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与程不识 你是要江湖上流行的哥还是步步为营的仔?

李广与程不识 你是要江湖上流行的哥还是步步为营的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慧说历史 访问量:385 更新时间:2024/1/23 11:39:51

提起李广,几乎无人不知的一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豪迈。即使隔着两千年的光阴,依然能感到一股气势逼人。而另一位在汉朝前期与李广齐名的将军程不识,至今却少有人知。

影视剧里的李广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平淡无奇的事迹,却少有流传。这就如市场上,我们也往往记住那些披荆斩棘的哥哥,而忘记稳扎稳打的股肱。而无论是职场还是商场,更应该学习的是程不识,而不是李广。也可以说,如果你没有自信到自己天赋异禀,因为,李广学不来。

一个机动灵活,思胜心切;一个亦步亦趋,先虑不败。

当时两人都是抗击匈奴镇守边疆的守将。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 李广的部队以骑兵为主,恩义相结,不重纪律,他甚至熟悉每一位手下,交情也好。作战时,行军布阵不拘一格,以机动性闻名天下,所以李广的部队是兄弟连,常常打出以少制众,反败为胜的案例。带着精锐骑兵突袭匈奴,有胜有负。但是,这种领导方式和作战方式是不适合大规模集团作战的。汉武帝识人用人是一流的,所以,从来就没安排他军团作战指挥的位置,打匈奴时,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也注定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结局。

反观程不识,他的部队则以步兵为主。治军严谨,严明纪律,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部队首先是正部曲,部曲是什么?就是军队的编制。将军率领的部队,下面有部,部下面有曲,曲下面有屯,是一级一级的编制管理,是一个严密的层级指挥系统。

影视剧里的程不识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其次是正行伍营陈,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是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绝对攻不进去。程不识行军,前面有斥侯,也就是侦察兵,一路在前面摸情况,后面有后卫,你要想抄他后路,那也是不可能的。 宿营有警戒, 整个营盘防得跟铁桶一般。 每天晚上他还要处理文件,所有文件全部是要进行正式汇报的。

他是一个打不败的人,一辈子几乎没打过败仗。他不仅没打过败仗,而且也没打过什么仗。一个将军怎么能没打过什么仗呢,就因为他太严谨了。匈奴军队也知道占不到任何便宜,匈奴的军队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暴力的方式获取资源嘛,说白了,就是抢东西,既然知道抢不到,何必去呢。程不识一生未尝败绩,被誉为“不败将军”。程不识应该是最得《孙子兵法》精髓的一位将军,因为《孙子兵法》通篇讲的就是“不败之法,不战之法”的学问,什么程不识的最大经验是告诉我们: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一个奉行没有一顿酒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强调流程,注重规范。最终的命运各不相同。

李广指挥部队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程不识不行,所有的流程必须有文件,该谁签字就要由谁签字。所以他的军帛文书特别繁杂,程不识每天晚上一件一件要处理到天亮。但程不识本人也没有取得过重大胜利,因为他不是一个很进取和很能冒险的人。跟他的士兵也很无趣,因为没法休息,非常地紧张和辛苦,而且工作量很大。

图片来自网络

凡是程不识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

而李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他带兵没有严格的层级指挥系统,和手下的将领就是兄弟,行军也不规划行程,总之是非常不讲规矩的。宿营的时候,只要一个地方有水源,他就在这里就地扎营。怎么扎营呢?人人自便,士兵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士兵都喜欢跟着李广行军作战。

李广被俘虏了之后,还能利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夺马逃脱,逃回来后他被判了死罪,判罪之后交罚款,交了罚款又削罪,削罪之后贬为平民。一生就这么跌宕起伏。重新被用后,他还是在他最后一次战斗中带部队迷了路。遭到前来的使者质问时,心理又不过关,羞愤之下,干脆抹脖子自杀了。

《资治通鉴》评论程不识和李广: 学习程不识就算不能立功,也能立于不败;而学李广,很少有不败亡的,因为你不是李广,你学会了他的吊儿郎当,但是你没有他的天才。

标签: 程不识

更多文章

  • 西汉名将:程不识一生未尝一败,却名声不显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程不识

    在“卫青”与“霍去病”出现之前,“飞天将军”李广就是西汉最出名的一位名将,因为他的个性与史书的青睐,李广的威望极高,被不少的史书所记录。同时,也有一名与李广平起平坐的武将,“程不识”。他从边关开始,以过人的能力和出色的战绩,被武帝召进了中枢,成为了御林军的大将军,可见他在军队里的作用和作用。不过,纵

