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为何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

霍去病为何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3/12/6 21:16:25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好几个辉煌的朝代。时至今日,人们回想起来,仍然会对其感到向往,其中一个就是汉朝。俗话说:“一汉敌五胡”,这句话表示汉朝军事实力之强盛,丝毫不怕匈奴的来犯。

汉朝的军队终结了秦朝时,士兵们使用青铜武器的传统。更加锋利的铁制武器、盔甲、强弩和战车,让汉军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凭借着这些精良的装备,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汉武帝数次对匈奴作战,多次深入草原腹地,让匈奴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这么多次的军事胜利,除了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之外,也离不开他

手下强将如云。在汉武帝当政时期,他知人善用,发掘了不少率军打仗的人才,包括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名将。

不过,这几位将领虽然在领兵打仗上,非常有才干,但内部却并非一团和谐。其中,李广和卫青的恩怨,就闹得众人皆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著名的古诗中提到的,就是“飞将军”李广。李广出身名门,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家族世代传习射箭。

在汉文帝时期,李广率军多次抗击匈奴,随后又平定了陇西的羌人叛乱和七国之乱,立下赫赫战功。汉文帝非常赏识他,曾经叹息说:如果李广活在汉高帝的时候,一生的成就定然不止一个万户侯。

《史记》也记载,连匈奴的单于都听说了李广的名声,下令部下:如果俘虏了李广,一定要活捉他。可惜,李广生在了汉武帝的时代,他的光芒被同期的另外两位名将——卫青和霍去病掩盖了。

卫青的出身不如李广,他小时候只是一个牧童,还在平阳公主府中当过骑奴,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他最终立下了无数战功,官至大将军,甚至到了已经“封无可封”的地步。

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既是存在血缘关系,两人平时关系自然很好。他十八岁就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十九岁又指挥了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战功彪炳。

虽然都是很有才干的将领,但各人的领军风格,有着很大区别:李广统率部下,不像其他人那样讲究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他一向以个人魅力打动下属,对待手底下的兵极为宽厚,大家都很仰慕他。

而在制定战术的时候,李广则是“灵感流”的,经常临场发挥,这也导致他的表现十分极端: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对汉武帝来说,李广的这个特点,也是让人有些头疼,所以并没有像对卫青、霍去病那样重用他。

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准备发动漠北之战。这时,李广已经年事已高,汉武帝并不想让他出战,但李广却急于立功封侯,再三请求出征。最后,汉武帝只得同意,但却吩咐卫青不可重用他。

李广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当时,卫青已经得知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准备率军进攻,又安排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另一侧迂回包抄,避免被单于逃走。

但李广并不服气卫青的安排,他也想争取这个当前锋的机会,两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卫青不肯让步,以致于李广一气之下,直接率军前去包抄单于的退路,并没有让人通知卫青。

结果,因为军队没有向导,负责包抄的这两支军队,竟然在草原上迷路了,最后被匈奴单于成功逃走。由于这一仗的失败,李广的性格又过于刚烈,既不愿意受到审问,又认为是卫青故意打压他, 便在卫青的大将军幕府前拔剑自刎。

李广的儿子李敢,当时在霍去病手下当一个校尉,当他得知父亲的死讯后,便要找卫青寻仇,竟跑去把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多年来处事低调,从不仗势欺人,他原谅了李敢的行为,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但霍去病听说自己的舅舅被打了,他年纪轻轻,恃才傲物,觉得李敢这番行为,丢了自己的脸面,就故意在甘泉宫狩猎的时候,一箭将李敢射死。

虽然,霍去病的行为极为嚣张,但汉武帝对霍去病十分倚重,并没有治他的罪。甚至为他善后,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不慎被鹿撞死的。

就在漠北之战两年后,元狩六年(前117年),汉武帝准备再次出动军队,歼灭匈奴单于的主力。可惜,大军尚未出征,霍去病忽然因病英年早逝。

为了纪念霍去病的功劳,汉武帝特意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后来还为包括霍去病在内的六十四位古代名将,立了庙宇来祭奠。

虽然,在和卫青、霍去病两方的争斗中,李广落了下风,不仅自己兵败自杀,就连儿子也因得罪霍去病,而含冤而死,但他却得到了史学家司马迁的格外偏爱。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给李广单独列传,态度甚为赞赏,卫青和霍去病却没有单独立传的待遇,记叙也是平平的流水账。

有人分析,这或许是因为卫青属于外戚,并且他出身贫寒,与出身世家的司马迁很不亲近。

无论如何,这三位名将都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没有他们的存在,边境百姓将一直被匈奴骚扰,永无宁日,他们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无法被否认的。

