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做了8个月君主,为啥给朱允炆和朱祁钰平反呢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做了8个月君主,为啥给朱允炆和朱祁钰平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续 访问量:4037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7:47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这哥们简直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那个时候大明王朝已经没了一半江山了,他不想着积极主动地抗击农民军和清军,反倒是开始给古人们一一平反了。

当时他不仅把自己老爹福王朱常洵给追封为皇帝,而且还相继恢复了朱标朱允炆和朱祁钰的皇帝称号,你说这是不是闲着没事做?

啥情况啊?多铎的大军已经快逼近南京了,你倒好,还在想着古人受委屈了,你不知道你马上也要受委屈了吗?果不其然,这哥们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就被清军给灭了。那么他为啥非要给这票皇帝翻案呢?

一、明朝宗室不得人心,朱由崧想要一改风气。

朱标是朱元璋时期的太子,这哥们命不好,做了几十年太子,好不容易要轮到他接班了,他却在自己老爸前面嗝儿屁了,因此没轮到他继承皇位。不过后来也被追封为皇帝。

朱元璋思念朱标过度,所以就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给立为了皇位接班人。结果朱允炆这孩子非要听身边那几个狗头军师的建议,搞什么削藩。结果把他四叔朱棣给惹毛了,一口气从北京打到南京,把朱允炆这个建文帝给灭了。

至于朱祁钰,我觉得这哥们是最可怜的。他哥哥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了,他临危受命,成为了大明朝皇帝。好不容易赶走瓦剌,自己也励精图治做了8年皇帝。可就是因为他没有儿子,因此大臣们跟他离心离德,最终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夺取了朱祁钰的皇位。此后朱祁镇把朱祁钰踢出了太庙,不承认他这8年当过皇帝。

朱棣、朱祁镇的后代里,又出了个崇祯皇帝朱由检。这哥们很勤劳,可是却是亡国之君。为啥?因为他不得人心。

因此同样作为朱棣、朱祁镇后人的朱由崧,要想重新获得人气,是不是要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为了让大家再次相信明朝宗室,朱由崧开始给朱允炆、朱祁钰翻案,让他们重新做了皇帝。

反正给个空头衔,大不了就是在太庙里多插个牌子而已,不吃多少亏。但是这种认错的态度,却能够为南明弘光政权带来一定的人气。

二、东林党这帮人,正事儿不会干,屁事儿都要管。

东林党是明朝晚期最可怕的一种存在,因为他们这帮人,怼天怼地怼空气,只要你跟他们意见不同,那他们就要拼了命去怼你。

这帮人尤其喜欢跟皇帝对着干,为啥?因为有大唐魏征作为表率,他们怼皇帝,怼赢了,那就是明朝的魏征,怼输了被皇帝宰了,那也能青史留名。

这帮家伙看重名节,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因此你压根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魏忠贤够厉害了吧?号称九千岁,遇到这波东林党,那可是气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啊!杀了那么多东林党人,都没有打压住他们的气焰。你越杀,这波人就越高兴,最后还是被东林党人给清算了。

因此到了朱由崧时代,其实东林党依旧还是充斥在南明朝廷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分子,整天在朝堂中咋咋呼呼的。

这帮人没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是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那是一把好手,俗称打嘴炮。那朱由崧要想让大家信服,就必须要装作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这边说了一个小时,啥实质性内容说不出来,而那边听了一个小时,还得耐心地装作很认真地在做笔记。你说头疼不头疼?

因此这帮东林党人建议给古人翻案,朱由崧自然是只举双手赞成,为啥?给他们一点事情做一做,省得他们对国家大事瞎操心。这些人才就应该全都弄去给古人翻案,反正哪怕全都翻过来,也不影响现在的大局。

三、东林党人给这三人翻案,自然也有自己的目的。

东林党其实就是一帮文人搞的社团,这要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这波人就类似红星和东升那种社团类型,你压根就惹不起。

哪怕你是皇帝,都要忌惮三分,为啥?因为这些哥们为了名声,那是一心求死的。以至于他们家里人都不能理解,这帮大爷为啥非要寒窗苦读十年出来做官。

比如说有些哥们早上去上班,下午就被咔嚓了,他们都会提前跟家里人打招呼:晚上不回来吃饭了啊!

所以说做东林党人的家属,那要做好随时改嫁的准备。那么东林党人为啥要给这三位名不经传的人翻案呢?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可就多了。

首先就是朱标和朱允炆的问题,承认朱允炆的帝位,其实就等于是承认了朱标的帝位,这两位的皇位是捆绑销售的。

而朱允炆身边那一票大臣,忠贞不渝,宁可去死,也要给皇帝出馊主意。你说他们像谁?还不是像东林党人嘛!比如说黄子澄就跟东林党人很类似,本事不大,馊主意不少。

此外像方孝孺这种尽忠殉国之人,更是后世东林党人的楷模啊!他们恨不得一个个都找到被灭十族的机会,只可恨遇不到朱棣这种狠角色。

给朱允炆翻案以后,等于就是给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翻案了。那就是东林党人想要看到的。至于给朱祁钰翻案,其实也就是为了抨击朱由崧的老祖宗朱祁镇做得不对。这跟抨击朱棣的道理是一样的。

总结:只顾着给古人找存在感,忘了自己快存在不下去了。

为啥说东林党人祸国殃民,现在我们应该会有一个基本认识了。那时候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不少东林党人南下,在南京建立了新的政权,也就是弘光政权。

可是当时北方大部分地盘,全都在农民军和清军手里。你们东林党人不想着帮明朝收复疆土,去给古人刷什么存在感呢?

