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才贾谊,是如何被汉文帝发现的?

天才贾谊,是如何被汉文帝发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1/18 11:24:42

贾谊的发迹离不开吴公的提拔与赏识,究竟是为我们接着看。

吴公是河南郡的郡首,此人把河南郡治理的可谓是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朝廷每年的考核,他都是第一名。

据考察他还是秦朝宰相斯的同乡,也是上蔡人,曾经还追随过李斯求国学。

可见,此人确实非同寻常。

有这样的经历他就被汉帝破格录取到朝廷中担任了廷尉一职,大家不要小瞧这个廷尉。

秦汉时期,廷尉可是属于九卿之一的高官,年俸禄两千石。

这个吴公被汉文帝提拔上来了,做事中规中矩的他,在廷尉之职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是,这个人为汉文帝举荐了一个人才,要说起这个人来,那真的是不得了。他可以说是汉文帝时期甚至整个汉代最为耀眼的新星。

这个人就是贾谊,我们之所以熟悉他,是学习过他的一篇叫《过秦论》的文章 。

古今中外,所有的学者,只要在总结秦朝为何灭亡时。没有人不对《过秦论》竖大拇指的。

可见,他这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广。

贾谊出生地是河南洛阳,这个地方正好是河南郡首吴公所管辖的地盘。

贾谊又是一个少年天才,可以说在整个河南郡没有不知道贾谊这个人的。

这么一个天才,郡首吴公肯定会把他给招来,为自己效力了。

由于郡首得到了贾谊的辅佐,他的政绩就更加的突出起来。

如今吴公被皇帝重用了,可以说贾谊是功不可没的。他不会忘记贾谊的。于是,他就给汉文帝举荐了这个人。

贾谊真的是无书不读,而且是过目不忘。

古代比较盛行的诗、 书、礼、易等。就没有他不会背的。

可以说,这个人的才学举世无人能匹敌。

此刻,正是汉文帝求贤若渴的时候。

这样的人汉文帝还真没有见过。吴公这样把贾谊夸成了一朵花。

这让汉文帝对他是大感兴趣。

不用说,贤人举荐的人,肯定也差不了那里去。

汉文帝也没有考察贾谊,就直接把他从地方提拔到中央来在担任博士一职。

大家不要搞混呀,古代的博士是一个官职,并不是现在上完硕士上博士的,那个学位博士。

要知道一般当博士的人都是学富五车之士,年龄的话也都是清一色的迈入到中老年之列了。

这一群人里,唯有这个贾谊才二十出头。

这么年轻的一个人,在一群老狐狸当中,想崭露头角有那么容易吗?

这些老博士还想看贾谊的笑话呢,以为他只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贾谊明白自己和这么一群人在一起,肯定会受到其他人的猜疑的,但是,贾谊也不惧怕。

汉文帝养了这么一群博士,那可不是让他们白吃干饭的。

每当汉文帝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来找这一群博士来议论一番。

自从贾谊进了这个博士群,所有的老博士们就都失宠了。

因为每次汉文帝抛出来的问题,都是这个叫贾谊的年轻人给他准确无误的指出如何应对来,而且每次都能切中要害。

这时候的老博士,才知道这个后生,是一块大才。

贾谊为汉文帝解决了问题,当然就更受汉文帝的重用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贾谊又被汉文帝提拔为太中大夫。

这个官职要比博士高几个级别。

贾谊被提拔为太中大夫之后,接触到汉文帝的机会就更多了。每当汉文帝见贾谊一次,汉文帝就会学到些之前从所未闻的东西。

这让汉文帝也有种和贾谊一比,自己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无知的感觉。

汉文帝对贾谊就更加的重视了。

贾谊也很开心,毕竟自己终于有了实施抱负的政治舞台。

标签: 贾谊

更多文章

  • 【半日谈】贾谊论政

    历史人物编辑:运营之窗标签:贾谊

    晨起,阅读贾谊《过秦论》,感悟颇深。贾谊是西汉时期杰出的辞赋家和政论家,洛阳人,18岁即能诵诗属文,精通儒家经典,22岁任博士,同年升为太中大夫,撰《过秦论》、上《论积贮疏》,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国家政治的方略,极为汉文帝赏识,数度欲让贾任公卿高位,因权臣不容,改任长沙王太傅。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市

