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王朝:海瑞到底有没有骂醒嘉靖帝?和徐阶的这段对话,说明了

大明王朝:海瑞到底有没有骂醒嘉靖帝?和徐阶的这段对话,说明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古文解读V 访问量:190 更新时间:2023/12/25 15:24:02

黄锦被派去传旨,按照黄锦的行走速度,海瑞获赦已成定局。屏退了陈洪以后,嘉靖皇帝瘫躺在榻上,此时的精舍内只剩下了徐阶,大明君主和“内阁首辅”的最后一次对话,开始了。

“徐阁老,朕御极这么多年,这么多错处,平时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奏谏?”

这一次,嘉靖皇帝再也没了往日的狡黠和阴险,满是伤情,甚至带着明显的愧疚。海瑞的一道《治安疏》,将御极四十五年的嘉靖皇帝拉下神坛,提前写入了历史。一位从来没人胆敢违拗的帝王,被人当面掀了桌子,指着鼻子骂,而且字字属实、句句戳心。杀,不能杀,杀了就是“纣王”;赦,不能赦,赦了就等于承认了海瑞所言皆为真实,等于否定了自己四十五年的统治成绩。

好在,《治安疏》到底发挥了作用,嘉靖皇帝竟然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只是,身为臣子,徐阶不能顺着嘉靖皇帝话接;按照徐阶谨慎小心的为官风格,他也不可能像海瑞一样,逮住机会就掀桌子,猛烈抨击这位确实错的有点离谱的帝王。

徐阶答话:

“皇上自有皇上的难处,天下无不是的君父,臣等但尽本分去做就是,怎能诿过于君上。”

儒家的忠君思想,要求徐阶这样回答;嘉靖皇帝的一贯作风,要求徐阶这样回答!皇上认错是英明表现、明君之举,可臣子如果真就把错推给了皇上,可就是僭越犯上、不顾人臣之礼了。

徐阶的这句回答可谓滴水不漏,君父无错,即使有错也是无奈之举、无心之过,臣子们尽力弥补,实心任事才可。可如果这样做还是有错,那就是臣子的错,不能怪到君父头上。

徐阶或有虚伪隐瞒意,但嘉靖皇帝已然沉疴难起,唯剩真心和悔过心。

“那么多委屈,那么多艰难,你们是怎么做过来的?”

最让人感动的话语莫过换位思考、替别人考虑,四十五年,嘉靖皇帝何曾站在百官和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今日一变,徐阶眼睛湿润了!

来看徐阶的回应:

“一个敬字,一个诚字,但凭这两个字做去。”

忠诚于君,实心任事,这句话回应的更没有毛病,只是徐阶的这句话还有着较为明显的抱怨,这是长达数十年压抑的结果——你是君父,不听你的,寸步难行;听你的,多委屈、多艰难,都能一步步走过来。只是,苦了天下苍生!

无父无君、弃国弃家,嘉靖皇帝唯一没有放弃的只是手中的权力、嘴里的丹药,身上的道袍!

徐阶的“话里有话”,嘉靖皇帝听出来了,只是不愿再计较,缓缓说道:

“这是大道理,有时候大道理并不管用。像那个海瑞一样,说些实在的心里话吧。”

徐阶已然感觉到嘉靖被海瑞这一次极谏,加上疾病缠身,开始露出了下世的光景前内心的自省,心里一阵悲凉和后悔,嘉靖皇帝能有今日之过,张璁、夏言、顾鼎臣、严嵩,包括自己,谁没有责任?但凡这些人中有一位海瑞,嘉靖皇帝或许也到不了今天这般模样。

首辅者,统率百官,辅佐君父,辅在哪里,佐在何处?

想到这里,徐阶放弃了“大道理”,恳切回应:

“皇上这样问臣,臣就只好说些不甚恰当的话了。”

“不甚恰当”,徐阶知道,此时的嘉靖皇帝已经患有“海瑞恐惧症”,再有言辞激烈的谏言恐怕会直接送走嘉靖皇帝。所以,徐阶先给嘉靖皇帝打了一针预防针,您别担心,只是“不甚恰当”,不会指着鼻子骂,更不会直接暴起掀桌子。

“国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实在顾不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徐阶这话恐怕也只能说给嘉靖皇帝听听而已,“会做媳妇两头瞒”,以徐阶为代表的历届内阁、六部九卿这些直接掌管天下苍生的官,只忍了君,只顾了君,却瞒住了百姓,屈了百信。赵贞吉不愧是徐阶的学生,“只能苦一苦百姓”,原来来源于此。

什么长江黄河论,什么道统政统说,没有百姓构筑基础,你连吃穿都是问题,还能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层面?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忠”和“孝”也是在不挨饿、不受冻的基础上想出来,要求别人、禁锢别人的理论。

以子女、媳妇、公婆来反应君父、臣子、百姓的关系,徐阶的书算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公婆照顾、抚养、疼惜子女,天下脚下,饿殍遍地的时候,君父何在?媳妇何在?

