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不仓促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不仓促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璐璐说历史 访问量:1858 更新时间:2024/1/26 18:26:33

导读: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袁绍和袁术哥俩由于四世三公的家室,所以在汉末诸侯中起点最高。否则袁绍也不会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被推为联盟的盟主。袁绍也没有辜负这样的优势,占据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带甲数十万,治下经济繁荣、人口众多。颇有成就霸业的底子,可以说袁绍拿了一手的好牌可惜被自己打烂了。不听田丰建议仓促发动官渡之战,使他和曹操之间攻守态势更换。说白了还是性格中的缺陷发挥了消极作用,志大才疏的袁绍即使放到王朝帝王的身上也很难称得上一个明君所谓。这从继承人的犹豫选择就可以看得出来,最后偌大的河北基业便宜了曹操。

可以说从汉末董卓操纵朝政、十八路诸侯起兵纷纷起兵,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谋取私利。整个中原呈现一种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的局面。在这些诸侯当中,袁绍、袁术凭借自己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家世起点最高。袁绍一统冀、青、幽、并四州,称雄河北;袁术更是凭借富庶的淮南,以玉玺为正统妄自称帝。可惜袁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表现还不如袁术最后底盘被曹操吞并。

官渡之战爆发前天下形势

曹操自从陈留起兵,在群雄并起的中原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最终灭张扬、讨李傕、杀吕布、吞袁术的仲家,地盘从西抵西凉、东到大海实力扩充到黄河以北。治下包含兖州、豫州、徐州三州之地,还有南阳郡、淮南以及司隶州东部。这些地区在汉朝鼎盛时期都是富庶之地,但是同样也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经过黄巾军的破坏,再加上军阀混战的反复拉锯这些地区已经人口稀少、土地荒芜。

虽然看起来曹操的地盘不小,但是人口少、贫瘠并且处于四战之地。北有袁绍、南有江东孙策、荆州刘表、汉中张鲁;西有西凉的马腾等人。可以说谁都不是善茬,都对曹操的地盘虎视眈眈。逼得曹操不得不在边境布防,那里有精力、人力发展生产。为了筹集军饷,曹操甚至成了盗墓专业户。所以在官渡之战前曹操是“虚胖“,所以与袁绍相比根本没有优势。

反观袁绍占据河北的冀、青、幽、并四州,战乱较少所以非常富庶。况且袁绍没有后顾之忧,北部的鲜卑轲比能部虽然强盛暂时还比较恭顺向汉朝称臣纳贡。西部的南匈奴比较温顺,东北部的公孙度没有丝毫的威胁。所以袁绍得以占据富庶的河北,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各路诸侯。可以说袁绍在群雄当中的地缘态势是最理想的。如果在求稳的基础逐渐蚕食曹操的地盘,采取远交近攻的方法先把曹操干掉。这样的话袁绍真有一统天下的机会,可惜官渡之战让两者攻守态势逆转。此外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终于在袁绍病逝后被曹操各个击破丧失了河北。

官渡之战田丰建议

田丰是冀州名士,在袁绍占据幽州后被袁绍招揽为别驾。袁绍对田丰还是很信任的,在田丰的辅佐下袁绍得以灭公孙瓒、平定四州一统河北。其实田丰是个很有全局战略眼光的人,但是袁绍由于性格上的缺点优点刚愎自用也不是完全听从田丰的建议。

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回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就担心对自己不利,所以写信给曹操希望汉献帝迁都,曹操才不干呢?田丰建议袁绍长途奔袭许昌、接回天子,然后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绍没听。当刘备背叛曹操、占据徐州时,曹操征伐刘备。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田丰建议袁绍从河北出发偷袭曹操,很有可能一战定天下。但是袁绍以孩子生病为由推脱了,在听到田丰发泄不满后还疏远了田丰。到刘备战败投降袁绍的时候,袁绍又想起起兵攻打曹操。

袁绍这种性格真应了曹操对他的评价:见大义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针对袁绍不合时宜的出兵攻打曹操,田丰的建议是:此时不宜出兵,曹操用兵变化无常不如长期坚守。可以凭借黄河天线和四州的富庶慢慢的耗死土地贫瘠的曹操。同时联络南方各诸侯联合袭扰曹操,让曹操没有精力发展生产。几年之后,曹操必败。但是袁绍不听,典型的刚愎自用。

《三国志》: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小结:

可以说田丰的建议非常中肯,而且贴合实际情况。但是袁绍不听田丰的良谋,在不恰当的时机打了错误的一仗。结果大败而回,袁绍恼羞成怒之下还杀了田丰。再加上袁绍在继承人问题上优柔寡断,在病逝后诸子争位被曹操各个击破葬送了大好局面。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标签: 田丰

更多文章

  • 有识之士都仰慕田丰久矣,结果笨蛋袁绍弃之如草芥!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田丰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谋士和武将一样,是三国迷们追捧和痴迷的一种职业。例如“王佐之才”荀彧、“鬼才”郭嘉、“毒士”贾羽、“神机妙算”诸葛亮等等,跟那些神勇的武将一样,备受所有的三国迷追捧。而田丰、沮授、许攸、逢纪等等一直是袁绍手下闻名遐迩的谋士,特别是在三国前期,田丰绝对是响

  • 三国中的田丰没有多少人了解,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提起他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田丰

    三国中的田丰没有多少人了解,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提起他的名字三国中的田丰自幼的时候就十分的聪明,而且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失去了亲人,他也在自己亲人的墓地守丧,但是守丧的时间过了之后,田丰还是不笑,他的做法也让许多邻居都十分的佩服,当时的田丰十分的好学,他的大脑里也有许多的知识,当时他在当地也十分的有名,最中

  • 假如袁绍听从田丰建议,不发动官渡之战,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田丰

    三国时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大乱世,在这段乱世之中,出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国的起始时间,仍然存在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是赤壁之战后,也有人认为是东汉末年时期就开始了。不过对于三国开始的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根据三国演义来看,从东汉末年开始,就已经是属于三国时期了。只不过这时候的三国还没有

  • 他与三国田丰同名,刺杀“赵敏”父亲,亲手葬送了元朝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田丰

    三国时曹操的谋士郭嘉评价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因为性格问题忘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古训,被许贡门客刺杀,成就了郭嘉“鬼才”的名号,也为后人留下无数叹惋。而在元末同样群雄割据,豪杰并起的年代里,有一位英雄,自募义兵,替朝廷平定了席卷整个中原关中的

  • 田丰死在太实诚:过于实在也会害人害己!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田丰

    春节假期,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会重播,作为评价最高的新四大名著系列的《三国》也不例外,多少观众依旧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有滋有味。今天演的是官渡之战前夕,许攸暗中勾结曹操,力劝袁绍主动出击,袁绍欣然接受建议,下令颜良带军出击。田丰听后大惊失色,慌忙跑来,从当前袁绍和曹操敌我兵力、粮草、居民各方比较分析,劝谏袁

  • 袁绍杀害了三位部下:除了田丰,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郭嘉曾前往冀州投靠袁绍,不过,他却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绍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对此,在笔者看来,郭嘉的这一番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也即袁绍和曹操比起来,最大的差距就在用人上。进

  • 河北多英豪-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田丰

    如果说战将如云是对袁绍的一种夸大的称赞,那谋士如雨,可就是相差无几了,有四世三公名头的袁绍又能懂得礼贤下士,又能懂得与世家妥协,可以说他的政治方针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曹操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一干谋臣,而袁绍身边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也都是深谋远虑,谋国之才,至于决定二人命运的官渡,仓

  • 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如果田丰不死,历史没有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田丰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田丰是东汉末年钜鹿郡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当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而辞职回乡。在韩馥(fù)做了冀州牧后,田丰又在韩馥手下做官,但却因为刚直不阿不会拍马屁而不被重用。韩馥后来被袁绍赶走,袁绍倒是很器重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

  • 汉武帝经济大臣桑弘羊,经济辩论会上舌战群儒,受争议却被肯定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桑弘羊

    据史书上记载,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又好大喜功的皇帝,在位50年期间基本上40年的对外发动战争。那么。这几十年的战争耗费财力巨大,特别的烧钱。又是谁在背后提供浩大的财政支持的呢?他开疆拓土,北逐匈奴,南服滇越,开通西域,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当时的热血青年很是扬眉吐气,纷纷赞叹:厉害了我的国!自汉

  • 桑弘羊:鲸吞天下之财的超级大管家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桑弘羊

    出生在大富之家,未必是坏事。那时候的孩子没有沾染上富二代的恶习,都是以追逐功名为业,什么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美女在他们眼里,还不如青史留名来的实在。桑弘羊就是这样的人。前155年,桑弘羊投胎投得好,出生于洛阳一户富商之家。洛阳是什么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在这里,商业大鳄云集,各种各样的商业手段权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