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京大石虎胡同和李广桥真的与汉李广将军有关系吗?

北京大石虎胡同和李广桥真的与汉李广将军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鱼侃史 访问量:1437 更新时间:2024/1/2 19:12:19

#在头条看世界#

在德胜门内有个大石虎胡同,穿胡同东走钻出金奖胡同就到了柳荫街,据说以前这里有一座李广桥。查其来源时,老金就在网上看到,关于大石虎胡同和李广桥有了这样的传说:

大石虎胡同西口今天的样子

据说汉朝的大将军李广,为了抵御匈奴曾经在这里出任右北平郡守,当时这里还是个村庄,常有老虎出没。李广有一次夜里巡逻,黑幕中发现一只蹲踞的老虎,李广善骑射,就是一箭射入老虎头部,结果近前一看,是一块像老虎蹲踞状的石头,箭已经深深嵌入石头之中,后来再射两箭,却再也深不进石头里。后来呢唐朝诗人卢纶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塞下曲,大家都很熟悉的,说的就是这点事儿。

唐·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再之后,随着人口的聚集,这里成了居民区,人们把石头雕成了石虎雕像放在胡同口镇守,这个地方也被命名为大石虎胡同。而在李广射虎的地方修了一座李广桥。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真是假呢?

据说以前恭府西边的柳荫街本来是河道,后海的水顺此流至西小海(今天什刹海体校的位置)再到前海和中南海,后来水位下降,河道干了,1952年河道改为暗沟,上铺沥青路,当时的地名称李广桥南街。1965年更名为柳荫街。

老金为此专门买了一张1916年的北京地图进行了对照,大石虎胡同当时就叫石虎胡同,李广桥的位置和石虎胡同中间的金家大院(不是老金家哦)现在叫金奖胡同,而今天的柳荫街在当时还是一条在涛贝勒府和恭王府之间的小河叫南河沿。

1916年北京地图显示石虎胡同、李广桥和南河沿

北京青年报记者曾经从西城区档案馆的资料中,找到了1961年时大石虎胡同西口的照片,胡同口的确端坐着一尊石虎像。后来这石虎雕像就不知道哪去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胡同的居民们有的说雕像是趴姿,有人肯定是坐姿。关于石虎的最终归宿,没人说得清。曾经认为是收到了北京石刻博物馆,而博物馆人员表示:经查证,石刻艺术博物馆内没有来自大石虎胡同的石虎。

1961年石虎胡同西口能看见有一只石虎(图片源自网络)

看到这里老金就有点疑惑,据老金原来了解的一些历史知识,结合现在的网络历史资料显示,汉代的右北平郡和今天北平其实没多大关系,汉代的右北平郡郡城应该在今内蒙古宁城,宁城县也有打虎石,位于黑里河中下游,离黑城不到二十里,因李广射石传说而得名,附近建有打虎石水库。距离黑城村不到十公里,从距离上也比较符合。所以推断“李广射虎”故事发生地最可能是在今内蒙古宁城县甸子镇黑城村附近。有没有宁城的朋友给印证一下?

网上找到的宁城打虎石图片,但感觉这老虎有点大

现在北京大概位置在秦汉时期叫蓟城,是当时广阳郡的郡治所在。而北京现在的石虎胡同和李广桥的由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有位1941年生长于后海南沿的老人邢正德写了一本《银锭桥畔》,里面提到此桥,据说是明代太监李广在这里有宅院一处,为出行方便而建此桥。1916年地图上显示李广桥旁边有个庆王府花园,而隐约佐证了这一点,因为清朝很多有名的王府宅院都是在明代一些府邸的基础上修建。而李广后来因为专权被皇帝查办而畏罪自杀。所以后来居住在这的人开始回避其由来。老金认为关于李广桥的由来应以此为真,而至于石虎胡同应该就是因为石虎雕像而名,而从北京石刻博物馆收藏来看,类似的石虎石狮北京有很多。所以本开始所说的李广射虎故事与这里没啥关系,无非是先有一个牵强附会的,再来几个以讹传讹的,三人成虎,大抵如此。各位看官,你觉得呢?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景帝年间李广任职边郡太守频繁调动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李广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上回对王勃诗句中典故人物——“冯唐易老”的原因做了剖析,引起了百万关注。这回我们探寻“李广难封”的原因,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虽屡立战功,却未能封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从《史记》中,看看司马迁对“飞将军”李广记录和评价。“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 官渡之战失败,袁绍没有听从田丰建议,即使是听了,袁绍也不会赢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田丰

