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寻欢嘴那么毒,是怎么活到最后的?

李寻欢嘴那么毒,是怎么活到最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锅粥品名著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16 15:13:52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一锅粥最喜欢读的小说之一,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收获,好了继续本篇的话题:寻欢嘴那么毒,是怎么活到最后的?

李寻欢

有一句俗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叫“祸从口出”,也就是说言语不当,很容易引起矛盾,而在武侠世界中,因为一言不合就拔刀相的案例太多了,然而我们看到李寻欢的一些言语后,就会觉得像他嘴那么毒的一个人,是如活到剧终的。下面咱们就来分析下原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其实就在这部小说中,因为言语而发生纠纷也是比比皆是,譬如碧血双蛇向金狮镖局的人索要金丝甲,而一个伙计多说了两句话,黑蛇就砍下他的头颅,鲜血将头都喷起来了,场面吓人。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多举了,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经因为言语发生重大的事件,甚至刑事案件。

而李寻欢的嘴巴更是恶毒,几乎嘴就得罪人,譬如奚落游龙生,让游龙生拔剑相向,讥讽田七,公孙摩云等人,当龙啸云抱住李寻欢双臂后,他们就下了死手。可见嘴毒有多么危险。然而李寻欢虽然嘴很毒,却活到了剧终这是为什么呢?

李寻欢

飞刀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小李飞刀了,它傲居兵器谱第三的位置,仅次于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天机老人的天机棒,而这两位暂时还不会以他为敌,因此凭李寻欢的飞刀,江湖上很少有人能匹敌。

尤其江湖中流传着那句“小李神刀,冠绝天下,出手一刀,例不虚发!”,因此没有多少人因为他那几句难听的话,就与他为敌,毕竟性命比什么都珍贵。

机智 李寻欢虽然嘴巴恶毒,但是他这人非常机智,他的嘴并不是跟谁说话都夹枪带棒,他说恶毒话的对象一般情况下他都能轻松对付,有时候处于不利情况,他也很快能够化解。

李寻欢

而并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对谁都讽刺,这样的人当然走不长远。看单下菜才是李寻欢为人处世的原则。

家族背景 其实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表面上我们只看到李寻欢的嘴巴恶毒,实际上他有资本来避免这些引起的不良后果。他的家族背景非常深厚,祖上累计了巨额财富,可以说得上富可敌国,譬如就连皇宫大内保存的清明上河图都是赝品,可他们老李家却是真迹。

有钱能使鬼推磨,他家大业大,完全可以用钱来摆平很多事情,也能维系很多关系,原著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网罗了一大批高手,如果我们看书自己的话,就会发现铁传甲喊李寻欢为少爷,而喊李寻欢父亲为老爷。可见李寻欢父亲曾经收买过很多高手,铁传甲只是明面上的,那暗地里的人更多。有这些人可以帮助李寻欢摆平很多事情。

李寻欢

还有些特殊人脉,譬如老李探花就与沈浪交好,还有一名异人被老探花请来教授李寻欢功夫。这些人拿钱是买不来的,极有可能老探花是刻意结交的。除此之外,李寻欢自己也很大方,他曾经将万家财都分给了朋友,包括那副清明上河图,因此背地里的人脉是非常多非常强的,他们可以为李寻欢保驾护航。

小结 因此我们不要光看到李寻欢嘴巴恶毒,其实人家的底蕴是旁人无法比拟的,我们普通人如果像他那样,估计在电视剧里都活不到第二集,因此做人还是低调善良点好,尤其对没有背景的我们。对了李寻欢的父亲还是朝廷的户部尚书,而古代的户部尚书就如同今日的财政部长一样,一个单位也是一样财务都是很牛的,因此李寻欢嘴毒也能活到最后。

李寻欢

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并推广,感谢大家的陪伴,下期咱们不见不散。

标签: 李寻欢

更多文章

  • 李寻欢伤了龙小云,为何如此失态?

