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世蕃被人称为“鬼才”严世蕃到底有多厉害

严世蕃被人称为“鬼才”严世蕃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贤谈文史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15 12:53:43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数十个朝代当中,人们通常认为明朝是最有气节的。正所谓君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热播此剧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对于明朝的热烈探讨。

那么受得人们如此称赞的朝代真的如此完美吗?它就没有什么奸臣出现吗?当然有,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奸二代他不仅左右朝政,欺压百姓自己的私生活更是非常混乱,娶了整整27个妻妾陪他左右,供他享乐,这个人就是严世藩。他能如此,全仗着他有三大绝技!

说起这个严世蕃就不得不提他的老爹,明朝另一个让人恨的牙齿痒痒的大奸臣——严嵩。众所周知,明朝有六大奸臣,分别是胡惟庸、陈瑛、严嵩、温体仁周延儒和阮大铖,而这个严嵩正是六大奸臣之首严世蕃虽然是严嵩的儿子,但是其手段绝对不在严嵩之下!

想要了解严世蕃,首先要了解他的爹。严嵩此人不管是正式还是野史,都是绝对的一个坏分子,他为了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对于那些跟他作对的人,更是不弄死不罢休。他疯狂敛财使得百姓过得苦不堪言。而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自然是获得了严嵩的真传!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严嵩从小就没有打算把自己的儿子好好培养让他做一个栋梁之才,而是成天教他如何揣测人心,严世蕃也是非常聪明,严嵩的那些阴险狡诈狠心毒辣的阴谋手段全都被严世蕃给学了去,甚至耍起计谋心机来比严嵩还好。

得了父亲的真传严世蕃自然是要“发扬光大”让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严嵩宰辅的时候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头了,根本就没有精力处理朝堂之上的问题,于是干脆把权力全部交给严世蕃让他来代为处理,这可就给了严世蕃一个大好的机会!

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心机,严世蕃在朝堂之中混得如鱼得水。他勾结朝中大臣,排除异己贿赂宦官只为了了解皇帝的心思和衣食住行,从而讨皇帝的欢心。严世蕃的所作所为都被严嵩看在眼里,可能就连严嵩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比他还奸!

身为奸二代,严世蕃一直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之中长大,见惯了父亲的理财手段严世蕃自己掌握实权之后为了敛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别人想要求他办事必须要供奉一些珍贵的奇珍异宝,据说在严世蕃的府中他所睡的床都是用象牙做的,用的筷子都是纯金打造的。

可不要觉得这些话是在夸大事实,要知道事实可能远远比这更加离谱。赵文华在游历江南之后回京之时曾经送给严世蕃一顶金丝帐作为礼物,这顶金丝帐在外价值连城恐怕放在皇宫之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宝。然而严世蕃却嫌他送的礼太少,反而心生了不满!

想要在朝廷中呼风唤雨,光是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是不够的,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皇帝的暗许。自古以来九五之尊又有几个是完完全全傻透了的,都是在皇子之中的明争暗涌脱颖而出的人,自然手段不会太差。尤其是嘉靖皇帝,更是一个十足的聪明人。

严世蕃确实权倾朝野,但是却始终没敢造反,正是因为嘉靖皇帝的无双智谋。不要以为嘉靖皇帝只沉迷于道法看起来丝毫不关心朝政,实际上他才是那个掌控全局的人,严世蕃的全部行踪都被他看在眼里,有时候严世蕃不过是嘉靖手中的一把刀罢了。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在一起办事总会事半功倍。作为聪明人的严世蕃懂得如何揣摩嘉靖的心思,知晓对方下一步想要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想要除掉哪个人。同样作为聪明人的嘉靖知道严世蕃只是贪恋权力,贪恋钱财,没有造反的心思可以放心使用。

上述所说严世蕃懂得如何揣摩人心只是他的三大绝技之一,而接下来要说的正是严世蕃的第二大绝技——拥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嘉靖喜爱读书,在闲暇之时经常和大臣们讨论书中的奇妙,读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嘉靖时常的会向大臣们问问题,让大臣们解答。

虽然看起来这只不过是非常轻松的君臣相处环节,可若是问到了连大臣自己都不清楚的问题可就麻烦了。这个时候严世蕃第二大绝技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严世蕃不仅记性好的没话说还精通各种书籍其中的道义,不管皇帝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

作为一个在朝堂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奸臣,正常来说,光是维持这份平衡和测皇帝的圣意就已经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了。但是严世蕃不仅做到了这点,还另外娶了27个妻妾与她们夜夜笙歌,寻欢作乐好不快活!

这正是严世蕃的第三大绝技,精力无比旺盛。这27个妻妾还只是被记载的,其背后还不知有多少丫鬟,和外面的情人要算上。而严世蕃的荒淫无道还远远不止如此,他男女通吃,府中的男宠不计其数,实在让人为之震惊!

