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公然射杀李敢,汉武帝不予追求:血亲复仇,这事儿不归我管

霍去病公然射杀李敢,汉武帝不予追求:血亲复仇,这事儿不归我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哥爱民 访问量:421 更新时间:2023/12/6 18:15:15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两人,分别率领5万骑兵和数万步兵深入漠北,兵分两路和匈奴展开大决战,史称“漠北之战”。这次战争的目标,是深入敌人腹地,全歼匈奴主力部队。

大将军卫青这边,手下有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校尉公孙敖,都是大汉朝敢拼敢打的一代名将。卫青率领部队穿越大漠,和早已摆开阵仗的匈奴单于本部交战。卫青以兵车稳住阵脚,派遣5000骑兵正面冲击敌人,然后迂回包抄,指挥骑兵从两面包围匈奴单于的部队。

匈奴单于见汉朝军队兵强马壮,难以取舍,于是率领数百精骑夺路而逃,匈奴军队溃败,卫青乘胜追击。卫青自己带领主力部队一路追赶到颜山一带,斩杀敌军一万九千人,但是他的副将李广和赵食其却因为迷路,没能和卫青形成对匈奴单于的合围,匈奴单于逃走。

而骠骑将军霍去病这一边,率领校尉李敢等人出塞之后,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最终摸到了匈奴的老巢去。当卫青正在与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以命相搏时,霍去病这边则抄了匈奴军队的后路,在敌人的大本营砍瓜切菜一般,杀死了无数匈奴王庭的贵族和大臣,而且匈奴左贤王、右贤王都在战争中负伤。霍去病这一支部队取得决定性的大胜利,史书记载: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讯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这一次分兵,其实是汉武帝有意为之。大将军卫青所带领的,都是汉朝成名的老将;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的,则是青年后起之秀。这一仗,霍去病他们运气太好了,所以青壮部队这一边完胜。当然卫青那边表现也不差,面对匈奴主力有准备的遭遇战,取得了斩杀敌军两万人的战绩。

唯一难堪的是成名老将李广和赵食其,在大漠里面走了几十天,最后连匈奴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李广戎马一生,最后连一个侯爵都没能够捞到。唐朝诗人王昌龄写诗赞扬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实际上李广的战绩,颇不如人意。或许另一位唐朝诗人王勃对他的总结更为充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汉文帝曾经评价李广:“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李广生不逢时,如果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凭借李广的本事,就算是封为万户侯也不难。但是在汉武帝这一朝,为什么李广封侯,就那么难呢?因为汉武帝时期,多数为大兵团作战,而李广的运气,确实太差了一点。

李广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实战成绩却不怎么样。史书中提到他经历的七次比较大的战役中,两次取得胜利,两次遭遇失败,还有三次要么是迷路了,要么是没有发现敌人,只能无功而返。李广更加擅长打阻击战,就是守城;但是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全部是主动出击,长途行军深入漠北,李广方向感实在是太差,几乎每一次都要迷路。

漠北之战,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再不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封侯,恐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汉武帝刘彻认为认为李广老了,不适合再参加长途追击的战争。但是李广坚决请战,汉武帝妥协,任命他为前将军。

《史记》记载:“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李广年纪大了,几次运气都不好,汉武帝暗中嘱咐大将军卫青,不要让他担任重大任务。如果让李广独自面对匈奴单于,恐怕结果不理想。

大将军卫青牢记汉武帝的嘱咐,让前将军李广协助包抄匈奴单于,而自己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追击。事实证明,汉武帝的判断没有错,李广迷路失期,导致卫青没能一举挫败匈奴主力。李广回到大本营,大将军卫青责问李广,让他和赵食其写一份书面报告,说明他们为什么迷路,卫青将上书汉武帝,阐明情况。

李广在军队中,享有威望。面子上挂不住,一个人把责任揽下来:“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不是手底下的兄弟们不给力,是自己领导无方,责任在我。李广回到住处,最终引刀。李广临死前留下遗言: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次战役,都没能取得什么辉煌的战绩。这一次有幸能与大将军一起在塞外与匈奴单于的主力接战,大将军让他率领本部从侧翼迂回包抄,但是自己却迷路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而且自己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怎么能够再受刀笔之吏的侮辱呢?

李广死后,他本来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都早死,只有小儿子李敢还活着。李敢在漠北之战中,以以校尉的身份追随骠骑将军霍去病追击匈奴左贤王,表现英勇,夺得左贤王的战鼓和战旗,斩首众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一辈子没能封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李敢却一战封侯,这难道不是命吗?

封侯之后的李敢高高兴兴回到家,却传来了父亲自杀的噩耗。古人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在汉朝还是一个“血亲复仇”很流行的社会,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于是以下犯上,击伤大将军。卫青是一个仁慈的人,逼死了人家的父亲,自然心中有愧,所以卫青并没有追求李敢的责任,而是把这件事下来。

但是另外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这个人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卫青与霍去病,早年都是平阳府的家奴。在领军打仗,建功立业之前,两人身份卑微。霍去病是私生子,他的父亲对他不闻不问,霍去病是在舅父卫青的照顾下长大,他将卫青当作父亲一般看待。不久之后,在一次皇家围猎中,霍去病为舅父报仇,射杀了李敢。

《史记》记载:“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霍去病绝不能纵容自己的下属以下犯上,公然射杀大将军,更何况卫青还是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舅父。于是,趁着一日,汉武帝外出打猎,霍去病便直接将李敢射杀了。

李敢好歹也是关内侯,而且是名将李广唯一在世的儿子。霍去病虽然贵为骠骑将军,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射杀了李敢,怎么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呢?

