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据自杀汉武帝后悔了,卫子夫自杀刘彻后悔了吗?

刘据自杀汉武帝后悔了,卫子夫自杀刘彻后悔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韩振华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4/1/17 23:54:10

确切地说,卫子夫并非汉武帝所杀,而是自杀身亡,但她的死和刘彻脱不了干系。逼死卫子夫汉武帝从不曾后悔,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卫子夫死了,就原谅她。尽管她卫子夫在宫中陪伴他49年,在皇后位辅佐了他38年,并为他育有一男三女,可最终卫子夫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为他而活的生命。

史载: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卷入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

“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汉书·外戚传上》

一个薄情寡恩的人怎会有情有爱,一个冷酷无情的人怎会为失去一个利用工具而后悔?对卫子夫是这样,对他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对他看似深爱的李夫人和钩弋夫人,他何尝不是这样呢?

凡是在他身边的女人都很很少有好结局。

一、助他一步登天的表姐、第一个皇后陈阿娇被其利用后,借口其“善妒”、“不生娃”而将她一脚踹进长门宫,可怜那个“金屋藏娇”的阿娇,在那个本来就属于自己母亲的府邸中被幽禁而死。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郭圣通身上,只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被推到东汉。

二、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深知汉武帝无情、重女色,所以在病重憔悴后用被子蒙面不敢见他。日久见人心,多年的相伴李夫人自然知道汉武帝爱的只是她的容貌,容貌没了一切就都完了。李夫人压力山大,“以被覆面”为的就是让自己的美丽在他心中成为永恒;为了自己不被厌恶,不被抛弃;也为新生的幼子和家族谋得最后一点福利。

对此,她曾对自己的姐妹说过:

“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果如聪明的李夫人所料,在她离世后,汉武帝深深追思她的美貌,封赏她的亲族,任命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封哥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乐器,谱乐调。可是,也正如李夫人预料“爱弛而恩绝”,李延年的弟弟李季犯罪,李延年被株连和李季一同被灭族。

三、再看钩弋夫人——赵婕妤,“子少母壮”无辜被处死。钩弋夫人十几岁就被汉武帝带进宫,伴他多年为其生下儿子刘弗陵。汉武帝想让“类他”的幼子、五六岁的刘弗陵继位,就把孩子的母亲给害死了。只因为风烛残年的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会“作妖”,而他给的几大“莫须有”的理由则是:

“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他担心自己死后钩弋夫人专权,担心钩弋夫人给自己戴绿帽,担心她成为吕后第二。虽然这些担心都是未知数,但他宁愿错杀也不放过与自己共枕多年的钩弋夫人。可怜她才20出头的年纪!十岁多点就去伺候这么个爷爷辈的老头子,最终糊里糊涂落了这么个下场。

而同样作为汉武帝的女人的卫子夫,又怎能逃过这一劫命?

她本是平阳公主府中一歌姬,出身低微。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看上了在众女子中翩翩起舞的卫子夫,临幸过后带入皇宫。一连两年多,她孤寂等盼他能突然来见她,但无数次梦碎,他从未再记起过她。也许多半是因她没有让他惊艳的美貌吧。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遣散无用的宫女,卫子夫再次见到了他,心死的她哭得稀里哗啦,哽咽说“要出宫”。卫子夫满脸的泪水换来汉武帝的怜爱,被再次宠幸,有了身孕。这剧情有点像刘邦的薄姬。但又看似比薄姬更幸运,她是汉武帝宫中第一个有孕的女人!尊崇、荣誉接踵而至,碾压整个后宫。

可是汉武帝也只是把她当生育工具罢了。随后,卫长公主(当利公主) 、诸邑公主 、石邑公主接连出生,就在汉武帝称帝12年后,卫子夫终于为他生下儿子刘据。此时的汉武帝29岁,这年纪已是古代的中年人。他欣喜若狂,终于有了皇长子,大汉终于有了接班人。卫子夫顺理成章被册立为皇后。

刘据7岁被立为太子,如同汉武帝当年当太子的年龄。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时间这把杀猪刀让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对她渐渐冷淡,“皇后

希得见”。卫子夫“不安”、“恐久获罪”。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爱,没有亲情,没有温度,而且极不稳固。他另寻新欢,一个接一个,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

“后色衰,赵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有宠,皆蚤卒。后有尹婕妤、钩弋夫人更幸。”——班固《汉书·外戚传》

此时的卫子夫保持着大度贤惠、谦恭守礼,宠衰不怨。她将后宫所有事宜都处理得近乎完美,“不复有妒妇娇女”,整个后宫在她的管理下没有妒忌纷争。除此之外她还帮汉武帝挑起管理少府的担子,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的一切事务,从始到终没有一次不让汉武帝满意。

