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程不识一生未尝一败,却名声不显

西汉名将:程不识一生未尝一败,却名声不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西拉货哥 访问量:2041 更新时间:2023/12/30 11:58:03

在“卫青”与“霍去病”出现之前,“飞天将军”李广就是西汉最出名的一位名将,因为他的个性与史书的青睐,李广的威望极高,被不少的史书所记录。

同时,也有一名与李广平起平坐的武将,“程不识”。他从边关开始,以过人的能力和出色的战绩,被武帝召进了中枢,成为了御林军的大将军,可见他在军队里的作用和作用。

不过,纵然是这一名战无不胜的大将,在史书上的影响比起李广来说,也是差得太多了。所以,这是怎么回事?

在武皇登基之前,李广便曾多次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威名,只是后来由于七国之乱,他的政绩不佳,一直未能登上朝堂。所以当他登基的时候,朝廷里的人都在推荐李广给他,最后李广被任命为御林军的大将军,程不识也被任命为大将军。

故此,广州县的郡主被封为未央统领,程不识被封为长乐统领。

程不识在这次的任用中,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他并没有把李广称为“武将”。

按照程不识的说法,李广的军队并没有形成严密的阵型,一般都是在水边安营扎寨,看似方便了人马补给,但是一片肥沃的草原,却是匈奴人最看重的区域,一旦出现这样的混乱,汉人根本无法利用城池、阵型、装备等方面的优势,在与强大的匈奴人短兵相接的时候,根本无法将自己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

其次,在“程不识”看来,李广对于属下实在是有些放纵,并没有养成严谨的军纪,甚至于对于大汉王朝经营几十年的军政事务,都有些“冗杂”或者“精简”,看似是减少了将士们的工作压力,但实际上却是减少了将士们的行动与团结,一旦遇到紧急状况,李广的军队很容易就会乱成一锅粥。

程不识也说了,李广的统帅能力,可以用来解决这两个问题,而他自己则可以用来统帅大军,统帅大军。

只是,与“李广”相比,这一位“程不识”到底有着怎样的“指挥风格”?而两人的关系,则是程不通的用兵方式与李广是完全相反的。

程不识是一个很有条理的将军,这一点从他的平时的操练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军队有着森严的战斗和休息制度,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的职责,一道道命令传达下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并且,程不识还得维持着如此严谨的纪律,进行高难度的操练,弄得那些战士们怨声载道: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

程不识的军队在遇到敌军时,始终处于最高警戒状态,以至“人不卸甲,马不下鞍”。程不识并没有在战斗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因此,他的军队主要由步兵团组成,注重防守,而非攻击,所有的武器、物资,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准备的。每次战斗,不管对方进攻或后退,不管对方实力强大或弱势,程不觉始终有自己的节拍,不会一味追赶,也不会后退或放弃防守。哪怕是在再怎么混乱的战斗中,他们也能做到一丝不苟地执行命令。

总之,在他手下,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有什么兄弟情谊,只有对这个壮硕汉子无比的忠心,绝对服从命令。与李广的“仁义”不同,程不识的目标是将自己的军队变成一台没有任何情感的战斗机器,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执行着自己的命令。

李程二人的用兵之法,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治国之法,很少有人能够直接评价他们的优劣,只是从他们的战绩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李广能够震慑住这些人,就是因为这些年他不断地与这些入侵者战斗,但是他从来都不是被动防御,而是积极进攻,甚至有的时候只有一百多名骑兵,就能够与数千名入侵者抗衡。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李广在边疆之中也吃了不少的亏,比如说,他的军队全部都死光了,甚至于他自己都成了俘虏。

相比之下,程不识却从未取得李广那样辉煌的胜利,反而勤勉守边疆,屡次击溃匈奴人的攻势,多年不落一场败绩,被誉为“不败将军”,以至于当匈奴人发现自己要对付的对手竟然是他,顿时丧失了斗志,纷纷撤退,这样的情形,在《孙武》里曾说: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使敌之必可胜。

反观程不识的防御方式,即使经历了几场大战,也没有任何变化,难以形成大范围的传播,被主流声音排斥,名气大不如前,也是理所当然。

李广身临其境的身临其境,让他们的军心振奋,让他们的国威更加强大,但是,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君王看来,程不识却是他们最想要的。

作为一个君主,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所以他们很少会去追求胜利。正因为这场战斗的不确定因素,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这场胜利,也就是说,胜利虽然让他们振奋,但最好的策略还是保持不败,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这一方面来说,李广在汉武帝时代多次争夺前锋而不得,也是情有可原的。

