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病已装了6年傀儡皇帝,霍光去世后2年,汉宣帝3招铲除霍氏满门

刘病已装了6年傀儡皇帝,霍光去世后2年,汉宣帝3招铲除霍氏满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芸汐说历史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3/12/6 6:23:36

霍光是西汉时期的权臣,自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受到重用,到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更是权力无双,霍光虽然权倾朝野,但他却没有任何悖逆之心,已然兢兢业业辅佐皇帝,更是留下了“霍光辅政”的千古美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千古美名的权臣,死后不久,却被汉宣帝灭了满门,而汉宣帝又是如何要铲除霍氏一族的呢?

霍光辅政‍‍‍‍

霍光是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弟弟、皇后卫子夫的侄儿,沾着亲戚的光,霍光受倍重视,特别是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感念其生前的战功,更是视霍光为自己的亲外甥,加以培养。

少年时期的霍光,就靠着这门姻亲关系和自己的聪明睿智被破格选为郎官,后升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是汉武帝晚年为儿子重点培养的托孤之臣。

汉武帝去世后,年轻的汉昭帝刘弗陵继位,霍光出任大司马、大将军之职与金日磾、上官、桑弘羊共同辅政,并与金日磾和上官桀结成了姻亲,还在汉武帝去世前与二人共同挫败了侍中仆射莽何罗兄弟的叛乱,被封侯爵。

元凤元年,霍光平定上官桀、桑弘羊谋反,自此之后,四大辅臣仅剩他一人,霍光成了集军政大权于一体的权臣。

在昭帝辅政时期,霍光也做了不少大事,他先采取与民休息的大政方略,让武帝后期因不断战乱民生凋零的局面得到了恢复,同时扶持幼主一步步成为西汉中期的一代明君,也就是他这一时期的出色表现,被后世与周公相比肩,成就了“霍光辅政的美名”。

与此同时,霍光也大肆提拔霍氏子弟和亲信,进入机要岗位,形成对中枢机构自上而下的全程控制,使得霍光在昭帝晚年独揽大权。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由霍光再次作为辅政大臣迎立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

但因为刘贺慌乱无道,所以仅仅二十七天后,霍光就上表皇太后,将其废除,此时的霍光已然权倾朝野,权利凌驾于皇帝之上了。

之后,霍光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回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即汉宣帝刘询继皇帝位。

来自民间的少年天子

汉宣帝刘洵是个极其聪明睿智的人,他虽然从小生长于民间,但非常懂得审时度势。在他刚刚被迎进皇宫坐上龙椅时,放眼四周都是霍光的亲信。

霍光: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军政一把手;

霍禹(霍光之子):中郎将——统领皇宫宿卫;

霍云(霍光侄孙):中郎将;

霍山(霍光侄孙):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骑兵——贴身护卫皇帝;

范明友(霍光女婿):未央宫卫尉、度辽将军——未央宫安保总管;

邓广汉(霍光女婿):长乐宫卫尉、将军——长乐宫安保总管;

任胜(霍光女婿):中郎将、羽林监——统领皇宫宿卫,皇帝贴身护卫;

赵平(霍光女婿):散骑都尉、光禄大夫;

王汉(霍光孙女婿):中郎将;

张朔(霍光外甥女婿):光禄大夫、给事中——内朝官、朝政决策参谋。

在被霍氏家族紧紧包围之中,汉宣帝也知道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毫无作为,虚心向霍光请教问题,一切事务由霍光做主。

以当时霍家的权力,如果想要改天换地,比司马氏代曹魏还要简单:

第一步干掉汉宣帝刘询,第二步立一个刘氏小皇帝过度,第三步受禅。哪果霍家觉得麻烦,甚至可以直接省掉第二步。

在这种情况下,刘询也只能选择韬光养晦的办法,的确让霍光慢慢失去了警惕心理,在将女儿霍成君嫁给刘询后,对这个小皇帝就更是放心了,依然按照以前的方式主持汉王朝政务。

刘询也始终保持着一幅学生的模样,即便是成年后,也以自己还没能熟悉掌握执政的方法为由,让霍光继续辅政,并虚心向霍光请教学习,但与此同时,刘询却在暗中酝酿着自己的计划。

韬光养晦后的致命一击

刘询虽然在国事上都放手叫霍光来主持,但却始终坚持维护着自己的祖父刘据和曾祖父汉武帝刘彻的历史地位。

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当上这个皇帝,那都是曾祖父和祖父的原因传给他的。汉武帝自不用说,威信世人皆知,但他晚年穷兵黩武使得汉帝国百业凋零,国力日下。