可后来的巫蛊之祸,让卫子夫的生命之火燃尽。在汉武帝的心里,权力高于一切,包括亲情。天子一怒伏尸数万,卫家被抄,卫青的儿子被处死,卫子夫的大姐夫公孙贺(当朝丞相)父子被杀,家族被灭。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被斩。几乎是斩草除根,若非大女儿卫长公主(当利公主)之前病死,也难逃魔掌。对卫子夫来说最痛心的,莫过于刘据之冤。

太子刘据被江充、韩说、章赣逼反,简直是赵高逼迫的扶苏翻版,不同的是刘据不甘心做扶苏第二。太子让亲信假装皇帝使者抓捕江充,韩王信的曾孙韩说看出破绽,拒不奉伪诏,太子亲信怒杀韩说。御史章赣见事不对,狼狈逃窜,回宫报信。刘据见矫诏败露,又杀大臣,决定先下手为强,一方面宫中求母,以便于调兵遣将,另一方面铁了心要杀江充。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母爱让她别无选择,她支持了儿子,同意刘据调用她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刘据以江充谋反为由杀江充,烧了江充的同伙巫师。

刘据调动兵马“谋反”犯罪重大,开取武库的兵器武装兵马犯罪重大,矫诏杀大臣犯罪重大。汉武派使者苏文探查刘据的情况,苏文走到半路折回,就向汉武帝胡乱汇报太子造反,还说太子连汉武帝派的使者都要杀(估计这恶毒的使者早被江充的团伙收买了)。汉武帝龙颜大怒,发兵打败太子,刘据自知犯罪重大难逃一死,只好自杀。

“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

归报云:“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司马光《资治通鉴·二十二卷》

回过头来,汉武帝开始收拾卫子夫。他收了她的皇后印绶,准备处置她。此时的卫子夫,三个女儿都死了,儿子、儿媳也死了,孙子孙女被杀,就连襁褓中的曾孙刘病已都被投进大牢,命悬一线;整个卫氏家族被诬陷几乎灭族,而她百口莫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让她更加看清汉武帝的冷血无情。她一个孤老太太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要等那更大的屈辱吗?

卫子夫悬梁自尽。

绝望,极端地绝望!她除了以死明志,以死抗争还能怎样呢?

40多年来的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代贤后名扬天下,加上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的不世功业,终究逃不过天子一怒。

卫子夫的尸体被黄门苏文和姚定汉装进一个小棺材里,葬在长安城南,覆盎门外五里的桐柏亭。

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死没有后悔。

“色衰恩绝”!卫子夫给他的最后印象是年老色衰。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新欢钩弋夫人,他怎会怜悯死去的她?要说追思女人,他也就追思过两个女人,还为她们招过魂:中山李夫人和赵国的王夫人,这两位都病逝在芳龄,是他心中永恒的美丽。他还把李夫人下葬在茂陵,在他所有后宫女人中她的墓最大。

巫蛊之祸真相大白后,汉武帝悔恨已晚,他下令将江充满门抄斩,下《罪己诏》,修建思子宫来悼念蒙冤的儿子。辛辛苦苦培养37年的接班人就这样没了,但老年丧子的他也只后悔自己儿子的冤死,对于相守48年的结发妻子,找不到他有任何后悔的表现。

卫子夫帮儿子起兵,是汉武帝过不去的坎。他最恨外戚专权,女人干政。吕后的教训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以卫子夫在天下的影响“霸天下”和能力,汉武帝早就想杀死她。只是找不到借口,而且她还有利用价值。凡和卫家有牵连的潜在的威胁都要连根拔,要不杀死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何解释呢?在帝王眼里皇权至上,所有的人命都为皇权服务,包括儿女,死个卫子夫又算什么?对于儿子的死他还建造个“思子台”,而对于卫子夫,他只有恨,以至于死也不和她葬在一起。

他驾崩前,明确命令拒绝与卫子夫合葬,他宁愿与自己的爱臣及爱妃埋在咸阳茂陵,也不愿卫子夫离他近一点儿。一代贤后卫子夫的孤坟呆在千里之外的西安思后园,他连个谥号都懒得给她追封。

所以汉武帝对于卫子夫的死不会后悔,就连卫子夫的重孙也不原谅她。

还好她的重孙汉宣帝即位后,追赠卫皇后谥号为思后,也只是仅此而已。这说明汉宣帝对卫子夫也不能原谅,这点在刘据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因为汉宣帝给他爷爷的谥号是戾,暴戾的戾。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刘据

