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儿子,此子命运如何?

苏武被困匈奴19年,与匈奴女生了个儿子,此子命运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多肉写历史 访问量:894 更新时间:2024/2/12 20:02:10

苏武是西汉武帝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古代忠君爱国的典范。而苏武最为传奇的却是在匈奴的那段岁月,也正是这段经历成就了他千古美名,其经历也就是今天家喻户晓的“苏武牧羊”故事了,当然,同时还派生出了一个“鸿雁传书”的故事。

苏武是汉武帝时的人,当时在朝廷为郎官。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汉武帝后元二年,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即位,汉朝派使者再次出使匈奴,在匈奴寻找苏武下落。匈奴单于称苏武已经不在人世了。汉使知道匈奴单于耍赖,便谎称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得一鸿雁,脚上有苏武写的血书,这才在北海找到了苏武。至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重又回到汉朝,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岁。汉宣帝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

当初苏武被匈奴人押送到北海无人区去放一群公羊,而单于则承诺苏武,什么时候公羊生下了小羊,什么时候苏武就可以回到汉朝,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单于的真实目的就是逼着苏武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宁愿在苦寒之地与一群公羊生活,也不肯投降。不过公羊虽然一直没有生下小羊,但是苏武却和匈奴女子生了一个儿子,他的这个具有匈奴血统的儿子后来去了哪里?

苏武与匈奴女子生的儿子取名苏通国,当时苏武年事已高,不能在朝为官了。因其子参与谋反被处死,再无后人。苏武后来通过别人将自己在匈奴与匈奴妇人生有一子之事,透露给了汉宣帝,汉宣帝派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也算是朝廷对苏武的特别恩典了。

苏通国出生在匈奴,他娘是匈奴的女子,大约也只是个普通女子,因为她是单于赏赐给苏武的。儿苏通国后来也应该再也没有见到过亲娘了,因为史书也是没有记载的。匈奴人将苏武迁至北海,让他放公羊,说等公羊生小羊才可归汉——也就在此时期,给他安排了一个匈奴妻子。显然,这意思很明确,老苏,别回去了,在这里安居乐业吧,瞧你在这里有工作(牧羊)有老婆,有啥不好呢?

此后,单于的弟弟于靬到北海打猎的时候,苏武会编打猎的网,矫正弓弩,于靬王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物。三年多过后,于靬王大病,赐给苏武马匹、牲畜、服匿、穹庐——也就是说,苏武在这个时候成了匈奴的富人,自然和老婆过起了颇为安乐的生活——估计,就是这个时候生下了苏通国。

但随后于靬王死了,苏武没人罩了,丁灵人又偷走了苏武的牛羊,换句话说:苏武又回到了穷人状态——这便是苏通国的少年。

等到汉昭帝即位,汉匈达成和议,汉朝派人来找苏武,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这九人中,却没有苏武的老婆和儿子,因为按照匈奴的规矩,女人虽然嫁给了你,却还是匈奴的女人,不是你的。儿子虽然是你生的,却也是匈奴的娃,不是你的。所以,苏武回国,儿子和老婆都留在了匈奴。

苏通国也来到了中原,被任命为郎官,即皇帝的侍从官——在汉朝,很多人以郎官为起点,获得了很好的前程,可是苏通国并没有。可见他在匈奴太久,对汉朝的化和官场的种种实在没有什么概念,估计也只能勉强适应,然后朝廷也没拿他当有本事的人来看。

所以,最终,苏武的匈奴儿子,没有任成绩。当然,也许是有过一番作为的,只是在汉史中是没有其他的记载了。

标签: 苏武

更多文章

  • 苏武传:苏武一生的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苏武

    武,字子卿,年少时就凭借父亲的官职显赫做了官。【但是人家并不是纨绔子弟。】汉朝有规定,凡是在2000石以上的职位官员都可以包弟子一人做郎官。那么。苏武就是在父亲的委任下成为的郎官。况且他们兄弟三人之后也都从事侍奉皇帝的官职。这乃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到苏武业绩上来时就渐渐受到重视,职位改为栘中厩监。

  • 苏武传中为啥没写苏武吃羊呢,难道是没带孜然?其实还有别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苏武

