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汉成帝冷落的班婕妤,如何却活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被汉成帝冷落的班婕妤,如何却活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帅说历史 访问量:1079 更新时间:2023/12/31 7:55:10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山市满城区)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名曰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因为这盏灯原先是刘胜祖母窦太后的长信宫,所以后世便以长信宫灯为其命名。提起长信宫,历史上与其密切相关的人物,就是文章的主人公:班婕妤。两千年前的长信宫,长信宫里的长信宫灯,正是班婕妤那段凄凉爱情的见证者。

如今,长信宫已湮灭于历史之中,但是在长信宫灯上,我们似乎仍然可以触摸那段岁月悠长的历史,可以猜想班婕妤当时的心思,可以感受她决绝而又豁达的人生态度。

出身名门

班婕妤,在历史上有很强大的出身背景。

她的父亲班况,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先后做过农都尉、大司农和左曹越骑校尉,元朔年间,班况曾领兵北击匈奴,在战场上攻无不克,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一个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深受汉武帝重用。

东汉最出名的“三班”:班固、班昭和班彪,及其投笔从戎的班超,与班婕妤都有着极深的渊源,而且这四人在历史上也是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父亲班彪,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东汉儒学之家,深受家学影响,从小好古敏求,博闻强识。

他晚年专心从事于史学著作,他考证前朝历史,勘正错误,写成《后传》六十多篇,而班彪的《后传》也成为了班固编写《汉书》的基础。

长兄班固,从小就受到父亲熏陶,九岁就能文诵赋,对史学编写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历时二十五年,完成了《汉书》的大部分编写工作。《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的另一部名垂青史的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崭新的编写形式,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计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汉书》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意义的突破,全书的编写规矩法度非常清晰完整、内容格式合理,更易使后人效法,正式开了官方修史的开端。

班超起初也是受家族熏陶,与其兄班固一起参与了《汉书》的编写工作。

但是他胸怀大志,不甘心过着无聊枯燥的编史生活,最终投笔从戎,与窦固一起出征匈奴,出使西域,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因为功勋卓著,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

班昭是班固和班超的妹妹,她博学高才,容貌姣好,仪态动人,可谓才貌双全。

由于班固还没有写完《汉书》就遗憾去世了,后来班昭就奉旨入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和续写《汉书》,在她及其同事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她的作品《女诫》在后世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而班婕妤的父亲班况,就是班彪的祖父、班固三兄妹的曾祖。在汉代,班氏家族可以说是能人辈出,族人也都是能文能武。班婕妤正是在这种家族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具有知性美的才女。

凭借德才貌,入主君王侧

首先是班婕妤的容貌,她天生丽质,品行淑端,成功吸引了汉成帝刘骜注意,被选入宫中,“始为少使”。

少使是入宫妃嫔中的地位最下等的一类,如果班婕妤仅仅拥有姣好的容貌,没有其他出众的优势,那么她就不可避免地要被淹没在在深宫大院之中,失去在历史上留下一笔重彩的机会。

然而,她不仅还有筹码,而且不止一个。一个是出众的德行,她深受家学影响,由于父亲和家族都要么就是文学大家,要么就是将军王侯,所以她也在德行上有着非常高的修养。

班婕妤的德行来源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这在她后来陪伴汉成帝以及对待赵飞燕姐妹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见一斑。她儒道兼修,外儒内道,具体表现后面详述。

另一个是过人的才华,她在历史上众多女才人中算是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的一位,比如她的《团扇诗》、《自悼赋》等,在文学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胡应麟评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班姬团扇,文君白头,徐淑宝钗,甄后塘上,汉魏妇人,遂与文士并驱,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也曾这样评价她的《团扇诗》:

汉人有高过《国风》者,此类是也。也正因为拥有这“三大法宝”,入宫后的班婕妤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盖过了所有妃嫔,深得汉成帝刘骜宠幸,不久后她“俄而大幸,为婕妤”,婕妤是仅次于皇后地位的品级,属于第二等,一下子就使班婕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天天陪伴君王侧。

