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谊:才华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竟为了一个男人自责抑郁而终

贾谊:才华深受赏识却不被重用,竟为了一个男人自责抑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近灵说历史 访问量:160 更新时间:2023/12/12 20:26:45

他是儒家的学者,他是文赋的先锋。

他的使命是到人间一览,做一个痛苦的旁观者。

他叫贾谊,闪耀时璀璨无比,陨落时悄无声息。

01

老师贾谊

我是张苍,近年来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贾谊,是我的学生。

虽说大家都欣羡我有这么一个得意门生,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太傅(贾谊的字)一鸣惊人,得到皇帝赏识,也是有迹可循的。我师从荀子,他老人家可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思想家。而我虽不曾像我的老师那样有名气,但我好歹做过百官之首,丞相一职可不是徒有虚名。太傅能平步青云,也是因拜师有道啊。

太傅满腹经纶,有月宫折桂的资本。洛阳是个风流名士聚集之地,或许我这个学生是谪仙下凡,也挑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不是我夸口,他年少即善写文,博闻强识,天资聪慧。太傅自蒙起,便跟随我学习,十八岁的时候,他的名气已传遍郡内,不久后便得到了河南郡守吴公的青睐。这位吴公可谓是慧眼识英雄,在太傅的帮助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百姓都安居乐业,时评天下第一。也正因此事,吴公与太傅双双迁升,太傅更是得皇帝征召,委以博士之职。不出一年,太傅便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

只愿我这学生,扶摇直上九万里才好。

02

邓通

近二年来皇上对一个名为贾谊的小子青睐有加,我却不是很能瞧得上他。

我是谁?我可是皇上的贵人。数年前,皇上在梦中想要登天,却如何也上不去,最终是一个黄头郎将他推了上去。这黄头郎是谁?正是邓通我啊。皇上四处寻觅,将我寻来,从此对我宠爱有加。更因术士预言我会饥寒交困而死,皇上赐给我铜山,许我铸钱,从此“邓通钱”流传天下,朝廷百官无不对我敬畏有加。

但贾谊这个小子,非但对我没有丝毫敬畏之心,甚至想从皇上那里分走属于我的宠爱。自他被任为太中大夫起,源源不断的奏章便从他手中呈递上来。先是呈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设计了礼仪制度,主张什么“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后又上《论积贮疏》,提倡重农抑商……先不说这些奏章皇上采用了没有,但是只凭他的文采,就已让皇上赞不绝口,皇上每每在我面前说起他来,都是一脸的赏识之色。

这让我十分嫉妒。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几个月前,皇上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短短数年里连升两次,让人不嫉妒也难吧?这不,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便按耐不住了,纷纷上疏说贾谊“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这脏水泼的,甚合我心意。皇上虽面上不动声色,却心中存疑。在与我谈天时,皇上曾多次问及我对贾谊的看法。我十分谨慎,先赞贾谊学识极高,后又将周勃等人的话换了一番说辞,含蓄地表达出来。想是三人成虎,最近皇上渐渐疏远了贾谊,也不再采用他的意见。就在今天,听闻圣旨已下,任贾谊为长沙王太傅。哈,长沙那蛮荒之地,够那小子受的了。

谁想分走皇上对我的宠爱,谁便会像贾谊一样,没有好下场。

03

长沙王说

贾谊,就是那个近年来任我太傅的小子,我总是瞧着他不太对劲。

从京师被贬到这荒凉之地,并且还是担任我这唯一的异姓诸侯王的太傅,前后差别之大的确是让人唏嘘。虽说才子总是多愁善感,但他实在是,忧郁敏感得过头了吧?

在到长沙的途中,他经过湘江,写下了一篇《吊屈原赋》,文人嘛,惺惺惜惺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来到长沙后,他整日郁郁不乐,眉宇总是笼罩着一片愁思。就连我这长沙王同他谈天讲学时,他也全无喜色,整个人就是大写的两个字:忧郁。同他在一起,我都要跟着忧郁了。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来到长沙的第三年,写下《鵩鸟赋》的事情。听我属下说,当时他住的太傅府里飞过了一只猫头鹰。世人皆知,猫头鹰是不祥之兆,但这种事情担心一下,过去了也就完了,没必要较真。可我这太傅可好,认为猫头鹰提醒他命不久矣,于是愈发闷闷不乐,甚至写下一篇《鵩鸟赋》来抒发内心的愁苦。那赋我也读过,用字生僻,长篇大论,不知他在想什么。

所幸,最近皇上又想起了贾谊,要召他回京。快让他回去吧,否则我就受不了了。

04

汉文帝说

前些年怀疑贾谊不忠,便流放了他,所幸朕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此时召他回京,为时不晚。

想起他回来的第一天,虽风尘仆仆,但飒爽之姿不减当年。是夜,询问他鬼神之事,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想不到几年未见,贾生的学识越发精深了。

不久,朕便任他为梁怀王刘辑的太傅,希望他能明白这是重视他的表现,教好朕这最宠爱的小儿子。

谁知天命无常,朕最爱的儿子辑儿,在骑马途中不慎坠下,不治身亡。噩耗传来,朕泪如雨下。失子之痛让朕精神恍惚了好一段时间,待终于能再度打理朝政时,却发现贾生有些不一样了。

