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年,汉元帝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可是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见面,就命令尚方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为了得到皇帝的青睐,被选中的女子之中有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没有一个不运用各种方法贿赂画工。唯独王昭君家境贫寒,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分文未给,使毛延寿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毛延寿没有得到贿赂,不但把王昭君画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痣,丑化了她的容貌。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5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王昭君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口欢乐团聚的时光,愁思如麻。信手拿过琵琶,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这就是著名的《五更哀怨曲》。
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当时的皇帝汉元帝已经40多岁了,由于纵欲身体衰弱不堪。王昭君虽然是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而已。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按理要轮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时候,而且即使轮到了又能怎样?王昭君可能也就这样湮没于后宫之中。但是一件外交上的事情改变了王昭君的一生。
这事要先从汉代时最大的敌人说起——匈奴。先皇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代处在一个强盛的时期。但边疆的匈奴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干脆发生内乱了,5个单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在这5个单于中,有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了一番后,决心跟国力强盛的汉朝示好。
于是,呼韩邪单于就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由于呼韩邪单于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不仅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呼韩邪单于,还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等到呼韩邪单于回去的时候,汉宣帝又派了两个将军带领10000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那时的匈奴正缺粮食,汉宣帝又额外给呼韩邪单于送去了34000石粮食。
呼韩邪单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国看见汉代对呼韩邪单于这么好,也都争先恐后的同汉代打交道。汉宣帝驾崩后,他的儿子刘奭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宫的汉元帝。汉元帝登基没几年后,当年将呼韩邪单于打败的郅支单于屡屡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代派去的使者。为了维护国土,汉代出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从此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跟汉朝的关系也很好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这次他提出了和亲的要求。
“和亲”的建议原本是汉高祖时娄敬德提出的,当时的形势是匈奴强汉弱,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一直都是挑一个宗室的女儿假做公主嫁出去的。不过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一个宫女给他。原因可能是汉元帝时已经汉强匈奴弱,没必要一定挑皇亲国戚的女儿,皇亲国戚的女儿们毕竟不多,宫女则多的是;再者,呼韩邪单于此时就在长安,让宗亲的女儿冒充公主,这么的大事情怎么可能瞒得过他。于是,汉元帝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说:“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宫女们原本在皇宫犹如鸟儿在樊笼,都争着想出去,但一听是要去遥远的荒漠嫁给匈奴,一个个起劲的劲头顿时就没了,没有一个人愿意。但王昭君却动心了。她已经受够了深宫中的幽怨和封闭,也受够了无所事事只能空等时间流逝的感觉。塞外虽苦,毕竟也是宫外,即使是孤苦荒漠,也总比整天闲坐在宫廷中耗费青春好得多。因此,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