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为何能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作为匈奴人的金日磾,为何能成为汉武帝的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安昕史话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1/26 2:26:35

汉武帝是汉匈战争期间与匈奴对抗最激烈的汉朝皇帝,说他是最憎恶匈奴人的汉朝皇帝也不为过,可就在汉武帝晚期,有数百年历史的两汉唯一一次重用了一位匈奴人,甚至还付以那位匈奴人托孤大臣的重责,这是千年难遇的离奇事。

要知道托孤大臣的委任,不仅关乎一个皇族的命运,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民族的命运的大事。新皇年幼不能亲政,整个国家的权力都在托孤大臣手中,他若是想做什么事,几乎没人可以阻止。一个同时具备过人能力和品德的完人,才可以胜任托孤大臣的任务。

那位匈奴人,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呢?

沦落为奴隶的金日磾

金日磾(读作“金蜜低”)最初是一位匈奴王子,他的国家叫休屠国,这个国家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附近,与汉朝毗邻。像是古代中原王朝被分封到边境的诸侯国一样,休屠国也需要承担捍卫匈奴边疆的重任。

金日磾的姓氏来源于:霍去病某次远征匈奴时重挫了休屠国,抢来了休屠国的重器——一个用于祭祀上天的黄金做的神像,汉朝人称之为“祭天金人”,后来汉武帝以此赐金日磾“金”姓。

卫青和霍去病两人都在世时,匈奴的日子很不好过,匈奴边境附庸国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休屠国和临近的浑邪国因为多次在与汉军的交战中惨败,累计损失了数万人,从而招来了匈奴大单于的怒火。两位国王便聚在一起商议:现在被汉朝打得这么惨就算了,单于还迁怒于我们,两头不是人的日子太不好过了,就怕总有一天单于要找我们算账,到时候就麻烦了,不如干脆向汉朝投降吧。

两人意见相合,汉朝也同意了他们的投降,于是两位国王带领数万部众向汉朝边境进发,汉武帝派出霍去病带领大军去迎接两国部众。派大军去迎接,是为了防止他们有诈。可休屠王的部下见到汉朝大军后突然心生悔意,休屠国的部众临时动摇了,本来已经决定好了要投降的匈奴大军突然变得躁动不安。

霍去病了解情况后当机立断,他先令人把浑邪王送去汉武帝所在的行宫,带领大军进攻那些临时反悔的匈奴部队,结果休屠军队战败了,休屠国的人全部成了战俘,后来都沦为了奴隶。

休屠王子金日磾也因此沦为给皇室养马的奴隶。

成为心腹

一个曾贵为王子的人,不管后来沦落到什么样,他高贵的气质都不会消失。

有一次汉武帝带妃子们视察养马奴隶的工作成效,金日磾和其余奴隶夹道迎接这群贵客。妃子们没见过匈奴人,此时见到了,心生新鲜,纷纷窃笑不止,取笑匈奴人的长相。

可她们走到金日磾跟前时,突然都不敢笑了,金日磾神态甚为庄重,流露出一种不容侵犯的气质。汉武帝见妃子们突然收回了笑容,便注意到了一排奴隶中的金日磾,看见他后,心里也有种震撼的感觉,打听过后才知道,这人就是那位曾经的休屠国王子。

后来汉武帝把金日磾安排到自己身边做事,愈发欣赏他。金日磾为人小心谨慎,后来在宫中做事几十年,从来不曾抬头去看汉武帝的妃子;汉武帝要把他的女儿纳入后宫,他不仅没因此高兴,反而坚定地婉拒了,因为他见当时后宫嫔妃少有能善终的,怕家族会因为女儿的缘故获罪;不管交给他什么任务,他都能办得完美无缺。汉武帝很欣赏他的谨慎,逐渐将其视为心腹之一。

最让汉武帝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金日磾的两个儿子是汉武帝的玩伴,很得汉武帝喜欢。有一次金日磾进宫,见小儿子竟然敢和汉武帝勾肩搭背,便直接用严厉的目光把他赶跑,把儿子吓得躲在别处哭泣不止。又有一次进宫,他见大儿子竟敢和宫女你追我赶,犯了宫规,便将大儿子带回了家,亲手杀之。

武帝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喊来金日磾要把他绳之以法,金日磾一边跪地磕头,一边解释自己杀子的原因,武帝听完后除了掉眼泪也没别的办法了,从此开始敬重金日磾。

一个叫莽何罗的人在巫蛊之祸时与奸臣江充关系极其亲密,后来江充被灭族,这人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也要遭殃,便密谋行刺汉武帝。金日磾常年在宫中做事,一直觉得同在宫中做事的莽何罗不正常,便暗中调查他,莽何罗察觉后也一直不敢妄动。

有天金日磾生病不能进宫办事,莽何罗决定在这一天晚上行动。当天金日磾一直心神不安,便偷偷溜入宫,守在汉武帝寝宫门口。半夜莽何罗直步走向寝宫,突然看见金日磾,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直接往寝宫里冲,金日磾冲上去死死抱住他的腰,让他不能行走,并大喊:“莽何罗欲行刺皇上!”侍卫们纷纷赶来,汉武帝惊醒后见此场景,怕侍卫误伤金日磾,令侍卫不得进攻,最终金日磾徒手打败了莽何罗。

若没有金日磾长久以来的暗中保护,汉武帝可能就遇害了。

托孤重臣

汉武帝临死前,立年仅7岁的刘弗陵为帝,给他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霍光、上官、金日磾、桑弘羊