更多文章

  • 处在戾太子刘据和汉宣帝之间的“皇考”,汉武帝晚年也怀念!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刘据

    汉武帝一生共大赦天下18次,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三次都与一人有关,他就是太子刘据,分别是刘据出生、刘据之母卫子夫册后、巫蛊之祸后大赦救出年幼的汉宣帝。说到刘据,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生长在富贵云端里的皇太子,生母卫子夫没有他之前就已经独宠后宫,舅舅卫青和表哥霍去病更是驰骋漠北的大汉将军,他一生

  • 巫蛊之祸,太子刘据怎么做,可以反转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向飞美食记标签:刘据

    自古宫廷政变,成则李世民,败则刘据。谋权篡位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一旦开始,就如启动了马力巨大的绞肉机,不是绞死别人就是被绞死,绝无反悔之理。储君自全之道,古来有二。一就是及早培养亲信势力,特别是要勾连每天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天子近臣,成尾大不掉之势,让皇帝虽然膈应帝储矛盾,却投鼠忌器,不敢随

  • 刘据没有当皇帝,却成为汉武帝一生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叶公说史标签:刘据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无论是多么伟大的帝王都在一件事情在栽了跟头,就是现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面,比如说扶苏和胡亥手足相残,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清朝的九龙夺嫡。由此可知无论是秦始皇,李渊还是康熙都没有走好这一步。汉武帝年近三十岁的时候才得到了长子刘据,刘拒一出生汉武帝便让人写下了《

  • 雄才大略、圣主帝王的太子——刘盈、刘据、李承乾、朱标、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刘据

    刘邦的太子——刘盈,汉武帝刘彻的太子——刘据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每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就有一个相对平凡的太子,作为雄才大略帝王的太子,自然压力山大,毕竟他们的父皇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样英明,然而他们的父皇却忽略了一个因素,雄才大略、优秀的圣

  • 汉武帝逼死刘据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字句的青苔标签:刘据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在位54年,好评如潮。特别是打击匈奴,打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为后人所赞颂。然而晚年的时候却发生了巫蛊之祸,逼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据,造成了人间惨祸。那么汉武帝晚年为何要逼死太子刘据呢?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始末。巫蛊之祸征和二年,公孙贺之子被人告发,说是用桐人木偶诅咒汉武帝。

  • 汉武帝临终之前,知道刘据含冤而死,为何不立刘据的孙子为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刘据

    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这个人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里面有天子之气。为了以防后患,汉武帝拖着病体,直接下令,要处死长安监狱内的所有囚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当汉武帝派去的人

  • 钩弋夫人为何被杀?汉武帝布局中有何漏洞?引发霍光轻易废立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钩弋夫人

    晚年的汉武帝的确有些昏聩,他将自己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刘据给逼死了,转而让自己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登基称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无论是从家族的延续还是从国家的稳定,让8岁的孩子登基,都不是明智之举。然而汉武帝别无他法,他一生只有6个儿子。这其中老大刘据是太子,被他给逼死了。幼子刘弗陵继位为

  • 靠完美的设计和策划成为太子的母亲,22岁的钩弋夫人死得冤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钩弋夫人

    最近总是听到有人讲这样的励志故事。儿子说:现在是拼爹的时代,有一个好爹,注定赢在起跑线上?爹说:那我就让你赢在起跑线上。爹找到花旗银行的总裁,说: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总裁说:不需要,我这里有太多总裁。爹说:可他是石油大亨的女婿。总裁说:那可以。爹找到石油大亨,说:有一个优秀的年轻人想娶你女儿。石油

  • 汉初女性为何频登政治舞台,武帝赐死19岁钩弋夫人,多么痛的领悟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钩弋夫人

    导语:汉初女性为何频登政治舞台,汉武帝经历了什么,,残忍立下立子弑母制。多么痛的领悟!历史题材影视剧《汉武大帝》其实就是一个男人和女人争夺权力的剧情,自汉建立以来,先后出现了多个皇后皇太后专权擅政的局面,在剧中汉武帝立8岁的刘弗陵为太子,赐死年仅19岁的钩弋夫人,汉武帝忍痛割爱帝立下了残忍的“立子弑

  • 钩弋夫人死后,汉昭帝将其厚葬,没想到多年后被盗墓贼盯上了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钩弋夫人

    首先,笔者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谁是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是汉昭帝的生母,汉武帝的宠妃,亦称为赵氏。赵氏与汉武帝的相遇,可以说是古代宣传行业的一个名作。那时候,汉武帝恰逢外出,结果被赵氏等人知晓,遂传出“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就是说她是一个奇女子,寻常人驾驭不了。而且还传出她出生至今手掌还没有展开过,只有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