    大家好,欢迎来到二胖聊历史,近日读了苏武传,其中说到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在北海放羊,渴了就吃雪,饿了有时候还吃老鼠,二胖不禁想问这家伙干嘛不吃羊呢?回头认真想想,这个事情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因为民族国家尊严。人家是汉代的使者,他的行为不再是个人行为,而且关系到国家层面了。苏武本人对此有

  • 苏武娶匈奴女子、威胁匈奴单于:课本《苏武传》被删改的部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苏武

    我们的课本向来害怕学生们接触到一点不好的东西,比如多少年前的语文必修五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为了让学生们不过早接触到血腥的东西,教材忙不迭地把原文“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改成了“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仿佛这样学生就善良

  • 陈平牺牲2000女子,换来刘邦一命,事后感叹:我家必毁于阴祸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陈平

    导语:秦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多年的混战后,逐渐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局面。而楚汉两家中,又当数刘邦的汉势力旗下谋臣如云、战将如雨。细数刘邦手下的谋臣,最为著名的当数张良与陈平。张良属于刘邦创业期就跟随门下的谋士,刘邦盛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陈平则是一个“三姓家奴”,先后归附于魏王、

  • 一代毒士陈平,到底是如何从一介布衣,成长为整个大汉的相国?

    历史人物编辑:浅梦墨晞标签:陈平

    战国末期,在兰考县的一个偏远村落中,生活着一户姓陈的家庭。这个家庭一贫如洗,父母早逝,只剩下两个兄弟相依为命。时值战国末年,战乱肆虐,人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阴影之下。因此,这个普通的家庭并未引起周围人的太多关注。然而,命运却对这个家庭进行了特殊的安排。兄弟俩虽然生活贫困,但他们拥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无

  • 陈平“六出奇计”不差于张良“六献奇谋”,为何历史地位却远逊?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陈平

    陈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他自投靠刘邦以后,一心一意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六出奇计,屡建功勋。然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是汉丞相、开国功臣。而反观张良,不仅是“汉初三杰”之一,在武庙中独占一档,武庙亚圣,还被世人誉为“千古第一谋圣”,他的谋略水平、历史功绩真的远超陈平吗?为何陈平的历史地位远逊于他?陈平的

  • 陈平居家时盗嫂做官时贪污,刘邦为何敢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陈平

    刘邦说:“我能夺取天下,是因为我能重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话虽是这样说,刘邦即皇帝位后实行分封,赏赐最多、封地最广的是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刘邦在楚汉战争时期,最信任的是张良、陈平、郦食其三位谋士。刘邦坐稳皇位后,韩信、彭越、英布三人接连因谋反而被诛灭;萧何因“为民请苑”被抓进过监狱;樊哙带兵伐

  • 善恶终有报,陈平献计害死韩信,最终陈平后代遭报应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陈平

    如果我们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刘邦应该可以排上。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基层皇帝,建立了汉代,统一了中华文明。然而,对这个人也有许多批评。在中国历法中,不乏皇帝杀功臣。特别是在汉初,这种情况一再发生。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基本上都被杀了。就连像张良这样的谋士也隐居起来。在西汉开国战争期间,陈平

  • 善用阴谋得陈平为何有“贤相”之名?原来是吕后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陈平

    前言陈平做事的时候善用阴谋诡计,但是最后却留下了“贤相”的称号。刘邦当时推翻强秦,除了自己很有能力以外,身边还有能人的帮助,当时他最强的对手就是项羽,连个人的斗争中,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陈平在一旁出谋划策。他很善于使用反间计,让两个良将失去了项羽的信任,还很成功的让项羽损失了一个核心成员。刘邦

  • 陈平为什么敢娶一个已经克死五个丈夫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陈平

    -壹-一个女子的丈夫死了,她会难受,人们会同情…当该女再嫁之后,丈夫又死了,她会更难受,而人们在同情的同时或许还会若有所思…但如果该女再次嫁夫,而其丈夫再次不幸罹难呢?届时该女恐怕就不止难受而是要害怕了,人们也恐怕不是若有所思而是直接要给其冠个头衔了…克夫!这个看似迷信却至今令人不敢不信的东西…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