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的其他儿子,为何能成为忠臣典范?

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的其他儿子,为何能成为忠臣典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流年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4/2/29 18:13:25

成王败寇,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可违抗的规律。

在这场争夺中,如果诸吕取胜,那么周勃陈平之流就是犯上作乱。

周勃、陈平等功臣不但战胜了诸吕,而且还正确挑选刘恒为皇帝继承人。

刘恒没有辜负功臣派,让西汉从乱世中走出来,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所以周勃、陈平等人因为刘恒的成功,成了功臣典范。

如果刘恒失败,周勃、陈平等人就会另当别论。

为什么这样说呢?

鲜花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霍光的例子。

汉昭帝驾崩,霍光辅助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二十七天后,霍光又以刘贺淫乱无度,请求太后废了刘贺。

之后,霍光又拥立汉武帝曾孙、流落民间的刘病已继位。

刘病已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让西汉迎来了第二次中兴。

之后,汉宣帝视霍光为功臣。

汉宣帝为了纪念那些在与匈奴争夺中立下功劳的功勋们,设立麒麟阁。

麒麟阁供奉了十一位功臣的图像,霍光列为十一位功臣之首。

按照《汉书》记载的史料看,霍光是没有资格享受如此殊荣的。

汉宣帝继位之初,与霍光同坐一辆车的感受是如芒在背,之后霍光多次设计陷害汉宣帝,汉宣帝的原配皇后就是霍光的老婆霍显害死的。霍光死后,汉宣帝以叛乱之罪将霍光家族全部诛灭,包括霍去病的儿子。

这样的霍光家族里的霍光有什么资格被列为十一位功臣之首呢?

这就是政治的需要,说具体一点,就是汉宣帝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需要。

汉宣帝是胜利者,历史人物怎么处理由汉宣帝说了算!

二,隋炀帝之败。

隋炀帝杨广以战功与品行获得隋文帝杨坚的赞许。

在隋文帝杨坚老婆的撮合下,隋文帝杨坚废了太子杨勇,钦定杨广为继承人。

后来,隋文帝杨坚发现了杨广企图篡位的阴谋,决定废除杨广的继承人资格,恢复杨勇的继承人资格。

杨广知道后采取应对措施,隋文帝不清不白地死了,杨勇也被杨广害死了。

杨广顺利登基。

杨广登基之后,也做过一些事情,并不是一无是处。

史书评价杨广说: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

可是,隋炀帝在民间的名声臭不可闻,其主要原因就是隋朝建立的时间太短,隋朝的历史不是隋朝人编写的,而是唐朝人编写的。所以隋炀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很臭。

三,唐太宗之尊。

唐太宗与隋炀帝有同样的经历。

唐太宗的登基是因为玄武门政变夺取的。

唐太宗玄武门政变谋害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之后逼父皇李渊退位。

登基后的唐太宗励精图治,贞观之治将唐朝推向巅峰奠定了基础,让唐朝延续两百多年。

唐太宗与隋炀帝一样都是采取非法手段夺得继承权的,为什么唐太宗被历史赞扬为千古明君,而隋炀帝被历史斥之为千古昏君呢?

山野老人认为其关键原因就是隋朝的历史太短。隋朝人还来不及编写史书,隋朝就灭亡了。隋朝的历史是唐朝人写的,唐朝人有意贬斥隋炀帝。唐朝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唐太宗又开创了贞观盛世,唐朝人有时间编写自己的历史,为了歌颂盛唐的伟大,自然也要为唐太宗唱赞歌!

综上所述:周勃、陈平等人之所以被视为忠臣典范,是因为刘恒的子孙们为了歌颂刘恒的圣明,自然也要歌颂周勃、陈平等人的功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周勃、陈平等人诛灭诸吕,哪有刘恒的文景之治?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吕后死后诸吕在作乱,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为何还能成为忠臣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周勃

    功臣作乱的概率更大一些!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吕后死前特地交待赵王吕禄、吕王吕产说:“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乱。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咱们吕家称王,大臣们都不服,我就要死了,皇帝却还十分年少,恐怕大臣们会起来做乱。你们两个守卫皇宫就好,不必出来为我送丧了。吕后约

