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周勃诛灭诸吕,陆贾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陈平周勃诛灭诸吕,陆贾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摩擦知识火花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3/12/17 17:29:41

公元前179年10月2日,代王刘恒被“天上掉馅饼”砸中了,竟被群臣拥立登上了皇帝宝座。

庆幸之后,刘恒立马对有功之臣封赏以安抚人心,“右丞相(陈)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汉初丞相分左右,左丞相是主相,右丞相是副相;太尉则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丞相和太尉分别为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军事长官,品秩并为一万石,金印紫绶。

“益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史记·本纪第十 孝文帝》

从孝文帝刘恒的封赏来看,无疑肯定了周勃、陈平在平定诸吕反乱的功绩。然而在《汉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帝本纪》以及《陈丞相世家》、《绛侯世家》,司马迁似乎都有意通过各种迹象表明,陈平、周勃是诛灭诸吕,安定刘氏的主要功臣。

公元前195年二月,躺在病床上的刘邦生命垂危,吕太后问有关人事安排,萧何死后谁接替丞相。刘邦说曹参。吕太后又继续问那么曹参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尚且可以胜任,但他为人刚直而固执,需陈平辅助。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话:

“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刘邦的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他,可以让担任总司令。

至于陈平聪明不凡,智慧超常,“难以独任”姑且理解为难以独当一面吧。“任”有两种解释,一是信任,相信;二是能力,胜任。

“绛侯乃与丞相陈平谋,使人劫郦商,令其子寄往绐说吕禄”,周勃诈夺“北军”(负责京师卫戍)兵权,这又是周勃与陈平商量的计策。

周勃通过劫持郦商,逼迫其子郦寄欺骗吕禄交出兵权。吕禄跟郦寄关系要好,可以说信任不疑,吕禄听信了郦寄的劝说,交出了兵权回封国。

周勃

诛灭诸吕之后,“诸大臣相与阴谋”,不能留下吕后扶持的少帝刘弘,“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担心刘弘长大掌权后,会将谋划诛灭诸吕的大臣灭族。司马迁此处虽用“诸大臣”三个字对商量的人密而不宣,但是我们知道主导者肯定是陈平和周勃。

代王刘恒连夜入主未央宫,岂料“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刘恒只能跟太尉周勃商量,随后“太尉往谕,谒者十人皆掊兵(放下武器)而去”。由此可见,周勃、陈平平熄了诸吕作乱完全掌控了皇宫,而且想要扶持谁上位,周勃、陈平相当的决定权。

陈平

从以上来看,周勃、陈平好像是诛灭诸吕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然而司马迁在《陆贾列传》中似乎隐约告诉我们,陆贾才是诛灭诸吕的真正幕后操盘手。

孝惠帝在位时,吕太后掌权当政,吕太后意图封赏诸吕为王,但是又担心大臣谏诤。陆贾自己估计无法阻挡吕后,就称病罢官回乡了,选择了在土地肥沃的好畤安家。陆贾将出使南越受赠的千金分给了五个儿子,让他们各自安家置业谋生。

陆贾随后过着安闲的养老生活,“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坐着舒适车子,跟随着十几个佣人,十天一家,在五个儿子家轮流,每天都必须好酒好菜好伺候。如此惬意的退休生活,看上去让人羡慕,然而陆贾却是隐退而不休。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司马迁交代了陆贾退休的背景。

陆贾罢了官,表面上不过问朝政,但并非不关心朝堂局势。

“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这是陆贾对五个儿子约定的所交代的,一年中往来寻访的朋友,到你们家去住大概也就是两三次。一个儿子三两次,一年便是十至十五次。

这是什么些朋友?造访如此频繁究竟又是为什么?陆贾留宿好友,不单单是叙述友谊吧。这恐怕是打探朝堂信息的一种方式!

