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他是出于真心的吗

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他是出于真心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苹 访问量:2965 更新时间:2024/1/19 2:06:34

说起“三让徐州”这个故事,很多人肯定都不陌生。《三国演义》里曹操为报父仇,东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向北海孔融、青州田楷求救。此时恰逢管亥率黄巾军进犯北海,刘备率军前来解围,孔融就邀请刘备同往徐州,救援陶谦。

到了徐州以后,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大为欣赏,就要把徐州让给他,刘备谦辞。等到曹操撤军,陶谦又一次请刘备代领徐州,在众人劝说下,刘备这一次总算愿意留驻小沛,以保徐州。后来陶谦病重,和糜竺陈登商议后,再次命人请来刘备,要将徐州托付被他。这一次刘备无法推辞,总算接受了下来。

“三让徐州”并非完全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历史上刘备跟着田楷去救援徐州并留在小沛后,在陶谦临终时确实对糜竺说只有刘备才能安守徐州。陶谦死后,糜竺就带着徐州大小官员去小沛请刘备来徐州接任。在陈登、孔融的劝说下,刘备最终接管了徐州。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中只是把陶谦临终前希望刘备接管徐州描写成了三次,以显示陶谦的诚意之外,总体上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在东汉末年,割据地方的诸侯临终时一般都是让自己的儿子或者是亲族继位。

比如说益州牧刘焉死后,就是儿子刘璋继位,割据河北的袁绍临终前,让幼子袁尚继承了基业,荆州牧刘表同样把基业让给了幼子刘琮,孙策临终时因为儿子年纪太小,则是选择了弟弟孙权。陶谦自己也有两个儿子,他没有将徐州交给儿子,却选择了刘备,这确实有些另类。而陶谦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东汉末年时局混乱,军阀混战不休,要想割据地方没点实力可不行。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陶谦能在徐州站住脚,靠的是当初他在老家丹阳招募了的丹阳兵,以武力作为自己的后盾。

然而曹操的父亲在泰山被陶谦派人杀死以后,为了给父亲报仇,曹操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率军东征徐州,连下十几城。彭城之战陶谦更是损失了万余人,死者之多,以至于堵塞了泗水河的河道。之后曹操因为军粮不足,暂时撤军。但是到了兴平元年(194年)四月,曹操再次攻打徐州,先后夺取了琅邪、东海等地,并在郯城之战再次重创徐州军。陶谦大为恐惧,一度打算逃回老家丹阳以躲避曹军。幸好此时张邈、陈宫勾结吕布在曹操的后方衮州叛乱,曹操仓促撤军,才给了陶谦喘息之机。

陶谦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手下部队损失惨重,加上曹操攻打徐州时屡次屠戮地方,徐州下属的彭城、琅邪、东海、广陵等地都因为战乱残破不堪,加上昌豨臧霸等人也是拥兵自重,在徐州割据一方自立。这使得陶谦的实力大不如前。

而徐州北面的袁绍、西面的曹操和南面的袁术都是野心勃勃的人,对徐州虎视眈眈,外部压力很大。此外东汉时期的地方豪强因为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在地方上影响力很大。陶谦到徐州以后,和徐州地方士族关系并不大好,颇有矛盾。这么一来陶谦可谓是内忧外患。

当然,此时曹操忙着和吕布争夺衮州,袁绍正和公孙瓒打得火热,袁术又忙着平定扬州,一时都顾不上徐州。要是陶谦身体好,靠着残存的丹阳兵,还有刘备等人的帮助,那么还有时间重新整合徐州的各方势力,说不准还能稳定局面。

但是陶谦病重不起以后,这事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搞定的。陶谦的儿子能力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陶谦根本没考虑他们来看,显然能力不大行。要是真让他们继位,无疑等于把他们放在火山口上,势必凶多吉少。而陶谦其他的选择余地也不大,他倚重的丹阳兵和徐州士族之间关系也不好,无论选哪个派系,都会引起另一派的反对。

相比之下,刘备不仅能力出色,而且不属于丹阳兵、徐州士族中任何一派,又有救徐州的情谊,和各派之间关系都说得过去,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选。

所以陶谦选择刘备来接管徐州,倒是出于一片真心。而刘备谦让也不光是客气,实在是因为徐州不是那么好接手的。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烫手山芋不好接,刘备最后还是没能成功保住。

标签: 陶谦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与徐州牧陶谦结仇?一为杀父之仇,一为征伐之恨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陶谦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处讨伐不归附自己的势力。当时徐州牧为陶谦,因不服曹操而屡次遭到曹操攻打。陶谦频繁被攻打,对曹操生出了无限恨意。但曹操势大,陶谦没有能力报仇。不久之后,曹嵩和儿子曹德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这里的曹嵩,便是曹操的父亲,而曹德则是曹操的兄弟。至

