对他说:

  • 西汉那几个人才,“日暮途远”的主父偃,“五十当富”的朱买臣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朱买臣

    好人会有好报吗?有能力的人便肯定能获得成功吗?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司马迁曾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观点提出质疑。伯夷、叔齐都被认为是品行高洁的古之贤者。然而,最后却都落得个饿死的下场。孔子对自己弟子,唯独称善颜回好学,然而颜回却家贫如洗,常常糟糠果腹。伯夷、叔齐、颜回难道不是好人吗?可好

  • 负薪苦读的朱买臣逆袭成“励志达人”,却因心胸狭隘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朱买臣

    《三字经》中有这几句:“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里面有两个典故,其中“如负薪”讲的就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名臣朱买臣一边背柴一边苦读的故事。朱买臣是江苏吴县人,家里一贫如洗,四十多岁了还没有一点作为,夫妻俩靠着砍柴换点粮食勉强维持生计。但是贫穷没有阻挡朱买臣成为学习之王的热情,他经常背着一捆柴,

  • 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迹后接前妻享福,前妻为何羞愧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朱买臣

    朱买臣发迹后接前妻来享福,看似报恩,实则“诛心”。西汉景帝时期,吴县(今江苏)有一个人,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但他不仅不事生产,不治产业,反而每日沉浸在书中不可自拔。没错,这个人就是朱买臣,不过此时的他,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苦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当时他和妻子的住所,只不过是一个“茅蓬”,说白了

  • 汉朝名臣朱买臣发达后,衣锦还乡,为什么前妻会羞愧自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朱买臣

    汉代名臣朱买臣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就是说他在年纪轻的时候由于家里比较贫穷,所以他的妻子离开了他,最后在发达之后妻子要求回来,可惜被他拒绝了,最终羞愤自尽。在朱买臣年轻的时候,他的妻子崔氏和他一起生活。而朱买臣本身是一个儒生,所以他的爱好就是读书,并且经常通宵达旦的读书,不干其他事情。而当时社

  • 朱买臣对前妻很厚道“马前泼水”是抹黑幸亏朱买臣老婆自杀了要不然下场会更惨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朱买臣

    有人说汉武帝刘彻对待大臣,就像一个始乱终弃的情人,看你顺眼的时候,你咋做都好,时间长了、腻了,看你不顺眼你咋做都是个死,比如李广受重用的时候,杀了无罪的霸陵尉也每事,等到有了卫青,李广迷个路都得死;窦婴灌夫都曾可以横行无忌,跟田蚡吵一架,就被灭了门。朱买臣虽然没有建立卫青李广那样的功业,但是却也被汉

  • 让刘备敬重的陈登,文武双全胜过诸葛亮和关羽,为何没去镇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陈登

    关羽是刘备桃园三结义的生死兄弟,也是之后出生入死拼杀战场共患难的伙伴,更是刘备完成宏图大志匡扶汉室的人生路上,不能缺少的左膀右臂,是刘备手下名列前茅的武将之才。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诛杀颜良文丑”等精彩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可是就是这样人人称赞的英雄将士却因大意导致荆州失守。 关羽轻视敌人是这场战役

  • 吕布、刘备、曹操争夺徐州,陈登为何谋划把徐州给了曹操而不是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陈登

    三国时代,徐州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徐州却是个四战之地。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复起,攻略郡县,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入主徐州。陶谦是扬州人,刚进入徐州时,并没有得到徐州人的支持,而是招揽了臧霸、孙观等泰山周边的盗贼,用来对付黄巾军,结果取得大胜,徐州人才认可陶谦。吕布后来,陶谦的部

  • 刘备入住徐州时外有吕布,内有关羽张飞陈登做文武,为何毫无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尘说历史标签:陈登

    刘备领徐州后,看似自己势力壮大了,既有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又有吕布、高顺、张辽、陈宫的人。但奈何初领徐州,军心不齐,民心不稳。而此时徐州四周,却群狼环顾,北有曹操、袁绍,南有袁术、孙策,每家都是实力强劲的枭雄。作为刘备,自然不敢妄动。数次易主的徐州一开始的州牧是陶谦,正史里记载陶谦表刘备为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