听闻,贾生因辑儿之死而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朕多次派人安抚他却也不见起色。朕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眼睁睁看着贾生寝食难安,日渐消瘦,文思枯竭。

刚刚传来噩耗,贾生因忧思过甚,无疾而终。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吧,我大汉,又少了一位忠贤之臣。

“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天资过人的贾谊,经历了坎坷的一生,最终在风华正茂之时因一个男人郁郁而终,这谁又说得清呢?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乌龙茶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贾谊

更多文章

  • 少年天才贾谊,22岁当副部,为何还没干几年,竟被汉文帝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贾谊

    大凡天才文学家,似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一旦让他当上了谏官,他就真会正儿八经地提出很多有见地的建议,哪怕皇帝们不高兴不待见,哪怕冒着杀头的生命危险,哪怕被开除公职,他们也前赴后继。比如,杜甫当了左拾遗,就一天像蚊子一样在唐肃宗面前提意见,多次得罪皇帝。白居易也如此,当了谏官后,连皇帝收礼品或提拔一下心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与贾谊情谊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贾谊

    前言:一、少年得志据史书记载,贾谊年少成名,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就已经被人称为“洛阳神童”。后来汉文帝特将他召进宫中,任命他为博士。贾谊当时才二十余岁,要知道那时的博士,大多数由年老的学者来担任的,像贾谊这么年轻的,历史上屈指可数。由此可见,贾谊才华之出众。每当汉文帝与各位博士进行策论之时,贾谊总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年轻时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贾谊

    写贾谊这个人,我的心情很复杂,贾家在历史上出过的伟大文学家并不太多,比如贾谊、贾岛,还有贾平凹先生。贾谊无疑是贾家最优秀最具才华的,没有之一。只可惜,贾谊虽有文学天才,命运却不佳,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就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历史竹简中,空令多少十子英雄叹息。然而,笔者认为贾谊

  • 贾谊:怀才不遇第一人,因世家嫉妒,皇帝无能,32岁便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贾谊

    西汉文帝时期,作为文景之治的前期,整个朝代对外展现出的是一种太平安详的现状。平常的人家都只看到表面的平静,而实际上隐藏在表象后的社会危机的雪球仍在越滚越大。 权贵豪门和劳苦大众的矛盾正在愈演愈烈,剥削和对土地的侵占使得农民破产的现象依然普遍,严苛的税收政策在本就不富裕的地方演变成劳动人民头顶的尖刀。

  • 汉室传奇:生如烟花,璀璨短暂,贾谊23岁为中级国务官,33岁逝世

    历史人物编辑:卿雨润史标签:贾谊

    #历史#(本文大约2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公元前一七九年,刘恒刚刚当上皇帝满一年,立即搜罗天下英才为政府所用,对政府各掌门人进行大换血。其中,刘恒听说河南郡郡长吴公,政绩全国第一,于是就将他调他到中央政府,担任司法部长(廷尉)。吴公推荐洛阳人贾谊,刘恒召见,命他担任研究官,即是现在我们的博士职位

  • 作为大汉国策真正奠基人的贾谊是怎么死的?一代才子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贾谊

    年少成名,意气风发,一表人才,又与皇帝称兄道弟,一时间站在历史闪光灯下,他就是贾谊,那么贾谊何许人也?贾谊18岁左右就走入仕途,当时汉文帝正当少年,两个小伙子很谈得来,于是作为大哥的汉文帝一开心便封了贾谊一个博士当,就这样,贾谊21岁时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士。贾谊能够升职加薪如此之快,多亏了汉文帝这位大

  • 汉文帝继位后,贾谊提了一个建议,从此汉文帝再也没有杀过官吏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贾谊

    梁王胜坠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汉书·传·贾谊传》这是《汉书》中关于贾谊之死的描绘。贾谊汉文帝登基,是由陈平和周勃给扶立的,汉文帝能够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还是因为他的弱小。汉文帝本是宫女薄夫人生下的儿子,因此他们母子俩人,都不受汉高祖喜爱。等到刘恒成年后,被刘邦封到了最荒凉

  • 游贾谊故居,吃长沙臭豆腐-《遍尝潇湘美味》之四

    历史人物编辑:李达京标签:贾谊

    在湖南的名吃美味中,长沙臭豆腐算得一绝。但因其形状为黑色,又以臭字冠名,我以往是不碰这个小吃的。但近来想写一组长沙美食文章,遂想买一份长沙臭豆腐来品尝一下。2022年5月12日,我一大早来到长沙太平街,只见街上空空荡荡,没见几个人影。大多店铺都没开门,只有一两家卖米粉和饺子混沌的食店在经营。在街上来

  • 贾谊的悲剧给我们的启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贾谊

    笔者以为,哪有那么多的怀才不遇,关键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坚持!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天纵英才,少年成名,自以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后世对其评价很高,且也认为其怀才不遇,为之惋惜。“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

  • 贾谊是怀才不遇被贬谪?真相:他被新旧政治集团,都视为眼中钉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贾谊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贾谊的列侯之国策和侯国迁移策的实行,遭到了列侯们的强烈抵抗。一、诸侯之国策的反响据《汉书》卷四文帝纪,三年十一月,文帝下诏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可知,自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