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去世史书记载是“卒”,而霍光去世却用“薨”,这是为何?

霍去病去世史书记载是“卒”,而霍光去世却用“薨”,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呼延犇史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3/7 10:23:03

同样是去世,为什么霍去病去世记载“卒”,而霍光却用的“薨”?

《史记》中,对霍去病的死是这么记载的: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汉书》中记载他的死: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一般来讲,天子去世叫做崩,诸侯的死叫做薨,士大夫去世叫做卒,读书人去世叫不禄,只有老百姓去世才叫死。霍去病的官职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光的官职是大司马大将军,虽说他们都是外戚,位高权重,但仍没有达到诸侯王的程度。

理论上说,霍光也应该用“卒”,那么为何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呢?

霍去病杀死李敢,司马迁对霍去病有个人好恶

飞将军李广征战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被封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再次北伐匈奴,年迈的李广请求出战,汉武帝不同意,在李广苦苦哀求下,才同意让他领兵出征。

尽管李广仍没有放弃封侯的理想,但他的运气着实不好,不知为何,他在茫茫大漠中又迷路了。等到大军找到李广,战役都结束了。李广无法容忍自己的无能,也不想再被他人嘲笑,悲愤之下,在卫青帐前自刎身亡。

李广的儿子李敢,将父亲的死归咎在了卫青身上,一次趁卫青不注意将其打伤,卫青比较厚道,就没有追究此事。然而,霍去病得知此事不依不饶,一次,李敢陪同汉武帝狩猎,霍去病也在座,霍去病堂而皇之将李敢射死在马下。

汉武帝包庇霍去病,并没有声张此事,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我们由此也可看出,霍去病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当着皇帝的面杀人,都没有追究责任。

司马迁在李广列传中,有大量传神描述,后世提到飞将军,也是轰雷贯耳。虽说霍去病战功卓著,但司马迁却在佞幸传中提及了霍去病。

史料记载: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公元前99年,李陵奉命率五千步兵出征匈奴,遭遇匈奴八万骑兵,李陵经过多次鏖战,击杀匈奴近两万人,奈何寡不敌众,最终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没有调查清楚,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了李陵全家。

司马迁给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毕竟以五千打八万,几乎没有赢的可能,而李陵利用强弓硬弩差点将敌人打退,也属不易。只不过李陵投降了匈奴,这让汉武帝怒不可遏,见司马迁还在为李陵说好话,汉武帝就给司马迁判了死刑。

汉武帝时期,死刑是可以改判的,如果有钱可以以钱抵罪,如果没有钱,可以用腐刑抵罪,司马迁只是个史官,没有那么大权力,也没有什么油水,他拿不出钱,所以司马迁选择了腐刑。

司马迁是为李陵说话,才受到如此奇耻大辱,要说他心里没有丝毫怨恨吗?或许司马迁站在了李家这一边,而霍去病杀掉了李敢,司马迁在写史的过程中,难免会掺杂一些个人感情进去,所以霍去病的死用“卒”,也在情理之中。

巫蛊之祸,卫氏外戚成了反叛

公元前91年,司马迁完成《史记》,而当年巫蛊之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巫蛊就是用人偶来诅咒仇人,有人在皇宫中大搞巫蛊之术,因此引来滔天大祸,无数人头落地。

丞相公孙贺的妻子卫君孺,是卫子夫的姐姐,公孙贺一家也属于外戚势力。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不遵守法纪,贪污公款被人发现,被抓进监狱。当时朝廷正在追捕一个名为朱安世的大侠,公孙贺就主动将这个任务包下,希望能戴罪立功,给儿子赎罪。

朱安世的确是被抓住了,但他揭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并说公孙贺一家用人偶诅咒皇帝。如此这般,公孙贺父子死在狱中,其中还牵连了卫青的长子卫伉一同被杀。

之后江充得势,而江充跟太子刘据发生过间隙,为了扳倒太子,江充诬陷太子行巫蛊之术,并在太子宫中找到了人偶。太子刘据迫于无奈,杀掉了江充和其同党,逃出了京城。汉武帝仍是没有查明真伪,认为太子要密谋造反,就派人去抓太子,刘据最后自缢身亡。

皇后卫子夫见大势已去,同样自杀身亡,卫氏外戚从此一蹶不振,卫青、霍去病早已去世,由于巫蛊之祸,卫氏外戚也被认定为反叛,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所以也牵连到了霍去病。

司马迁写史书,也是在一个时期的历史环境下,而当时卫家倒台,正是一个敏感的时间段,可能司马迁为了避嫌,将霍去病写入了佞幸传,也将霍去病的死写成了“卒”。

写《汉书》时,霍光已经恢复声誉

汉武帝去世后,将朝政大权托付给了霍光,他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废掉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刘病已,霍光可谓汉朝的股肱重臣,正是他的存在,才让汉朝的政权平安过度。

然而,随着霍光的权势越来越大,霍氏全族也是鸡犬升天,等到霍光死后,汉宣帝才着手废掉铲除霍家宗族势力,霍光的结局也不甚光彩。

史料记载:

“至成帝时,为光置守冢百家,吏卒奉词焉。元始二年,封光从父昆弟曾孙阳为博陆侯,千户。”