结果古人的存在感倒是全都被刷上来了,南明弘光政权却存在不下去了。8个月的时间,南京就被攻破了,朱由崧逃到了黄得功处,结果被清军抓走杀掉了。

而钱谦益这帮东林党人,却在城破的时候,带领文武百官,主动出来向清军多铎部投降。钱谦益本人还接受了清朝的册封,带头剃发,后被任命为礼部侍郎。你说可笑不可笑。

参考资料:《明史》、《南明史》

标签: 朱由崧

更多文章

  • 朱由崧要是学习一下南宋的赵构,或许南明王朝就不会8个月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朱由崧

    和南宋王朝所面对的情形是十分相似的,北京城被大顺政权攻陷以后,满清铁骑进入山海关,南明王朝在南京匆匆成立。本想按照南宋的建制,再造一个南方盛世,可是南明的弘光政权却只持续了8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南宋能够延续152年,而南明不行呢?我们需要从南明王朝和南宋王冲政治、经济、军事这三个方面来看这件事:南明王

  • 南明朱由崧,登基后花十万两造一巨床,又颁一政令,害惨民间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朱由崧

    大凡王朝末期,必定乱象丛生,以前没见过的荒唐事频频发生,就算以往见过但当下不合时宜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人们往往称之为气数已尽。中国古人相信人有命运、国有气数,存在太久总有终了之时。上苍觉得这家人坐天下的日子足够久了,于是便考虑换天了,当然这是古代老百姓思维,或许不科学,但有些倒也是事实。就拿明朝来说吧

  • 朱由崧可以在“留都”南京建立南明,崇祯为何却宁死都不愿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朱由崧

    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但是他并没有取消南京的地位,他采取了“双京制”,设立了南京六部,南京依旧被作为“留都”存在。到了1644年,也就是崇祯皇帝殉国那一年,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南明虽然短命,但是好歹也存在了39年。那么,问题就来了,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在北京失守之前迁都南京呢?只要他迁都,明朝很

  • 拒不认老婆的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鉴知标签:朱由崧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的一些大臣如马士英等迎立福王朱申崧于南京登基,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朱由崧是神宗之子福王朱常洵的世子。童妃是朱申崧福王世子时之嫡妃,除此之外尚有二妃。当时童妃立未久,城破之时还未被册封为太子妃。1644年,福王府为农民军所破,福王朱常洵惨死,朱由崧与其弟朱

  • 明朝最具教科书式的除奸,看徐阶如何压死严嵩父子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徐阶

    嘉靖43年(公元1564年),大明“第一鬼才”---奸贼严嵩之子---严世蕃被捕入狱后仍自信满满,面对众臣的弹劾得意地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首辅徐阶闻知后微微一笑,只用了一招就让严世蕃跪地求饶:“徐公,你这是要我们严氏父子的命啊?”【严世蕃(1513~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

  • 徐阶让道士说了一句话,为何嘉靖就要搞倒严嵩?严嵩已经没价值了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徐阶

    价值低于成本,你觉得嘉靖皇帝还会继续重用严嵩吗?严嵩辅政20年之久,可到了最后严嵩的价值已经消失殆尽,反而会成为嘉靖皇权的拖累,嘉靖是个生意人,他算得清楚这笔账。所以说,即使没有徐阶的存在,嘉靖还是要搞掉严嵩,因为不划算了嘛!与其说是徐阶斗倒了严嵩,倒不如说是嘉靖放弃了严嵩。一、严嵩有个坑爹的“好儿

  • 明朝权相严嵩唯一做了一次直臣,却被徐阶利用,成了扳倒他的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时刻标签:徐阶

    严嵩,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内阁首辅。他是嘉靖朝最为著名的奸臣。严嵩因为透彻地抓住了嘉靖皇帝的性格弱点,每每做事都能符合皇帝的心意,以此得以窃取大权。《明史》称其“无他谋略,唯一味媚上”,可谓一针见血。但就是这样八面玲珑的严嵩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万寿宫因灾被毁,嘉

  • 大明王朝:海瑞到底有没有骂醒嘉靖帝?和徐阶的这段对话,说明了

    历史人物编辑:古文解读V标签:徐阶

    黄锦被派去传旨,按照黄锦的行走速度,海瑞获赦已成定局。屏退了陈洪以后,嘉靖皇帝瘫躺在榻上,此时的精舍内只剩下了徐阶,大明君主和“内阁首辅”的最后一次对话,开始了。“徐阁老,朕御极这么多年,这么多错处,平时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奏谏?”这一次,嘉靖皇帝再也没了往日的狡黠和阴险,满是伤情,甚至带着明显

  • 官场狠人,心机有多深?看徐阶和道士计除严嵩的故事,城府大提升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62年,徐阶成功离间嘉靖帝和严嵩,严嵩被勒令退休。一天,严嵩正在书房写字,管家突然慌张禀报:“老爷,不好了,门外来个十个大汉,非说您欠他们十万金,不还钱就砸了严府!”嘉靖帝痴迷修仙练道,放纵严嵩贪腐乱政,导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但严嵩善于揣摩嘉靖帝的心思,所以弹劾他的官员不仅没成功,反倒被严嵩利

  • 杨继盛弹劾严嵩失败,严嵩想大面积报复,徐阶两句话化解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徐阶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号称“大明第一硬汉”的杨继盛在元旦上呈《请诛贼臣疏》,以视死如归的决绝态度弹劾首辅严嵩,历数其“五奸十大罪”。无奈奏折中提到如果嘉靖皇帝不信,可以向他的两个儿子裕王,景王进行询问核实(或问二王),这触犯了嘉靖“不许群臣和藩王走的太近”的禁忌,导致弹劾严嵩不成,自己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