  • 程不识也是西汉名将,一生未尝一败,为何知名度反而不如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程不识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在中国历史上李广一直是一个挺憋屈的存在,他作为大汉的名将一直以来活跃在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可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李广一直得不到晋升,也因此”李广难封“成为了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对象。虽然,有时候历史确实对李广有点不公平,可是我们真的要用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 《重案六组》杨震:和“季洁”王茜不是夫妻,这辈子只为姐姐而活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好搭配标签:杨震

    文丨小铭编辑丨桃李子“来, 弟弟,这是我家存折,上面有30万。”“姐姐,你这是干什么?我不缺钱,我也不要你的钱。”“你放心,这钱不是给你的,我就是让你看看,你姐姐现在有钱了, 日子好过了, 你不用再为我们操心了。”“那太好了, 姐,那我就放心了。”“你以后不要操心我,该我操心操心你了, 你都30多了

  • 王一博新剧路透传出,粉丝“抛弃”冰雨火陈宇,爬墙维和部队杨震

    历史人物编辑:影资杂货铺标签:杨震

    Hello,欢迎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喜欢哟!王一博是娱乐圈的顶流,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作为艺人,他的角色和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优质的演员,近期有关他的新剧路透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风起洛阳》里他和宋轶的亲密戏,其次是《理想照耀中国》里面的一个角色,再到今天《中国维和部队》

  • 「专栏」杨震:白俄超球星新闻汇总(第4轮MVP喜获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诗心旅行标签:杨震

    看了一下赛程,今天还是没白俄赛事。本来想跟大家聊聊白俄乙的球队情况,不过一方面这个联赛的资料比较少,各支球队简介不好搜集整理;另外一方面,我今天看了白俄甲第一轮的比赛集锦,那球场,说良心话还不如我们平时踢球的场地。所以,对白俄乙,我一下子就失去了关注的动力。毕竟白俄乙大部分时间都和超级联赛同时段进行

  • 「专栏」杨震:明斯克迪纳摩易主(白俄重大新闻+预备队彩蛋)

    历史人物编辑:八卦星光标签:杨震

    本周白俄超最大的新闻,就是明斯克迪纳摩换帅。本来以为只是简单的换帅,但现在看起来,明斯克迪纳摩是一支拥有更大野心的俱乐部,球队所有权的变更,意味着未来几个赛季,明斯克迪纳摩将成为白俄超另外一支志在夺冠的球队。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明斯克迪纳摩易主为了欢迎新帅加盟,明斯克迪纳摩特意在迪纳摩体育场安排了一

  • 四知先生杨震暮夜拒金,上则以死谏之,下则舍生昭之

    历史人物编辑:雾瀛缥缈标签:杨震

    导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且介亭杂文》东汉自和帝登基,废掉名门出身的阴皇后(阴丽华娘家孙女),另立和熹皇后邓绥(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孙女)开始,汉朝进

  •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农妇出身,人美心美,为世人传颂

    历史人物编辑:颠覆时尚标签:罗敷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农妇出身,人美心美,为世人传颂我们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千百年来,人们分别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她们的美丽。可是,喜读古典文学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古代还有一位与此四人相比,丝毫不逊色的美女,她就是秦罗敷。秦罗敷这个名字在汉乐府《

  • “头上倭堕髻”,从罗敷的形象,解读汉代女性的云鬓偏理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罗敷

    《陌上桑》有这样一段关于罗敷的形象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提到的“倭堕髻”,其形状就类似于发髻歪在头部的一侧,似堕非堕。这种发型在汉魏时,流行于名媛贵妇之中,可见这个罗敷,虽然采桑,也不是生活所迫,这仅仅是她体验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汉代女子为何偏爱倭堕髻呢?这种

  • 镇魂街:白罗敷是李古柏招募,曾经一人击杀所有恶灵

    历史人物编辑:屈冉的萌宠标签:罗敷

    白罗敷是前群英殿作战部统领,不过她成为群英殿一员的时间比李古柏要晚一些。李古柏曾经是群英殿的参谋长。在一次任务中,两人相遇,李古柏看中了白罗敷的天赋,因此将她招募到了群英殿。在加入群英殿之前白罗敷就已经很强,曾经一个人击杀了所有恶灵。现在的白罗敷是四人组中最强的一位,外号杀神。曾经的她似乎更喜欢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