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

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博文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14 14:14:44

明代中后期的皇宫有许多诡异难解的事情,那里的皇帝、太监、女人和大臣不断上演着离奇的桥段。不过,要说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物,我觉得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当算一位。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

宫女和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得名分,从而改变其卑贱低下的地位。乳母能自由出入宫禁,即便被临幸,但其乳母的名分永远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人们无法接受当年乳养皇帝长大的乳母能成为皇帝的嫔妃,更不能接受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客氏是河北农妇,18岁就被选进宫给小皇子做奶娘。同时,宫里新崛起了一个太监——魏忠贤。他和客氏一样,会笼络校皇子得心,也能使用手腕,想尽各种方法让小朱玩,最后根本离不开他了。客氏同魏忠贤一拍即合,居然搞起了“对食”(也就是太监和宫女的夫妻关系,但是这时候客氏已经有一个“太监丈夫”了,所以客魏对食恐有“破鞋”之嫌)。俩人密切配合,一内一外,牢牢控制小皇帝,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

客氏是个极为贪心的人,她在后宫之中显贵如皇太后,但她还是惴惴不安。总担心嫔妃们生了皇子,母以子贵,会影响自己在朱由校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她在后宫痛下杀手,凡是有孕的或已生下的来皇子,均遭到了她的迫害。张皇后见客氏在后宫作恶多端,便在朱由校面前多次数落她的罪状。客氏得知后,恨之入骨。

在天七年的时候,客氏从私宅被带走,押解到宫中专门处罚宫女的地方浣衣局中严刑逼问。审讯的结果是客氏承认当时怀孕的宫女是自己带进去的,她想要学吕不韦,觊觎皇位。所以宫女怀孕这件事是客氏和魏忠贤一手策划的,于是客氏在浣衣局被活活笞死。

标签: 客氏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为何最恨天启皇帝:奶娘客氏与天启之间存在着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明末最有名的太监,纵观明朝历史,混出了名气的最牛太监也就那么几个:明成祖时期的郑和,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英宗时期的王振,还有就是我们本期要讲的主人公魏公公,魏公公此人相当狠,狠到一般人都看不出来,谁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进宫什么都不懂的傻大个,进宫之前竟然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流氓式人物,当然

  • 魏忠贤和客氏关系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太监大家都知道,但是他有一个“妻子”,倒是很少有人知道。有的人说,一个宦官,身体残缺不完整,心理更是成为了帝王的奴仆,怎么可能有老婆,要知道,彼时的世界里,还有着很多壮年男子准备着孤独终老的。可事实上,魏忠贤就是有,只是这个“妻子”,和传统意义上的不一样。当年明神宗有个“倒霉儿子”,叫做朱常

  • 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魏忠贤与客氏得罪了谁?皇帝都压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史笔似尘钩标签:客氏

    魏忠贤到底有没有后宫,其实并不好说。因为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的关系,多是出自野史。编者觉得魏忠贤秽乱后宫的罪名,是张皇后出于恨意给他定下的罪名。编者为何要如此说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太监入宫需要净身,魏忠贤净身后不可能不干净。要知道净身的执行者并不是一个人,三人以上不便于保守秘密。一旦发现假太监入宫,执行

  • 魏忠贤自杀后,他老婆客氏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太监,太监怎么会有老婆呢?确实如此,太监是可以有老婆的,而且还有一个专用的名词来表示“对食”顾名思义,对食的意思就是两人一起吃饭,可是要知道,只有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才叫对食,偌大的皇宫只有一个男人,皇帝,宫女们也是只能找像男人的太监一起过日子,一起吃饭,这就叫对食。客氏是天启皇帝的乳母

  • 太监魏忠贤与乳母客氏逾越雷池,皇帝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明朝太监,而客氏是皇帝乳母,同在皇帝身边服侍的两人暗地里却是“对食”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来说说魏忠贤此人。能去做太监的人家庭出身都不会好,魏忠贤也是如此,挣扎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魏忠贤身染恶习,比如赌博、喝酒,除此之外,史料中明确记载魏忠贤“好色”,这些都将在未来的道路上看出端倪。

  •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剃发留辫子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大舞台标签:宋应星

    因此,对这样一个坚守民族气节、拒绝屈服于清朝统治的明代遗民,综艺节目给他“剃发留辫”的做法,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此事恰恰证明了:该节目组的历史顾问,也就是学术界对明清易代历史的态度,依旧与广大网友的朴素正义认知,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涉及明末清初的历史剧,所聘请的那些历史顾问,也就是专研这段“民族痛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却被安上了辫子头,这不是贻笑大方?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宋应星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的科学成就在当时无人能及,农业、天文、地理、声学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可以说他的出现让中国科技前进了一大步。而他就是写下那部著名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那个充斥怪力乱神的时代,他率先提出了类似“相信科学”的主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却被安上了辫子头,岂不是贻笑大方?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宋应星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你很少能见到像宋应星这样的人物。他是科学家,所研究涉猎的范围涵盖了农学、天文学、声学甚至于对于工艺制造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更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本人也成为了李约瑟口中“狄德罗”一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还是思想家、哲学家,在中国古代迷信盛行

  • 杨溥:传奇“三杨”之一,被朱棣关入诏狱10年,辅佐大明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杨溥

    明朝内阁制度起源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其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因此朱棣对皇权的重视程度高于明代任何一位皇帝,再加上朱棣喜欢御驾亲征,朝中无人监政可不行,于是朱棣更加注重在朝中培养亲信,这也就形成了早期的内阁。此后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机构,而明朝早期内阁成员中,最突出的人物当属仁宗、宣宗

  • 杨溥十岁能应对救父,成年后又辅佐三朝,为何晚年却独木难支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杨溥

    杨溥,是明朝初年政治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他十岁时就能以应对的方式救助父亲;成年后又与另外“二杨”共同辅佐了明仁宗、宣宗、英宗三位皇帝,但是到了晚年,他却独木难支,没能挽救明朝的颓势。下面就来分享杨溥的故事,并探讨一下他晚年独木难支的原因。一、从小聪明好学,机智应对救父明朝洪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