以儒学佐君

班婕妤深得儒家传统之要,她识大体,懂礼数,审时度势,即是受到了刘骜的万千宠幸,也没有逾越规矩。

有一次,汉成帝为了方便与班婕妤一起外出游玩,便命人造了一辆大车,供两人同车出行,欣赏美景,也体现刘骜对班婕妤的宠爱。

但是,班婕妤却认为这样非常不妥,就对刘骜说:“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到古代圣人留下来的图画,陪在君王之侧的都是朝廷大臣,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妃子与君王同辇而行的。

商纣王就是因为过分宠幸妃子褒姒,为她做了很多荒唐事才导致了商朝的覆灭,而现在你要我与你一起同车游玩,就不怕会有与之相似的结果吗?

班婕妤陪伴在汉成帝刘骜身边,没有嚣张跋扈,也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尽到了一个贤内助的职责,她“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实现了政治上的有为。

太后王政君知道了这件事,也是非常高兴,赞赏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给予了班婕妤极高的评价,之后她也在太后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另外,班婕妤在与其他妃子和皇后的相处之道,也处处体现出了儒家风范。在皇宫里,她尊礼守节,面对宫里妃嫔之间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她并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谨奉中庸之道。

班婕妤对待每个人都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件事都以真诚之意,即使是与许皇后的相处,她也能够找到适合的方式,从而解决了她们因刘骜而起的种种矛盾。

班婕妤在后宫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她的大度,她的格局,也为众多妃嫔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行为典范。她知道,她自己现在属于国家,相比于家国大事,自己的是小事,是不足挂齿的。

所以她把自己依附于国家之中,行事作风无不体现着大家之风。也正因为她的大度、识大体,为汉成帝刘骜解决了很多政治上和生活中的麻烦,为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道学处世

帝王之心,喜怒无常且变幻莫测,世事无常,当作平淡观。所谓情到深处情转薄,特别是皇帝身边的妃嫔,最是能够懂得其中的道理。在班婕妤身上,依然没有逃脱失宠受冷落的命运。

班婕妤地位的顶峰在汉成帝刘骜的宠幸和太后王政君的赞扬之后,却没有将这份荣耀保持太久。

入宫不久后的班婕妤,身份地位迅速提升,与刘骜在一起的时光超过了的其他妃嫔的总和,不久后她又怀上了刘骜的孩子,这使刘骜对她是更加喜爱。不过,孩子出生后,没过多久就因为染病去世。

班婕妤因此悲伤过度,形神憔悴,人也瘦了一大圈,这使本来就比较羸弱的她面如枯骨,失去了往日的婀娜的身姿。汉成帝刘骜也因此悲痛不已,虽然没有在班婕妤面前表现厌恶之意,却也在内心里开始嫌弃班婕妤,开始逐渐远离冷落她。

班婕妤始终“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她没有表现出失宠后的绝望,没有和刘骜大吵大闹,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个人独自面对,以平淡之心对待。

她想极力寻找一种心理平衡来与刘骜相处、与曾经嫉妒她而现在有嘲笑她的众多妃嫔相处。令人欣慰的是,班婕妤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不颓弃,亦不冒进,这使她没有处在众矢之的的位置,成功避免了许多后宫的明争暗斗。

此时的许皇后性格平易近人,也非常怜悯班婕妤,于是他们二人的关系逐渐亲近起来。

也许是许皇后不忍心看到班婕妤孤苦伶仃,也许是许皇后当时也失去了刘骜的宠爱,需要找一个可以诉说苦楚,倾诉心里话的人,因此他们经常在一起,彼此之间也找到了依靠。

然而,这种平静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多久,苦心经营的平衡也在之后的一个事件中被打破。鸿嘉三年,汉成帝刘骜外出游玩来到阳阿公主府,见到了舞女赵飞燕,瞬间被她轻盈而又妖娆的舞姿所吸引,于是把赵飞燕带入了后宫。

不久后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也进了宫,此后,这两姐妹使用特殊的手段将刘骜的心紧紧地勾住了,使刘骜的精力都放在了寻欢作乐之中,少有时间治国理政,使得国家日渐式微,国民苦不堪言。

