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睿宗朱祐杬: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走向,但史书上却成了嘉靖的背影

明睿宗朱祐杬: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走向,但史书上却成了嘉靖的背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闲来唠史V 访问量:3657 更新时间:2024/1/19 19:57:04

明睿宗朱祐杬,史书上称其为睿宗兴献皇帝。他是嘉靖皇帝朱厚的父亲。他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却在死后成为了皇帝,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能与之相比的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不过朱标也只不过在冥冥中有了四年的封号,与朱祐的封号一直沿用至今,有着太大的差距。说他是明朝独一无二也没有什么不妥。朱厚即位后,围绕着要不要让自己的亲生父亲成为名义上的亲生父亲,掀起了后世称之为“大礼议”的政治狂潮。由此不仅在官场上造成了一次次地震,很多官员被罢免,又有很多新贵登上政治舞台,而且这直接造成了一次遍及礼制、经济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嘉靖朝的这些举动直接影响到了明朝后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可以说是革新,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破坏,是明朝历史的一个重要支点或节点。而引起这次历史动荡的朱祐杬在史书上的记载却非常有限。他其实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翻开《明史》,朱祐杬并没有被列入本纪中,而是被放在了列传的第三篇,位于明朝历代妃嫔之后,众多皇子、藩王之前。他与懿文太子朱标单独占有一篇,这也表示着他的地位。虽名为皇帝,但是没有实际登基过,不能与历代皇帝相提并论。当然因此,也比明朝的太皇太后、皇后、妃嫔的地位要低。但是他又不同于明朝的其他藩王。所以单独拿出来放在他们的最前面。可以说朱祐杬是诸侯中的王者。

但是翻看内容,其实相关记载非常有限。他的传记篇幅非常多,占比也很大,但是其中主要的内容却并不是在介绍他的事迹,而是介绍大礼议的过程。只能说是与他相关。估计清朝的史学家在书写他的传记时,实在可采用的内容太少,于是便将嘉靖朝的很多史事融入到里面。既是在彰显其不同,同时又是一种无奈之举。

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他的母亲是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朱祐杬被封为兴王。弘治四年在德安建立府邸,后来又改到了安陆。直到弘治七年时,朱祐杬才就藩,搬到安陆的兴王府居住,开始正式就任兴王。

在往来安陆走的路上,还发生过一些比较玄虚的事件。可能是巧合,然后后人相传附会。《明史》中称,朱祐杬到达龙江时,有慈鸟数万围绕着大船鸣叫不止,到达黄州时,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当时人以为是祥瑞之兆。意思是,后来朱厚熜继承皇位,在此时已经有所预兆。当然这些东西多是后人附会,可能只是发生的一次随机的自然事件。为了给朱厚熜即位渲染,他父亲经历过的每件事都成了有寓意的事。

朱祐到达安陆后,给弘治皇帝上了一封,表达了下他对孝宗一系列安排的感谢。其中还提出了五条针对当时政局的建议,得到了弘治皇帝的赞赏。弘治皇帝也因此对这个弟弟另眼相看,对他的赏赐也超越其他的兄弟。其实万贵妃时,曾经一度想要立朱祐杬为太子。很长一段时间内,睿宗朱祐杬与孝宗间是一种敌对的关系,属于不同的政治派系。两人要是和睦相处,毫无芥蒂,这个真的很难。《明史》的叙述还是站在朱厚的角度,虽然此处没有提到他,但是他的影子始终都在。朱厚的皇位按照当时的认识其实是继承自明孝宗。他的父亲能够得到明孝宗的极力赞许和另眼相待,说明朱厚熜继位更加名正言顺,更加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

朱祐杬到达安陆后,便过上了藩王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其他的藩王大同小异,吃饱了睡,睡醒了吃,中间再夹杂一些打发时间的活动。朱祐杬特别喜欢读书,钟情于收藏古玩。他不像后来的福王那样生活奢靡,属于清净自然,不近女乐,安安分分,不随便大的酒宴或祭祀活动。当时湖广的风俗治病更偏向于巫医,而不是正经的医术。他于是广发良方,制造良药救助病人。他的长史向他贡上所著的《六益》,朱祐杬非常高兴,赐给了他很多金帛,并将此书悬于宫门,以表示重视之意。在他的府邸前有一阳春台,多次与群臣登台赋诗。至正德十四年去世。而两年后,他的儿子便成了皇帝。只能说朱祐杬没有那个当太上皇的福分。

朱祐其实在史书中非常没有自我,他的一切记载其实都是为了服务儿子朱厚,为其即位做背景或者陪衬。像这个记载虽短,但是五脏俱全。史书上短短的两段小字,却描述了一个完美的兴王。他有独特政见,能够得到先皇赏识和另眼相看,又在乎民生,关心百姓的健康和生活,重视文治,鼓励儒学的发扬,同时又有才学,能够与士大夫赋诗。这样一个完美的朱祐生出朱厚熜这个明主也是理所当然,而他也当得上睿宗兴献皇帝这一庙号。有这样的父亲,才有了这样的儿子。而有了这样的儿子,他的父亲才显得与众不同。其实细思起来,也是挺可悲的一件事。

