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熹宗张皇后:在魏忠贤、客氏的陷害下逃出生天,明亡时自缢殉国

明熹宗张皇后:在魏忠贤、客氏的陷害下逃出生天,明亡时自缢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娃趣谈史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3/12/21 4:28:29

懿安张皇后是明熹宗的皇后。张皇后所处的环境与明朝其他皇后有很大不同。明朝虽然历朝几乎都有太监或者权臣专权,但是天朝专权的魏忠贤与客氏的权力却格外大。可能是因为客氏的缘故,两人不仅在朝堂上专权乱政,管辖的范围甚至直接渗透到宫中。而且他们在宫中针对的对象主要还是皇帝的妃嫔,包括皇后本人。这种方式的直接结果便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无后。朱由校继承了祖上的一贯冷血传统,专注于木匠活,自己的妃子一个个被害死,不管不问;自己的皇子还未出生便被夭折,同样事不关己。要说明朝哪个皇帝最冷血,朱由校绝对名列前茅。他甚至要超过朱元璋。朱元璋至少非常在乎马皇后,在乎自己的众多儿子。朱由校则只在乎木头跟客氏。在这样的处境下,张皇后能够存活到崇祯朝,也实属不易。

张皇后是河南祥符人,父亲是张国纪。明朝有很多宠妃,但是皇后却大多贤能。张皇后也不例外。她于天启元年被选入宫中,当年便被立为皇后。作为皇后,她深知自己的职责。她的性格非常严肃、端庄,也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当时魏忠贤与客氏渐渐开始形成专权的趋势,张皇后多次向朱由校揭发他们。可是朱由校对客氏有种特殊的情感,对张皇后的指责充耳不闻。

朱由校有次到张皇后宫中,看到她正在读书,于是便问她读的什么书。张皇后回答说是《赵高传》。朱由校知道她是隐有所指,但却对此不以为然。

后来朱由校去世,在张皇后的极力劝说下,才将信王朱由检迎入宫中,定为继位人选。然后张皇后又派人告诫信王,千万不要吃宫中的食物。朱由检牢记皇嫂的叮嘱,入宫后,让周皇后的娘家周家天天做麦饼送入宫中,直到魏忠贤与客氏被铲除为止。

张皇后这样的一些做法却严重地得罪了客氏跟魏忠贤。两人对她是恨之入骨。但是张皇后毕竟是皇后,客氏再怎么无法无天,也不敢明着迫害张皇后。不过两人却有无数种阴损的招数。

张皇后怀孕时,客氏将皇后宫中不服从自己的太监、宫女尽数换掉。表面上宫女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不久之后,张皇后却无缘无故地流产了。很有可能是宫女、太监们在食物中放了药。终天启朝,算上张皇后流产的孩子外,共有三位皇子、两位皇女因为客氏跟魏忠贤的缘故早夭。这跟成化朝万贵妃专宠时有些类似。明朝为什么皇室一脉人丁越来越稀薄,这些应该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客氏与魏忠贤还多次于朱由校面前说张皇后坏话,挑拨离间。有次两人更是对朱由校说,张皇后并非张国纪的亲生女儿,乃是死囚孙二的女儿;张国纪见其长相俊美,便收为己女,将其送入宫中,希求荣华富贵。两人认为这是欺君大罪,希望朱由校将其满门诛杀。不过最开始因为没有证据,朱由校只是心中有了芥蒂,并没有处罚张国纪。后来两人又唆使大臣刘志选、梁梦环上奏此事。大臣的奏议,朱由校不得不正视,当时他便极为愤怒,将张国纪削除爵位。因为皇后牵涉太大,朱由校也便没有进一步追究。这让客氏与魏忠贤两人郁闷不已。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魏忠贤指使壮士埋伏于朱由校经常去的便殿旁边,作出刺杀朱由校的举动。等魏忠贤陪同朱由校来到便殿时,便假装明察秋毫,将埋伏的壮士抓拿。朱由校大惊,将这些人交由东厂跟锦衣卫严刑审问。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张国纪是幕后主使,意图刺杀皇帝,拥立信王即位。这自然是魏忠贤的意思。魏忠贤既想通过此案扳倒张皇后,又想以此兴大狱,将朝中凡是不屈服自己的大臣尽数诛杀。不过此事被司礼监太监王体乾阻止,最后魏忠贤只得杀了刺客灭口。

崇祯朝,朱由检对张皇后非常感激,不管是从私人方面,还是从朝廷层面。在他登基后,便晋封张皇后为懿安皇后。其父张国纪也被恢复伯爵,而且还得到了朱由检的重用。后来因为转输粮饷之功,更是晋升为侯爵。不过最后下场并不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被起义军所杀。张皇后在崇祯朝倒是活得很是滋润,朱由检对她也很尊重,也没有了天启朝的勾心斗角和时刻提防。李自成攻破京师时,张皇后选择了自缢,为大明朝陪葬。时年三十九岁。虽然最后张皇后的结果不是很好,但是这样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后来清朝入关,他们对张皇后也非常尊重,将其与明熹宗朱由校合葬在了德陵。弘光朝尊上谥号为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前半生如履薄冰,后半生安安稳稳,最后赶上明清易代,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去世。这便是张皇后的一生。后人有很多关于张皇后的传说。有人更是将其称为古代五大艳后之一。重视其美貌,而忽视其德行,这也算是历史的一种悲哀吧。