汉武帝一直都想让金日磾做大臣,金日磾每次都言辞拒绝道:“我是一个匈奴人,重用我会让匈奴轻视大汉!”所以在四位托孤重臣中,金日磾是官职最小的那一个。

金日磾仅辅政一年就去世了,他是四大臣中唯一没被封侯的,汉武帝生前留下遗命要封金日磾和霍光为侯,这事没有旁人知道。霍光曾要求和金日磾一起把这事告诉汉昭帝,金日磾不肯,此时少主年幼,自己贵为托孤大臣,若用一个旁人不知的理由封侯,天下人会怎么看?由于金日磾不肯封侯,霍光也主动放弃了这个封侯的机会。

结语

金日磾的一生,相比于霍光、霍去病、卫青这类人实在是太平凡了,他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壮举,没有什么盖世的功劳。

但他如果想不平凡一生的话,应该是很好办到的,他拥有汉武帝的信任,和托孤大臣的尊位,可他却主动选择了平凡,他不爱功名利禄,一直都在默默付出。

汉武帝重用他的原因很简单,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可以毫无保留地加以信任,世上又有多少值得信任的人呢?

标签: 金日磾

更多文章

  • 西汉名臣贾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个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贾谊

    从贾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领会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宠辱不惊,人家对你好,要过得去,人家对你不好,也要过得去。贾谊这个人才华横溢,但是书生气太重,如果贾谊的才华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能成为汉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真正可以跟萧何并驾齐驱的人物。只可惜,贾谊这人阅历太浅,经不住事,具有文人的缺点,情感太过丰富,多

  • 贾谊有大才却饱受排挤,因梁王堕马去世而哭死,得了官场抑郁症?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贾谊

    汉文帝和贾谊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贾谊20多岁就深受汉文帝的赏识,先是"召以为博士",不久后变升为大中大夫。然而前途本该一片光明的贾谊,最后却英年早逝。在后人眼里是贾谊短暂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但对于他悲剧酿成的原因,大家各有看法。要想了解贾谊,首先要先知道他的死因。《汉书》上记载:"梁王胜堕马死,谊自

  • 贾谊:才华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竟为了一个男人自责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贾谊

    他是儒家的学者,他是文赋的先锋。他的使命是到人间一览,做一个痛苦的旁观者。他叫贾谊,闪耀时璀璨无比,陨落时悄无声息。01老师贾谊我是张苍,近年来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贾谊,是我的学生。虽说大家都欣羡我有这么一个得意门生,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太傅(贾谊的字)一鸣惊人,得到皇帝赏识,也是有迹可循的。我师从

  • 少年天才贾谊,22岁当副部,为何还没干几年,竟被汉文帝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贾谊

    大凡天才文学家,似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旦让他当上了谏官,他就真会正儿八经地提出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哪怕皇帝们不高兴不待见,哪怕冒着杀头的生命危险,哪怕被开除公职,他们也前赴后继。比如,杜甫当了左拾遗,就一天像蚊子一样在唐肃宗面前提意见,多次得罪皇帝。白居易也如此,当了谏官后,连皇帝收礼品或提拔一下心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与贾谊情谊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贾谊

    前言:一、少年得志据史书记载,贾谊年少成名,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就已经被人称为“洛阳神童”。后来汉文帝特将他召进宫中,任命他为博士。贾谊当时才二十余岁,要知道那时的博士,大多数由年老的学者来担任的,像贾谊这么年轻的,历史上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贾谊才华之出众。每当汉文帝与各位博士进行策论之时,贾谊总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年轻时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贾谊

    写贾谊这个人,我的心情很复杂,贾家在历史上出过的伟大文学家并不太多,比如贾谊、贾岛,还有贾平凹先生。贾谊无疑是贾家最优秀最具才华的,没有之一。只可惜,贾谊虽有文学天才,命运却不佳,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就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历史竹简中,空令多少十子英雄叹息。然而,笔者认为贾谊

  • 贾谊:怀才不遇第一人,因世家嫉妒,皇帝无能,32岁便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贾谊

    西汉文帝时期,作为文景之治的前期,整个朝代对外展现出的是一种太平安详的现状。平常的人家都只看到表面的平静,而实际上隐藏在表象后的社会危机的雪球仍在越滚越大。 权贵豪门和劳苦大众的矛盾正在愈演愈烈,剥削和对土地的侵占使得农民破产的现象依然普遍,严苛的税收政策在本就不富裕的地方演变成劳动人民头顶的尖刀。

  • 汉室传奇:生如烟花,璀璨短暂,贾谊23岁为中级国务官,33岁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贾谊

    #历史#(本文大约2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公元前一七九年,刘恒刚刚当上皇帝满一年,立即搜罗天下英才为政府所用,对政府各掌门人进行大换血。其中,刘恒听说河南郡郡长吴公,政绩全国第一,于是就将他调他到中央政府,担任司法部长(廷尉)。吴公推荐洛阳人贾谊,刘恒召见,命他担任研究官,即是现在我们的博士职位

  • 作为大汉国策真正奠基人的贾谊是怎么死的?一代才子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贾谊

    年少成名,意气风发,一表人才,又与皇帝称兄道弟,一时间站在历史闪光灯下,他就是贾谊,那么贾谊何许人也?贾谊18岁左右就走入仕途,当时汉文帝正当少年,两个小伙子很谈得来,于是作为大哥的汉文帝一开心便封了贾谊一个博士当,就这样,贾谊21岁时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士。贾谊能够升职加薪如此之快,多亏了汉文帝这位大

  • 汉文帝继位后,贾谊提了一个建议,从此汉文帝再也没有杀过官吏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贾谊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汉书·传·贾谊传》这是《汉书》中关于贾谊之死的描绘。贾谊汉文帝登基,是由陈平和周勃给扶立的,汉文帝能够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还是因为他的弱小。汉文帝本是宫女薄夫人生下的儿子,因此他们母子俩人,都不受汉高祖喜爱。等到刘恒成年后,被刘邦封到了最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