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日磾是匈奴人,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为什么汉武帝把他当托孤大臣

金日磾是匈奴人,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为什么汉武帝把他当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4/1/5 10:40:21

金日磾是匈奴人,汉武帝对他却非宠爱。而且在托孤的时候,还把金日磾列入四大辅臣的行列。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会把一个匈奴人作为托孤对象呢?

金日磾身上有三大特点,是汉武帝最看中他的地方。

一是尽职。

金日磾本来是匈奴的儿子。由于匈奴单于猜忌那些打了败仗的匈奴王,想杀掉他们。因此金日磾的父亲决定另外一个匈奴王一起投奔汉朝。但是半道上,另外那个匈奴王后悔了,而且还把金日磾的父亲杀掉了。于是有四万人投降了汉朝,其中就包括金日磾和他的母亲。金日磾作为匈奴王的儿子,被分到汉朝皇宫里养马。

本来是一个匈奴王的儿子,身负家仇国恨,却去宫中做下人的事情养马。一般的人是很难适应这种角色的,也不可能把马养好。但是金日磾不一样,他的马养得特别好。

有一次,汉武帝去视察他的马,看见金日磾长得魁梧端正,马又养得好,因此对他印象极好,提拔他为马监,后来又逐渐提拔他为侍中、骑马都尉、光禄大夫等。金日磾由此一直待在汉武帝身边。

可以说,正是因为金日磾尽职尽责,汉武帝才会喜欢上他。

二是尽孝。

金日磾的母亲很会教育儿子,两个儿子都被教得很懂规矩。连汉武帝对金日磾的母亲都非常尊重,赞许她是个好母亲。

金日磾的母亲去世后,汉武帝专门找画师给她画像,挂在甘泉宫里。每次金日磾走母亲的画像前,都会下拜磕头,泪流不已。

金日磾对他母亲的感情,显然是真情实感。毕竟当他的父亲被杀掉以后,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吃了非常多的苦。好不容易才到达汉朝皇宫,因为偶然获得汉武帝喜爱,才算苦尽甘来。否则的话,他们可能会一直在宫里养马。所以,金日磾对母亲有那么深的感情。

三是尽忠。

金日磾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皇帝很忠诚。而且他对皇帝的忠诚,是不顾一切的,是没有任保留的。

当年汉武帝在视察他的马的时候,是带着他的妃子一起去看的。他让马夫牵着马,一匹一匹从他面前走过。那些马夫哪里见过妃子,所以都偷偷地看。但是金日磾却一眼也不看,显然,这就是忠诚于皇帝的表现。

汉武帝把金日磾的两个儿子放在跟前,平常拿他们解闷。这两个儿子叫作弄儿。他们和汉武帝玩习惯了,就有点没大没小。甚至还和宫女调笑。金日磾非常生气,杀掉了自己大的那个儿子。汉武帝虽然觉得金日磾做得有些过分,但是也感叹于他的忠诚。

金日磾最忠诚的一件事,就是发现发有个刺客想刺杀汉武帝。于是他预先跑到汉武帝的房间门后躲了起来。当那个刺客走进来的时候,金日磾就扑上去,把那个刺客抓住,救了汉武帝一命。如果金日磾不是任何时候都把汉武帝的安危放在心上,他也不会发现那个刺客。

金日磾是一个匈奴人,但是他尽职尽忠尽孝。所作所为,就像是用汉人的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一样。因此汉武帝才会那么重视他,把他当成托孤大臣。想用他的忠诚和正统来保护自己的儿子。

(参考资料:《汉书》等)

标签: 金日磾

更多文章

  • 为何汉武帝钦命的四个顾命大臣只霍光,金日磾青史留名?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金日磾

    纵观史书,你会发现,汉武帝晚年为自己的儿子刘弗陵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然而到了汉昭帝去世,却单单剩下了霍光与金日磾二人,桑弘羊和上官桀却起兵造反被诛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呢?上官桀与霍光不同,霍光能够成为顾命大臣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有一个好哥哥霍去病。而上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汉朝俘虏后,为何会被汉武帝立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金日磾

