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同为汉文帝的女儿,待遇为何却有天渊之别?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同为汉文帝的女儿,待遇为何却有天渊之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甲一方文史 访问量:633 更新时间:2023/12/8 3:20:20

在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是一个十分有作为的皇帝,其在吕氏倒台之后被奉为新君。

在登基之后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著名的文景之治,让西汉的国力得到了恢复,为之后汉武帝的大规模征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对于汉文帝的私生活,历史上也有颇多赞誉,他并不是一个特别喜好女色的皇帝,和自己的皇后窦夫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十分融洽的。

他一生中子女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有记载的女儿更是只有两位。

汉文帝的两名女儿分别是大名鼎鼎的馆陶长公主以及绛邑公主,她们两人的地位和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汉文帝如此区别对待自己的两位女儿呢?

一、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出身差别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在汉高祖十一年的时候,刘邦亲征陈豨之后将代国的土地赏赐给了八岁的刘恒,封其为代王。

自此之后刘恒便一直在代国生活,在其成年之后逐渐掌握了当地大权,他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让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让刘恒有了不错的名声。

不过此时西汉政府的大权掌握在吕后的手里,刘恒似乎和皇位隔着十万八千里。

史书记载刘恒在代国生活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位王后,他们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这时的刘恒生活倒也快活。

此时在皇宫中有一位窦姓宫女刚刚进宫,被安排在吕后身边伺候,这就是未来的窦皇后。

当时宫中宫女众多,吕后便想将一些宫女赏赐给各地的诸侯王,窦氏也在这份名单之中。

由于窦氏本是清河郡人,距离赵国的距离更近,因此其用金钱贿赂了宦官,希望能够被送到赵国。

但是宦官之后却忘记了这件事情,窦氏被分到了代国。

虽然窦氏对于这个安排有百般不情愿,但是身份低微的她是没有可能违拗这一命令的,只能随其他人到了代国。

当时刘恒在接纳这批宫女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窦氏。

两人的感情很快升温,窦氏也很快就为刘恒生下了一个女儿,刘恒为其取名为刘嫖,这便是之后的馆陶长公主。

后来得到刘恒独宠的窦氏又为刘恒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刘刘武,他们就是未来的汉景帝以及大名鼎鼎的梁孝王。

在这段时间里,刘恒的王后也为其先后诞下了四个儿子,但是她和其四子一样不明原因地相继暴毙,在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王后的去世让窦氏成为了实际上的王后,不过直到刘恒登基称帝之后才给了她正室的名分。

因此馆陶公主便成为了汉文帝的嫡长女,这个身份在古代是极其尊贵的。

而刘恒另一个女儿绛邑公主的生母在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其身份有可能十分低微,也有人推测其可能是已故代王后的女儿。

但是无论如何,其身份都是远远比不上馆陶长公主的。

二、馆陶公主在文景两朝的权势

因为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的出身不同,因此她们在文景两朝中能够掌握的资源也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汉文帝刘恒在代国的时候十分宠爱窦氏,他也将这份爱意中的部分转移到了大女儿刘嫖的身上,这让刘嫖从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刘恒登基之后,大臣们劝他册立太子,窦氏所生的刘启由于性格仁厚,得到了朝中大臣的广泛支持。

汉文帝知道立储对于政局的意义,因此也接受了这一建议。

在刘启被封为太子之后,其生母窦氏也被封为皇后,之后刘恒便将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封号。

按照汉朝的制度,所有的公主在成年之后都会被封为县公主,即使皇后所生的嫡女也并不例外。

只有特别受到皇帝喜爱的,才会被加上长公主的封号,长公主的身份和诸侯国王是相同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恒对于刘嫖的偏爱。

在汉文帝在位末年,窦氏因为眼疾双目失明,逐渐失去了汉文帝的恩宠,馆陶长公主成为了她难得的依靠,这也让母女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

在汉文帝去世之后,窦氏被尊为皇太后,她和窦氏族人成为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重要助力,这让其权势达到极盛,馆陶公主的地位也变得更加尊崇。

在保持和母亲良好关系的同时,馆陶长公主也明白自己的弟弟才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她也会用许多方式来讨好自己的弟弟。

她在汉景帝在位时期经常从民间网罗美女,并将她们送给汉景帝充实后宫,这让这对姐弟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