    历史人物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李寻欢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一锅粥最喜欢读的小说,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收获。好了,继续本篇的话题:李寻欢伤了龙小云,为何如此失态?龙小云李寻欢这个人还是非常冷静的,即便面临非常不利的条件,他总是能够按捺住自己的躁动,游刃有余,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次危险,他都是一如既往的淡定

  • 大欢喜菩萨与李寻欢生死相搏,谁能赢?其实李寻欢早就说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锅粥品名著标签:李寻欢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最经典的作品,也是一锅粥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你一定会有收获。好了,继续聊本篇的话题:大欢喜菩萨与李寻欢生死相搏,谁能赢?其实李寻欢早就说出了答案。李寻欢对于大欢喜菩萨,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她是为数不多的小李飞刀出手却没有杀死的人,于是很多朋友就认为,李寻欢打

  • 朱标的好兄弟沐英的后人一一第11世黔国公为何被母亲用毒酒毒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沐英

    在上世纪70年代,在南京将军山沐氏墓葬群,发现了沐启元之墓。沐启元之墓出土了200多件的珍贵文物,最珍贵的是,一个渔翁嬉荷琥珀杯,一条镶嵌了大量宝石的玉带和一块黔宁王遗训金牌。(金牌)金牌上书30个字,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据说这是沐英留给后人的家训

  • 朱沐英父子血洒鸣凤山,阴损小将韩宝靠月牙弓削首飞镰肆虐两军阵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沐英

    朱元璋坐殿南京,带领三十六路御总兵,战苏州取九江平定南七省稳定中原大势,之后又以摧枯拉朽之势北上开封会斗四宝大将脱金龙、鏖战黄河岸大破金龙绞尾阵、追击天荡山援救常遇春、决战沙雁岭火龙沟大败火龙祖张天杰成功逼死了元顺帝,从此天下一统,大明帝国安枕无忧。但是好景不长,老年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残害了许多开

  • 沐英:受恩10年,忠君15代,朱元璋只用一招,养出了明朝最强藩镇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沐英

    常宁公主,下嫁沐昕,西平侯(沐)英子。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文忠走乱军中,几不能存。至是,闻太祖驻兵滁阳,皆来归……与沐英皆赐姓朱。英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后数称其才,帝亦器重之。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友德欲渡江,英曰:“我兵罢,惧为所

  • 会做官的人,城府多深?看张居正智擒沐英七世孙的故事,醍醐灌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沐英

    会做领导的人,城府有多深?老板问你:“我想开了老沐,但他手下人太多,我有点投鼠忌器,怕激起变化,你有什么好办法?”老板提出问题,你如果说没办法,那老板还要你干啥,还想不想干了?面对这样棘手的难题,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就可以轻松解决。比如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就曾用智慧轻松解决了类似的难题。早在洪武十四

  • 沐英后代犯法,万历皇帝不敢抓,张居正却提拔其子,让其轻松伏法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沐英

    引言冯梦龙说:“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也就是说:“真正的智慧并没有定式,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能够适合当时局势的智慧就是高明的。”这一观点,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也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去运用智慧呢?冯梦龙接着说道:“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

  • 南京盗墓状元,盗完沐英墓之后,出手一件绝世国宝,没想到却被抓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沐英

    南京盗墓状元,盗完沐英墓之后,出手一件绝世国宝,没想到却被抓文|史哥哥随着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大量播出,人们对于盗墓话题也越来越感兴趣!摸金校尉在古代的特指曹操为盗墓职位设定的军衔,后来慢慢特指盗墓者,而想要当上摸金校尉,首先需要有一项基本的本领,那就是要擅长找墓室,同时到达墓室后,在先在墓室的东南角点

  • 清朝为什么不能让吴三桂像沐英一样,镇藩云南保持边关的稳定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沐英

    吴三桂之所以造反,与清朝对他的反复逼迫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清朝不削藩,满足吴三桂的要求的话,吴三桂肯定不会造反。也许吴三桂的后代会造反,但在吴三桂那一代不会。那么,吴三桂当时有什么要求呢?他的要求是希望自己像明朝的云南王沐英那样镇藩云南。只要他镇藩云南,他就能确保云南的安全,不给中央政权增添麻烦。吴三

  • 沐英后代妄图谋反,奸污兄嫂,张居正:给他儿子升官!果然擒获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沐英

    隆庆三年,明穆宗接到探子来报:黔国公沐朝弼派遣奸细刺探京城虚实,看样子没安好心。明穆宗一听很着急,现在大明朝边关不稳,北方安达可汗正在找麻烦,南边土司打来打去,贵州官员又说安国亨反叛,广西那边也不安生,现在连浓眉大眼的沐王府也要造反了,这岂不是末日来临?沐王府的老祖宗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这家伙本来是