作为皇帝的汉武帝,不仅没有为李敢主持公道,反而刻意为霍去病的杀人罪行隐瞒,谎称李敢是在打猎中被一头鹿撞死了。汉武帝并没有追究霍去病的责任,归根究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李敢作为一个下属,以下犯上图谋射杀大将军卫青,本来就是死罪一条。其次,霍去病贵为骠骑将军,而且汉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深得汉武帝的喜爱。

霍去病少年英雄,十七岁就敢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河西之战,霍去病歼灭和招降匈奴十万人,汉朝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开辟丝绸之路。漠北之战,霍去病消灭匈奴主力七万余人,封狼居胥,官拜大司马。这样的一位猛将,汉武帝又如何会因为区区一个李敢而追求他的责任呢?

更何况,按照血亲复仇的传统。李敢为了给父亲李广报仇,打伤了大将军卫青;霍去病为了给舅父卫青报仇,射杀了李敢。在一个血亲复仇盛行的社会风气之下,霍去病的所作所为,反而为人所称道。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标签: 李敢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霍去病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汉朝的天降紫薇星,他为汉武帝解决了匈奴的心头大患。人人都说,如果霍去病可以多活两年,说不定就能把匈奴彻底消灭。然后,他还可以为汉朝开疆拓土,说不定我们现在都不用学习英语了。当然,这只是现在人们的一个玩笑话。不过这也足以说明,霍去病在中国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是有多高。不过,人无完人这句话从来不是

  • 霍去病射杀李敢并非为卫青出气,是为安刘彻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与卫青并称为西汉武力巅峰的代表人物。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们很推崇霍去病,也使得他的各种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在网络上形成了相当大的粉丝群体。在霍去病的故事中,有一段射杀关内侯李敢的故事让历史爱好者们感到难以置信,引发后世文人的讨论和

  • 名将李广自杀,儿子李敢为其报仇被杀,孙子李陵更是客死他乡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李敢

    引言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的时代,不仅完成大一统制度的定型与确定,更是对于北部最大的威胁,匈奴展开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反击,开始强汉帝国的模式,为这个古老民族打出自己的尊严与性格。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其中有无数将门,因军功而兴盛一时。但也有将门也是无奈陨落。今天就说说其中比较有名,也比

  • 李敢:西汉名将,死后736年,他的后代建立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小金达人部落标签:李敢

    前118年,霍去病射死李敢。736年后,史书记载:李敢的后代建立唐朝,这是一个强大王朝,延续289年,开创盛世。李敢,“飞将军”李广第三子,骁勇善战,是汉朝一颗将星。前123年,李敢追随李广征讨匈奴,因“西域通”张骞迷路延误战机,导致李广陷入重围。左贤王的4万骑兵包抄而来,与汉军展开搏杀。李敢率几十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掉李敢?霍去病杀了李敢有什么后果吗?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西汉大将,而李敢在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可是霍去病却在李敢没有违规违纪的情况下将其杀死,还是在汉武帝狩猎的时候当着汉武帝的面前杀的,在古代这可真的是很大胆呀,但是当时霍去病正是最风光最受宠的阶段,而且霍去病的性格一向都是这样的。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掉李敢?李敢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曾

  • 霍去病杀了李敢,汉武帝为何明目张胆的包庇?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李敢

    公元前118年23岁的霍去病一箭射中了李广的幼子李敢,李敢被爆头当场而亡。事发后,汉武帝却明目张胆的包庇,传下去,他是被鹿角插死的。不料司马迁却无情的揭露了真相,凶手是霍去病,汉武帝包庇。按理说,汉武帝金口玉言,他选择了包庇,无人敢质疑。那么李敢的死因在历史上很明确,就是一头鹿。图片来自网络可司马迁

  • 霍去病为何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李敢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好几个辉煌的朝代。时至今日,人们回想起来,仍然会对其感到向往,其中一个就是汉朝。俗话说:“一汉敌五胡”,这句话表示汉朝军事实力之强盛,丝毫不怕匈奴的来犯。汉朝的军队终结了秦朝时,士兵们使用青铜武器的传统。更加锋利的铁制武器、盔甲、强弩和战车,让汉军的实力更上一层楼。凭借着这些

  • 一代名将霍去病,当众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响彻天地,出自于二十出头的霍去病。因为他对匈奴作战勇猛,打仗也非常有章法,因此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之所以说汉武帝十分器重他,是因为他当众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汉武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他所犯下的“罪刑”。而霍去病为何要除掉李敢呢?在除掉李敢之后,他又迎来了怎么

  • 霍去病杀了李广剩余的独子李敢,第二年他就死了,死得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敢

    霍去病杀了李广唯一剩存的儿子李敢,第二年他病死了,死的很蹊跷,对于他的死,两千多年来争议不断,据说在漠北之战中,他是喝了病死的牛羊污染的生水,得了瘟疫而死的。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3岁,“绝无后”。“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

  • 霍去病狩猎时一箭射杀李敢,汉武帝却传旨“李敢触鹿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李敢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后,李敢跟随汉武帝和霍去病狩猎。哪知他刚跑了百步,霍去病突然弯弓搭箭,“嗖”一声射杀了李敢。汉武帝见状竟宣告,“李敢触鹿角而亡!”漠北之战,汉军损失10000余人,歼灭匈奴90000余人,不仅匈奴单于本部受重创,左贤王部几乎全部被歼。此战后危害汉朝100多年的匈奴边患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