徐阶,这不叫“不甚恰当”,这是“大明亡于清流”的直接证明,君父无错,百官无奈,只是苦一苦百姓。等着吧,总有闯王不愿苦!如果不是担心审核不通过,我真想让你见识见识我骂人的功力。

好在,嘉靖皇帝总算意识到自己这位“君父”的错,第一次主动背锅:

“那个海瑞在疏里也说过,‘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他谏的是,朕没有顾好这个家,没有做好这个君父。可现在明白朕已然老了,重病缠身了,再想振作起来也管不好这个家了。徐阶,这几天朕一直在想,退了位,退了位,让裕王继位吧。”

一句话概括:我知道错了,但我就是不改;“海瑞们”要是不同意,我就主动退位,让裕王接手“代父补过”。

这一个单选题,而且只有一个选型,徐阶自然如何回答:

“万万不可!”

坚决不行,虽然我也希望你这样做!即使你真想退位,也别问我,我不会给你肯定答复!

“正如海瑞疏中所言‘陛下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舜,可为禹、汤、文、武’。‘百废俱举,皆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皇上之雄才伟略天下臣工皆慑服之,今贸然禅位,天下震惊,裕王必然举止失措,进退皆难。伏望我皇上善养龙体,然后回宫视朝,举百废而绝百弊,则我大明粲然中兴可望。千秋万世以后传之子孙,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海瑞同志都说了,您是如何优秀,想振作大明只是一振作间而已。饱读圣贤书的徐阶,竟没听出海瑞的讽刺之意,如此雄才大略的帝王把大明王朝治理成这个“天子脚下,饿殍遍地”的荒唐模样,这才是典型的“捡骂当夸”。

其实,徐阶劝阻嘉靖帝退位有着另外的目的,换句直白的话说就是:你自己的烂摊子,你自己收拾,别再祸害你的儿子和孙子

当然,“祸害”这件事,不需要嘉靖皇帝亲自动手,隆庆和万历都已经自学成才了!

被海瑞骂的狗血淋头,差点立马升天成仙的嘉靖皇帝,突然被徐阶认可,突然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嘉靖皇帝重燃了斗志,振作着坐直了身子:

“徐阶。李时珍给朕开的药就在那边的柜子里,黄锦不在,你替朕去熬了。”

朕还有救,朕还有奋斗,希望徐阁老继续忠心辅佐、实心任事。

徐阶立马答话:

“是。”

放心吧,我给你贪出个淞江府,让你看看!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标签: 徐阶

更多文章

  • 官场狠人,心机有多深?看徐阶和道士计除严嵩的故事,城府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62年,徐阶成功离间嘉靖帝和严嵩,严嵩被勒令退休。一天,严嵩正在书房写字,管家突然慌张禀报:“老爷,不好了,门外来个十个大汉,非说您欠他们十万金,不还钱就砸了严府!”嘉靖帝痴迷修仙练道,放纵严嵩贪腐乱政,导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但严嵩善于揣摩嘉靖帝的心思,所以弹劾他的官员不仅没成功,反倒被严嵩利

  • 杨继盛弹劾严嵩失败,严嵩想大面积报复,徐阶两句话化解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徐阶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号称“大明第一硬汉”的杨继盛在元旦上呈《请诛贼臣疏》,以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弹劾首辅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无奈奏折中提到如果嘉靖皇帝不信,可以向他的两个儿子裕王,景王进行询问核实(或问二王),这触犯了嘉靖“不许群臣和藩王走的太近”的禁忌,导致弹劾严嵩不成,自己还被