得到汉景帝欢心的馆陶公主在大臣中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朝中的风云人物。

此时的馆陶长公主已经开始享受这种权倾朝野的感觉,她担心在汉景帝离世后自己的影响力会下降。

因此其便打算将自己的女儿陈氏许配给景帝所立的太子,来保证自己在下一朝的尊崇地位。

在开始的时候她本来想将女儿许配给刘启宠爱的栗姬之子刘荣,但是栗姬一直对馆陶公主送给景帝美女一事耿耿于怀,因此并不答应这门亲事。

于是馆陶公主转而去向王夫人求亲,两人敲定了刘彻和陈氏的婚姻,并联手策划了刘荣被废事件,刘彻成为了新太子。

这让馆陶公主摇身一变成为了未来皇帝的丈母娘,保证了其在后朝的政治地位。

和馆陶公主在文景两朝的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绛邑公主在历史上的默默无闻。

她在出嫁之后便彻底淡出了西汉的政治中心,而这和她的婚姻不无关系。

三、绛邑公主失败的政治联姻

现在我们所说的绛邑公主并不是刘恒另一位女儿的封号,当时她被许配给了绛侯周勃之子周胜之,因此其便被叫做绛侯公主,或者绛邑公主。

熟悉西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刘恒的上位和周勃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握了朝中大权,并且隐隐有让吕氏取代刘氏的趋势。

但是在吕后去世之后,诸吕没有把握住机会,被周勃、陈平等人用计铲除,稳定了西汉的政局。

在击败诸吕之后,周勃从众多皇子中选择了和吕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代王刘恒继位,这让周勃在朝中拥有了极高的地位。

因此刘恒在登基之后不久,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这是一个明显的政治联姻。

刘恒希望改善自己和周勃的关系,周勃也希望借此赢得文帝的信任。

不过周勃之后还是被人弹劾说有谋反的意图,被抓捕下狱。

在营救周勃的过程中,绛邑公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之后虽然周勃被无罪释放,但是其在朝中的影响力却一落千丈,不复之前的风光。

因此汉文帝也就没有继续讨好周勃的需要,绛邑公主在汉文帝心中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在周勃失势之后,其子周胜之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变化,他开始放纵自己的行为,这让他最终酿下大错,竟然失手杀了人。

此事在《史记》中有如下记载:

子胜之代侯。六岁,尚公主,不相中,坐杀人,国除。

按理说驸马犯罪之后,汉文帝是可以免除其死罪的,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甚至还取消了周勃家族的封国。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汉文帝心中其实一直对周家心存芥蒂,绛邑公主在他心中的地位想必也受到了影响,她显然不可能获得到馆陶公主那种恩宠。

在我们思考历史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用当代的眼光来审视古代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她们理应获得一样的爱,但事实上尊卑有别的身份让她们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差距。

馆陶公主是皇后窦氏的长女,其出生的时候正是汉文帝和窦氏情感最为密切的阶段,因此其得到了无匹的宠爱,更是被封为了长公主,地位和诸侯王相同。

之后她还和窦太后以及汉景帝保持了密切的关系,这让她在文景两朝拥有不俗的影响力,这也让她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当权者自然不能忽视她的存在。

反观庶出的绛邑公主,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许配给了周勃的长子周胜之。

这是一桩十分典型的政治联姻,这种将女儿当筹码的行为就已经显示出汉文帝对于绛邑公主的轻视了。

之后周勃和周胜之的行为又引起了汉文帝的不快,周勃被贬官,周胜之更是被处以死刑,这让周氏势力一落千丈,没了依靠的绛邑公主自然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她之后的生活想来也是很悲凉的。

标签: 馆陶公主

更多文章

  •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同为汉文帝的女儿,为何待遇有着天渊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馆陶公主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在吕后的帮助下剪除了彭越、韩信等异姓王,又忙不迭地把自己的子嗣封到各地为王,以期刘家能够江山永固。虽然汉也是中央集权的皇朝,但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也同时存在。刘姓皇子们都有自己的封地,成为一地掌握实权的诸侯,这种分封制导致了后来的八王之乱,这里就不多说了。刘邦死后,吕后专权,诸吕势大