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朱祐

更多文章

  • 辅国将军朱祐椋案:在宗室和大臣之间,明世宗选择了偏袒自家亲戚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朱祐

    前言:很多人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当年对安南胡朝发起的灭国之战,这一战使得安南国变成了大明王朝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很多人也知道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宣布从交趾撤军,重新承认安南为明朝藩属国。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安南莫朝创立者莫登庸在嘉靖年间向明朝投降,被封为世袭的安南都统使。当时是嘉靖十八

  • 朱祐樘:万人之上的皇帝,却提倡一夫一妻,自己一生践行

    历史人物编辑:老生说史标签:朱祐

    朱祐樘:忠实践行一夫一妻制,被童年阴影支配一生的悲情皇帝都说满清最容易出痴情的皇帝,像皇太极专宠海兰珠,福临跟董鄂妃的故事也是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包括像甄嬛传里面的年妃,并不像电视剧里那么嚣张跋扈,在历史上雍正帝极为宠爱。可这些皇帝还是免不了三妻四妾,历代皇帝也只有明朝的朱祐樘跟张皇后真正做到了一夫一

  • 因怨生恨不惜害人的庶人朱祐橏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朱祐

    嘉靖二十九年,位于河南怀庆府的一个郑王府宗室朱祐橏突然给北京的皇帝嘉靖皇帝写了一封举报信,举报时任郑王朱厚烷四十多条大罪,要求皇帝严惩朱厚烷。这个宗室朱祐橏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敢告发郑王?这个朱祐橏不是普通百姓,他是明朝宗室,是朱元璋的后代,出自郑王一脉。而郑王源自明仁宗朱高炽庶次子朱瞻埈。朱高炽继位

  • 明朝中兴之主朱祐樘循规矩蹈,为何却培养出荒唐的朱厚照?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朱祐

    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为大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后人称他为明朝中兴之主。他为人性格谦逊,循规矩蹈,善于纳谏,也赢得朝臣的赞扬。据说,朱祐樘在年幼之时曾被藏于西宫之中,当时的内阁首辅商辂向明宪宗朱见深上谏立朱祐樘为太子,并让朱祐樘接受皇子教育。朱祐樘第一次见到朝廷群臣时年仅6岁,却对朝臣恭恭

  • 中国明朝第一好皇帝朱祐樘一生只娶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青史君呀标签:朱祐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幼年虽然是正在皇宫里面但是一直隐姓埋名,到了六岁的时候他的亲生父亲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位皇子,他就是历史上仁爱厚道的一代明君朱佑樘。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

  • 为何明朝帝王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厚照等寿命都不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朱祐

    导读:明仁宗朱高炽执政不到一年,47岁去世;明宣宗朱瞻基执政十年,38岁去世;明孝宗朱祐樘执政十八年,36岁去世;明武宗朱厚照执政十六年,31岁去世;明光宗朱常洛执政不到一年,因红丸案38岁去世。大明王朝帝王普遍寿命较短,如果剔除洪武万岁朱元璋(71岁)、明成祖朱棣(65岁)以外,明朝其他十四位帝王

  • 朱祐樘:一生独宠一人,被称为明朝第一好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杨仔爱文史标签:朱祐

    大明皇帝明孝宗乃是朱祐樘,他是明宪宗的第三个儿子,他在位18年,是明代的第九位国君,他在明朝中属于执政很稳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人心稳定,社会稳定,政局稳定,一切看起来都比较稳定,在他执政期间几乎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波动。说起朱祐樘的童年经历,朱祐樘和父亲朱见深一样经历了坎坷和不幸,在土木堡之变中,年仅

  • 为什么朱厚熜会即位,而不是朱祐槟、朱祐楎!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朱祐

    根据朱元璋亲自编订的《皇明祖训》明确的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所以,按照祖制,朱祐槟、朱祐楎两位藩王是完全没有资格继承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的。明武宗朱厚照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他当皇帝期间算是白忙活了,什么事儿都干了,连亲自上阵杀敌(与鞑靼有一场大战被史书淹

  • 万贵妃没有谋害朱祐樘,一切都是朱见深暗中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朱祐

    明宪宗朱见深时代的很多宫廷故事都传到了民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话题中关注度最高的,便是万贵妃暗中谋害明孝宗朱祐樘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很多后世的文人以笔记形式收录,甚至被清朝写入了《明史》的章节之中。可是仔细查阅《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后可以发现,这两本官方史料中关

  • 小小辽东太守,为何能降伏鲜卑乌桓?祭遵之弟祭肜凭胆略威震北方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祭遵

    西汉末年,王莽意图篡汉立新,由于集权过多、权力分配不当,触及权贵阶层的深层次利益,以致惨败身死。一时间天下纷乱四起,绿林、赤眉各路豪强揭竿而起,天下盗贼横行、四境不宁。此时的颍川郡颖阳县,道旁一座墓园中,寂静阴冷、野无烟火,一位少年独自守候在墓旁。每当有人从此经过,都惊讶于这位少年的孝道,即便是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