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年夏夜,汉和帝刘肇来到贵人邓绥处准备留宿,不料邓绥紧闭大门并且说:“臣妾身体有恙不能服侍,陛下去别的妃子那吧”刘肇不死心:“爱妃快开门,朕已决定改封你为皇后”“臣妾不愿意,陛下请慎重考虑啊”邓绥就是不开门还拒绝了皇后之位的诱惑,刘肇无奈只好摇头离去。
第二天,
大臣们联名上奏,请立邓贵人为皇后,汉和帝当即准奏,并且高兴地说道:自古帝,后一体,同为尊贵,能母仪天下者都不容易啊,如今看来,唯有邓贵人容貌美德冠绝后宫,可堪后位。”
喜讯传来,邓绥却满面愁容,立刻奏请皇上,为废后阴氏求情,希望再给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汉和帝刘肇当场拒绝,并执意要立邓绥为后,邓绥无奈,只得接受诏命,入主后宫。
贵人邓绥何以能得到汉和帝刘肇的如此偏爱?归根结底在于她独特的个人性格及魅力。
早在六岁的时候邓绥就开始读《史书》,十二岁就通读了《诗经》,《论语》等,其母亲阴氏曾批评她女孩子要重视女红,于是邓绥就白天练习女红,晚上读书学习,自律和学习的积极性怕是大人亦不如。
有一回祖母给她剪头发,老人不小心把她的额头刺破了,剪完头发,不知情的老人心满意足的走了。
母亲过来一看,见她额头在流血,就心疼地埋怨她为什么不喊疼?
她说:“非不痛也,祖母爱怜我,为我断发,如果喊疼怕惊到祖母,那样就违背了老人的好心情。”
如此善解人意,又爱读书自律,标准得别人家孩子。
不仅如此,她长得也是姿色绝伦,《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
当170的大长腿邓绥出现在后宫之中,一下子就盖住了后宫的所有佳丽,汉和帝刘肇更是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没多久即就封她为贵人,地位仅次于皇后。
和别人受到皇帝万般宠爱容易骄横跋扈不同,此时的她感觉到得更多的是压力。
皇后阴氏出自名门,大家闺秀,和帝对她宠爱有加,可随着邓绥的到来,阴氏的宠爱日渐减少。这让阴氏很是不适应,邓绥深知皇后嫉妒自己,生怕引火上身,处处小心谨慎。
皇后穿什么样的衣服,邓绥绝不重样,只要是皇后在的场合,皇后坐着,她都是毕恭毕敬的站着,皇后站着,她就弯曲着自己的身子,总是在皇后面前显得很谦卑,到后来和帝招呼她侍寝,她都开始想尽各种办法来推脱,和帝明白她的良苦用心,不但不怪罪她,反而更加怜悯邓绥。
然而这一切在皇后阴氏看来就是在演戏,因此对她更是恨恼。
终于这样的争斗,在一次事情之后尘埃落定,她俩的命运也就此发生改变。
有一次和帝病重,似乎快要不行了,阴皇后不但不难过,反而很高兴的说道:“等我成为太后,一定要把邓氏全家铲除。”听说此事的邓绥准备自尽,以此来免除家族灾难,有宫人坚决阻止,并谎称陛下的病已经好了,邓绥信以为真,没想到的是,汉和帝的病第二天果然好了。
和帝知道后,心想:
“我病了你不难过反而高兴,而邓绥则为了家族利益甘愿自尽,可谓有情有义”,至此,爱情的天平彻底倾向了邓绥这边。
心态失衡的阴皇后竟然搞起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和邓绥,不久被告发,阴氏被废,一年后忧郁而死。
不久邓绥被封为后,公元105年,汉和帝驾崩,太子尚在襁褓之中,邓绥开始代理朝政,至此开启了她长达十六年的贤后生涯。
她重用虞诩、马贤等名臣,面对反叛坚决派兵镇住羌人起义,她重视教育和科学,蔡伦造纸,张衡浑天仪都出现在她执政期间。
她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官员俸禄透明化。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她执政期间,因有十年水旱之灾,每每听到百姓饥荒,就常常思虑难以入睡,为此她严于律己,每天只吃一肉一饭,杜绝浪费,以前宫廷里每年都制作精美玩物,为减少开支,她也下令禁止,同时大刀阔斧,精简机构,打发宫中闲置人员上千名,节省开支,帮助百姓度过灾年。
在她的努力下,东汉王朝平稳地度过了艰难的水旱十年,并呈现小中兴之象,获得了史书的高度评价:“兴灭国,继绝世”。
纵观邓绥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而她取得成功的关键有一个很大的因素那就是自律,小时候的她就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读书学习女红,进宫后面对阴皇后的攻是选择忍耐,避其锋芒,最终赢得和帝的偏爱,而成为太后后更是勤于政事,约束自己和外戚,成为一代贤后,如果心高浮躁的我们能够多一些自律,我们离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就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