.参考文献:《明史》、《明史稿》。

标签: 客氏

更多文章

  • 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客氏

    明代中后期的皇宫有许多诡异难解的事情,那里的皇帝、太监、女人和大臣不断上演着离奇的桥段。不过,要说最具传奇色彩,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物,我觉得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当算一位。熹宗皇帝的乳母客氏,暗害了皇帝所有儿子,却被封为“奉圣夫人”。宫女和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

  • 魏忠贤为何最恨天启皇帝:奶娘客氏与天启之间存在着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明末最有名的太监,纵观明朝历史,混出了名气的最牛太监也就那么几个:明成祖时期的郑和,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英宗时期的王振,还有就是我们本期要讲的主人公魏公公,魏公公此人相当狠,狠到一般人都看不出来,谁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进宫什么都不懂的傻大个,进宫之前竟然是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流氓式人物,当然

  • 魏忠贤和客氏关系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太监大家都知道,但是他有一个“妻子”,倒是很少有人知道。有的人说,一个宦官,身体残缺不完整,心理更是成为了帝王的奴仆,怎么可能有老婆,要知道,彼时的世界里,还有着很多壮年男子准备着孤独终老的。可事实上,魏忠贤就是有,只是这个“妻子”,和传统意义上的不一样。当年明神宗有个“倒霉儿子”,叫做朱常

  • 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魏忠贤与客氏得罪了谁?皇帝都压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史笔似尘钩标签:客氏

    魏忠贤到底有没有后宫,其实并不好说。因为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的关系,多是出自野史。编者觉得魏忠贤秽乱后宫的罪名,是张皇后出于恨意给他定下的罪名。编者为何要如此说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太监入宫需要净身,魏忠贤净身后不可能不干净。要知道净身的执行者并不是一个人,三人以上不便于保守秘密。一旦发现假太监入宫,执行

  • 魏忠贤自杀后,他老婆客氏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太监,太监怎么会有老婆呢?确实如此,太监是可以有老婆的,而且还有一个专用的名词来表示“对食”顾名思义,对食的意思就是两人一起吃饭,可是要知道,只有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才叫对食,偌大的皇宫只有一个男人,皇帝,宫女们也是只能找像男人的太监一起过日子,一起吃饭,这就叫对食。客氏是天启皇帝的乳母

  • 太监魏忠贤与乳母客氏逾越雷池,皇帝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客氏

    魏忠贤是明朝太监,而客氏是皇帝乳母,同在皇帝身边服侍的两人暗地里却是“对食”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来说说魏忠贤此人。能去做太监的人家庭出身都不会好,魏忠贤也是如此,挣扎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魏忠贤身染恶习,比如赌博、喝酒,除此之外,史料中明确记载魏忠贤“好色”,这些都将在未来的道路上看出端倪。

  •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一生反清,300年后却被剃发留辫子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大舞台标签:宋应星

    因此,对这样一个坚守民族气节、拒绝屈服于清朝统治的明代遗民,综艺节目给他“剃发留辫”的做法,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此事恰恰证明了:该节目组的历史顾问,也就是学术界对明清易代历史的态度,依旧与广大网友的朴素正义认知,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涉及明末清初的历史剧,所聘请的那些历史顾问,也就是专研这段“民族痛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却被安上了辫子头,这不是贻笑大方?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宋应星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的科学成就在当时无人能及,农业、天文、地理、声学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可以说他的出现让中国科技前进了一大步。而他就是写下那部著名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那个充斥怪力乱神的时代,他率先提出了类似“相信科学”的主

  • 写下《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却被安上了辫子头,岂不是贻笑大方?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宋应星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你很少能见到像宋应星这样的人物。他是科学家,所研究涉猎的范围涵盖了农学、天文学、声学甚至于对于工艺制造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的著作《天工开物》更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本人也成为了李约瑟口中“狄德罗”一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还是思想家、哲学家,在中国古代迷信盛行

  • 杨溥:传奇“三杨”之一,被朱棣关入诏狱10年,辅佐大明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杨溥

    明朝内阁制度起源于明成祖朱棣时期,由于其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因此朱棣对皇权的重视程度高于明代任何一位皇帝,再加上朱棣喜欢御驾亲征,朝中无人监政可不行,于是朱棣更加注重在朝中培养亲信,这也就形成了早期的内阁。此后内阁逐渐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机构,而明朝早期内阁成员中,最突出的人物当属仁宗、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