在他生前,大臣们自然不敢反对,可在他驾崩多年以后,霍光等人就想将其晚年的那些错误全盘脱出,并对汉武帝生平予以否定。

同时,霍光等内阁重臣也一直没有戾子刘据加以尊位。

因此,刘询先是为自己的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等人重新评价,加以崇高的历史地位,以此间接表明了自己这个皇位是武帝正统。

对于给这三位重新加以评价,霍光是不会反对的,毕竟卫子夫不但是刘询的祖母,同时也是他的姨母,霍光起初就是靠着卫家姐弟的关系才得到汉武帝栽培的。

刘据是武帝和卫子夫的长子,也是武帝时期的首任太子,如果不是后来的巫蛊之祸,他早该顺理成章的继承帝位,也不会直到数十年后,才由他孙子来承袭了。所以对于重新评价这三位,为其提升历史地位,霍光是支持的,这与他本人的利益也是一致。

可之后,刘询又开始为武帝晚年的一切举措给予肯定,对于这一点,霍光就表现出了反对。维护汉武帝死后的余威就是在维护他自己,毕竟他是从曾祖父汉武帝隔代传下来的皇位。

所以,刘询也不顾霍光的反对,说服群臣,继续执行武帝时期定下的对匈奴追杀到底的方针,甚至他还联合乌孙国将匈奴逃到漠北的残余势力彻底铲平。

这样一来,刘询即维护了自己作为武帝嫡系正统的地位,更是以彻底铲除匈奴的武力手段震慑了群臣,让朝中百官对其畏怯,每每看到这个少年天子,都会不仅想到武帝在世时的余威。

俗话说,人终有一死,当年事已高的霍光发现这个少年天子的厉害之处时,已经垂垂老矣,地节二年(前66年),霍光逝世后,汉宣帝刘询先是对霍光以臣子的最高礼节厚葬,之后连发三招,灭掉了霍氏满门,从而正式收回了大权。

第一步,明升暗降,收回朝政大权

霍光去世后,先是最高礼节下葬,然后又册封其子霍禹、霍云、霍山为侯,朝中大权仍在霍家手中,表现上看汉宣帝仍是傀儡,但随后汉宣帝又发了一道命令:

朝中所有奏章,直接由尚书呈交皇帝。

这等于变相解除了霍禹朝政一把手的权力。

第二步:汉宣帝又封许广汉(许皇后的父亲)为侯,提拔自己的妻族、母族、祖母史家子弟,并以郎官身份宿卫皇宫。

这两个看似小动作,其实解决了汉宣帝的两大困境,第一:让自己的亲信进入决策层。第二:把自己身边的护卫换成自己人,解决了安全问题。

而且从表现上看,这两个动作很小,霍家即不好反对 ,也不能反对。

第三步:任命魏相为御史大夫、给事中;金安上(金日磾的侄子)为侍中,掌宫门警卫;车骑将军张安世为大司马,与霍禹并列。

这样朝政中,形成了魏相、金安上与霍家相互牵制的局面,张安世虽然是霍光的粉丝,霍氏集团的二把手,但他又没有霍光的能力,完全可以利用。

汉宣帝连发三招,表面上看对霍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却轻松架空了霍禹的权力,同时又与魏相、金安上、张安世结成了同盟,从内到外,都让自己得到了保障。

随后,以魏相为代表的势力,开始经常和霍氏产生矛盾冲突,汉宣帝先发制人,一夜之间霍家将领几乎全部被贬。

霍禹空有一个大司马名头,即失去了朝政大权,同时也失去了军权,至此,汉宣帝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政权与军权。

第三步,煽风点火,强逼霍氏谋反

霍家连续失势后,自然也明白了汉宣帝的用途,必然不能坐以待毙。当时霍云的门客张赦,便建议联合上官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发动政变,废掉汉宣帝。

最终这件事情败露,汉宣帝突然下旨:霍家子弟怠慢皇太后,霍云、霍山罢职回家思过,紧接着,又逮捕了霍云的舅舅李竟。

而汉宣帝却只字不提霍家要造反的事,此时的霍家已经早已没有军权了,又何谈造反呢,随后,汉宣帝又以霍山泄露国家机密为由,将其逮捕!

接下来的事就有点莫名其妙,霍家的人开始一个一个的被捕,要么自杀,要么下狱。至于霍家是否真的打算造反,这事从头到尾就语焉不详,很明显是个冤案。

此时的霍家早已没有实权,也不过是一只任人捏的纸老虎罢了,完全没有了反抗能力。

从霍光去世,仅两年的时间,汉宣帝便将强大的霍氏一族彻底从政坛中抹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连皇帝的命运都可主宰?山西历史人物霍光和霍去病又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霍光

    大家好,这里是昊燊河东行。大美山西,人杰地灵。今天昊燊要跟大家分享的山西历史人物是霍光。那么提到这个人,可能未必有很多人知晓,但是看到他的姓氏,不晓得大家是否可以联想一下他与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关系。没错啊,他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前面我们讲到卫子夫有同父同母的兄长有一位,还有三位姐妹,而霍去病便是

  • 汉宣帝当初毫无根基,他是如何把霍光的势力铲除的?

