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被腰斩而死!刽子手都不忍下手!

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被腰斩而死!刽子手都不忍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旧匣子1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3/12/4 12:34:07

看到这个题目,有些朋友不免会诧异。因为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腰斩和最美公主,看起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

这位汉朝最美的公主是谁?

这位最美的公主不是别人,她就是有着“大汉第一美女”的美名的汉武帝长女卫长公主,又称当利公主。

卫长公主的出生,打破了汉武帝不能生育的谣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武帝登上地位。她的出生为汉武帝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因此她一生下来就自带光环,深受其父汉武帝的喜爱。

那么汉武帝有多么宠爱卫长公主

从长公主的名号就能看出她有多么受汉武帝恩宠。在汉朝,公主的尊称是有讲究的。

通常来说,皇帝之女称公主,这是第一种。之后更为高贵的是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而最厉害的则是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其母是皇后卫子夫。但纵观整个汉朝历史,能以帝女的身份而获长公主名号的,唯她一人。

此外,她汤沐邑是东莱郡,这个条件也是她同胞姐妹比不上的。这个地方有着广开盐田的历史,盐业特别发达,并且在齐国时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都特别高。到汉朝,这里仍然是盐业重地,是一个盐邑。

而这样的一个地区,汉武帝大手一挥就把汤沐邑送给为长公主做封地,可见汉武帝对其的喜爱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她可以在这个地区收取税赋。

在一个盐邑收税,这就好比汉文帝为了怕邓通穷死,赐他铜山铸钱自用一样。可以说,汉武帝对这个女儿真的是很上心。

汉武帝既然这么喜爱卫长公主,又怎么会腰斩了她呢?

腰斩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起源于周代,具体实施步骤很残忍,是要将犯人的衣服脱光,裸露出腰部,然后将人控制在一口大铡刀上。另外一人手持铡刀落下,犯人就会“手足异处”。千年来,能受此刑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事给皇家尊严抹黑的人,如唐朝的辩机。另一种是被卷到权力的斗争中去最终不落好果的人,如李斯。卫长公主的死来源于巫蛊之祸,这件事开始是因为丞相之子被告发用妖邪之术诅咒君主。

为此,丞相父子身死。之后汉武帝将案件交给宠臣江充调查。但也正是这个决定引发了后来的灾乱。此人本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时更是利用这个机会报复别人,太子刘据便是他想要打击的目标之一。

因为害怕,太子想要发兵杀死他,却被汉武帝镇压,事败后太子和皇后相继自杀。因为母亲和同胞兄弟的原因,她也受到牵连,被判处腰斩。

为什么会有刽子手难以下手之说呢?

话说卫长公主被处以腰斩时,要脱光衣服。但由于其身份非常尊贵,于是在行刑之前就做好了帷帐,一般人是不允许观看的。

卫长公主美名远扬,江充等人早就等着欣赏公主的酮体。由于卫长公主太过美丽,许多的刽子手都不忍下手,一连换了几个刽子手才将其腰斩。

但策神翻阅了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找不到和这个说法对应的记录,有人说后来汉武帝明白事情真相后建立“思子宫”来表达对她的怀念,可实际上这座宫殿是为自杀的太子所建。

说白了,只是因为没有她具体的离世日期,因此才会有这种说法,但一些资料表明,她在发生祸患的征和二年前就已经离世。因此,这种说法不管怎么看,都不足以让人相信。

标签: 卫长公主

更多文章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婚姻上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卫长公主

    因为她爹是汉武帝。从卫长公主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卫长公主受疼爱的真相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便是卫长公主。对于这个孩子,汉武帝可谓是异常疼爱,甚至到了超出常理的地步。首先,就是这“长公主”的称号。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帝之女只能称作“公主”,只有皇帝

  • 历史上解忧公主为什么要谋杀亲夫,她又嫁给了哪几个男人,结局是怎么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解忧公主

