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的亲密无间阵阵打先锋,到后来的九江王,再到后来的投诚刘邦,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使得英布背叛项羽?用几句话总结就是,英布势力强大后需求及眼光变了,但是英布内心还是心虚害怕项羽,即害怕项羽打他,又担心如果投靠刘邦不一定重用他;另一方面,刘邦试了各种手段就是要让英布投诚,这里边的说客随何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英布的出生日期史书上并没有确切记载,但是英布明确死于公元前196年。英布是皋陶的后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司法的鼻祖,在三个朝代都担任掌管刑法的官员。所以说,英布也算是出于名门之后。在英布身上曾发生过一个故事,故事的真假有待考量。传说,有相师在他小的时候给他看过相,说他在受到刑罚之后会成立一番事业。英布成年之后,还是一事无成,那成想这件事还真叫那位相师给蒙对了。
英布犯罪被判处黥刑,之后被派往骊山服劳役,给秦始皇修建陵墓。黥布在修陵墓的过程中和许多强盗成为了朋友,并且之后在黥布的带领下逃跑参加了农民起义。之后英布就投靠了项梁,项梁战死后英布就继续跟着项羽。
楚汉战争开始后,英布自然也就归到楚的阵营里边。从楚汉势力的变化我们就能看出刘邦此人的能力。在汉军还定三秦时期,楚汉双方的势力相差比较悬殊。楚国的势力有,秦国降将章邯,塞王司马欣,韩王韩成,魏王魏豹,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等12个势力。刘邦汉的势力有,田荣、赵歇和陈余3个势力。
到了刘邦打算进攻彭城的时候,刘邦手下的势力发展迅速。其中就包括了塞王司马欣、董翳、魏王魏豹、赵王赵歇、陈余、齐国的田荣和田广、彭越等7个势力,可见刘邦发展的速度之快。可见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和队友的数量上是可以和项羽有一战的,正是拥有了这些实力,才使得刘邦敢正面与项羽交锋,发动彭城之战。
而彭城之战这场关键战役,使得英布的命运被神奇的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得双方的实力又发生变化,不亚于一次重新洗牌。之前投靠刘邦的一些势力又转而投靠项羽,而英布在此之后却投靠了刘邦。之后刘邦经过和项羽不断地打游击又逐渐占据了主动,最终夺取了天下。
那么彭城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英布为何投靠吃了败仗的刘邦呢?
彭城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楚军的项羽居然在半天之内凭借着3万楚军的力量就将刘邦56万的汉军彻底打垮,使得刘邦损失非常惨重,彻底打趴,差一点就没起来。
在公元205年的时候,刘邦以项羽诛杀了义帝楚怀王熊心为由先打起来舆论战。经过舆论战的一番折腾,还真有不少对项羽不满的势力也要打算征讨项羽。还有一些势力打算坐山观虎斗,看这双方的势力而定夺。但是这里边有一个小插曲,真正下手去执行暗杀任务的是英布和他的手下。英布是按照项羽的意思去办的。
如果项羽要是失败了,还真没有英布什么好处。可是双方兵力相差比较多,其中刘邦以及相关讨伐项羽的势力加一块一共五十多万人,而项羽实际参战的人数只有区区三万多人。
彭城的守备力量过于薄弱,都跟随项羽去攻打齐国去了,所以一听说刘邦要来纷纷逃窜,这样项羽的不少楚地已经失去了。这对于项羽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失去了军队作战的源源补给,只能速战速决。
这时项羽在政治上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在舆论上还被抓住了破绽。但是面对庞大的敌军兵力,项羽却充分地发挥了他军事上的天赋。项羽研究了一个胆大包天,谁也不敢想的计划。他留下大量的兵力继续进攻齐国,自己亲自率领率三万机动性强、战斗力最强的骑兵南下。在鲁瑕丘打败樊哙率领的汉军。
之后对胡陵至肖县地区采用了在现代军事看来都很科学的包围闪击战术。项羽率领着军队马不停蹄,夜间到达了肖县,趁着天光还未亮,攻击汉军的两侧。从早晨开始进攻,中午就打得汉军狼狈不堪,在汉军中杀的七进七出,就和串糖葫芦一样。
以刘邦为首的汉军联盟,面对项羽骑兵的突然袭击搞得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做有效的应对,汉军的士兵互相踩着同伴的尸体四处逃窜。这一战瞬间使得刘邦联盟的军队人数少了一大半以上,刘邦也被楚军追的差点丧命,刘邦的家属还被项羽抓住。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羽作战的过程中英布竟然仅仅派了几千人意思一下,并没有亲自帮助项羽打刘邦。项羽非常痛恨英布的所作所为,英布也非常担心项羽来找他算账。因为双方势力相差过大,谁也不会想到项羽能赢,英布也是这样想的。
就在英布担心之时,刘邦的日子也不好过。刘邦痛恨身边没有一个真正的将领能够独当一面,内心非常希望得到英布这样的军事将领帮他分担压力。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局面,这个人就是随何。
随何先来说服英布投降刘邦。试想一下难度有多大,刚刚吃了大败仗,谁想到刘邦会坐天下?随何千方百计地见到了英布,和他说你帮着项羽背着杀义帝的黑锅,还要担心项羽会来找你算不出兵的账,并且陈述了项羽的缺点与刘邦的仁义。
在英布犹豫之时,楚国的使者也来找英布出兵,随何和楚国人说,英布已经答应和我们共事了。楚国使臣大惊,英布被逼无奈只得杀掉使者投降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