  • 同样身为皇帝的姐姐,怎么平阳公主的权势,远不及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馆陶公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人获得成功,虽然与个人的努力有关,但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看过《美人心计》和《大汉天子》两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馆陶公主和平阳公主都是汉朝的长公主,但两人在朝廷中的权势以及影响力上却大不相同。平阳公主作为汉武帝的亲姐姐,权势却远远赶不上馆陶公主,这是为什么呢?馆陶公

  • 她是汉武帝的亲姑姑,又是汉武帝的丈母娘,她就是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馆陶公主

    刘嫖是汉文帝与窦皇后的嫡长女 ,汉景帝的同母姐姐。馆陶公主是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故又称堂邑大长公主。汉文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称馆陶大长公主,又称窦太主(汉代母系遗风,如汉武帝太子刘据之母为卫子夫,所以又称卫太子)。刘嫖的父亲汉文帝刘恒登基数月后

  • 汉朝的馆陶公主有多受宠爱?能被称为“窦太主”?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馆陶公主

    电视剧美人心计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即使没有看过的也应该听过的吧!小时候小编可是很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呢,常常都是边看电视剧边写作业的,不过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大家不要学小编哦!里面的女演员都好漂亮呢,造型也很好看,里面的女主角人好看造型也好看,她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从底层一步步的走向高位,把持权政

  • 西汉的馆陶公主和大唐的太平公主谁更加有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浪人说史标签:馆陶公主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对两位公主有个简单的了解,先来说说馆陶公主。馆陶公主馆陶公主确实不简单,他是汉文帝两个有记载的女儿之一,汉文帝刘恒的众多子女中,有记载的女儿只有两位,其中就有馆陶公主刘嫖,第二个是绛侯公主(因为嫁给了绛侯周勃之子,所以叫做绛侯公主)但是有名字的只有馆陶公主了,她还是汉朝

  • 馆陶公主和绛邑公主都是汉文帝之女,为何只有馆陶公主青史留名?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馆陶公主

    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不仅自己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还有一个十分出名的女儿,一样也是在历史上留名了的,这个女儿就是我们熟知的馆陶公主,她可是汉武帝刘彻的岳母,汉武帝当初能够当上皇帝,与她息息相关。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刘恒可是有两个女儿的,除了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之外,刘恒还有一个女儿名叫绛邑

  • 馆陶公主选女婿的无奈:要么奸佞,要么有缺陷,要么声色犬马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馆陶公主

    刘彻能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后来的汉武帝,离不开馆陶公主的大力推荐。她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将自己女儿推上皇后的宝座。在被栗姬拒绝后,小刘彻就成了馆陶公主理想中的女婿。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对于她是如何选中刘彻的过程,描写得都极为简略。好像除了太子刘荣,馆陶公主理所当然的就应该选择刘彻。要知道,除了刘

  • 汉文帝仅有两个女儿,为何馆陶公主备受宠爱绛邑公主却无人问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馆陶公主

    条条大路通罗马,女人成功途径多。有的女人背景一般,完全靠自己打拼,成为后宫主宰,皇帝专宠,进而权倾天下,如慈禧太后、武则天、杨玉环。有的女人关系硬、有资源有后台,轻轻松松上位,成为后宫老大,如清朝的隆裕太后和我们本文说的馆陶公主刘嫖。馆陶公主之所以受皇帝宠爱,是因为有个给力的母亲。换言之,那个年代是

  • 绛侯公主和馆陶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馆陶公主

    汉文帝一共只有两个女儿,但是两个女儿自小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馆陶公主生前受到待遇极高,受到多方宠爱,而绛侯公主却几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卒年都没有记载下来,同样都是亲生女儿,为何两人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多?馆陶公主的母亲是当朝皇后,是为嫡传,而绛侯公主只是庶出,甚至后世都没有记载她的母亲是谁,

  • 才女班昭去世,既非皇帝更非皇族,为何专权太后素服举哀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班昭

    历史的尘埃,遮不住群星璀璨!“明月揽西楼” 邀您看故事、学历史、知得失!公元117年,北风呼啸的洛阳城,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的东汉太后邓绥,一身素服、一脸哀容的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方…………。难道是国丧?可即使皇帝驾崩,以邓太后身份也断然不会亲自举哀送葬。原来邓太后哀悼的,是她此生最重要的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