标签: 程不识

更多文章

  • 程不识也是西汉名将,一生未尝一败,为何知名度反而不如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程不识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在中国历史上李广一直是一个挺憋屈的存在,他作为大汉的名将一直以来活跃在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可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李广一直得不到晋升,也因此”李广难封“成为了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对象。虽然,有时候历史确实对李广有点不公平,可是我们真的要用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 《重案六组》杨震:和“季洁”王茜不是夫妻,这辈子只为姐姐而活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好搭配标签:杨震

    文丨小铭编辑丨桃李子“来, 弟弟,这是我家存折,上面有30万。”“姐姐,你这是干什么?我不缺钱,我也不要你的钱。”“你放心,这钱不是给你的,我就是让你看看,你姐姐现在有钱了, 日子好过了, 你不用再为我们操心了。”“那太好了, 姐,那我就放心了。”“你以后不要操心我,该我操心操心你了, 你都30多了

  • 王一博新剧路透传出,粉丝“抛弃”冰雨火陈宇,爬墙维和部队杨震

    历史人物编辑:影资杂货铺标签:杨震

    Hello,欢迎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喜欢哟!王一博是娱乐圈的顶流,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作为艺人,他的角色和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优质的演员,近期有关他的新剧路透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风起洛阳》里他和宋轶的亲密戏,其次是《理想照耀中国》里面的一个角色,再到今天《中国维和部队》

  • 「专栏」杨震:白俄超球星新闻汇总(第4轮MVP喜获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诗心旅行标签:杨震

    看了一下赛程,今天还是没白俄赛事。本来想跟大家聊聊白俄乙的球队情况,不过一方面这个联赛的资料比较少,各支球队简介不好搜集整理;另外一方面,我今天看了白俄甲第一轮的比赛集锦,那球场,说良心话还不如我们平时踢球的场地。所以,对白俄乙,我一下子就失去了关注的动力。毕竟白俄乙大部分时间都和超级联赛同时段进行

  • 「专栏」杨震:明斯克迪纳摩易主(白俄重大新闻+预备队彩蛋)

    历史人物编辑:八卦星光标签:杨震

    本周白俄超最大的新闻,就是明斯克迪纳摩换帅。本来以为只是简单的换帅,但现在看起来,明斯克迪纳摩是一支拥有更大野心的俱乐部,球队所有权的变更,意味着未来几个赛季,明斯克迪纳摩将成为白俄超另外一支志在夺冠的球队。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明斯克迪纳摩易主为了欢迎新帅加盟,明斯克迪纳摩特意在迪纳摩体育场安排了一

  • 四知先生杨震暮夜拒金,上则以死谏之,下则舍生昭之

    历史人物编辑:雾瀛缥缈标签:杨震

    导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且介亭杂文》东汉自和帝登基,废掉名门出身的阴皇后(阴丽华娘家孙女),另立和熹皇后邓绥(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孙女)开始,汉朝进

  •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农妇出身,人美心美,为世人传颂

    历史人物编辑:颠覆时尚标签:罗敷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农妇出身,人美心美,为世人传颂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千百年来,人们分别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她们的美丽。可是,喜读古典文学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古代还有一位与此四人相比,丝毫不逊色的美女,她就是秦罗敷。秦罗敷这个名字在汉乐府《

  • “头上倭堕髻”,从罗敷的形象,解读汉代女性的云鬓偏理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罗敷

    《陌上桑》有这样一段关于罗敷的形象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提到的“倭堕髻”,其形状就类似于发髻歪在头部的一侧,似堕非堕。这种发型在汉魏时,流行于名媛贵妇之中,可见这个罗敷,虽然采桑,也不是生活所迫,这仅仅是她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汉代女子为何偏爱倭堕髻呢?这种

  • 镇魂街:白罗敷是李古柏招募,曾经一人击杀所有恶灵

    历史人物编辑:屈冉的萌宠标签:罗敷

    白罗敷是前群英殿作战部统领,不过她成为群英殿一员的时间比李古柏要晚一些。李古柏曾经是群英殿的参谋长。在一次任务中,两人相遇,李古柏看中了白罗敷的天赋,因此将她招募到了群英殿。在加入群英殿之前白罗敷就已经很强,曾经一个人击杀了所有恶灵。现在的白罗敷是四人组中最强的一位,外号杀神。曾经的她似乎更喜欢单打

  • 镇魂街:雪象白罗敷正式碰面,方才大杀四方的白起,能否取胜?

    历史人物编辑:老李养狗狗标签:罗敷

    《镇魂街》漫画最新一话于今天更新,这一话整体来说看起来还是比较爽的,因为满足了街友们的心愿,那就是一睹杀神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一话中说到了很多点内容,首先第一点就是关于白罗敷是怎么加入群英殿组织的。白罗敷并不是最早加入群英殿的,在加入群英殿之前还只不过是一个江湖杀手罢了,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