    汉武帝宠信金日磾,起初是同情金日磾的身世,后来则是因为金日磾知恩图报,能力非凡,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回报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大为感动,逐渐地汉武帝也对金日磾这个人非常敬佩。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金日磾的背景,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金日磾这个匈奴王子是怎么变成汉臣的经过。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以

  • 汉朝敬侯:金日磾jn,m,d,持功德而不骄,名千古而不断(1)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金日磾

    读史人,金日磾[jīn mì dī]是一个不得不读的人,其塑造的功与德,成为读史之人明智心灵的一股清流。匈奴公元前134年,继位已六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汉武帝改年号元光,至于为什么改年号,史书记载就在前一年,“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这六年里刘彻一直寻求改变对北边邻居匈奴的和亲政策。因为就在前一年,匈

  • 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为何能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金日磾

    汉武帝是汉匈战争期间与匈奴对抗最激烈的汉朝皇帝,说他是最憎恶匈奴人的汉朝皇帝也不为过,可就在汉武帝晚期,有数百年历史的两汉唯一一次重用了一位匈奴人,甚至还付以那位匈奴人托孤大臣的重责,这是千年难遇的离奇事。要知道托孤大臣的委任,不仅关乎一个皇族的命运,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命运的大事。新皇年

  • 西汉名臣贾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个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贾谊

    从贾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领会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宠辱不惊,人家对你好,要过得去,人家对你不好,也要过得去。贾谊这个人才华横溢,但是书生气太重,如果贾谊的才华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能成为汉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真正可以跟萧何并驾齐驱的人物。只可惜,贾谊这人阅历太浅,经不住事,具有文人的缺点,情感太过丰富,多

  • 贾谊有大才却饱受排挤,因梁王堕马去世而哭死,得了官场抑郁症?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贾谊

    汉文帝和贾谊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贾谊20多岁就深受汉文帝的赏识,先是"召以为博士",不久后变升为大中大夫。然而前途本该一片光明的贾谊,最后却英年早逝。在后人眼里是贾谊短暂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但对于他悲剧酿成的原因,大家各有看法。要想了解贾谊,首先要先知道他的死因。《汉书》上记载:"梁王胜堕马死,谊自

  • 贾谊:才华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竟为了一个男人自责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贾谊

    他是儒家的学者,他是文赋的先锋。他的使命是到人间一览,做一个痛苦的旁观者。他叫贾谊,闪耀时璀璨无比,陨落时悄无声息。01老师贾谊我是张苍,近年来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贾谊,是我的学生。虽说大家都欣羡我有这么一个得意门生,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太傅(贾谊的字)一鸣惊人,得到皇帝赏识,也是有迹可循的。我师从

  • 少年天才贾谊,22岁当副部,为何还没干几年,竟被汉文帝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贾谊

    大凡天才文学家,似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旦让他当上了谏官,他就真会正儿八经地提出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哪怕皇帝们不高兴不待见,哪怕冒着杀头的生命危险,哪怕被开除公职,他们也前赴后继。比如,杜甫当了左拾遗,就一天像蚊子一样在唐肃宗面前提意见,多次得罪皇帝。白居易也如此,当了谏官后,连皇帝收礼品或提拔一下心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与贾谊情谊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贾谊

    前言:一、少年得志据史书记载,贾谊年少成名,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就已经被人称为“洛阳神童”。后来汉文帝特将他召进宫中,任命他为博士。贾谊当时才二十余岁,要知道那时的博士,大多数由年老的学者来担任的,像贾谊这么年轻的,历史上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贾谊才华之出众。每当汉文帝与各位博士进行策论之时,贾谊总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年轻时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贾谊

    写贾谊这个人,我的心情很复杂,贾家在历史上出过的伟大文学家并不太多,比如贾谊、贾岛,还有贾平凹先生。贾谊无疑是贾家最优秀最具才华的,没有之一。只可惜,贾谊虽有文学天才,命运却不佳,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就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历史竹简中,空令多少十子英雄叹息。然而,笔者认为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