标签: 李敢

更多文章

  • 一代名将霍去病,当众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李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铮铮誓言响彻天地,出自于二十出头的霍去病。因为他对匈奴作战勇猛,打仗也非常有章法,因此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之所以说汉武帝十分器重他,是因为他当众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汉武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他所犯下的“罪刑”。而霍去病为何要除掉李敢呢?在除掉李敢之后,他又迎来了怎么

  • 霍去病杀了李广剩余的独子李敢,第二年他就死了,死得蹊跷?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李敢

    霍去病杀了李广唯一剩存的儿子李敢,第二年他病死了,死的很蹊跷,对于他的死,两千多年来争议不断,据说在漠北之战中,他是喝了病死的牛羊污染的生水,得了瘟疫而死的。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3岁,“绝无后”。“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

  • 霍去病狩猎时一箭射杀李敢,汉武帝却传旨“李敢触鹿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李敢

    公元前118年,漠北之战后,李敢跟随汉武帝和霍去病狩猎。哪知他刚跑了百步,霍去病突然弯弓搭箭,“嗖”一声射杀了李敢。汉武帝见状竟宣告,“李敢触鹿角而亡!”漠北之战,汉军损失10000余人,歼灭匈奴90000余人,不仅匈奴单于本部受重创,左贤王部几乎全部被歼。此战后危害汉朝100多年的匈奴边患基本解决

  • 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李敢

    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汉武帝打猎。刚到甘泉宫,他突然拉弓搭箭,一箭射死部将李敢。事后,汉武帝却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霍去病、汉武帝剧照霍去病与李敢都是汉武帝的爱将,但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关系更近,因为他的姨妈卫子夫正是当朝皇后。李敢是汉朝名将李广之子,一直在霍去病麾下效力。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呢?故事还

  • 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驿站V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西汉武帝时期最璀璨的明星,然而在光辉的人生道路上却有一个抹不去的污点。那就是射杀了名将李广的儿子李敢。对于这件事情,霍去病是无法否认的!不过他为什么射杀李敢?他杀了李敢之后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我们今天重点讨论这两个问题。霍去病雕像霍去病射杀李敢来龙去脉其实这件事情要说到另外两个关键的人物。卫

  •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却对众人说:李敢被野鹿顶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李敢

    公元前118年,猎场上,霍去病突然把弓箭瞄准李敢,“嗖”的一声箭矢飞出,正中李敢身体,李敢随机倒下,面对此情景,汉武却帝对众人说:李敢被鹿角顶死了!李敢是大将李广的儿子,又跟随霍去病击杀匈奴,屡立战功,霍去病为何射杀李敢,而汉武帝为何还要帮他隐瞒呢?这就要从李广之死说起了。在漠北之战中,汉武帝打算一

  • 霍去病为什么敢在皇家猎场射杀李敢?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敢

    霍去病之所以敢在皇家猎场杀李敢,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他明白杀了李敢汉武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要知道李敢那可是立过战功的人,他还因为打匈奴有功,被汉武帝封为了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杀人都是要偿命的,更何况是杀一个对于国家立有功的侯了。但是,霍去病杀了李敢之后,汉武帝却没有处罚霍去病。可见,

  • 霍去病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敢

    汉将军李广曾历仕三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作为三朝元老的李广,虽然以勇武刚烈著称,且还立下过无数战功,但这些战功都不是很大。成语“李广难封”,正是形容李广尴尬的做官经历。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也是与李广有关。公元前119年,刘彻发动漠北之战。可以说此战,是刘彻有意在栽培卫青,霍去病。刘彻命卫青、

  • 曹操绝境中的都能笑得如此开怀,为何就容不下祢衡和杨修二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祢衡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并不是一个不能容人的诸侯,相反的,他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曹操都会怀有很大的宽容心。毕竟,有才能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有个性的。除此之外,曹操也不是一个被打击就产生气馁,颓废心态的诸侯。相对的,曹操接受打击能力还是蛮强的。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刘备和孙权联手所败。但是,在

  • 奇怪,曹操为何杀杨修,却不杀骂他的祢衡呢?明白这点你就懂了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祢衡

    杨修很聪明,为什么曹操却把他杀了,那个朝他破口大骂的祢衡他却为什么不杀呢?先来说一说海瑞和嘉靖的故事,或许对同学们有启发。古代骂皇帝的不少,譬如商朝的比干骂纣王,商纣王没有想那么多,一挥手就把比干给杀了。到了明朝时,冒出一个叫海瑞的,这人是个驴脾气,谁也不听劝。眼看着嘉靖皇帝一心沉迷炼丹升仙,成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