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死后被族灭是必然,霍光提早死亡是他的最大幸运,霍家根本不可能避免死后全族被诛杀的命运,从他废除昌邑王刘贺那一天就注定的,作为朝臣擅自废立皇帝,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即便汉宣帝是既得利益者,但霍光权力大到能够随意废立皇帝的程度,稍有不慎,下一个被废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如芒在背四个字,是汉宣帝的真实想法。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权臣霍光无疑是合格的,但他的家族被诛杀无疑是悲惨。霍光的最后的结局也让后来的权臣引以为戒,当权臣无疑就是两条路,一是篡位登基,再就是被皇家诛杀,能像刘禅和诸葛亮这样的君臣和谐实在是千古难遇。对于汉宣帝而言,霍光废立昌邑王还可以容忍,但霍光谋杀了汉宣帝原配皇后许平君,这可是患难夫妻啊,夫妻感情很深。把自己女儿霍成君,汉宣帝出于政治压力不得不同意。
但他今日忍得有多狠,他日报复起来就有多狠(故剑有多情深,恨就有多大)。不仅如此,在霍光死后,汉宣帝立许平君所生之子刘奭为太子,霍显(霍光媳妇)为此恼恨不已,多次教唆霍成君毒死太子刘奭。霍成君几次毒害刘奭不成,如此以来无疑触怒了汉宣帝的底线,此时霍光已死,汉宣帝有足够的力量诛杀霍光的满门,此时霍光的家族是怎么样,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
但也不得不说的是,霍光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做的了,但汉宣帝积怨太深了。锅是汉宣帝的。霍光对宣帝有大恩,实实在在的拥立之功,将帝位重新转到了刘据一脉。这一点汉宣帝应该感谢霍光一辈子,这也是后来霍光一族被夷三族。霍光依旧是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如果否定霍光,就等于汉宣帝否定自己。霍光对国家实有功劳,辅佐三代帝王,门生故吏遍及朝野,这也是汉宣帝不敢涉及太广的原因。在汉宣帝登基之后,霍光很尊重宣帝,主动交出了“权力”。至少是在明面上的,也没有跟宣帝产生权力冲突。在这一点上霍光还是谨慎的。猖狂的霍光的媳妇和儿子。
霍光全族被诛,就是家门不幸,娶了一个无脑的妻子,霍家败亡一多半要由这个叫霍显这个女人负责,就霍光儿子那能力,本事和德性,汉宣帝让他当大司马,就是欲擒故纵,就是要让他去死,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可是他自己却不自知,这样的人只能败家。宣帝对霍家动手,霍显与家人打算再次联合太后废掉汉宣帝,可见霍家人是从霍光废刘贺中尝到了甜头。可霍显与霍禹母子不是霍光,汉宣帝也不是刘贺。如果霍光能够管好家人,家教森严。尤其是加强对霍显的管束。也许能平安一生,也仅此而已。
班固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写得是很透彻的。如果霍光家人在霍光死后辞官归隐,低调行事,或许死得更快,也就是说就算霍家人再低调再不惹事,但他们是霍光的家人,这就是原罪。对于汉宣帝而言,只有灭掉了霍家,才能重塑他个人的政治威仪,臣下觊觎皇权,妄图凌驾于天子之上,就是灭族的下场。对于霍光而言,他在死前,应该非常担心,但又无可奈何。因为这件事情无解。霍光临终上书,要求分国邑给霍去病的孙子霍山,给霍去病祭祀。他这一脉如果要死,能不能放过霍去病一脉。但最后霍山自杀。
霍光被族灭是封建政治的必然,根本无解。对于霍光而言要么进,进则九五至尊,要么退。汉宣帝一登基就退隐山林。这不进不退,才是致命的。但这和霍光本身的行为没有联系,汉宣帝要杀霍光一族怎么样都能杀。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