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拒不认老婆的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拒不认老婆的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鉴知 访问量:4326 更新时间:2023/12/25 15:25:10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的一些大臣如马士英等迎立福王朱申崧于南京登基,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朱由崧是神宗之子福王朱常洵的世子。

童妃是朱申崧福王世子时之嫡妃,除此之外尚有二妃。当时童妃立未久,城破之时还未被册封为太子妃。

1644年,福王府为农民军所破,福王朱常洵惨死,朱由崧与其弟朱由栢惊慌逃窜,家眷星散,各不相顾。朱由崧携带着福王府的财富逃至淮上,被巡抚马士英等发现,拥立为皇帝。而童妃与其母邹氏则流落民间。后不久,邹氏被迎入皇宫为太后。而童妃则一直依人而活,后来听说福王成了皇帝,非常高兴,一路往南京寻去,终为河南巡抚越其杰所遇。越其杰于是派副将孙枝秀沿途护送至广昌伯刘良佐府中。刘良佐令其妻服侍月余,然后送往南京。

童氏通晓文墨,书法端楷,亲自写了一份奏疏,详细讲述了其父母、姓名、居址及被选入福王府中的年月和所生子女情况,并将其在战乱中所受之颠沛流离之苦,一一道出,希望朱由崧能尽快将其接入宫中。

越其杰与马士英为至亲,马士英看了童妃的奏疏很为其高兴,说这次其杰算是讨得一大功劳了。而将童妃送来的孙枝秀也很高兴,说:“旧妃尚在,可省却很多选美琐事”。马士英于是带着奏疏进入宫中,让童妃等皇帝旨意。

而在第二天,情势却是大变。马士英对两人说:“皇上不承认,说是妖妇,是奸邪之徒冒充的,这次你们要吃官司了。”说罢,命人将二人捆绑,下锦衣卫狱审讯。在狱中,童氏又上书云,某年月日娶我,某年月日陛下出亡,所衣某色,所饭何品,所出何地,又手帕妾所加也,等等。书上之后,弘光皇帝朱由崧传下圣谕,其中又有童氏在逃亡中曾与见过他的巡按御史陈潜夫同卧同起,不守贞洁等语。锦衣卫见童氏拒不承认是冒充之事,动用酷刑,将童氏打得血肉模糊。童氏在狱中哭骂不绝,甚至几度昏厥,醒来后仍大骂不止。因大狱始终未成,只得先将其在锦衣卫狱中关押。

此事传出之后,朝野哗然。朝野上下几乎无人认为童氏是假冒的,因为事情太过于明显了。广昌伯刘良佐上疏力陈其冤,甚至有官员夫人致书马士英妻子,请其说情。而当时朝廷仍延续天崇祯朝事,党派纷争不绝,而这也成为部分大臣攻击马士英的口实,同时支持潞王一派的也极力反对福王。假童妃一案与所谓的假太子案如出一辙,情形颇为相似,两案成为了搅动南明弘光朝廷政争的导火索,同时也是后来左良玉率兵进攻南京福王政权的理由之一。经此一事,福王朱由崧的威望彻底扫地,对马士英等的专权愈加痛恨,弘光政权的在士人心中的形象也是一落千丈。这也是后来,清军打到南京后军队抵抗很快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认为朱由崧即便不愿意立其为后,也可以将其接入宫中,置之偏殿,何必如此绝情,将其贬为妖妇,任其在狱中受尽折磨,甚至污蔑其与大臣通奸。其抛弃糟糠之妻,不念夫妻之情分,受到当时人的极力抨击,称弘光朝之亡已见其机。也有人认为弘光皇帝可能是觉得她自己一个人在外流荡,贞节难免受损,如果将其引入宫中可能会有损朝廷威严,所以便一口咬定其为妖妇。另外一种说法是此福王非彼福王,马士英在找到他之前,真正的朱由崧已然死亡,而现在在位之人是原福王府的书童李某,其长相与福王类似。所以担心常服侍左右的童妃一旦入宫,必然会将其身份识破。而邹太后在被接入宫时,与马士英、朱由崧曾有过长时间的密语,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也使得此种说法格外具有说服力。

