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死前为何会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周勃到底做了什么?

刘邦死前为何会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周勃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年史馆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2/29 18:11:44

在中国历史上黑马逆袭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古往今来从草根逆袭成为皇帝的人却是屈指可数。而大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能够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跃成为大汉天子属实不易,说他没有本领,结果却众人追随,说他有本事,他自己又说了这里不如萧何,那里又不如韩信张良

其实如果仔细想来,真正的大智大慧就在于刘邦的“一无是处”上。当然一无是处是加引号的,刘邦一生中知人善用,看人很准,但唯独面对发妻吕后时却走了眼。面对死后的大汉危机刘邦也曾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这个勃就是开国名将周勃,为什么刘邦会突然预言这样一句话,周勃究竟做了什么,为何会刘邦如此的信任他?

一高祖嫡派集团核心成员之一

刘邦一生知人善用,将手下的各种人才可以说是物尽其用。虽然众人一同都为刘邦卖命,但是在刘邦的心中他们的地位却各不相同,刘邦的心里深知人员的远近。

但却从不在表面上表现出来,从他后期提拔和封侯封王来看,老家沛县的兄弟个个都是高官厚禄。大将周勃作为刘邦的同乡兄弟,原本就是一个丧礼上吹鼓手,有一门手艺可以养家糊口。

虽然看上去周勃是一个手艺,但是周勃的手脚功夫却十分了得,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孔武有力。高祖刘邦之所以信任周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周勃与他同出沛县老家,而且周勃当时还是刘邦的忠实追随者。

二战场拼命三郎,为人忠厚老实

在刘邦的众多兄弟中,周勃与樊哙可以划分为一类人。战场勇猛,私下里敦厚老实,毕竟大家都是出身乡下,原本都老实的农家人。所以他们不同于那些出生高贵的将军谋士,周勃的敦厚老实被刘邦看在眼里,所以多次委以重任。

史料上记载周勃不好文学,每当有儒生,游士讲课,不仅背向人家还时常训斥这人繁文缛节太多,太啰嗦。周勃朴实无文的样子让人瞧了颇有喜感,但是在战场上周勃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成了拼命三郎。在平定三秦和楚汉之争中所立功劳皆为上等功,每次战役周勃都是冲锋陷阵在第一位。

后来汉朝建立后在随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的反叛战争中,讨伐藏茶,攻打韩王信,代国叛乱时,亲手斩杀叛军首领陈豨,生俘叛军将领,官员多人。在平定燕王卢绾叛乱时更是取代樊哙领兵打仗,功劳当属第一。在其他人都被刘邦怀疑时,周勃却仍然手握兵权南征北战。可以看出刘邦对他的信任。

三沛县兄弟所剩无几,周勃顺利上位

晚年的刘邦身边的兄弟已经所剩无几了,那些年一起打天下的人,反叛的反叛,去世的去世。这时的刘邦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他之所以会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刘邦的兄弟所剩无几,周勃手握兵权而且为人敦厚值得信任。

虽然樊哙也在,但是后来因为吕后的原因。樊哙也遭到了刘邦怀疑,所以当时周勃顺利上位。第二个原因,刘邦的晚年已经意识到了吕后可能要把控朝政,祸乱朝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作为汉惠帝刘盈的父亲。

他又怎么会不清楚自己儿子什么样子,生性软弱的刘盈,和强硬的吕后必然会出现问题。这也是刘邦为什么想要换掉刘盈太子的原因,只可惜遭到众人反对,直到死也没有换成。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果然不出刘邦所料,刘邦死后,吕后祸乱朝纲。大批老臣和刘氏子孙被诛杀,老臣周勃更是不负先皇刘邦的期望。

十年后,周勃联合陈平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并拥护代王刘恒为新君(汉文帝刘恒),真正的做到了安定天下。对于大将周勃你又有什么看法可以评论下方共同交流。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刘邦让周勃读书识字,周勃面东而视表示拒绝,48年后发现周勃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周勃

    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材官引彊。——《史记·三十世家·绛侯周勃世家》这是《史记》中关于周勃职业的描写。刘邦担任亭长汉高祖刘邦建立江山的过程中,麾下涌现出许多猛将,而这些将军们在战场打仗都是一把好手,每每都能创造以弱胜强的战场奇迹。而他们打仗勇猛,但是文化知识不足,刘邦登基为帝后,为了提高