司马迁接着又讲到陈平忧虑,作为一个谋士,当朝丞相竟然被愁到了。而且,深居简出的丞相在家发愁竟然又被陆贾获取消息。

“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陈平自己觉得力量不足以抗争(吕后),又怕灾祸殃及自己,时常在家里闲居考虑这事。

正当右丞相陈平忧虑担心时,“陆生往请”,陆贾去陈平家问候请安。这主动上门拜访,一方面证明了陆贾掌握信息及时,另一方面陆贾拜访陈平所为何事?

陆生直接进府坐下,而陈平正在仔细想这件事,没有马上注意陆贾。陆贾就问:“什么事想得这么入神?”陈平回过神来,一看是陆贾便问说:“你猜我想什么?”

陆贾说:“足下位居上相,是有食邑三万户的列侯,可以说是最为富贵,没有什么再要追求的了。然而你有忧愁,不过是担忧诸吕、少主罢了。”这再次证明陆贾对朝堂局势了解详细,甚至于每个人的倾向都有所掌握。

“是啊。该怎么办呢?”听到陆贾的回答,陈平随即反问陆贾。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则士各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史记·列传第三十七 郦食其 陆贾 朱建》

陆贾说道:“天下太平,注意丞相;天下危急,注意武将。将相和睦协调,那么士大夫就一定会依附;士大夫一定依附,天下即使有变乱,权力也不会分散。为社稷考虑,(国家安危只是)在你们将和相两个人的掌控中。”

陆贾为何没有跟太尉周勃说呢?一方面,“绛侯与我戏,易吾言”。绛侯跟陆贾关系非同一般,两个人经常开玩笑,陆贾已经清楚周勃倾向。另一方面,“周勃重厚少文”,周勃稳重敦厚,不太会掩饰自己,怕周勃过早暴露谋划。“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陆贾懂得陈平执行谋划心思缜密,周勃冲锋陷阵更胜一筹。

陆贾劝陈平与周勃结交,并“为陈平画吕氏数事”,又为陈平筹划了对付吕氏的几件事。一个擅长谋划的丞相,都没有很好的计策,却能够听从陆贾的建议,足见陆贾智慧、谋略超出陈平。

“陈平用其计”,陈平采用了陆贾的计谋,送给绛侯周勃五百金为他祝寿,还准备了丰盛的乐舞酒肴与之享用;太尉周勃也同样回报丞相。“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就这样一将一相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而吕氏的阴谋就越来越不行了。

陈平丞相一高兴赏赐了陆贾,奴婢一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作为养老安家费。“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陆贾却用这笔资财在朝廷公卿间交际,名声大盛。陆贾虽然谋划了这些,仍然往来公卿之间,随时掌握了解信息,及时与陈平谋划。

由此证明,诛灭诸吕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应该是陆贾。所以在孝文帝刘恒即位之后,“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况且陈平认为周勃的功劳比自己的大得多,所以称病免官让位给周勃。

下回再继续讨论,“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徙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汉文帝刘恒为何要重重奖励远亲刘泽呢?

陆贾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吕雉死后,周勃灌了什么迷魂汤,令吕氏兄弟轻易交出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周勃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燕子陵汉高祖白手起家,灭秦之后,与项羽争天下。好不容易将项羽围在垓下,逼死了这个最强大的敌人,结果他没坐几年皇帝,便魂归天上了。高祖死后,惠帝即位,但很不幸的是,惠帝有个太过强势的母亲——吕后。吕后心里很偏向她的娘家人,于是违背了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约定。渐渐地,刘氏大权旁落,吕后

  • 曹窋灭吕有功,功成却被免职!陈平周勃为何卸磨杀驴?