想一想严世蕃晚上的夜生活如此之丰富,他不仅不感到疲累甚至在白天还能继续纵横政坛,这精力实在是太旺盛了。也正是这旺盛的精力,让他可以随时的出现在皇帝左右,为皇帝出谋划策。而平时让别人感到烦恼的朝廷政局在他眼里自然就不那么费劲儿了。

综上所述,有了这三大绝技严世蕃能够在朝堂之中混的这么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了。不得不说严世蕃真的是一个天才,有着过目不忘的记忆,无限的精力还有揣摩人心能力。他若是能够走上正途,肯定会是个名留青史的好官。

严世蕃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他所享受的美好生活不知是有多少百姓的血和泪换来的。严世蕃的所作所为都被皇帝看在眼里,最后的严世蕃也被嘉靖皇帝一个子虚乌有的罪名赐死,也算落得了他应有的下场。

标签: 严世蕃

更多文章

  • 严世蕃有多鬼才,超出你想象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是嘉靖时期的一代鬼才。其父严嵩更是嘉靖时期的一代权臣!然而纵观嘉靖一朝,天下第一聪明人恐怕除了嘉靖就属严世蕃了。那么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呢?我们今天来捋一捋他的主要聪明事迹。其貌不扬,才气斐然严世蕃的长相很丑,史书记载是一只眼,并且身体很胖,脖子很短。但是他的才华却是非常厉害的。他博闻强识,甚至

  • 嘉靖年间,被人称为“鬼才”的严世蕃,究竟是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是一个瞎眼而且肥胖的富二代,自身形象和帅气沾不上边,可却有着“鬼才”之称。从他个人条件来看,靠不了颜值就只能靠才华了。严世蕃作为大奸臣严嵩的儿子,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爷俩组团忽悠,组团敛财,形成了大明朝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严世蕃爱财如命严世蕃贪婪成性,敛财成疯,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据记

  • 大明王朝15-改稻为桑后的浙江官场角力与胡宗宪之担当,谁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胡宗宪

    大明王朝15-改稻为桑的官场角力与胡宗宪上位者的担当《大明王朝1566系列15》-政争篇这是分类讲解的方式,按职场篇,政争篇,驭人篇,根据剧情特点发散,最终连接整个剧情!以下为剧情第二集中段故事!上一期我们讲到织造局里面那属于胡宗宪的鸿门宴,让胡宗宪骑虎难下,也让胡宗宪看到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国策的海

  • 胡宗宪灭海盗多亏俩女人:前一个经历离奇,后一个把海盗弄得团灭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胡宗宪

    《明史》四大海贼的覆灭,竟与嘉靖时期两个名妓有关?这怎么回事胡宗宪灭海盗多亏俩女人:一个帮着治了汪直,另一个帮着将其团灭明世宗嘉靖中期,海盗不断入寇沿海各地。明军内部矛盾重重,防不胜防。长江南北、浙江东西,“滨海数千里同时告紧”。明朝时的沿海倭寇之患主要与亡命海上占据岛屿的亡命徒,诱引外国人同时举事

  • 大明王朝:初入官场的高翰文,有多天真?胡宗宪只能把他当孩子看

    历史人物编辑:寻史春秋录标签:胡宗宪

    嘉靖皇帝召见完“三方诸侯”后,给浙江的“改稻为桑”定了一个调子:方略继续推行,还要保证浙江百姓不能乱。依据于此,探花出身、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高翰文提出了一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办法。另一方面,胡宗宪也丢掉了“浙江巡抚”的官职,由郑泌昌接任,何茂才则升任“布政使兼按察使”,而高翰文经由严世蕃举荐

  • 世人皆知戚家军,可抗了十多年的倭寇胡宗宪,为何知道的人甚少?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胡宗宪

    胡宗宪,是明朝最具争议的抗倭名将,他出生在龙川胡氏这一强宗大户中,从小就在锦衣玉食,书香门第中长大。胡宗宪祖上也有过几个进士和官职,为了继续光耀门楣,胡宗宪从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胡宗宪的父母也从来都不吝啬钱财,自小就给他请最贵最有名望的老师来教导。1512年,胡宗宪出生了,因为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所

  • 原告嘉靖指控严嵩贪800万两,胡宗宪劝莫要追查,否则大明就完了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胡宗宪

    嘉靖派张居正查账,发现严嵩贪污800万两。严世蕃当儿子的气不过,直接指着鼻子骂张居正就是个搅屎棍,搅得胡宗宪没了钱打仗。这胡宗宪离地八百米就觉得有人骂他,本来他还劝嘉靖:莫要追查严嵩,否则大明就完了。结果严世蕃还说不查严嵩是为了胡宗宪好,这不明显倒打一耙吗!那为什么胡宗宪明知严嵩贪污,还要力劝嘉靖不

  •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到底有什么能耐,让嘉靖帝放弃严嵩也要保他

    历史人物编辑:醉翁谈古标签: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国产经典历史剧,它凭借靠谱的剧情和老戏骨们倾情的演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奉为第一神剧。笔者就非常喜欢这部剧,所以就以这部剧为基础,来谈谈笔者对这部剧的一点个人看法,权当与各位交流。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到底凭借什么,能够让嘉靖皇帝这么信任他呢?在一年一度

  • 大明王朝胡宗宪:投身抗倭,本想战死沙场得忠名,只可惜没那个命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胡宗宪

    卸下了浙江巡抚的担子,拖着病重的身体与谭纶一道来到了江苏,来找赵贞吉借粮。而这时被谭纶请来给我医病都名医李时珍也前来给我诊脉。看到他,我立马就想到崇安建德两县灾后很可能闹瘟疫,赶紧请李先生去浙江教受灾百姓采药避瘟疫。如我所愿,李先生一口就应了。奈何那个曾经对我侃侃而谈阳明心学的赵孟静,这时候居然对我

  • 大明王朝:严世蕃,为何非要逼迫胡宗宪辞职?恐怕是嫌自己命太长

    历史人物编辑:草堂读史标签:胡宗宪

    “毁堤淹田”事件发生后,严嵩以为嘉靖皇帝不明内情,主动奏请胡宗宪进京面圣,美其名曰“商讨赈灾事宜”、寻找既能继续推行“改稻为桑”又能兼顾百姓民生地两全之策。为了彻底弄清浙江到底发生了什么,嘉靖皇帝决定召唤“三方诸侯”进京:吕芳的人——杨金水、裕王的人——谭纶,还有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此时的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