  • 陈平周勃诛灭诸吕,陆贾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周勃

    公元前179年10月2日,代王刘恒被“天上掉馅饼”砸中了,竟被群臣拥立登上了皇帝宝座。庆幸之后,刘恒立马对有功之臣封赏以安抚人心,“右丞相(陈)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汉初丞相分左右,左丞相是主相,右丞相是副相;太尉则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丞相和太尉分

  • 吕雉死后,周勃灌了什么迷魂汤,令吕氏兄弟轻易交出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周勃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燕子陵汉高祖白手起家,灭秦之后,与项羽争天下。好不容易将项羽围在垓下,逼死了这个最强大的敌人,结果他没坐几年皇帝,便魂归天上了。高祖死后,惠帝即位,但很不幸的是,惠帝有个太过强势的母亲——吕后。吕后心里很偏向她的娘家人,于是违背了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约定。渐渐地,刘氏大权旁落,吕后

  • 曹窋灭吕有功,功成却被免职!陈平周勃为何卸磨杀驴?

    历史人物编辑:诸史标签:周勃

    西汉初期,随着吕后去世,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清算,于是吕氏发动政变,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幸亏陈平周勃力挽狂澜,平定了“诸吕之乱”。其中,曹参之子、御史大夫曹窋(zhú或kū),听到贾寿(上军将吕禄心腹)向相国吕产的汇报内容,判断吕氏即将政变,于是将之通报给了陈平(下图,剧照)周勃,由此他俩才会抢得先

  • 周勃、周亚夫父子共同遭遇,从顶峰跌落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周勃

    老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是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老话都是经验之谈,汉初这对父子果真适合这句话。西汉这对父子命运何其相似,带兵有方,匡正国难,贵为丞相,牢狱之灾……在朝廷有危难时,挺身而出将兵匡扶,而后位居丞相,然而又从丞相高位突然跌落,被囚入狱。究其原因性格使然,这父子俩便是—

  • 为何项梁突然豪爽,给刘邦增拨五千兵马?这是一笔不为人知的交易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项梁

    曾为兄弟、后为死敌项羽和刘邦是化不开的血海深仇,两人不是因为利益而从陌生人到一生之敌的,而是因为利益从兄弟战友到一生之敌的。楚汉争霸相持期间,项羽过得颇为憋屈,本是镇压天下的威势,手握雄兵数十万,追着汉军杀,没曾想越战越胜越不顺心,自己明明占有极大的优势,却被刘邦牵着鼻子走,任谁也不痛快。恼羞成怒之

  • 项羽的叔叔项梁杀人案透露出秦朝灭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项梁

    秦朝给人们印象往往是铁血,法制深严,集权力度强。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其实可以从史料中记载的几件事来探明这一切。项梁大家都知道,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秦朝时项梁因杀了人,在栎阳被逮捕,当时蕲县地方官曹咎给当时的栎阳地方官司马欣写了一封信,项梁的案子就解决了。案子虽然解决了,但是项梁仍在逃亡,并从关中跑

  • 他才是刘邦最应感谢的人,他坑死项梁,硬刚项羽,一人挑动天下反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项梁

    刘邦称帝后,曾在一次酒后向群臣自陈:“其实我也没啥本事,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保障后勤我不如萧何,攻城掠地我不如韩信,我能坐天下主要就是用好了这三个人”。刘邦这番话说得还算是比较中肯,不过除了刘邦所说的韩信、张良和萧何之外,小编以为刘邦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田荣。刘邦本来并没有什么势力,在秦末的起义大潮中也

  • 秦朝最后一位名将,攻灭陈胜、击杀项梁,他却背负“秦奸”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项梁

    秦朝末年,残暴的统治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给了秦朝沉重的打击,不过秦既然能战胜六国,绝对强大的军队和名将是少不了的,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物,他是秦朝最后一位名将,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他率兵镇压屡战屡胜,最著名的是攻灭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还有定陶之战中击杀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这位秦朝最后的名

  • 项梁欲自立为王,有老者劝他不要称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项梁

    楚汉争霸初期,项梁集团势力迅速扩大,听到陈胜已经死了,项梁准备自立为王。这时,一位老者前来献策,劝项梁不要自立为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项梁这位老者便是楚汉争霸时期楚国的重要谋士范增,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但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喜欢出别人想不到的计谋。在大家得知陈胜失败后。范增就找到项梁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