    历史人物编辑:诸史标签:周勃

    西汉初期,随着吕后去世,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清算,于是吕氏发动政变,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幸亏陈平周勃力挽狂澜,平定了“诸吕之乱”。其中,曹参之子、御史大夫曹窋(zhú或kū),听到贾寿(上军将吕禄心腹)向相国吕产的汇报内容,判断吕氏即将政变,于是将之通报给了陈平(下图,剧照)周勃,由此他俩才会抢得先

  • 周勃、周亚夫父子共同遭遇,从顶峰跌落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周勃

    老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是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老话都是经验之谈,汉初这对父子果真适合这句话。西汉这对父子命运何其相似,带兵有方,匡正国难,贵为丞相,牢狱之灾……在朝廷有危难时,挺身而出将兵匡扶,而后位居丞相,然而又从丞相高位突然跌落,被囚入狱。究其原因性格使然,这父子俩便是—

  • 为何项梁突然豪爽,给刘邦增拨五千兵马?这是一笔不为人知的交易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项梁

    曾为兄弟、后为死敌项羽和刘邦是化不开的血海深仇,两人不是因为利益而从陌生人到一生之敌的,而是因为利益从兄弟战友到一生之敌的。楚汉争霸相持期间,项羽过得颇为憋屈,本是镇压天下的威势,手握雄兵数十万,追着汉军杀,没曾想越战越胜越不顺心,自己明明占有极大的优势,却被刘邦牵着鼻子走,任谁也不痛快。恼羞成怒之

  • 项羽的叔叔项梁杀人案透露出秦朝灭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项梁

    秦朝给人们印象往往是铁血,法制深严,集权力度强。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其实可以从史料中记载的几件事来探明这一切。项梁大家都知道,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秦朝时项梁因杀了人,在栎阳被逮捕,当时蕲县地方官曹咎给当时的栎阳地方官司马欣写了一封信,项梁的案子就解决了。案子虽然解决了,但是项梁仍在逃亡,并从关中跑

  • 他才是刘邦最应感谢的人,他坑死项梁,硬刚项羽,一人挑动天下反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项梁

    刘邦称帝后,曾在一次酒后向群臣自陈:“其实我也没啥本事,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保障后勤我不如萧何,攻城掠地我不如韩信,我能坐天下主要就是用好了这三个人”。刘邦这番话说得还算是比较中肯,不过除了刘邦所说的韩信、张良和萧何之外,小编以为刘邦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田荣。刘邦本来并没有什么势力,在秦末的起义大潮中也

  • 秦朝最后一位名将,攻灭陈胜、击杀项梁,他却背负“秦奸”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项梁

    秦朝末年,残暴的统治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给了秦朝沉重的打击,不过秦既然能战胜六国,绝对强大的军队和名将是少不了的,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物,他是秦朝最后一位名将,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他率兵镇压屡战屡胜,最著名的是攻灭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还有定陶之战中击杀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这位秦朝最后的名

  • 项梁欲自立为王,有老者劝他不要称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项梁

    楚汉争霸初期,项梁集团势力迅速扩大,听到陈胜已经死了,项梁准备自立为王。这时,一位老者前来献策,劝项梁不要自立为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项梁这位老者便是楚汉争霸时期楚国的重要谋士范增,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但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喜欢出别人想不到的计谋。在大家得知陈胜失败后。范增就找到项梁并对

  • 楚王景驹:秦末群雄之一,正宗楚国王室后裔,为何项梁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项梁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秦二世二年四月(前208年5月),项梁杀楚王景驹,立熊心为楚王。景驹是楚国王室后裔,有资格成为楚王。项梁出身世代效忠楚国的项家,理应忠于楚王,为何要杀景驹而另立新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楚国宗室景驹出身楚国公族,是楚平王长子子西

  • 如果项梁不战死定陶,刘邦还能威胁到项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项梁

    布衣黔首显威名项梁是秦朝末年乱世中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枭雄。项梁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世代为楚将,为楚国出生入死,其父项燕是末代楚国的大将,为国捐躯于秦楚战争。项梁是战国贵族和秦朝黔首的结合体,太史公司马迁并未在《史记》中为项梁专门立传。可在《项羽本纪》,在项梁战死定陶之前,项梁完全像是这本纪中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