赵飞燕姐妹倚仗着汉成帝刘骜的宠爱,飞扬跋扈,野心勃勃,一直盘算着对付许皇后,自己上位。不久后就被赵飞燕找到了机会,她借许皇后在后宫行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成帝刘骜为借口,向刘骜告状使得许皇后被废。

这还不足以使赵飞燕姐妹满足,出于对班婕妤的嫉恨,他们连同班婕妤也一起搅入其中,认为班婕妤和许皇后走得这么近,肯定也参与了这件事。于是刘骜也欲将班婕妤一起治罪。

班婕妤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激愤,而且平平静静,有理有据地解释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简单表达就是我听说人的生死都有一定的命数,荣辱富贵也是上天早就注定了的。

修正尚且得不到多余的福气,做坏事还有什么指望呢?如果世间真的有鬼神,又怎么会受理这些居心叵测的祷告,如果没有,做了这些事情对你又有什么妨害呢?

刘骜听后,黯然失色,认为班婕妤说得很有道理,倒是自己有点小肚鸡肠了,便没有再追究班婕妤的责任。

经此一事后,班婕妤也看清了现在这局势,看清了现在刘骜的心,于是她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决定离开这纷争不断的地方,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静静过完下半生,而长信宫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于是班婕妤就向刘骜请求去长信宫照顾太后王政君。

人生不过是路过,没什么不可以放下

从此班婕妤来到了一个没有纷争、没有爱情的平淡之处生活。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她没有表现得太过黯然神伤,而是淡然处之,得失自忖。

长信宫中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刮进来的风也有了一丝凉意,这意味着夏天就要过去,秋天的脚步也近了。班婕妤不禁感叹着手中的团扇也即将没有了它的作用,触景生情,她口中念到: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此时她的命运也如同这入秋后的团扇一般,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只能将它扔到盒子里搁置起来。

《团扇诗》字字情真意切,将自己的一生的起起落落与团扇在不同季节的待遇想联系,平平淡淡地总结与叙述了班婕妤的得宠后又失宠,得爱情后又失爱情的凄苦一生。

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也真切地写出了班婕妤让人怜惜的命运,不禁感叹刘骜的薄情寡义,感叹班婕妤的不反抗。

殊不知班婕妤内心也知道自己遭遇的不公,但是她也知道,与其和刘骜死缠烂打,与其与赵飞燕姐妹挣得鱼死网破,不如及早认清现实,早早离开,这样最起码不会再次伤害到别人,也不会再次受伤。

要知道,想要离开的,终究是留不住,倒不如潇洒离开,这样对所有人都好。人生就是这样,总会有许多我们不能左右的事情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现实,淡然处之。

因为即便你再怎么努力去挽回,最终都是无济于事,徒增伤悲。长信宫中的班婕妤,便是放下了这种执念,一切都随势而动,把自己当作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匆匆过客,如果不能改变,那就顺应它、看淡它,让它自然地发展,我们只管做好我们,不留执念,不留遗憾,如此而已。

班婕妤给了这个时代一个知书达礼的楷模,她以其德行、才气不断地给每一个读者传递着她自身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让我们不禁感叹她的智慧和她的隐忍,这也是班婕妤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标签: 班婕妤

更多文章

  • 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才华与美貌并存,却成为了“宫怨”的代言人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班婕妤

    一个女人如果拥有美貌,再拥有才华,那就是拿了一手“王炸”。美女本就是一种资源,而才女兼具美女的搭配,那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西汉之时就出现了一位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她就是班婕妤,她不但是汉成帝的宠妃,还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古代对女子读书这件事情并不支持,甚至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那就是“女子无才便

  • 班婕妤贤惠,通情达理,得到汉成帝的宠爱,却不乘坐汉成帝的车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班婕妤

    婕好,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汉朝对皇帝妃子的一种称呼。班睫好是西汉后期汉成帝的一位妃子。汉成帝是有名的好色皇帝。开始,他十分宠爱许皇后。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许皇后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于是汉成帝就开始宠爱班婕妤。不过,班婕好是个非常通情达理,而且没有野心的女人,虽然得到了汉成帝的宠爱,但是她一点也