汉成帝之时,有已经有上百户人家给霍光守坟,官吏要行祭拜之礼,元始二年,霍光堂兄弟的曾孙被封为博陆侯,食邑千户。尽管霍家做了很多错事,但不能埋没霍光的功绩,在班固写汉书的时候,霍光的名誉早就恢复了。

在写史书的过程中,难免会掺杂作者的一些个人情感,或许班固认定霍光的功绩已经足够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所以他用“薨”,来表示对霍光的尊重。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汉宣帝在清洗掉意图谋反的霍家后,为什么仍然尊崇霍光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鸞竹标签:霍光

    霍光是西汉第二权臣,身为汉武帝死后的托孤重臣,在辅佐的汉昭帝英年早逝以后,先后立了废帝刘贺和汉宣帝刘询两位皇帝,一时之间权倾朝野。霍光生前先后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等,达到身为臣子所能达到的顶级官职和荣誉,死后又被汉宣帝以帝礼下葬,可以说极具哀荣。但荣誉背后却是危机四伏,霍光能有如此待遇,是因

  • 霍光去世以后,霍家便被全灭?原因是因为她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霍光

    在我国古代西汉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就是霍光,霍光那时候的权力和力量甚至比皇帝都要大,皇帝显然拿他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霍光这个人不是那种大逆不道之人,那个时候他其实已经完全可以取代皇帝的位子,但是霍光没有这样子做,他选择了对皇帝忠心不二,虽然霍光是这样做的,但是她娶了一个野心比她还

  • 霍光想让女儿当皇后,皇帝却下了道3字诏书,结果两位皇后都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霍光

    在中国西汉历史上有一对很特殊的皇位,可以称之为“平民皇帝”和“平民皇后”,“平民皇帝”是汉宣帝刘询,而“平民皇后”是许平君,两人谱写了一曲凄凉的爱情交响曲。话说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结果因受小人挑唆,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后被汉武帝误认为是起兵叛乱谋夺皇位,最终太子刘据成了巫蛊之祸的牺牲品。太子刘据

  • 霍光废了汉武帝之孙刘贺,竟让一个囚徒做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霍光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被黑得超惨!说他在位仅27天就做了1127件荒唐的事,相当于平均每天做42件,就算他不吃不喝不睡觉,每个小时要干1.7件坏事。他就是人称“三无皇帝”的——刘贺,无庙号无年号无在位年限,“海昏侯”则是他最为人们熟知的名头。虽然只活了33岁,但这33年里,他从诸侯做到皇

  • 霍氏谋反就是冤案,汉宣帝四招摧毁霍光一手建立起来“霍家邦”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霍光

    汉宣帝地节二年,掌握大汉政权二十年之久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逝。两年后,以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霍山等为首,企图发动政变,谋害汉宣帝,拥立霍禹为帝。结果,没等到举事的那一天,就因为消息泄露而失败。霍家满门,除了皇后霍成君被幽禁外,全部被处死,曾经权势熏天,掌握帝国命运的霍氏家族,竟然在霍光去世后两

  • 揭秘“霍光辅政”的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霍光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祖籍河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西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善于长途奔袭作战,果敢勇猛,积极推行“大迂回和大穿插”的战争思路,多次有效击退匈奴的进攻,使匈奴由之前对西汉的“攻势”转变为“守势”。可惜

  • 他抗旨力救皇曾孙,与权臣霍光共废皇帝,没有他就没有西汉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霍光

    也许有朋友知道,西汉宣帝刘询是位从小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由囚徒到皇帝的帝王。要提到宣帝刘询从囚徒到皇帝华丽蜕变的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历史人物,没有这位历史人物,刘询还是那个吃牢饭的刘病已。汉宣帝评价他宏博雅量;大才子解缙评价他为汉朝好宰相;王夫之评价他为再造西汉的功臣。没

  • 三股势力围剿霍光,他是如何从中脱险,最终坐稳了辅政大臣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霍光

    霍光的女婿上官桀希望自己的女儿上官氏能够成为汉昭帝的皇后,所以他就向霍光申请,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昭帝。当时的汉昭帝十二岁,而上官氏才不过六岁。两个人已经成为了政治交换的筹码,而上官氏就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谁都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霍光明白自己的这个女婿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一定是希望通过自己的

  • 霍光密谋废黜皇帝,竟被牛人凭一本书预测出来,霍光惊得一身冷汗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霍光

    汉昭帝驾崩后,大将军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惜刘贺不争气,屡屡违法,还跟霍光发生了冲突,并准备从霍光手上夺权。霍光这个政坛老油条,怎么会甘心被一个自己拥立的年轻人控制住,他找来光禄勋张安世,一起密谋废黜刘贺。这件事进行得极其机密,只有霍光与张安世两人知道。突然有一天,有人向霍光汇报,皇帝让人将光禄

  • 霍光的成才之路,因何成为托孤大臣,是家族的荣光还是个人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霍光

    公元前87年,雄才大略而又富有争议的汉武帝去世,在他死后,接掌大汉的一个年纪仅仅只有7岁的娃娃,而且,为了防止后宫专权的情况出现,汉武帝还残忍杀害了小太子的母亲,年幼的太子必然无法亲自管理大汉的江山,必然要有托孤大臣的存在,汉武帝经过再三的挑选,选中了霍光,此后的二十年间,霍光成为了大汉朝的实际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