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原来班婕妤,杨六郎,傅山先生,白朴,元好问都是山西忻州人

原来班婕妤,杨六郎,傅山先生,白朴,元好问都是山西忻州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三农生活阿远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3/12/31 7:48:57

班婕妤(前48年—2年),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祖籍楼烦(今山西朔县宁武附近)人,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班婕妤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急歌行》,亦称《团扇歌》。

匈奴汉国皇帝刘聪,字玄明,一名刘载,生年不详,卒于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国君。

匈奴汉国皇帝刘渊,字元海,生年不详,卒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分匈奴为五部,以刘豹为左部师居于新兴(今山西忻州市北),刘豹死后,刘渊代为左部帅。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晋武帝司马炎以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生动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杨家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

白朴汉族,山西河曲。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1226--?)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后的桥梁。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便出自元好问的著名诗篇《摸鱼儿.雁丘词》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忻州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傅山(1606--1684),男,西村人。初名鼎臣,原字青竹,后改名为山,字青主,一字仁仲,别字公之佗,号朱衣道人。别名共44个。明代万历35年6月19日生于阳曲县西村。傅山祖籍原为山西大同,六世祖迁居忻州顿村,明正德15年(公元1520年),迁居阳曲县西村。其祖父傅霖,出身进士,官拜辽海兵备道。其父傅之谟,号离垢先生,精通中医。傅山兄3人,兄名庚,弟名止,他为老二,当地人称"傅二爷"。傅山有一子名眉,文武双全,熟读兵书,能骑射、善长枪。

徐继畲,字健男,号松龛,别号康田,书斋名退密斋,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时(1795.12.4),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台县(今属忻州市)东冶镇东街“司马第”的清贫的士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时(1873.3.30)去世。他是一位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标签: 班婕妤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如果黛玉入宫她不会是元春,而是另一个“班婕妤”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班婕妤

    在《红楼梦》中初始的时候就提到过宝钗一家上京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送宝钗入宫选秀,可是后来宝钗落选这事也就不了了之。贾府最开始的时候就送元春入宫就是为了让在宫里有一个依靠,可是随着后来贾府慢慢衰落,元春在宫中也会式微,那么如果贾府再另外选择一个女子入宫。探春已经被南安王妃认作义女远嫁和亲,那么黛玉

  • 汉宫风云 - 班婕妤:逃过赵飞燕陷害的女子,到底有何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班婕妤

    01出身功勋世家的班婕妤,其父班况曾在汉武帝时期,疆场厮杀,北击匈奴,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聪明伶俐的她,天资聪颖,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尤善辞赋。汉建始元年,汉成帝刘骜即位,才貌双全的班氏被选入皇宫,起初仅为少使,从事着下等女官的工作。质朴无华的装扮,亦无法掩盖她蕙质兰心的气韵,很快,刘骛便注意

  • 被汉成帝冷落的班婕妤,如何却活成了一个不朽的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班婕妤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山市满城区)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名曰长信宫灯,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因为这盏灯原先是刘胜祖母窦太后的长信宫,所以后世便以长信宫灯为其命名。提起长信宫,历史上与其密切相关的人物,就是文章的主人公:班婕妤。两千年

  • 汉成帝妃子班婕妤:才华与美貌并存,却成为了“宫怨”的代言人

    历史人物编辑:通史小探长标签:班婕妤

    一个女人如果拥有美貌,再拥有才华,那就是拿了一手“王炸”。美女本就是一种资源,而才女兼具美女的搭配,那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西汉之时就出现了一位美貌与才华并存的女子,她就是班婕妤,她不但是汉成帝的宠妃,还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古代对女子读书这件事情并不支持,甚至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那就是“女子无才便

  • 班婕妤贤惠,通情达理,得到汉成帝的宠爱,却不乘坐汉成帝的车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班婕妤

    婕好,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汉朝对皇帝妃子的一种称呼。班睫好是西汉后期汉成帝的一位妃子。汉成帝是有名的好色皇帝。开始,他十分宠爱许皇后。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许皇后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于是汉成帝就开始宠爱班婕妤。不过,班婕好是个非常通情达理,而且没有野心的女人,虽然得到了汉成帝的宠爱,但是她一点也

  • 班婕妤在和赵飞燕的争宠中,为何落下风来?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有你更精彩标签:班婕妤

    1班婕妤是楚令尹子文的后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嗯,语言简洁,力道十足,导致很多少人没get到梗。再来一次。班婕妤祖上先人地位极高,是有名的宰相。这属于能文,并且文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父亲曾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击退无数匈奴。这属于能武,并且武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时光飞逝,家族中人凭着文武双全

  • 古代妇女的命运,班婕妤用一首诗就说清了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班婕妤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中国传统工艺品,团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有柄的扇子,被人们赋予团员友善、吉祥如意的含义。圆圆的扇子如同明月一般,加上扇坠、流苏、玉器等装饰品,它不仅仅是一件能够驱除炎热的工具,更是古人生活态度的展现。然而团扇毕竟有时令性,每当炎夏来临的时候,它就成了人人手中必备的工具;而等到秋

  •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也是赵飞燕的情敌,才貌双全,寂寞终老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班婕妤

    汉成帝和赵飞燕、赵合德的爱情故事举世闻名,可是汉成帝还有一个才女妃子班婕妤,班婕妤的知名度很低,后世的文艺作品也很少提及她,但是她的名字和事迹却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里。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经为班婕妤写过一首诗:“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辽代皇后萧观音被小人欺骗,

  • 班婕妤深的汉成帝的宠爱,为何后来只剩空埋怨,不再劝戒?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班婕妤

    我们今天说的此女,人们都叫她班婕妤,她是汉成帝时代的人,是他的小妾。在我还在读高中的年纪她就已经离开父母和家庭到了天下掌握人们生死的皇帝身边了,她除了年纪还小,身材正好,还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女儿,这一点最起码可以让她在宫里的路走的长些。班小姐进宫的时候,宫里发生了许多让皇帝烦恼不堪的大事,皇帝的老婆生

  • 汉和帝因章德窦皇后的认养得以登基,在位时勤于政务并收复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章德窦皇后

    汉和帝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是汉章帝刘炟第四个儿子,生母是梁贵人。刘肇出生于建初四年(79年),按照“立长不立贤”的传统,他本来没有资格继位。不过汉章帝刘炟和窦皇后是堂兄妹,属于近亲结婚,导致窦皇后无法生育。为了巩固后位,窦皇后认养了刘肇。有了窦皇后的支持,刘肇顺利“插队”,继位也就顺理成章了。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