    历史人物编辑:万善门标签:霍光

    汉宣帝就是汉武帝的的曾孙刘询,原名刘病已,他出生便受汉朝巫蛊之乱的影响,是在监狱之中长大的,若不是在18岁时候被霍光立为皇帝,恐怕他的一生都将平平凡凡的度过,当时霍光之所以选择立刘病已为皇帝也是看重了他没有根基,身后没有扶持他的势力,这样霍光才能从他手中牢牢把持朝政大权。那这样一个毫无根基,出生监狱

  • 西汉权倾朝野的霍光家族是如何被扳倒的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霍光

    公元87年,汉武帝在临终之时经过种种权衡与考虑之下决定授予霍光将军职务,与上官桀等人一同辅佐年仅8岁的统治者处理王朝的各项事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霍光便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权臣生涯。统治者因为年龄过于幼小,王朝中的各项事务都难以独立处理,所以在平日里都委托如霍光等大臣代为处理,但是也正是在这一时

  • 朱坤明:孙俪和孙艳,姐妹感情好,和霍去病与霍光的关系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秋田浩子标签:霍光

    我打开手机的时候,看到了有关孙俪和自己妹妹孙艳的消息,我觉得她们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但是能够手足情深,关系亲密,我觉得挺好的。我记得大汉王朝的军事奇才霍去病和霍光也是如此,因为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得到皇帝刘彻的赏识,汉武帝爱屋及乌,自然而然的就喜欢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如果没有霍去病的提携,霍光是不可能取

  • 汉昭帝病逝后,霍光将刘病己扶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霍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逝,霍光扶持刘贺即位,然而这个人昏庸无道,很快就被废黜。当时,正在霍光手下任职的丙吉提出,汉武帝的嫡系子孙刘病己正在民间游荡,可以将他请回长安登基为帝。霍光的想法是自己把持朝政,皇帝的资历越浅薄,出身越低,将对他越有利。刘病己长期生活在民间,几乎没有存在度,很多朝臣压根不知道他

  • 霍光一生为汉王朝尽心,为何死后却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霍光

    霍光家族被灭的主因是:霍光死而不僵,余威犹存,迫使汉宣帝不得不除掉他的后人。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霍光有个专门“坑夫”的妻子。霍光事主三朝:武帝、昭帝、宣帝,算上废帝,就是四朝。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亲的弟弟,史书记载,其身高近180厘米,眉清目秀,胡须很美(在汉朝,男子胡子很美绝对是颜值的加分项)。不

  • 千古权臣:霍光是如何压制,一代明君汉宣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霍光

    笑看龙争虎斗,顷刻兴亡过手。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权臣,甚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立皇帝的记录。从公元前86年汉武托孤开始,到公元前68年去世,这18年时间里,霍光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皇,甚至连号称大汉朝最后一位明君的汉宣帝刘病已,在他的面前都不得不卑微敛翼。汉宣帝

  • 霍光有篡位的能力,为什么他没篡呢?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霍光

    如果提到汉朝有权势之臣,你一定直知道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并且曾经是哥哥霍去病的手下,霍光曾经权力很大甚至达到了皇权中心的位置,但从来没想过要夺权谋反。霍光的爸爸是平阳侯曹襄府之吏霍仲孺,在当差的时候和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才生下了霍去病,但是没有给卫少儿任何名分,所以就失去了联系,后来

  • 霍光专权几十年,他有没有想过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霍光

    霍光,西汉时著名权臣,历汉武帝,汉昭帝,海昏侯,汉宣帝四朝。昭帝即位时,霍光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开始执柄国家,权宠加身几十年,可谓是显赫一时。那拥有如此权力的他,到底有没有想过篡位呢?其实作为后人,我们纵观霍光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权臣,但他依旧不失为一个忠臣,霍光是对得起汉武帝的

  • 中国第一权臣:霍光的权臣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霍光

    我是伍自豪,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我的自媒体创作】干货。他是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天命”概念下,第一个在皇权政治中做到了极致的文官。他也为后世的所有文官后辈们做了一个模板。权臣极致,不过他。权臣善终,不过他。他的人生之路,也无意间给了后面出场的那位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巨大的思考与启发。极致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