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汉武帝钦命的四个顾命大臣只霍光,金日磾青史留名?

为何汉武帝钦命的四个顾命大臣只霍光,金日磾青史留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汽车前一线 访问量:4496 更新时间:2023/12/15 22:08:19

纵观史书,你会发现,汉武帝晚年为自己的儿子刘弗陵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然而到了汉昭帝去世,却单单剩下了霍光与金日磾二人,桑弘羊和上官桀却起兵造反被诛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呢?

上官桀与霍光不同,霍光能够成为顾命大臣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有一个好哥哥霍去病。而上官桀的上位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屌丝奋斗史。本身只是汉武帝众多羽林郎的上官桀先是靠着为皇帝遮挡大雨得到看马的职务,后来更是巧言令色的通过瘦马这样的方式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最后成为了安阳侯,位列九卿。

而这位出身不高的上官桀成为顾命大臣后积极拉拢当时的四臣之首霍光,先是跟霍光结成了儿女亲家,每当霍光休假外出之时,上官桀总是代替霍光处理国家大事,两人的关系可见一般。可能是上官桀的基因中带着攀附权贵这样的习惯,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娶了霍光女儿的上官安竟然突发奇想让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进宫给当时体弱的汉昭帝刘弗陵当皇后。为此,上官安专门找霍光商议这件事,霍光因为外孙女还小拒绝了这个提议。不过上官安不甘心,又找到当时的当时汉昭帝的大姐盖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丁外人通过盖长公主的关系顺利的把上官安的女儿送入宫,不久就被封为皇后。而对霍光,当时的上官家已经心中有了疙瘩。

成为了汉昭帝刘弗陵的岳父,上官安自然是心飘飘,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也同时为了笼络丁外人,上官桀和上官安父子二人屡次想要给丁外人加官进爵,可这个事情卡在了霍光这里,父子二人商量来商量去决议踢开霍光这个绊脚石。

上官桀后笼络桑弘羊想要陷害霍光,可却被汉昭帝刘弗陵察觉,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丁外人,桑弘羊还有当时一心想要争夺帝位的刘旦几人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汉昭帝刘弗陵。

可惜阴谋很快被霍光等人发现,霍光当机立断采取行动粉碎了这场阴谋,而作为顾命大臣的上官桀与上官安,桑弘羊被斩首,抄家。丁外人被满门抄斩。盖长公主和刘旦自杀身亡。唯有那位六岁进宫当皇后的上官安之女,因年幼且是霍光的外孙女,未被追究。

标签: 金日磾

更多文章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汉朝俘虏后,为何会被汉武帝立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金日磾

    汉武帝宠信金日磾,起初是同情金日磾的身世,后来则是因为金日磾知恩图报,能力非凡,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回报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大为感动,逐渐地汉武帝也对金日磾这个人非常敬佩。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金日磾的背景,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金日磾这个匈奴王子是怎么变成汉臣的经过。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以

  • 汉朝敬侯:金日磾jn,m,d,持功德而不骄,名千古而不断(1)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金日磾

    读史人,金日磾[jīn mì dī]是一个不得不读的人,其塑造的功与德,成为读史之人明智心灵的一股清流。匈奴公元前134年,继位已六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汉武帝改年号元光,至于为什么改年号,史书记载就在前一年,“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这六年里刘彻一直寻求改变对北边邻居匈奴的和亲政策。因为就在前一年,匈

  • 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为何能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金日磾

    汉武帝是汉匈战争期间与匈奴对抗最激烈的汉朝皇帝,说他是最憎恶匈奴人的汉朝皇帝也不为过,可就在汉武帝晚期,有数百年历史的两汉唯一一次重用了一位匈奴人,甚至还付以那位匈奴人托孤大臣的重责,这是千年难遇的离奇事。要知道托孤大臣的委任,不仅关乎一个皇族的命运,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命运的大事。新皇年

  • 西汉名臣贾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个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贾谊

    从贾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领会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宠辱不惊,人家对你好,要过得去,人家对你不好,也要过得去。贾谊这个人才华横溢,但是书生气太重,如果贾谊的才华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能成为汉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真正可以跟萧何并驾齐驱的人物。只可惜,贾谊这人阅历太浅,经不住事,具有文人的缺点,情感太过丰富,多

  • 贾谊有大才却饱受排挤,因梁王堕马去世而哭死,得了官场抑郁症?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贾谊

    汉文帝和贾谊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贾谊20多岁就深受汉文帝的赏识,先是"召以为博士",不久后变升为大中大夫。然而前途本该一片光明的贾谊,最后却英年早逝。在后人眼里是贾谊短暂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但对于他悲剧酿成的原因,大家各有看法。要想了解贾谊,首先要先知道他的死因。《汉书》上记载:"梁王胜堕马死,谊自

  • 贾谊:才华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竟为了一个男人自责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贾谊

    他是儒家的学者,他是文赋的先锋。他的使命是到人间一览,做一个痛苦的旁观者。他叫贾谊,闪耀时璀璨无比,陨落时悄无声息。01老师贾谊我是张苍,近年来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贾谊,是我的学生。虽说大家都欣羡我有这么一个得意门生,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太傅(贾谊的字)一鸣惊人,得到皇帝赏识,也是有迹可循的。我师从

  • 少年天才贾谊,22岁当副部,为何还没干几年,竟被汉文帝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贾谊

    大凡天才文学家,似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旦让他当上了谏官,他就真会正儿八经地提出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哪怕皇帝们不高兴不待见,哪怕冒着杀头的生命危险,哪怕被开除公职,他们也前赴后继。比如,杜甫当了左拾遗,就一天像蚊子一样在唐肃宗面前提意见,多次得罪皇帝。白居易也如此,当了谏官后,连皇帝收礼品或提拔一下心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与贾谊情谊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贾谊

    前言:一、少年得志据史书记载,贾谊年少成名,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就已经被人称为“洛阳神童”。后来汉文帝特将他召进宫中,任命他为博士。贾谊当时才二十余岁,要知道那时的博士,大多数由年老的学者来担任的,像贾谊这么年轻的,历史上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贾谊才华之出众。每当汉文帝与各位博士进行策论之时,贾谊总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年轻时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贾谊

    写贾谊这个人,我的心情很复杂,贾家在历史上出过的伟大文学家并不太多,比如贾谊、贾岛,还有贾平凹先生。贾谊无疑是贾家最优秀最具才华的,没有之一。只可惜,贾谊虽有文学天才,命运却不佳,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就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历史竹简中,空令多少十子英雄叹息。然而,笔者认为贾谊

  • 贾谊:怀才不遇第一人,因世家嫉妒,皇帝无能,32岁便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贾谊

    西汉文帝时期,作为文景之治的前期,整个朝代对外展现出的是一种太平安详的现状。平常的人家都只看到表面的平静,而实际上隐藏在表象后的社会危机的雪球仍在越滚越大。 权贵豪门和劳苦大众的矛盾正在愈演愈烈,剥削和对土地的侵占使得农民破产的现象依然普遍,严苛的税收政策在本就不富裕的地方演变成劳动人民头顶的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