  • 明代名臣徐阶墓被发现,上海宰辅为何葬浙江?答案就在这两首诗里

    历史人物编辑:谈史论文标签:徐阶

    近日,明代首辅徐阶墓在浙江长兴东山村茶山被发现。根据中新网的报道,“古墓虽然整体尚存,但墓表建筑经过四百余年风吹雨淋,已不复当年景象。盖板、砖墙等主体结构基本完好,但墓室本应封闭的入口却已损坏。从破损处往里窥视,可以直接看到枯枝败叶间醒目的森森白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根据墓志铭的内容认为

  • 严嵩20多年老江湖,怎么被徐阶给一招扳倒了?明朝职场太腹黑了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徐阶

    事实上,每个朝代都会出现谄媚的人,他们只说皇帝喜欢听的话,哄皇帝开心,使得皇帝把他们的话当真,所以他们被冠以“奸臣”的外号。毕竟,皇帝如果轻信一个人的话,自己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历史上,所有的昏庸皇帝无一例外都极度相信某些人,就连唐玄宗到晚年也只听小人的话。明朝依靠马屁功夫坐在内阁首辅上工作到80

  •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究竟有多恐怖?猜个字谜,就能让徐阶忘了出恭

    历史人物编辑:猫咪铲史官标签:徐阶

    严嵩奉旨养病,等于被软禁在家;徐阶值班内阁,等于被软禁在宫中;吕芳被派往嘉靖的万年吉壤,督修皇陵,更是等于被流放。一直想把吕芳扳倒,欲取而代之的“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陈洪终于等到了机会,暂时成为了“司礼监”的一把手,掌握了“批红”之权。而后,朝廷百官甚至无法进入内阁,大明王朝似乎突然停摆了!嘉靖皇帝

  • 大明王朝:“高怼怼”遇上“不粘锅”——徐阶,我可不给你留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珂梦历史人文标签:徐阶

    海瑞上疏,嘉靖震怒,由“内阁”和“三法司”组成的强大审讯小组迅速成立,就等海瑞被押来,大明朝绝无仅有的一场审讯,马上开始。可等到海瑞被提刑太监押到大门口的时候,手脚皆有镣铐束缚的海瑞,因为迈不过大门,索性坐在了门槛上,和马上就要赶来的赵贞吉提前开始了一场审讯之前的“预赛”。只是,或许连海瑞也没有想到

  • 嘉靖朝,北京再陷被围险境,徐阶利用一细节巧妙退敌,张居正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徐阶

    徐阶嘉靖年间,蒙古与明朝的“贡市”时断时续,明朝流入蒙古的丝绸、瓷器和众多农作物,无论在品种还是数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蒙古各部落的需要,当时蒙古俺答一部,为了统率盟下各部更好地对付瓦剌一部,急需明朝加大边贸规模。但大明王朝始终担心土木堡之变会再次重演,因此大明不仅斩杀蒙古来使,更是多次拒绝蒙古的边贸要

  • 此人功劳不输张居正,把严嵩,徐阶踩在脚下,为大明唤醒第二春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徐阶

    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明朝内外已经混乱不堪,以至于当时的朝鲜国王,在派使臣参加明朝国丧的时候,都说此去小心,明朝可能生乱,多亏了内阁首辅徐阶的多方打点,终于确保了皇位顺利交接,大明终于传到了隆庆皇帝朱载垕,此人性格低调淡泊,加上徐阶擅长的只是修修补补,并不能在全国推行强有力的改革,于是大明极其期待一个

  • 徐阶的手腕,略施小计,就将学生张居正拉回到自己的阵营中来

    历史人物编辑:金冠华标签:徐阶

    嘉靖作为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其统治时间应该说是整个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这期间,精彩纷呈、能人辈出,徐阶、高拱、张居正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客观来说,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不世出的治世之臣,三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相爱相杀,其中,徐阶应

  • 大明王朝:嘉靖皇帝,到底为何勾决了海瑞?徐阶帮忙,越帮越忙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徐阶

    嘉靖四十五年秋,海瑞行刑的日子到了,“内阁”在焦急等待嘉靖皇帝的“勾决”结果,黄锦在想尽办法拖延时间,陈洪则在精舍外望眼欲穿,等待嘉靖皇帝的最终命令。而嘉靖皇帝呢,又看了一遍《治安疏》,迟迟没有决定。嘉靖皇帝,在等什么?别忘了“猜字谜”的活动中,嘉靖皇帝有着两个目的,一是让“内阁”为海瑞定罪判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