    历代史上英雄都是男儿做,女子所有但是不多,哪些女英雄也是江湖上的女子,要说到深闺女子就没有几个了,更别说皇帝的女儿公主了,说道巾帼不让须眉容易,但是要实现却很难,一般为国家慷慨赴义,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对深闺之中的女子来说,似乎永远遥不可及,都是男子做的,那个刀光剑影,打打杀杀的江湖,毕竟也不是女子所

  • 解忧公主:和亲西域,一生三嫁,牺牲了自己,却守住了一个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解忧公主

    汉宣帝匈奴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后,就不再是威胁了。其中有一位名叫呼韩邪的单于,热爱汉文化,曾多次拜见汉宣帝,表达对他的眷恋。后来,他还请汉元帝做自己的女婿。汉元帝最终选择了绝世美人的宫皇后昭君出塞。虽然心中颇为不情愿,但还是派了一大队浩浩荡荡护送她到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而远离故土的王昭君,逐渐适应

  • 流落异国50年,嫁给祖孙三代,70高龄返乡,西汉奇女子解忧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解忧公主

    人生像一条长长的河,当命运之舟历经悲剧岁月时,惊涛骇浪往往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也唯有强者才会坚定地渡过最后的艰难航程,让曾经的浪漫青春重放艳丽的光芒。大汉高祖刘邦自与匈奴作战遭逢“白登之围”后,深深感知步兵与战车当真难以匹敌漠北那些飘来忽去的骑兵勇士。为了边疆的稳定,汉朝自此开始采取与周边少数民

  • 西汉解忧公主为什么要杀死第三任丈夫?解读公主和亲后的难堪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解忧公主

    西汉时期,在当时的乌孙一带,乌孙王的营帐内歌舞升平,这场由右夫人刘解忧设下的宴席表面上推杯换盏、气氛极好,实则杀机四伏。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西域三十六国同汉朝建立了亲密联系。其中,与匈奴毗邻的乌孙国国力强盛,地理位置大致在现今的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一带。而好战的匈奴曾屡次犯大汉边

  • 解忧公主:名副其实,连嫁3代乌孙王,和亲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解忧公主

    汉高祖白登之围后,大汉王朝创立了和亲政策。“安危托妇人”,用女子来换取和平。汉武帝时期横扫匈奴,暂时结束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也仅仅是结束了与匈奴一国。在这期间,汉朝与其他塞外政权的和亲一直没有断过,解忧公主就是其中一位。解忧公主名刘解忧,是西汉楚王刘戊的孙女。本该锦衣玉食的她,却因为爷爷当年的错

  • 解忧公主的悲凉人生:流落异国50年,历经四朝三嫁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解忧公主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的这首《塞下曲》盛赞了汉代和亲公主远嫁乌苏,犹如明媚的春风驱散了滚滚狼烟,让大汉王朝与乌孙国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功绩。然而,在舍小家为大国的背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亲公主们远嫁西域的悲凉与酸楚?解忧公主的悲凉人生:流落异国50年,

  • 西汉和亲西域的杰出女性,关于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解忧公主

    汉武帝和亲乌孙的两位公主,是西汉王朝历史上唯一明确记载的两位真正皇室宗亲。正因为西汉王朝只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是货真价实的皇室宗亲,所以,史书才对这两位公主的情况介绍得相对详细,这,大概是出于理直气壮的原因吧。相比之下,其他的那些和亲的“公主;翁主”们,史书则记载十分模糊,大多只提及一句而已。首位和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并非刘细君,而是一位无名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刘细君

    提到和亲公主,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文成公主和王昭君,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上,在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的交锋之中,曾有大量公主为了国家而远嫁他方,然而她们虽然付出良多,但很多人却并没能留下名字。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便是如此,她并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而乌孙公主刘细君则是第一位见于史料的和亲公主。白登之围后,

  • 皇后张嫣:11岁嫁给舅舅,婚后29年未孕,死后净身时真相才浮出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张嫣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代无论男女,到了婚配的年龄,家里的长辈就会寻找门当户对的人家。焦仲卿和妻子刘氏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但他们的亲生父母活活将他们拆散,最终,两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他们的爱情。封建社会的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尤其是女子鲜少有能够自己做主的婚姻。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