  • 贾谊:超越时代的智者,他真的怀才不遇?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贾谊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曾经有诗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里批评的是汉文帝放着贾谊这样的大才不用,反而跟他谈论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太史公司马迁也有同感,要知道司马迁写《史记》那可是惜墨如金的,就连韩国灭亡这种事情都只写了十七个字,可是在屈原贾生列传里却给了不下千

  • 本为将相之选的大汉才子贾谊,却英年早逝,早早就被埋没了

    历史人物编辑:畅享欢乐标签:贾谊

    历史上著名的短命人物还是挺多的,大多都是初露才华便英年早逝。而且,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也低得可怜,能活到今天七老八十这个岁数的屈指可数。如果细数短命的英才,怕是可以列出一长串儿闪光的名字。比如:甘罗、贾谊、霍去病、曹子建等等,都是青史流芳的一世英杰。以他们在世时的表现,如若能再给他们一段人生时光,必将

  • 从贾谊官场经历破解司马迁未透露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贾谊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贾生》。李商隐因被卷入了牛李党争,而屡受排挤,深感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歌《贾生》通过讽刺汉文帝的求贤之举,来暗喻晚唐帝王的昏聩无能。李商隐的诗歌《贾生》在《史记》中有相关记叙。李商隐

  • 娶妻当娶贤,娶妻不贤毁三代,霍显是如何把霍氏家族毁于一旦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纪念汇标签:霍显

    饭可以乱吃,但老婆不能乱娶,大家千万不要把这句话当成玩笑话。老祖宗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那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绝对是相当有道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那些贵族子弟在外面可以花天酒地,但是在“娶妻”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是不敢乱来的。因为你娶错一个老婆,确实可以分分钟毁了你整个家

  • 其实霍英东最中意的接班人,并非霍启刚,而是三房儿子霍显璇

    历史人物编辑:佳琪侃娱乐标签:霍显

    如果不是郭晶晶,霍启刚或许难成霍家接班人?5月10日,霍启刚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照片,照片中,其与父亲及两个弟弟一同出席活动, 霍英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霍家四父子同台实属罕见,而身为接班人的霍启刚近几年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2021年,更是当选香港立法委员。这也是奠定了他在霍家的稳固地位

  • 一代战神霍去病,敢在皇家猎场射杀皇帝的保安司令李敢,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李敢

    霍去病,汉族,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霍去病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是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最耀眼的那一批人也没有错。李广、霍去病和卫青,是

  • 霍去病公然射杀李敢,汉武帝不予追求:血亲复仇,这事儿不归我管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李敢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两人,分别率领5万骑兵和数万步兵深入漠北,兵分两路和匈奴展开大决战,史称“漠北之战”。这次战争的目标,是深入敌人腹地,全歼匈奴主力部队。大将军卫青这边,手下有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校尉公孙敖,都是大汉朝敢拼敢打的一代名将。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霍去病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汉朝的天降紫薇星,他为汉武帝解决了匈奴的心头大患。人人都说,如果霍去病可以多活两年,说不定就能把匈奴彻底消灭。然后,他还可以为汉朝开疆拓土,说不定我们现在都不用学习英语了。当然,这只是现在人们的一个玩笑话。不过这也足以说明,霍去病在中国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是有多高。不过,人无完人这句话从来不是

  • 霍去病射杀李敢并非为卫青出气,是为安刘彻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民间故事会标签:李敢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在讨伐匈奴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与卫青并称为西汉武力巅峰的代表人物。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家们很推崇霍去病,也使得他的各种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在网络上形成了相当大的粉丝群体。在霍去病的故事中,有一段射杀关内侯李敢的故事让历史爱好者们感到难以置信,引发后世文人的讨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