  • 周勃陈平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因为刘恒贤明还是另有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周勃

    拥立代王刘恒当皇帝,是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权衡过后的选择周勃和陈平,在讨伐吕氏的时候已经杀红了眼,这两个人的背后,是大汉的功臣集团,手握兵权的他们,实际上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大权!有资格当皇帝的刘氏子弟为数不少,例如刘襄、刘章、刘交等,但是能够让这两个人放心的,只有代王刘恒。刘恒的母家没有任何势力

  • 刘邦生前预言很准:将来安定刘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百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小法标签:周勃

    #百家故事#01刘邦16岁的儿子,太子刘盈即位当了皇帝,就是汉惠帝,刘邦的皇后吕雉成了皇太后。吕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刘邦打下江山之后便开始诛杀功臣,这其中吕雉出了很多坏主意。首先被她选中的目标是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最大功劳的韩信。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吕雉与萧何合谋,将已被贬为淮阴侯并被监视居住

  • 陈平周勃实力强劲,为何非等吕雉死后才平定诸吕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周勃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陈平、周勃等元勋迅速诛灭了吕姓诸侯王,并秘密迎奉刘邦四子代王刘恒入京,废黜了少帝,把刘恒推上了皇位。这一系列举措,可谓干净利落,令人拍手称快。显而易见,即便是吕后在世,以陈平、周勃等人之力,要废掉吕后及一班外戚,倒也并不费事。那么,这些诛杀吕姓诸侯王元老们,为何非要把吕后熬

  • 刘恒进京才一个月,为何周勃立刻辞职,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周勃

    周勃把代王刘恒迎进京城当了皇帝以后,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周勃心里就充满恐惧,辞官回家了。后来,当刘恒派使者去看他的时候,他甚至穿着甲胄出来见使者。同时,也因为穿着甲胄出来见使者,犯了大忌,被刘恒抓了起来。刘恒认为周勃有造反的嫌疑,一度要杀他。最后,还是薄太后保护周勃,刘恒才把周勃给放了。那么,在这一

  • 汉高祖刘邦死后15年,最信任的兄弟周勃,为什么要杀光他的嫡孙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周勃

    “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这是在刘邦在临死前,留给所有人的一句话。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他说的就是周勃,周勃是穷苦的农民出身,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揭竿而起打天下,戎马一生,同甘共苦,两个人的感情更是情同手足。刘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勃为人非常忠厚,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

  • 汉文帝刘恒,非嫡非长,最后为什么成了周勃陈平们的唯一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周勃

    汉朝有很多有趣的事,那些我们今天看起来似乎需要复杂流程、严格关卡的人事安排,他们有时候只要一个最让人费解而且十分简单的理由,就给轻松决定了,比如刘邦用韩信为大将军,仅凭萧何一句“诸将易得,国士难求,韩信国士无双”,就把一个自己从未谋面、不知几斤几两的无名小卒拜为大将,地位远超追随自己多年、攻城远、建

  •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周勃

    周勃的文化实在不高,但是,攻城略地只要有蛮力就够了,“材官引强”是他的特点。后来汉文帝登基后将其提拔为丞相,汉文帝为何将这样的人提拔为相呢?周勃为丞相是刘邦驾崩前“钦定”的,后来者必须尊重先帝的安排刘邦驾崩前,吕后问过丞相人选:“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

  • 刘恒一到京城,周勃就想找个密室和刘恒说话,他想说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周勃

    当陈平、周勃等一众大臣诛灭了吕氏家族以后,他们把代王刘恒迎进京城当皇帝。当刘恒到达京城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太尉勃乃跪上天子玺。代王谢曰:“至邸而议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周勃一见到刘恒,就对刘

  • 为何周勃要在吕后死后才敢动手杀诸吕 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周勃

    现在的人说起吕后,可能对他的一个印象就是非常的残忍。最出名的一个事情就是杀了刘邦的宠姫,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她都有点变态了。可是忽视了一个事情,就是吕后在刘邦死后是大汉朝实际上的皇帝。一直都死都没人敢反对她!就是汉朝的开国功臣都是要等到吕后死了才敢对吕家动手。那么吕后是汉朝初期的地位如何呢?先说一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