童妃最后的下场也有多种传言。有说众大臣上疏,朱由崧极力争辩,为了切断麻烦之源,直接将童氏诛杀。还有说,童氏一直被关于牢中,没多久南京城破,童氏被放出,于是削发为尼,住在金陵河南庵中。口中仍自称皇后不绝,直到被清朝官员警告才停止。

关于童妃真假之事自不必言,当时人包括朱由崧的行动都说明她是真的。至于为什么不将其迎接入宫,个人有几点看法:

一从朱由崧在位的表现看,他是一个不在乎朝政,更关注自身享乐的皇帝,明朝与他好像无关一样,内心是一个绝情之人。在朝廷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仍然下令苏松杭嘉等江南之地,选秀女,而且特别喜欢幼女,为其所残害者不在少数,导致民间惶惶,民不聊生。同时也特别喜欢奢华,在位期间奢侈无度,征用大量民间财物。对他来说,女人只不过是玩物而已,糟糠之妻对他不会有任何触动,何况当时所选之妃皆由朝廷所定。

二从他的言语看,朱由崧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可以荒淫无度,但是容不得别人玷污自己。从他的谕旨中看出,他始终都在强调童氏的不贞之事,即便没有,他很相信可能。一个女人在乱军之中,且长相漂亮,又穿着华贵,能保住贞洁是很难的事。何况童氏还在外流亡了很久,仅靠自己生活是很难活下去的。他这种想法在当时的乱世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但这也应该互相了解才行,何况邹太后也是同样的情况。另外,也可能这个主意是邹太后所指使,觉得她会有辱门风。还有可能是朱由崧担心她会将其面对敌人的仓皇逃亡丑事说出。

三更具可能的一点是福王是假冒的。从他避免接触以及种种借口给童氏安罪看出,其中必然有些猫腻。据说朱由崧很胖,而在乱军之中,穿着华贵,行动又不太灵活,且作为世子应是重点关注的人,怎么会让他跑掉。即便是跑了,以一个养尊处优的王爷又怎样度过这种艰难的逃亡?当时潞王已到京师,马士英要想大权独揽,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自己扶持的皇帝,以在党派之争中取胜。如果福王死了或没有找到,另找一个替代是必然之举。

当然以上都是推测,历史真实是怎么样的,已然不可考据。

标签: 朱由崧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具教科书式的除奸,看徐阶如何压死严嵩父子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徐阶

    嘉靖43年(公元1564年),大明“第一鬼才”---奸贼严嵩之子---严世蕃被捕入狱后仍自信满满,面对众臣的弹劾得意地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首辅徐阶闻知后微微一笑,只用了一招就让严世蕃跪地求饶:“徐公,你这是要我们严氏父子的命啊?”【严世蕃(1513~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

  • 徐阶让道士说了一句话,为何嘉靖就要搞倒严嵩?严嵩已经没价值了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徐阶

    价值低于成本,你觉得嘉靖皇帝还会继续重用严嵩吗?严嵩辅政20年之久,可到了最后严嵩的价值已经消失殆尽,反而会成为嘉靖皇权的拖累,嘉靖是个生意人,他算得清楚这笔账。所以说,即使没有徐阶的存在,嘉靖还是要搞掉严嵩,因为不划算了嘛!与其说是徐阶斗倒了严嵩,倒不如说是嘉靖放弃了严嵩。一、严嵩有个坑爹的“好儿

  • 明朝权相严嵩唯一做了一次直臣,却被徐阶利用,成了扳倒他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徐阶

    严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内阁首辅。他是嘉靖朝最为著名的奸臣。严嵩因为透彻地抓住了嘉靖皇帝的性格弱点,每每做事都能符合皇帝的心意,以此得以窃取大权。《明史》称其“无他谋略,唯一味媚上”,可谓一针见血。但就是这样八面玲珑的严嵩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万寿宫因灾被毁,嘉