  • 班婕妤在和赵飞燕的争宠中,为何落下风来?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有你更精彩标签:班婕妤

    1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嗯,语言简洁,力道十足,导致很多少人没get到梗。再来一次。班婕妤祖上先人地位极高,是有名的宰相。这属于能文,并且文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父亲曾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击退无数匈奴。这属于能武,并且武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时光飞逝,家族中人凭着文武双全

  • 古代妇女的命运,班婕妤用一首诗就说清了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班婕妤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中国传统工艺品,团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有柄的扇子,被人们赋予团员友善、吉祥如意的含义。圆圆的扇子如同明月一般,加上扇坠、流苏、玉器等装饰品,它不仅仅是一件能够驱除炎热的工具,更是古人生活态度的展现。然而团扇毕竟有时令性,每当炎夏来临的时候,它就成了人人手中必备的工具;而等到秋

  •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也是赵飞燕的情敌,才貌双全,寂寞终老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班婕妤

    汉成帝和赵飞燕、赵合德的爱情故事举世闻名,可是汉成帝还有一个才女妃子班婕妤,班婕妤的知名度很低,后世的文艺作品也很少提及她,但是她的名字和事迹却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里。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经为班婕妤写过一首诗:“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辽代皇后萧观音被小人欺骗,

  • 班婕妤深的汉成帝的宠爱,为何后来只剩空埋怨,不再劝戒?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班婕妤

    我们今天说的此女,人们都叫她班婕妤,她是汉成帝时代的人,是他的小妾。在我还在读高中的年纪她就已经离开父母和家庭到了天下掌握人们生死的皇帝身边了,她除了年纪还小,身材正好,还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女儿,这一点最起码可以让她在宫里的路走的长些。班小姐进宫的时候,宫里发生了许多让皇帝烦恼不堪的大事,皇帝的老婆生

  • 汉和帝因章德窦皇后的认养得以登基,在位时勤于政务并收复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章德窦皇后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是汉章帝刘炟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梁贵人。刘肇出生于建初四年(79年),按照“立长不立贤”的传统,他本来没有资格继位。不过汉章帝刘炟和窦皇后是堂兄妹,属于近亲结婚,导致窦皇后无法生育。为了巩固后位,窦皇后认养了刘肇。有了窦皇后的支持,刘肇顺利“插队”,继位也就顺理成章了。章和

  • 汉朝庶长子刘肥:为了活命尊妹为母,但他的9个儿子却有8个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刘肥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共育八子,其庶长子为刘肥,刘肥虽为长子,但其不过是刘邦的私生子,并不为重用。汉高祖驾崩,吕后统政后,刘肥的日子愈发难过,争夺权位之下,他为活命不得不尊其妹妹为母亲,自己的九个儿子也因有八个密谋造反不得善终。因在其兄弟姐妹中并不突出,刘肥被冠以“窝囊”,然而,真正的刘肥是怎样

  • 吕后震怒之下欲毒杀刘肥,为何却命人端来两杯毒酒?真相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肥

    (历史释疑第108期/奉天玉)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刘邦的长子并非吕后所出,而是刘邦成亲之前与情妇所生的私生子刘肥,在刘邦登基称帝之后,很快就被打发到了山东,成为了汉初最大的诸侯。原来他可以逍遥一生,却因为进京朝贺的时候,被弟弟刘盈奉上主位,惹怒了吕后,差点被毒杀,最终不仅大出血,还认了妹妹鲁元

  • 齐王刘肥为何认妹妹做干妈,汉惠帝又是为何娶外甥女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刘肥

    无疑,这两件事都和吕后有关。先说刘肥,刘邦死后,吕后当政。在汉朝有个规定,每年地方诸侯王都要去长安朝拜天子。作为齐王的刘肥肯定是不可能不去的。当时,天下最富有的地方就是齐国,齐国地盘也是最大的,有七十座城池。当初刘邦把皇位给了吕后的儿子刘盈,齐地当然就给长子刘肥了。给刘肥最富饶的齐地,可能,刘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