  • 刘备的魅力: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都待为上宾!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陶谦

    仁义道德,似乎在当下的社会不值一提,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步步紧逼,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只围绕利益。但仁义真的没有用处了吗?我们看看三国时期刘备和吕布天差地别的遭遇,就会明白,做人还是要讲仁义!刘备和吕布二人身上其实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二人都是边地出生、长大,都比较勇武善战。对,你没看错,刘备也是勇武善战的

  • 陶谦、刘表多次相让徐州和荆州,刘备总是推脱不受,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陶谦

    曹操的父亲路过徐州,在徐州被陶谦的手下杀害。曹操以此为借口攻打徐州。各路皇子大都在一旁看火,不愿出手相助。刘备率领张赵领2000人前往徐州,帮助陶谦解围徐州。看到刘备的堂堂正正,陶谦多次将徐州让给刘备,但刘备一直不愿接受。陶谦病逝后,刘备代为领衔徐州,后又让给吕布,最终被曹操占领。后来,刘备又求助于

  • 公孙瓒给予刘备不少帮助,刘备弃公孙投陶谦,为什么没人骂他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陶谦

    刘备年轻的时候,曾经拜名士卢植为师。《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这个人“不甚乐读书”,不是很喜欢读书,他在卢植这到底学了多少东西,颇值得怀疑。不过刘备为人豪气,“好交结豪侠”,在此期间结识了公孙瓒,这对于他后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公孙瓒出身官宦世家,不过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个婢女,身份低微,因此在族中也

  • 陶谦三让徐州,不久后为何神秘去世,学者:你看谁是最大受益者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陶谦

    导言陈寿《三国志》: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在三国演义中,陶谦是一个老好人,为了徐州百姓,跪求刘备收下徐州,到最后刘备推辞不了,才勉为其难地收下徐州。都说陶谦是担心曹操才忧虑而死,但是陶谦打算逃回老家丹阳时,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

  • 徐州牧陶谦自己有两个儿子,他为什么还把徐州让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陶谦

    陶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故事,都是因为:陶谦和曹操交恶,导致曹操二伐徐州,屠杀了大批的徐州军、民。陶谦打不过曹操,便去向青州田楷求援,田楷带了刘备等人前来支援。即便如此,刘备也打不过气势汹汹的曹操军,一连串的败仗打击下来,困守在郯县的徐州牧陶谦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准备弃城而逃。但是事情

  • 老奸巨猾的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根本不是相让,别被骗啦

    历史人物编辑:鉴赏史标签:陶谦

    陶谦这个人不简单。不要看他老,按照史载他交付徐州给刘备的时候,已经六十二岁。有句老话叫“人越老越狡”,陶谦就是这样的人。事情发生在汉朝末年三国初期,正是诸侯征战的大乱之时。陶谦为了交好曹操,派兵护送曹操一家老小。可是部将看见曹操家眷带了很多钱财,便杀光了曹操一家,逃跑他乡。曹操一听,全家老小都死光了

  • 陶谦有两个儿子,为何非要将徐州让给刘备一个外人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陶谦

    文/寂寞的红酒陶谦,是汉末三国时期割据徐州的军阀,可以说是徐州的土皇帝。陶谦膝下有两子,陶商和陶应。但陶谦却没有选择让儿子来接班,而是把徐州让给了刘备。那么陶谦为何不把徐州交给儿子而非要让给刘备?其实陶谦不是不想给儿子,而是被逼无奈。陶谦是丹阳人,靠剿黄巾当上了徐州牧,他赶走了徐州的黄巾军,又把徐州

  • 揭秘三国:陶谦可没打算把徐州让给刘备,吕布传说当不得真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陶谦

    在三国演义中有非常精彩的一幕就是这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说的是,当时曹操后院起火,徐州的围就被解了,而陶谦呢,手底下也没有什么能人可以保的住徐州,于是就看中正在小沛驻扎的刘备了,现在刘备是豫州刺史,当然,这豫州刺史也只是一个虚名,是陶谦给刘备开的一个空头支票,当时的豫州是有刺史的,所以刘备这个刺史有点

  • 高顺、陶谦、宋江的领导连带责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历史人物编辑:唐明爱标签:陶谦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吕布手下骁将高顺被俘虏后,曹操几乎问都不问直接杀掉;后来才明白,高顺毁掉了夏侯惇的一只眼,留下来会给团队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夏侯惇和高顺的矛盾,说不定哪天突然就爆发了。明明夏侯惇的眼睛是曹性射伤的,可是曹操却把账算到高顺头上;明明曹操全家是陶谦部将张闿杀的,可是曹操却把账算到陶谦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