  • 大明王朝:海瑞到底有没有骂醒嘉靖帝?和徐阶的这段对话,说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古文解读V标签:徐阶

    黄锦被派去传旨,按照黄锦的行走速度,海瑞获赦已成定局。屏退了陈洪以后,嘉靖皇帝瘫躺在榻上,此时的精舍内只剩下了徐阶,大明君主和“内阁首辅”的最后一次对话,开始了。“徐阁老,朕御极这么多年,这么多错处,平时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奏谏?”这一次,嘉靖皇帝再也没了往日的狡黠和阴险,满是伤情,甚至带着明显

  • 官场狠人,心机有多深?看徐阶和道士计除严嵩的故事,城府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62年,徐阶成功离间嘉靖帝和严嵩,严嵩被勒令退休。一天,严嵩正在书房写字,管家突然慌张禀报:“老爷,不好了,门外来个十个大汉,非说您欠他们十万金,不还钱就砸了严府!”嘉靖帝痴迷修仙练道,放纵严嵩贪腐乱政,导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但严嵩善于揣摩嘉靖帝的心思,所以弹劾他的官员不仅没成功,反倒被严嵩利

  • 杨继盛弹劾严嵩失败,严嵩想大面积报复,徐阶两句话化解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徐阶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号称“大明第一硬汉”的杨继盛在元旦上呈《请诛贼臣疏》,以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弹劾首辅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无奈奏折中提到如果嘉靖皇帝不信,可以向他的两个儿子裕王,景王进行询问核实(或问二王),这触犯了嘉靖“不许群臣和藩王走的太近”的禁忌,导致弹劾严嵩不成,自己还被

  • 明代名臣徐阶墓被发现,上海宰辅为何葬浙江?答案就在这两首诗里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徐阶

    近日,明代首辅徐阶墓在浙江长兴东山村茶山被发现。根据中新网的报道,“古墓虽然整体尚存,但墓表建筑经过四百余年风吹雨淋,已不复当年景象。盖板、砖墙等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墓室本应封闭的入口却已损坏。从破损处往里窥视,可以直接看到枯枝败叶间醒目的森森白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根据墓志铭的内容认为

  • 严嵩20多年老江湖,怎么被徐阶给一招扳倒了?明朝职场太腹黑了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徐阶

    事实上,每个朝代都会出现谄媚的人,他们只说皇帝喜欢听的话,哄皇帝开心,使得皇帝把他们的话当真,所以他们被冠以“奸臣”的外号。毕竟,皇帝如果轻信一个人的话,自己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历史上,所有的昏庸皇帝无一例外都极度相信某些人,就连唐玄宗到晚年也只听小人的话。明朝依靠马屁功夫坐在内阁首辅上工作到80

  •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究竟有多恐怖?猜个字谜,就能让徐阶忘了出恭

    历史人物编辑:猫咪铲史官标签:徐阶

    严嵩奉旨养病,等于被软禁在家;徐阶值班内阁,等于被软禁在宫中;吕芳被派往嘉靖的万年吉壤,督修皇陵,更是等于被流放。一直想把吕芳扳倒,欲取而代之的“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陈洪终于等到了机会,暂时成为了“司礼监”的一把手,掌握了“批红”之权。而后,朝廷百官甚至无法进入内阁,大明王朝似乎突然停摆了!嘉靖皇帝

  • 大明王朝:“高怼怼”遇上“不粘锅”——徐阶,我可不给你留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珂梦历史人文标签:徐阶

    海瑞上疏,嘉靖震怒,由“内阁”和“三法司”组成的强大审讯小组迅速成立,就等海瑞被押来,大明朝绝无仅有的一场审讯,马上开始。可等到海瑞被提刑太监押到大门口的时候,手脚皆有镣铐束缚的海瑞,因为迈不过大门,索性坐在了门槛上,和马上就要赶来的赵贞吉提前开始了一场审讯之前的“预赛”。只是,或许连海瑞也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