    官渡战役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虽然袁绍在战前共有20万人,但曹操只有5、6万人。 在实际决战中,袁绍出兵超过10万人,应该在11、2万人左右,曹操兵力就很少了,估计只有2、3万人。 但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最大的变数是许攸从袁绍营转移到曹操手中,许攸火烧乌巢的计划

  • 如果袁绍听田丰的,不发动官渡之战而是养精蓄锐,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田丰

    官渡之战是两位英雄争夺北方控制权的重要战役。此战决定谁能成为霸主。战斗的结果谁都知道。曹操以少胜多,乘机而出的袁绍却功亏一篑,将手下的贤能之士尽数杀光。他的儿子没有一个能干的。袁绍战败后退守冀州,不久病逝。曹操一个一个打败自己的儿子,最终统一了北方。一、袁绍的优势在军事实力上,他绝对是拥有最大优势的

  • 三国的田丰是什么级别?袁绍全听他的能打败刚刚崛起的曹操嘛?

    历史人物编辑:沟崖在则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一段时间智谋之士众多,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刘备有庞统、法正、诸葛亮;孙权有张昭、鲁肃、顾雍,吕布有陈宫,袁绍有田丰、沮授、许攸、郭图等。田丰和沮授是袁绍谋士的代表人物,可以称之为谋主。田丰是袁绍占据冀州后,花重金礼遇请出山的,并拜为别驾,可以说袁绍在前期对他是非常

  • 谋士田丰如何展示他的才华?此人为袁绍做了何事,最终的结局是?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时期,四世三公的袁绍一度是诸侯当中综合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位。可是,袁绍最终却在曹操的手中遭受了完败,让自己硕大的基业顷刻付之东流,这是非常可惜的。袁绍失败的原因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善于用人。他帐下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谋士,比如田丰、许攸、沮授等人,但由于这些人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袁

  • 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不仓促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田丰

    导读: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袁绍和袁术哥俩由于四世三公的家室,所以在汉末诸侯中起点最高。否则袁绍也不会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为联盟的盟主。袁绍也没有辜负这样的优势,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带甲数十万,治下经济繁荣、人口众多。颇有成就霸业的底子,可以说袁绍拿了一手的好牌可

  • 有识之士都仰慕田丰久矣,结果笨蛋袁绍弃之如草芥!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田丰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谋士和武将一样,是三国迷们追捧和痴迷的一种职业。例如“王佐之才”荀彧、“鬼才”郭嘉、“毒士”贾羽、“神机妙算”诸葛亮等等,跟那些神勇的武将一样,备受所有的三国迷追捧。而田丰、沮授、许攸、逢纪等等一直是袁绍手下闻名遐迩的谋士,特别是在三国前期,田丰绝对是响

  • 三国中的田丰没有多少人了解,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提起他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田丰

    三国中的田丰没有多少人了解,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提起他的名字三国中的田丰自幼的时候就十分的聪明,而且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失去了亲人,他也在自己亲人的墓地守丧,但是守丧的时间过了之后,田丰还是不笑,他的做法也让许多邻居都十分的佩服,当时的田丰十分的好学,他的大脑里也有许多的知识,当时他在当地也十分的有名,最中

  • 假如袁绍听从田丰建议,不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田丰

    三国时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大乱世,在这段乱世之中,出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国的起始时间,仍然存在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是赤壁之战后,也有人认为是东汉末年时期就开始了。不过对于三国开始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根据三国演义来看,从东汉末年开始,就已经是属于三国时期了。只不过这时候的三国还没有

  • 他与三国田丰同名,刺杀“赵敏”父亲,亲手葬送了元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田丰

    三国时曹操的谋士郭嘉评价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因为性格问题忘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古训,被许贡门客刺杀,成就了郭嘉“鬼才”的名号,也为后人留下无数叹惋。而在元末同样群雄割据,豪杰并起的年代里,有一位英雄,自募义兵,替朝廷平定了席卷整个中原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